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太极与诚

我们讲的第一个部分,是周敦颐的太极与诚的观念。

大家都知道,周敦颐的核心概念是太极。这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读过一点周敦颐,或者哪怕听过一点宋明理学的人都会了解太极这一概念对于周敦颐思想的重要性。《太极图说》第一句话就是“无极而太极”。 当然我们还应该知道,周敦颐思想中的太极实际上跟他的另外一个核心概念——“诚”是分不开的。杨柱才教授在他关于周敦颐的研究中创造了一个海德格尔式的概念,就是在两个词中间加了一个“—”,就是“太极—诚”。 他用这样一个词的构型告诉我们诚和太极在实体这个层面上是完全一致的。经过认真分析后他说,诚和太极不仅在体上一致,用上也完全一致。这个讲法我觉得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太极图说》上来就讲“无极而太极”,《通书》的第一个重要观念则是诚,所以上来就讲:“诚者,圣人之本。” “诚”这个字是《通书》全篇出现的第一个概念。周敦颐的思想中“诚”和“太极”都有本体论的意义,是万物本体和万物本根的意思。那么这个万物本体和万物本根到底怎么来理解?我们先来看《太极图说》的第一个部分。

《太极图说》的第一句话——“无极而太极”是有争议的。首先“无极”是一个道家概念,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即“知其雄,守其雌”那一章。那一章里讲“复归于无极”,这是“无极”这个词最早的出处。“太极”这个词我们知道是出自《易传·系辞》。太极和无极一个来源于《周易》,一个来源于《老子》。《周易》是儒家经典,这在总体上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虽然也有个别先生强调《周易》是道家经典。从《太极图说》首句的字面来看,无极似乎在太极之上。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这句话其实是有两个版本的。朱子手里的传本是“无极而太极”,而南宋初年还有一个传本则写作“自无极而为太极”。“自无极而为太极”,有了一个“自”,有了一个“为”,时间的观念就被带进来了,它就有一个先后,它就在时间当中了。“无极”成为一个阶段,“太极”是无极之后的第二个阶段,这就麻烦了。如果文本确实是“自无极而为太极”,那么周敦颐讲的就还是道家的“无能生有”:这个世界源自于一个至无的阶段、绝对虚无的阶段,然后从绝对虚无当中创造出这个万有的世界来。但种种证据表明,“自无极而为太极”这个版本应该是不对的。后来陆九渊跟朱子辩论的时候,虽然他认为无极这个词用得不对,是道家的词,因此认为《太极图》和《太极图说》要么干脆不是周敦颐所做,要么就是周敦颐早年未定之论,但即使他这么坚持,他用的文本却跟朱子是一样的,他没有对“无极而太极”这句话,即朱子版的《太极图说》里面的第一句话有任何质疑。也就是说,陆九渊看到的传本也是“无极而太极”而不是“自无极而为太极”,这也就意味着当时主要流传的版本是“无极而太极”而非“自无极而为太极”。

这里,我们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叫“无极”?无极,按照后来朱子的解释就是无形的意思。将无极解释为无形到底有没有根据呢?在周敦颐那个时代,无极就是无形这个讲法是完全成立的。在邵雍的《观物外篇》中,“无极”就是“无形”的意思。 “无极而太极”这句话,又跟《太极图说》后面的一句话有显见的关联——“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这里的“无极之真”对应的就是开篇的第一句话“无极而太极”,而“太极”在这里被改称为“真”。“二五之精”,“二”是阴阳,“五”是五行,阴阳五行之精妙合而凝结成万物。“妙合”这个词中的“妙”字在这里就是神秘不可测的意思,“妙合”意味着不可知的融合、结合。这里,《太极图说》本身的内证都足以证明第一句话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强调的是“真”和“实有”,但这个“真”和“实有”到底是什么?很多学者都说,“真”和“实有”的东西就是未分化之元气,说“太极”就是未分化之元气,虽然无形但却真实存在,这是汉唐以来的元气论传统一贯的说法。但是如果我们细读周敦颐的书,细读《太极图说》和《通书》之后,就会发现恐怕不能这么简单地说周敦颐的太极就是无形的元气。因为无形的元气一定是从材料、质料这个角度上讲的,学过西方哲学的人都会知道所谓的质料因,质料是没有价值取向的,而在《太极图说》里“太极”显然是有价值意味的。这种价值意味通过“真”“诚”这两个字表达出来。“无极而太极”讲的是无形的至真存在,大概我们现在只能讲到这个程度,至于这个至真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它是理还是气,这个问题还没有真正分化开来,没到二程把形上形下严格分开之前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办法谈清楚。更进一步讲,无形的至真存在其实就是始终生生不已的至真的存在。仔细阅读《通书》我们就可以看到,无极之真强调的是一种必然的创生,这种创生本身是必然的而且永无止息的,太极或者说无形的至真存在是所有创生的根源。这个世界哪怕什么东西都看不到,这种生生之德还在,生生之道永远不会熄灭。只要生生之道在,这个世界就不可能是绝对的空无,这个世界永远会是真实存在的有。

能够印证我们观点的不仅仅是《太极图说》里面的内证,我们还可以从《通书》得到佐证。《通书》一共四十篇,各篇都有标题,比如第一篇是《诚上》,第二篇《诚下》。其中有一篇为《理性命》。《理性命》篇把太极到二气五行的这个过程又讲了一遍,讲“二气五行,化生万物”。 除《理性命》篇以外,《动静》篇也讲到了《太极图说》里的这样一个完整的图式,只不过用的是更加精练的语言而已。由此我们知道,《太极图说》绝不是周敦颐早年未定之论,《太极图说》是周敦颐成熟期的基本理论,它和《通书》的思想是完全统一的、完全一致的。《太极图说》上来就讲宇宙的至真存在——“无极而太极”,而“太极”就是“诚”,“诚”就是“真”。这里面的根本信念是,自然不会对我们撒谎。周敦颐有一段关于“疑”的讨论,指出有的人“谓能疑为明”,即有的人把自己善于怀疑当成一种明智、一种明达,而实际上“疑”与“明”相去远矣,“何啻千里?”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周敦颐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种极为朴素的目光,这种目光里没有后世怀疑论的传统,充满了对宇宙的自信和确信。从这个“疑”字出发,你就能想起西方哲学来,比如笛卡尔。笛卡尔要去怀疑这个世界是否存在,而周敦颐则告诉你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不用怀疑。像佛老那样,特别是佛教那样从根本上认为世界是一个虚幻,这种观念在儒家这儿是没有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是真诚的,不用如此地怀疑。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生生不息的至真之存在,这种生生不息的至真之存在比所有具体的存在者都更真实。尽管这个至真存在是没有形体的,是看不见的,但是它是真实的存在。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部分,对应《太极图》的最上一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图在当时有多种不同的传本,这仅仅是朱子认可的一种传本,应该也经过了朱子的修订。其中有一种传本把“阴静”二字写在上面一圈的右边,把“阳动”二字写在第二圈的左边,也就是把“阴静”和“阳动”分开来,并且放在了不同的层面上。朱子在一封信里批评这样的图是“尖斜的太极”。 这样的图式如此不平整,世界肯定不是这个样子。朱子有均衡的、几何学般精美的世界观。这个图就是这种均衡的、几何学般完美的世界观的一种体现。

《太极图说》接下来一句是“太极动而生阳”,对这句话误解也极多。这里面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太极既然是无形的,那它怎么会动?所以太极能否动静、太极怎么动静的问题就成为困扰宋明理学的一大问题,这个问题直到朱子那儿才有了一个恰切的解决。太极为什么能动,我们先搁在一边。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只需知道“太极动而生阳”就行了。接下来是“动极而静”。这里面的“极”怎么理解?什么叫“动极而静”?什么叫“动极”?动极了,累了,就歇下来了?我们在邵雍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极”有“终”的意思,如果把极读成终、终极,那么动停下来就是静,这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把这个极读成“至极”,动到了极致就开始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这不瞎折腾么?待的时间长了,老是待着,待闷了,然后又动,“静极复动”。到这儿为止这段话整个还是一笔糊涂账,好像“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是一个有时间的过程,先生阳,“动而生阳”,动到了极致开始生阴,阴是第二个阶段生出来的,那么阴生完了再生阳,粗看起来好像是这样一个意思。但这样的理解又会引出一个麻烦——世界怎么会有无阴之阳呢?又怎么会有无阳之阴呢?《太极图》虽有不同的传本,但第二圈这个图是没什么可质疑的,不管“阳动”“阴静”这几个字写在什么位置,但第二圈这个图在所有传本中都是一致的。这个图与《道藏》里面的《水火匡廓图》或《坎离匡廓图》完全一致。《水火匡廓图》应该出自《周易参同契》。从这个图看,阴阳的产生显然是没有时间先后的。而且你注意,这个图中间的小圈特别重要,中间这个小圈就是上面的大圈,就是无极而太极的“太极”。也就是说已经分化为阴阳以后,太极仍在阴阳当中,这个图妙就妙在这个地方。“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这样的过程中太极始终在阴阳当中,太极并没有离阴阳而存在,并不意味着阴阳出现了太极就没有了,太极只是以更丰富的更具体的形态表现出来。这是分化的阶段,但是阴阳一定是同时并生的,没有时间先后。这是这个图里面告诉我们的特别重要的东西。

那么,《太极图》的这段话里的“极”字应该怎么来解释呢?这个“极”我很难找出一个特别恰切的训释,但大的意思是清楚的,即动以静为条件,静以动为条件。只要有了动,自然也就有了静,动静互为条件。这里我们必须联系《通书·动静》篇来讲。《通书·动静》篇说“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只要在动,就不是静的,只要在静,就不是动的,一般事物都是如此。而“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玄。而接下来又讲“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 ,既不能说是动,也不能说是静,又非不动不静,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即动静是相统一的。动以静为条件,静以动为条件。动静互为条件,这与《太极图说》后面讲的“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就完全统一起来了。这个图还有一个问题:左边既然是阳动,图上体现为两阳夹一阴,如果对应到卦象上就是《离》卦。而《离》卦是阴卦,怎么能对应阳动呢?右边是阴静,图上体现为两阴夹一阳,如果对应到卦象上就是《坎》卦。而《坎》卦为阳卦,怎么能对应阴静呢?其实这个问题的产生,源于我们误将这个图与《坎离匡廓图》混同了。虽然图完全一样,但在《太极图》这里第二圈的左右两边是不能理解为《坎》和《离》的,因为《太极图》的第二圈对应的是“太极生两仪”的阶段,还根本未生出八卦来,如何谈得上《坎》和《离》呢?因此,左边是阳中含阴,右边是阴中含阳。阳之动中自有阴之静,阴之静中自蕴阳之动。阴阳互为条件,不可或离。

接下来就是五行的产生。“阳动阴静而生水、火”,水和火生出来了。从图上看,由阳动而生水,由阴静而生火,亦即《通书》所谓“水阴根阳,火阳根阴”。水、火之后又生木、金。五行生的次序是先生水火,水火是万物根本,基本上那个时代所有的学者都这么讲。水、火是万物根本,接着生木、金,然后土在中央,这是生的顺序。但是在运行的顺序上,五行的运行顺序不是这样的。因为《太极图说》后面有一句话,“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水、火、木、金、土这样的顺序不能对应春、夏、秋、冬。水对应的是冬天,火对应的是夏天,四季的顺序不可能是冬、夏、春、秋,所以五行的生成之序与运行之序是不同的,运行的顺序一定是木、火、金、水,土贯穿在中间,所谓土旺四季。仁、礼、义、智也依这样的顺序展开。跟五行中的土一样,信也贯穿在仁、礼、义、智当中。在《太极图》中,五行这一层最下面还有一小圈,这小圈代表的还是太极。这也就是说二气凝聚为五行以后,太极仍在五行之中。

通过这样一个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太极绝不可能是未分化的元气,因为未分化的元气一旦分化为二气五行以后,就不再能贯穿和体现在二气五行当中了。元气和二气五行是不同的形态,分属不同的阶段,两者不能相互涵摄。因此在这个图式里,太极不是元气,不能从质料的角度来理解周敦颐的太极。

至此,整个图式的第一部分已经清楚了,从无形的至真存在,到这一至真存在体现为动静的综合体。在这个动静的综合体中动静是互为条件的,有了动静就有了阴阳,有了阴阳就有了刚柔,动静、阴阳、刚柔的复杂变化就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质料,五行就出来了。五行从义理上讲对应仁、义、礼、智、信五常,从时间的角度上讲,“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时间的观念才真正展开,时间是以此为根本的,四时是以此为根本的,是以五行的循环运转作为基础的。这个过程在《通书》里面又以“诚”这个概念来加以阐发。周敦颐把整个世界的变化分成了两个部分,又把“诚”跟“元亨利贞”四德连在一块,他说:“元亨,诚之通也”,“利贞,诚之复也”。 诚之通与诚之复,这就构成了宇宙运化的两个阶段。“元亨,诚之通”,诚之通是创生的过程;“利贞,诚之复”,诚之复是完成的过程,生和成被明确地划分为两个阶段。

讲到这个地方,周敦颐的宇宙论图式就非常清楚了:首先是一个至真的、生生不已的存在,至真的无形的存在。这种至真的无形存在又必然体现为阴阳的综合体,动静的综合体。阴阳动静的综合体最终经过复杂的凝合变化就展现出了五行,而在阴阳对立的综合体当中是有太极的,在五行当中又各具太极,并不是说太极变为阴阳之后太极就消失了,阴阳变成了五行之后阴阳就消失了。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讲,“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说穿了不过就是阴阳的某种表现,阴阳说穿了不过就是太极的某种表现而已,太极根本上讲是无极的,也就是无形的。 PSdpVTyHaH2zkj/KgPJcfhBd+3Uggl5td1F5Ye4L4E+zKKsNXb+0rJteoEdXgo0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