将宋明理学视为儒学的第二期开展,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这样的看法虽然不无简化之嫌,但基本反映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从中唐儒学复兴运动开始,先秦儒学里贯注着的精神重新回到了时代精神的核心。面对佛道二家的笼罩性影响,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哲学基础逐渐成为这个时代儒学发展的主题。这也是宋明理学,特别是两宋道学,在哲学形态上更具思辨性的根本原因。
此前种种建构新道学谱系的努力,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哲学史和思想史视野,让我们至少局部地摆脱了单一的线性思想史的束缚,认识到哲学和思想发展的路径的丰富可能性。但如果因此以为可以从根本上颠覆固有的历史叙述,那我们就走得太远了。强调北宋儒学的复杂多歧,并不等于找到了否定以“北宋五子”为核心的道学谱系的根据;同样,发现了湖湘学派的重要影响,也并不能动摇朱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哲学史工作既是历史的叙述,也是某种哲学的创造。以自己的哲学见解衡论哲学史,如何尽量避免主观性,就成为关键所在。哲学家的历史地位是由他的哲学高度和历史影响决定的,当然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他的哲学品质。唯有深入哲学家的哲学理脉,了解其立言宗旨,体贴其哲学洞识,探究其思理基础,并将其体系置入纵向及横向的历史对话关系中加以考察,方能对其历史地位有深刻周到的认识。这也正是本书之所以以“北宋五子”及朱子集大成的哲学综合为核心的根本原因。
本书是根据2013年秋季学期“中国哲学史”课程宋明部分的讲义整理而成,是我个人多年来讲授宋明理学的心得的总结。在哲学史叙述方面,有如下几点提请读者留意:其一,此书虽是讲义的整理稿,但并不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一般性概括,关键处都有个人研究的新见;其二,始终围绕唐宋儒学复兴运动的主题,以此作为宋明理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本书的叙述当中是贯彻始终的;其三,强调哲学史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力图展现出宋明理学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间思理的连贯和递进的层次,也是本书的着力所在。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本书尽可能多地保留了课堂讲授的口语风格,甚至很多重要材料都未单独引出,而是将其融入具体的讲解。
在此书的整理过程中,陈建美、吕存凯、秦晋楠、刘沁、王嘉宝、张龑、汤炜、佟欣妍、曾馨、谢清露、杨文敏、赵文涛、程志翔等同学,付出了相当多的心力;陈睿超、李震等同学在稿件校核中查找、核对了部分材料,在此并致谢忱。此外还要特别感谢北大出版社的田炜编辑,她对学术事业的持久热情以及由此而生的耐心和包容,使作者能够将学术和思想之外的顾虑降到极低的程度。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不仅需要持守的品格,更需要根本的见识。
1997年初冬的某个下午,我第一次讲授“中国哲学史”。我的教学生涯始于一次偶然的代课。那天恰好讲张载。至今我还记得课程结束时的情景。在一教那间略嫌昏暗的教室里,窗外是冬日黄昏的暮色,眼前生动的脸孔上某种被点亮的东西,那一刻也永久地点亮了我。要有怎样的人生,才配得上那一刻的照亮呢?
2014年12月26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