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印象形成是人际传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普通教科书中,印象形成总是作为一个自我概念问题,建立在自我实现的个人心理学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人类传播媒介再次发生重要演变以来,互联网的“人性化趋势”和移动通信技术正跨越时间和距离,通过远程与中介方式,模拟人的七情六欲,将各种数字符号植入人的肉身感官,加强着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联系与情感交集。人际交往方式在媒介历史变换的多重空间中,已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网络人际传播不仅打破了原有而固定的私人空间与交往秩序,由互联网形成的即时个人和即时群体,也正通过虚拟化身(avatar)这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对抗着真实世界难以更改身份认同和线下无法操纵他人印象所形成的缺陷。应该说,当下为人类新媒介技术所颠覆的不仅有政治、经济和传统的日常生活方式,还包含作为个体之人看待自我和世界方式的变化。1998年,媒介环境学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曾指出,人类面对媒介化发展的同时,还需要追问一个更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用一种新媒介解决或谋求解决什么问题?”

社会认知,即认识自我与他人一直是人类未能解决并始终面对的问题。“我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和“他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正是一对看似对立却又必须合为一体来看的元传播问题。从一种被规范的事实看,印象形成是“针对印象目标的个人特征进行感知的结果”——这是专业化的释义。若运用人际沟通的长期经验,印象形成则可以被看作是通过人际信息传递和关系感知而形成的一种认识自我与他人并做出相应评价的过程,通常表现为人在关系交流中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自己的形象,并通过对他人行为的感知来评价或评判他人。

一般而言,印象形成是个体主观感知的结果,即使在“万能的群”里,唯有印象形成是无法被代理的。印象形成也与个人表现、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特定身份等因素影响有关,但事实上,印象形成更体现为人的一种隐含的交际偏好。人们特别需要自我认同,特别需要获得他人的好感。人凭借着诸种社交线索,认识自我,了解他人,开始交友,产生相互接纳、排斥、好感、恶感、积极印象、消极印象、吸引力,甚至还会形成刻板印象的传播等。自我概念不仅形成于个人印象,也有来自交往对象的他人印象。因此,印象形成不可能在没有人际交往关系的情况下发生,也非通过追寻个体在网络媒介中的“倒影”而获得。从积极的方面看,印象形成研究也是以“我—你关系”为基本单位的。由于没有人乐意给别人留下坏的印象,因此,印象形成也是一种可以激活人对良好关系想象的研究——这里正是人际印象形成机制与效果研究者发挥好奇心的地方。

进一步而言,传播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印象形成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例如,社交网络就轻而易举地帮助实现了同步、准同步、异步的信息交流的双向性,促成了不同人之间对称与非对称关系的互动性。一方面,网络社交线索异常丰富,给日常的人际交流带来了无限的方便和体面;另一方面,用来形成人际情感与联系的视觉、听觉、文字通道也并非被割裂,而是已然变成一个联动的多重信道,相互集成,向他人传递着有关情感、关注和给予支持的关系性信息。

虽然网络上的非口语传播线索还很有限,使我们不能直接拍打朋友的肩膀,不能给他人一个真正的拥抱,也无法触摸到一个汗湿的手心,但正是因为这种非口语行为具有模糊不清的特点,才使网络人际传播更容易受到印象形成研究的关注,更容易为人重塑自我和他人印象提供帮助。网络生活包含一切可能性。可是,网络人际传播条件下的印象形成机制与效果的特征是什么?该研究领域使用的主要方法论或理性精神又是什么?无疑,研究者的使命就是对事物的因果关系形成做出解释。如果一个人际传播研究者足够敏感与聪慧,就一定会从交流者隐匿的欲望中找到解释印象形成的路径。甚至可以说,能进入这样一个隐匿领域的,必然是学理素养不低或颇具研究气质的人。因为,作为职业人群,研究者永远都是那“一小撮”。

张放博士前后用了七年时间,认认真真地做了这项研究,扎扎实实地写了这本书。这是一本专题研究著作,也是一本有迹可循的方法之书。如果一本专著能把讲述方法作为一种自觉意识,那就是一本不错的书。人际传播研究素以经验主义为基本范式,沿袭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传统,因此控制实验法在人际传播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张放博士在本书中对研究方法的展示和说明足以让人把这本书作为学习控制实验法的辅助教材。同时,书中对于质性访谈方法和扎根理论分析的应用,以及如何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相结合,也完全可供后来者参考。

张放博士的研究对网络人际传播和面对面人际传播两种条件下的印象形成效果研究进行了比较,对网络印象形成的过程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构建出能反映网络人际传播印象形成过程、要素与效果的理论模型,这对网络人际传播研究体系的构建和社会认知研究的推动具有很大的意义。不仅如此,作者借用了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从认知图式加工的视角,对网络人际传播交流者之间的印象形成机制进行了合理的解释。该成果的开创性表现在对人的社会知觉信息形成与加工机制的研究方面,这在我国传播研究领域属于前沿性未探索领域,对推动传播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进一步融合具有积极作用。

在张放博士的这本书里,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充满了有趣的想象互动。无论线上人际传播的多媒体,还是线下人际沟通的零中介,印象形成这种化“蛹”成“蝶”的过程,都可能存在众多的阻碍,也不会轻易出现符合自我愿望中的那种“我想要的”合拍与和谐。他人会怎样感知你,你自己说了不算数。虽然每个人都有各种自我实现的方式,但离开他人的互动和主动配合,就不可能实现意愿中的自我。如同本书作者同样怀有对读者形成良好印象的愿望一样,影响读者印象形成的不仅是读者的阅读过程,更是作者欲求做一个好的研究者和沟通者,朝向既定目标的一种自我实现。

王怡红
2016年10月 p8LTuoFMZzi21NehD8faN7b4OZyYs7wSfNRwrEcWwgHvOC4d4LU9SuUg1uUc7o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