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圣人

《太极图说》接下来讲:“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有了人,就有了形体和神明的分化。内在的本性为外物所感,也就形成了善和恶的分别,世间万事也就由之而生。善恶既分,治理的必要也就产生了。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来治理?怎么治理?治理的原则是什么?要建立一种美好的社会,那么美好社会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这个美好社会里面包含了美好的生活,这种美好生活的价值原则是什么?所有问题全出来了。

这里,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谁来治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谁来发现人类社会应有的价值?周敦颐的答案是圣人。圣人的重要性就在于圣人能够发现人类社会的价值原理,发现人类社会价值的根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圣人?在《通书》里面,有很多的章节是讲圣人的。最典型的是《通书·圣》这一章:“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这一章很难懂,很难得到一个确切的解释,我这里也只能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权宜的解释。

周敦颐用三个概念来讲圣人,即诚、神、几。“寂然不动,诚也”,寂然不动是诚的状态。“寂然不动”这话出自《礼记·乐记》,在我看来,这里的“寂然不动”并不是指像石头一样没有动作,完全静止,而是没有主动欲求的意思。真正的公明之人不应该有额外的主动欲求,如果有主动的欲求就不是寂然不动了,在某种意义上就不诚了,不诚就是伪和妄。这个地方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饿了要吃饭,这算不算寂然不动?诚在这里显然不是天道之诚,而是人的心灵状态。“感而遂通者,神也”,遇到有物来感发就能有所通达。要注意,在周敦颐的话语系统中“通”是跟“智”相关联的,因此才说“通曰智”, 这一点在他讲五德的时候讲得非常清楚,所以“感而遂通”的这个通字就有智的意思。有事物触发我们,就会有所知识,这就是神。不是主动的欲求,而是为物所感。但什么叫主动的欲求?这个主动欲求,我是从儒家的分限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什么叫做欲?欲是指对分外的、多出来的那部分的追求。因此,“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指的不是无事时全无思虑,遇事则有所感发。一个人依本分而行,不做非分之想、不为非分之事,则无时不寂,亦无时不感。至于“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这句话,则必须联系《通书》里的另一句话“诚无为,几善恶”来加以理解。诚是没有任何主动的作为的,这里所说的主动作为也得从分限上来考虑。凡是分内的事都不能算主动作为(即有为),“诚无为”,这里的无为我更多地把它理解为不逾越自己的分限而作为,不超越自己的本分而作为,这就是诚的本质。你在这个地方,你活着,你就该承担点事儿,就这么简单,这个不能算有为。“几善恶”,到了“几”这个部分,善恶就分化了。“几”是什么状态呢?就是“动而未形,有无之间”。周敦颐讲圣人之境,说:“诚、神、几曰圣人”,能做到“诚”、能做到“神”、能做到“几”,这叫圣人。“几”这个字是对寂和感关系、诚和神关系的一种补充。真正能把诚跟神关联起来的,恰恰是这样一个“动而未形,有无之间”的几的状态。如果仅仅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那么人就完全是被动的,没有任何的主动性,正是“几”这种“动而未形、有无之间”的主动状态才能够把寂和感这两者真正地关联起来,才能使得“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可能。

“动而未形,有无之间”指的是本分内的追求,这种本分内的追求虽然属于动,但因其非刻意的、额外的追求,所以可以理解为动而非动的状态。我们做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最恰当的、好的做事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一个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但是并不把那个目标和追求当成我们做事的绝对的前提条件。比如种庄稼,种庄稼不能考虑今年是不是有灾然后决定自己种或者不种,有没有灾都得种。但是问题是,如果种下去必然长不出粮食会有人去种么?脑子坏了的人才会去种。有目标,但不过分关注这个目标;有追求,但这追求不在本分之外。我觉得这就叫作“动而未形,有无之间”。

“诚、神、几曰圣人”,圣人不能有过分的主动欲求,因为一旦有过分的主动欲求,人的神识就昏了,有过分的主动欲求,人就有了私心。所以《通书》里讲:“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 为什么他能做到“至公”?因为他没有个人的私欲,他能超越个人的私欲。你饿了吃饭那不是私欲,私欲是指过分的欲望,饿了谁都得吃饭,但吃饭的目标是不同的,有的人吃饭是为了祸害人,有些人吃饭就是为了进一步的胡闹,圣人吃饭就是为了进一步做有利于人民的事儿,这是有着根本不同的。人可以有欲求,但不能有这样逾越本分的欲求,有了逾越本分的欲求即有了私欲,是失其至公。失其至公,就不再有“明”了。人只要不公,就必然不明。《通书》里面有一章,曰《公明》。在《公明》章里,周敦颐特别强调公与明的关系:“公则明”。那么有了这个明要干吗?正因为圣人有这个公、有这个明,所以只有圣人能真正体察世界的本性、宇宙的本性,能够发现人类价值的基本原则。这就回到了《太极图说》中间的一句话:“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这句话中的“中正仁义”在朱子看来就是“仁义礼智”,朱子明确讲“中”就是“礼”,“正”就是“智”。圣人发现了仁义礼智等人的根源性价值,“立人极焉”,“人极”就因而得以确立。人极也就是人类的基本法则,对人类的基本法则的确立,是圣人的伟大贡献。圣人确立了人类的基本法则,人类的价值原则,人类的基本生活原则。有了这些人类的基本生活原则之后,圣人治世就有了准则。

问题是“而主静”这三个字怎么理解,为什么“主静”?主静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根本价值观是不能动的、不能变的。能变动更改的就不再是人极了,中正仁义是恒常不变的东西。第二点是这里面可能已经有了义智为体,仁礼为用的观念。当然,真正明确提出“义智为体,仁礼为用”的是朱子。“义智为体,仁礼为用”,简单地讲就是以否定、制止为根本,以肯定、能动为发用。周敦颐特别重视《艮》卦,艮就是止。据说周敦颐曾说过,整个一部《法华经》不过就是《周易》一个“艮”字。 这当然是传说,但是应该有所本。止是根本,有了止才有发用,没有止就无所发用,这叫主静。 7c+w416dgkMiEctayLmUEJw76P9oyHsLlHNRLEOc7k0wZ8z6TVhm6q6/mg3hnV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