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研究目的

(一)学术目的

第一,比较全面、客观地展现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网络人际传播研究发轫以来,迄今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焦点也已从笼统的网络人际传播效果研究中先后发展出了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情感/情绪表达、去抑制行为、印象形成等研究分支。尽管国外传播学界在网络人际传播研究方面不断发展,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依然很不充分,更不必说实现本土化的网络人际传播研究了。对此,本书拟从各种可能的渠道尽可能地收集国际上主要的传播学期刊中关于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重要资料,努力厘清网络人际传播近40年来的发展脉络。

第二,深入探索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机制与效果,基于主要变量抽象出相对较为完整的过程模型。模型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客观现象进行有意简化的描述,它试图表明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有的网络人际印象研究虽然对人际印象效果测量指标、线索及身份因素以及印象效果对人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研究,但没有一个研究能够把所有的因素综合到一起,建立一个包含主要变量并反映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的机制与效果的完整模型。基于这一原因,本书力争在一系列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整合研究结论,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兼具有描述功能和解释功能的网络人际印象形成过程的结构性模型。

第三,将网络人际传播中社交线索讯息的传播效果研究深入到知觉信息加工的层面。效果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所谓“效果”是指对人产生的影响,故也称“影响研究”。可见,效果必然作用于人的心理层面。那么,对于传播效果的分析显然就有必要借助于对人的心理研究最为专业、最为深入的学科——心理学。当代新兴的心理学研究进路——认知心理学将人的心理过程视为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而感知(知觉)作为一个古老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在认知心理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认知心理学将感知看作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构成的,并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认知(信息加工)的视角不仅影响了当代社会心理学,促进了社会认知研究的进步,更影响了传播学尤其是人际传播学的发展路向,使得人际传播研究越来越重视对社会知觉信息加工机制的研究。在人际传播中,社交线索是特定信息通道所传递的特定讯息,为人的认知提供依据,其包含的是知觉信息。交流者对社交线索的接收和处理实际上也是一个知觉信息加工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社会知觉信息加工过程(so-cial perceptual processing)。本书拟在这一基础上,将研究放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展开,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目前已有的方法和理论成果,推动网络人际传播效果研究进入一个较深的层次。

第四,在社交线索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认知图式加工(schematic processing)的视角对网络人际传播中交流者之间的印象形成机制加以解释。目前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成果虽然绝大多数已经采用了控制实验方法,但由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属性,大多数研究更偏重于社会心理学的解释角度,而尚未重视认知心理学的现有理论体系对其的解释效果。而图式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当我们接触外界事物时,常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与解释,这个过程被称为图式加工。 人的认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图式加工。如果将传播参与者对线索的接收和处理看作是社会知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显然图式加工就有可能成为网络人际印象形成机制最为有力的解释之一。因此,本书拟在这一方面做出可能有益的尝试。

第五,结合经验研究与逻辑思辨,强化研究结果的体系性与理论性,构建出兼具实证基础、解释力和预测力的理论。从前面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典型”的经验研究由于其自然科学导向,注重变量、因素之间关系的静态测量,往往显得过于刻板、机械。如果能将多样化的实证研究方法与适当的思辨推理相结合,取长补短而相得益彰,则有可能在理论的构建上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具体而言,无论是提出印象评判的全面度指标和鲜明度指标,还是测定频次因素和持续时间因素对印象形成效果的影响,其研究结论都更像是“只言片语”,在理论性和体系性上都有所欠缺。所以,本书对于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的考察不再停留在变量之间的关系测定上,而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定性思考,力求展现出一个既有实证基础,又不乏解释力和预测力的理论化的过程机制全景。

第六,推动传播学研究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社会学科从方法到理论上的进一步融合。作为新兴社会学科之一的传播学,从创立伊始就吸收了其他社会学科的大量养分,甚至学科的“四大奠基人”都来自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下属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是从方法上还是理论上看,都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一方面,传播学研究大量采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代表性研究方法(分别为控制实验、问卷调查、田野考察);另一方面,传播学也为整个社会研究领域贡献了自己独有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理论上,传播学与其他社会学科也出现交叉融合的趋势:如美国学者理查德·佩蒂(Richard E.Petty)和约翰·卡西欧珀(John T.Cacioppo)提出的精细加工可能性说服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of persuasion),既是传播学理论,又是心理学理论。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经典理论模型“二级传播流”,则既是传播学理论,也是社会学理论。如今的传播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所以,本书力争在推动社会学科的整体融合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价值。

(二)现实目的

第一,对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做一个发展史的纵向回顾和功能的横向比较,增强人们对网络人际传播的了解和认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网络人际传播具体形态的发展演变始终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电子邮件的诞生掀开了网络人际传播舞台的大幕,网络游戏、电子公告牌、计算机协同工作、聊天室、博客、即时通信和社交网络服务等技术平台相继出现,使网络人际传播得到了空前的普及。而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平台会塑造出不同的传播模式,并且在功能上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的特点。因此,本书拟尽量全面地对上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同时对各种不同的网络人际传播平台的传播模式特点进行比较,以把网络人际传播技术近40年来的变迁和当前的分布格局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第二,考察技术中介条件下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的规律,把握媒介技术进步对人的认知机制所带来的影响,为将来媒介技术发展的政策制定和人文调控提供相对精确的科学依据。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已成为包括都市和乡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构成要素之一,其在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它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变化并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实质上相当于重构了人类的精神意识活动。这意味着,现代人的精神意识已与媒介进入一种共生的状态,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相互之间的认知中的大部分将不可避免地由媒介来提供并最终反映在媒介文化之中。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首先,通过媒介呈现出的“现实”可能只是关于现实甚至脱离现实的虚拟镜像/影像,甚至是感知者完全的想象;其次,在媒介环境中,人们的各种需要可能不必通过现实行动就能获得替代性满足,由此而导致行动力下降,其中媒介卷入度(media in-volvement)较高的人更是常常混淆现实与虚拟的界线。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本书力争通过实证方法对相关现象和规律进行探究,提高对媒介特性的认识和把握水平,为相关措施、政策的采取和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538WVjoy+GFsx7DqPv21S8yu1dtGkGa3tUpwHnMwLxl/QiWKRGzkAMd8nWWTHI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