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柬埔寨民间文学概况

一、概述

相对东南亚其他国家而言,柬埔寨文字产生的时间虽然较早,其文化艺术却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音乐、舞蹈、美术、建筑雕刻艺术十分发达,但作家文学力量一直较为薄弱。此消彼长,柬埔寨民间文学不仅传统深厚,且发展的空间较大。

柬埔寨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刻反映了高棉的民族特征和人民的好恶。同时,在外来文化,尤其是印度文化的影响下,又常常能看到挪用、借鉴其他民族民间文学元素的痕迹,它们时常给柬埔寨民间文学注入新的色彩。

柬埔寨学者在对本国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时,往往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作“一体化”处理,根据作品内容进行较为宽泛的归类。其中,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

分为七类:讲述卓绝惊奇的事情、关于世界演化、建筑方面、司法审判、笑话、动物和其他;

分为五类:关于事物起源、关于问题根源、关于抽象化事物、关于幻想、关于“寻求”主题;

分为四类:寓言故事、关于世界演化、关于真实存在、关于建筑。

本章中,在尊重柬埔寨学界传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按照世界通行的民间文学体裁分类标准,对其民间文学成就做一介绍。

二、民间叙事文学

(一)神话

与世界和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文化的起源等相关的神话,是柬埔寨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又以国家起源和始祖神话、自然神话、谷物起源神话,以及图腾崇拜神话最为典型。

1.国家起源和始祖神话

在柬埔寨,创世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似乎并不多见,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对民族自身起源问题的猜测上。日本学者斋藤和子认为,在从印度支那再向东、向西伸展的亚洲大陆的东南部,存在着一个可以称为古海洋文化的文化圈,该文化圈的文化特征表现在神话、建筑和文学等方面。 [45] 柬埔寨先民们相信,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最初应该是一片海洋,因为某种神力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而且,像东南亚很多国家一样,柬埔寨把国家的起源追溯到外国人和龙女的婚姻,从《王子和龙女》这则神话中,就可以看出这样朴素的思想。神话主要叙述了印度南部的一位王子,来到谷特洛岛(今柬埔寨),因涨潮无法返还,却偶遇海龙王之女,两人一见钟情,龙王为他们举行了婚礼的情节。其中还讲道,为了祝贺驸马,龙王把谷特洛岛四周的海水吸干,扩大了岛上的面积,这片陆地就成了今天的柬埔寨。 [46]

这则神话中有两个元素引人注目。一是印度王子与谷特洛岛龙女的结合;二是“龙王”。王子与龙女结合这一情节,与建国传说中混填与柳叶的结合如出一辙。在这里,王子可能代表着印度文化,而龙女则象征了柬埔寨本土文化,二者的结合也就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交融。“龙王”这一元素在柬埔寨民间文学中经常出现,可能源于柬埔寨先民的古老信仰。据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副国务秘书米歇尔·德拉奈博士研究,自古以来,高棉人就有崇拜蛇或龙的传统信仰,人们把蛇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的保护神。至今,在柬埔寨最宏伟的建筑群——吴哥古迹中,仍能够找到各种形式的蛇的图案。不仅如此,高棉人还视金环蛇为其祖先,这一点可以从《金环蛇的故事》中找到一些线索。

《金环蛇的故事》讲的是妻子妮在丈夫长期出门经商时,为了报答金环蛇为她捡斧子的恩情,开始与金环蛇交往。妮每日傍晚让女儿去叫金环蛇,直到怀了孕。丈夫回来后,看见妮日益隆起的肚子,心生怀疑,女儿把事情经过如实相告。丈夫怒杀金环蛇,继而剑斩妻子妮。妮死去后,从她的腹中爬出很多条小蛇。丈夫继续举剑砍小蛇,有些小蛇来不及逃跑而被砍死,有的钻进泥里,有的游入水中,还有的爬进森林。从此以后,地球上便出现了许多种类的蛇。 [47]

柬埔寨语中称具有威力的蛇为“涅克”,即梵语中的“那伽”。《金环蛇的故事》所讲人蛇相配、繁衍蛇氏族的情节,在柬埔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成为高棉人的始祖神话。有学者认为,柬埔寨先民把蛇看成是男根的象征,因此,这则神话也体现了柬埔寨氏族社会的动物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

2.自然神话

远古时期,人们无法充分理解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和变化规律,他们怀着虔诚敬畏的心理,展开瑰丽的想象,试图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例如,柬埔寨神话《闪电和雷声的来历》,讲述男神和女神为了争夺天神赐予的一只魔杯,而在空中互相比试追逐,女神手中的魔杯在云雾中晃动,发出耀眼的光芒,而男神用斧子作武器追赶女神,发出隆隆巨响。这时,人们就会看到一道道闪电,听到轰隆隆的雷声。这就是闪电和雷鸣的来历。

3.谷物起源神话

稻子是农耕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因此,世界各农耕民族都创作了丰富的稻作神话,以解释这种珍贵物种的神奇起源。柬埔寨的重要稻作神话《水稻的来历》大意如下:

最初,水稻是不需要耕种的,漫山遍野随处可见,人们可以在家坐等稻米自动飞入粮仓。然而,有一天,一个蛮横的妇女嫌稻米飞进她家时太吵闹,就用木棍狠打稻米。稻米一气之下,飞进了深山老林的石缝里,躲了起来。后来,鱼儿主动为挨饿的人们帮忙,央求稻王让稻米重新回到村民家中。稻王答应了,但前提是村民必须自己耕种和收割。 [48]

这是一则典型的飞来稻类型的神话,与东南亚及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的稻作神话相似。

4.图腾崇拜神话

婆罗门教传入柬埔寨以后,扶南王国开始盛行林伽崇拜。关于其起源有这样的说法:

一位仙人跟自己的妻子、女儿一起居住在森林。一日,湿婆来到这里,赤身裸体把灰涂在身上,手拿头盖骨,以优美的声音请求布施。仙人的女儿见了,神魂为之颠倒。仙人于是念起咒文,用法力叫林伽神把他打落下界。地上却发生了大洪水,世界在毁灭。湿婆便祈求诸神把林伽请到世间,世界秩序逐渐得到恢复,从此,他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

这是一则糅合了宗教元素和大洪水元素的神话。它不是一则纯粹意义上的洪水神话,因为依神话所言,人间虽然发起了洪水,世界面临被毁灭的危险,但却并未像真正的洪水神话中那样,旧的世界,包括人类都遭到毁灭,新的世界诞生。

(二)传说
1.历史传说

柬埔寨最重要的传说就是前文所述的建国传说。传说中讲道,公元1世纪时,谷特洛岛上有一位聪明美貌的女首领,名叫柳叶。她统一了该岛附近的诸部落,自立为王,人们称她为柳叶公主。后来,有一位名叫混填的印度南部婆罗门贵族,于公元68年沿水路来到岛上,以武力征服了谷特洛岛,娶柳叶为妻,在岛上建立了扶南王国。

2.风物传说

(1)金边的由来

金边是柬埔寨的首都。传说《金边的由来》 [49] 中讲述了它的来历:

一位姓奔的老妇人去河边提水,发现了一棵从远处漂来的基枝树。乡亲们合力将大树拖上岸,发现树洞里有四尊青铜小佛像和一尊石制神像。奔老太太请人在家搭起佛龛,供奉佛像,然后在她家的西面堆起一座大山,并用那棵基枝树的树干作柱子,在山上建起了一座寺庙,将四尊佛像安放在寺庙里。据说佛像一直十分灵验,帮助人们实现各种愿望。为了纪念这位慈善的奔老太太,后人就称这座山为“百囊奔”,称这座寺庙为“瓦百囊奔”——高棉语中,“瓦”意为寺庙,“百囊”意为山。后来,柬埔寨迁都到此地,正式把这座新王都命名为“百囊奔”。

一开始,华侨称它为“金塔”,后来为了与奔老太太联系起来,便改称为“金奔”。“奔”和“边”这两个字的发音很相近,那些从中国广东沿海一带移居到柬埔寨的华侨渐渐把“金奔”念成了“金边”。这便是“金边”的由来。

(2)吴哥窟的由来

吴哥寺又称小吴哥,由苏利耶跋摩二世建于12世纪初,现在是柬埔寨吴哥地区艺术成就最为杰出,也是保护修葺最为完好的历史遗址。苏利耶跋摩二世修建这座寺庙是为了奉献给毗湿奴神,并在自己死后作为寝陵。吴哥寺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如今,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出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柬埔寨民间流传着《关于吴哥的传说》 [50] ,其情节梗概如下:

有一位叫月香的仙女,是因陀罗的女儿。因为偷花,她被罚与凡间男子林生结为夫妻,罚期六年。由于生活贫困,仙女织锦以贴补家用。婚后一年,她生下一子。此子天资聪颖,取名毗首羯磨。罚期满后,仙女被迫返回天宫。毗首羯磨长大后,决心寻母。在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母子终于重逢。毗首羯磨被母亲带回天宫,学习各种技能,成为建筑大师。之后,他奉因陀罗之命,仿照天宫的牛棚,为投胎在凡间的因陀罗之子花环之光修建了比那牛棚还要富丽壮观的宫殿,即吴哥寺。

这个传说反映出古代印度文化对柬埔寨的影响。在很多神话传说中,天上或者神界一般都寓指产生影响的高棉文化国家或地区,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这则传说中仙女的国度可假设为古代印度或者印度教;而因陀罗神要求按照天宫牛棚为花环之光修建宫殿,实际上是柬埔寨按照印度教寺庙的模式建造了吴哥寺。正如胡西元在《试论印度文化对柬埔寨历史的影响》一文中所说,“印度的笈多艺术风格也传到柬埔寨,在此发展。由于印度文化在柬埔寨的长期积蓄发展,也由于柬埔寨人善于吸收、改造,真腊吴哥时期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柬印文化融合的代表——吴哥文化” [51]

3.风俗传说

在柬埔寨民间,父母为了使待嫁的女儿皮肤白嫩、容貌美丽,同时也静心学习一些女红,就让其待在闺房中,不许出门,不与男性见面。关于这样的风俗,流传着一段《姑娘住闺房的来历》的传说:

一个女孩被盗贼骗到森林深处当了他的养女。为了防止女孩逃跑,盗贼把她关在一间小房内。时间一长,女孩的脸色变得苍白。盗贼担心养女得病,便请来民间医生老妇人为其治病,姑娘恢复了健康。老妇人想为这位美丽的姑娘找一个般配的意中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一位学艺回乡的英俊青年。在老妇人的撮合下,姑娘和青年终成眷属。而姑娘的养父也对自己作盗贼的恶行幡然悔悟,决定远离他们,不再回来。当这对年轻人回到村民当中时,人们称他们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老妇人说:“这美丽的姑娘是从闺房中走出来的。”于是,这就成了流传在柬埔寨民间的习俗。 [52]

这个故事还反映出了世界许多地方少女月经初潮时须隔离的习俗。故事中提到强盗把女孩单独锁在一间小屋里,每当吃饭,或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的时候,他都从窗户把东西递进去给女孩吃;而女孩被关在屋子里很多年,直到长成了大姑娘,由于长期不出门、不见阳光,身材瘦削、脸色苍白;后来,在快来月经时服了老妇人配的草药,才恢复了健康。这与很多地方将月经初潮的少女紧闭在小屋或笼子里的习俗类似。弗雷泽在《金枝》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例子:“婆罗洲的奥特达农人把八岁或十岁的女孩子关在家里一个小房间或密室里,长期不和外人接触。这间密室,同本宅其他部分一样,都是建在离地面很高的木桩上。女孩住在里面,几乎完全处在黑暗之中。不得以任何借口,哪怕是最急切的需要,离开住房。在她幽禁期间,家里亲属也都不能见她,只有一个女奴专门伺候她。幽禁期限通常为七年。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对她的发育成长很有影响,待到成年将她从小室里放出来时,脸色苍白,皮肤蜡黄。”弗雷泽对这种习俗作了如下分析:“少女月经初潮时普遍受到许多限制和幽禁,其原因在于原始人对于月经出血极端恐惧。”“可以说妇女月事来时需要隔离的目的是要化除其危险影响。对于第一次月经来潮的姑娘特别小心严格隔离的原因,就在于人们认为其危险特大。预防措施即姑娘不许触地和不见太阳。” [53]

柬埔寨女孩自古就喜欢扎耳朵眼儿,戴漂亮的耳环。关于这个习俗,也有一段传说,叫《扎耳朵眼的来历》:

一个富翁想娶一个女佣人为妾。女主人得知后,辱骂、殴打了女佣人,还用铁钉钉在她的耳垂上以示惩罚。富翁请人做了各式耳环、耳针、耳坠给女佣人戴上,本意是遮挡她耳朵上的缺陷,却意外地发现美丽异常。后来,连富翁的妻子也对此羡慕不已,于是大家竞相效仿,以扎耳洞、戴耳饰为美。此后,这种行为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慢慢成为一种习俗。 [54]

(三)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柬埔寨内容最丰富的民间文学类型,不仅数量繁多,且形式多样。柬埔寨人习惯将其民间故事笼统地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作“真实的故事”,另一类叫作“创作的故事”。所谓“真实的故事”,讲述的并不一定是真人真事,而是指故事的成分停留在人们认为真实、合理的范围之内,故事叙述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大致相同,并不存在过多的超自然的虚构成分;而“创作的故事”则类似于平常所说的“幻想故事”“魔法故事”等,这类作品中往往存在一些神化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或赋予故事主人公以超乎常人的能力、或将动物拟人化等。但无论是哪种故事,往往都是用来表达广大人民对某种特定事物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是对一些普遍规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的。按照民间故事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动物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和民间笑话等类型。

1.动物故事

柬埔寨的动物故事多取材于源自印度的《佛本生故事》和《五卷书》,借由这些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一些道理。例如,《鸽王和鸽群》讲的是一只鸽王带领一群鸽子在稻田上空觅食。鸽群禁不住猎人撒下的稻谷的诱惑,执意要飞下去吃稻粒。鸽王只好随鸽群一起落入猎人的网中,再因势利导,想办法逃脱。在鸽群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鸽王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挣脱网绳。终于,它们带着捕鸟笼一起飞向天空。后来,它们停在一个白蚁堆上。在鸽王的朋友鼠王的帮助下,鸽群终于飞出鸟笼。 [55] 这个故事的内容与《五卷书》第二卷中鸽子的故事基本一致。

在柬埔寨动物故事中,以兔子为主角的故事占了很大比重。在柬埔寨人民心中,兔子是一种机灵的小动物。它常常以两种形象在故事中出现:一是公正判官——机智勇敢、见义勇为、抑强扶弱;二是耍小聪明、好吃懒做、谋求私利的角色。例如,在《兔子的故事》中,水獭、鸡、鹰、虎和兔子五只动物准备合力建房,每天四只动物上山割草,留下一只动物烧饭。别的动物都尽职尽责,唯有兔子贪玩不干活,既不愿去割草,又不会做饭,只会搞恶作剧。 [56]

在这则故事中,兔子虽然狡猾奸诈、耍小聪明,但其机灵、可爱的形象依然让人捧腹不已,深得人们的喜爱。有关兔子的故事,既揭露了兔子谋求私利的不良习性,又表明了弱小的兔子面对强敌时,善于保护自己、求得生存的聪明才智。因此,它们实际上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了古代柬埔寨小农经济社会中一部分普通农民的心态和生活现实。

2.魔法故事

较其他类型的故事而言,柬埔寨的魔法故事情节往往更复杂,篇幅也更长,内容大多为宝物故事。故事中出现的宝物会造福于正面人物,尤其是贫困潦倒的弱势群体,而对于那些居心叵测或贪得无厌的人,宝物不仅会失去其神奇功能,有时还会带来祸害。

这一类型的故事数量不少,本章中试举两例,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

(1)《一只神奇的公鸡》

从前,有一对夫妻,由于家境贫寒,只能让两个孩子自谋生路,临分别时,给了它们一小锭银子。兄弟俩用父母给的银子向一个爪哇人买了一只猎公鸡。他们风餐露宿。有一次,他们在一棵树下吃饭,吃完就躺下睡着了。这时,雷神觉得他的宝座突然变得特别热,很不舒服,他用慧眼向凡间扫视了一遍,发现有两兄弟在受苦受难,于是决定救救两个孩子。雷神在孩子们身边变出两眼井,并在井沿上刻了些字,表明第一眼井会让人消亡,第二眼井会让人起死回生。兄弟俩醒来后,先用公鸡做了一次实验,果然如刻的字所言,公鸡扔到第一口井里后马上就消失了,倒入第二口井的水,公鸡又立即出现,而且变得比以前更美丽。兄弟俩亲自尝试,结果都成了英俊不凡的少年。

他们继续长途跋涉。有一天,兄弟俩商量要试试猎公鸡的本领如何。他们布置好圈套,把公鸡拴在木桩上,公鸡扇了三次翅膀,开始啼叫。当地镇长的女儿像着了魔似的,不由自主地朝着有叫声的方向走去,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两个青年设下的圈套之中。兄弟俩抓住了这个年轻姑娘,把她带到镇子里,挨家挨户叫卖,最后到了镇长家,镇长按捺着怒气用三大锭银子赎回了女儿。恰巧一个宫廷的官员目睹了这一切。回宫之后,他把这只猎公鸡的奇事禀告了国王。国王听后,立即召见两个年轻人,并许诺他们说,如果能用猎公鸡捉住正宫娘娘,就用整个王国换取这只猎公鸡。结果,公鸡扇了三次翅膀,啼叫了三次,王宫的墙倒塌了,王后跑出来,并跑到了兄弟俩设好的绳套里。国王信守了自己的诺言,让位给两兄弟中的哥哥,让弟弟作了亲王,还把王后和所有的嫔妃都献给了兄弟俩,国王自己则抱着那只公鸡离开了王宫。

他四处流浪,有一天觉得筋疲力尽,便用公鸡捕猎,公鸡却一声也不啼叫,只是在泥土中扑棱。一会儿,来了一只象王,它向公鸡发起进攻,用象牙把公鸡推进土里,没想到两颗大象牙却脱落了。国王放好象牙后便饿晕过去。两个漂亮的姑娘从象牙里出来,给国王准备了丰盛的午餐,随后又重回象牙。国王醒后,享用了美味佳肴,又继续赶路。又一天,国王以同样的方法获得了犀牛王的角,犀牛角里也藏着一个女子,为国王准备了美味的食物。最后,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当国王熟睡时,公鸡扇了扇翅膀,啼叫了三次,一座繁华的城市和金碧辉煌的宫殿便出现了。国王醒来后,惊喜之余,回去取回了藏好的象牙和犀牛角。当天晚上,三位美貌的女子分别从象牙和犀牛角中钻出来。国王将她们封为王后。这座美丽的城池被称为花城,猎公鸡也被赐封了一个显赫的官职。这位国王在位一百年。当他驾崩时,这座花城连同三位王后都消失了,因为这原本就是天宫,而天宫只会出现一次。

(2)《螃蟹救穷人》

从前有个孤儿叫卡列。在梦里,他得到已故父亲的启示,于是每天去一个窝棚旁的螃蟹洞里挖一只螃蟹,拿去市场卖。一个财主的小女儿每天都买他的螃蟹,悄悄爱上了卡列,可是她的爱情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最后,她宁愿被父亲逐出家门,还是选择了跟卡列在一起。卡列依然每天去挖螃蟹,夫妻俩美满地生活着。妻子心疼丈夫,不愿丈夫每天那么辛苦地去挖螃蟹,所以偷偷地把螃蟹洞挖了个底朝天。第二天,卡列来到了一片狼藉的螃蟹洞,只看到一只又红又亮的大螃蟹壳,于是伤心地把它带回家,放在高脚屋下。夜里,妻子在临睡前准备把一把银币放到箱子里,却不小心掉落了一枚,顺着地缝滑到屋子下面,正好掉进了螃蟹壳里。第二天。她再去找时,那枚银币已经变成满满一螃蟹壳的银币了。夫妻俩又尝试着把瑞尔、金币、宝石等放进螃蟹壳。过了一年,他们的金银财宝就多得数不清了。妻子很想念父母,于是决定回家看看。经过一番周折,贪财的老财主终于相信女儿女婿不再是穷光蛋了,立即派人把他们接回来同住。可是,没过多久,老财主就患重病去世了。几个尖酸刻薄的姐姐拿着妹妹给的钱去花,但钱立刻就会变成大大小小的螃蟹壳,让她们在卖主面前出尽了丑。善良的小妹妹和他勤劳的丈夫却一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丈夫仍每天去挖螃蟹。他们把金银财宝都分给了穷人,穷人都很感激他们。

3.生活故事

柬埔寨的生活故事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对比故事丰富;故事中常出现四个主人公;判案故事多,判官则往往是聪明的兔子和公正的国王等。

对比故事指的是故事中常常出现两个个性、形象鲜明的主角,由于他们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故事的主题一般是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教思想。例如,《挖木薯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小女孩挖木薯的不同劳动经历。一个小女孩在挖木薯的时候,不小心把铲子掉到了洞里,一只头上长疮的老虎帮她把铲子取了出来。虽然老虎疮口上蠕动的蛆和飞来飞去的苍蝇让小女孩感到恶心,但为了报答老虎的恩情,她还是耐心地用小树枝挑开那些疮口上的蛆,并安慰老虎说疮不臭。老虎给女孩的筐里装满了金银块。这件事情被住在附近的一个妇人知道了,她也让自己的女儿去同样的地方挖木薯,并故意把铲子丢进洞里。老虎也帮她取出了铲子,并要女孩给它挑疮口上的蛆。女孩却直说疮很臭。老虎抓了很多眼镜蛇,装满了女孩的筐子。女孩一回到家,眼镜蛇便把急不可耐地打开筐子的母亲当场咬死了。 [57]

《两个朋友》讲的是两对夫妻舀大海的故事。一对夫妻勤劳、执着,他们决心舀干大海,并日日劳作,坚持不懈。他们的举动惊动了鱼王。为了避免大海被舀干,鱼王下令送给夫妻俩金银各五罐,请求他们停止舀海水。夫妻俩欣然答应,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另一对夫妻听说了此事以后,也想效仿,但他们又懒惰又不齐心,鱼群也没把他们当回事,他们只能空手而归。 [58]

四个主人公的故事常常与判案故事相重叠,通常是四个人一起做一件事情,之后发生了纠纷,请某个人评判,最后得出公正的结论,例如,《四个不孝之子的故事》《四个男子种椰子树》《四个学手艺的男子》等等。

判案故事则是柬埔寨民间故事中别具特色的一种,不仅因为其数量多,更因为故事中作为法官的是两类极具特色的主角:兔子和国王。其中,兔子当判官的故事有《道士救老虎》《穷人和财主》《兔子的故事》《兔子帮助男子求亲的故事》《狼吃鱼虾的故事》等等;国王判案的故事有《房主和借宿者的故事》《绍盖射鱼鹰的故事》《模仿财主致富的故事》《三个财主的故事》《一起偷牛案》《一起翻船案》《两个遭难的男子》《两个男子争抢雨伞》《财主的三个儿子争夺遗产》《以牙还牙》等。两类主角的故事大致情节基本类似:人和人之间、动物之间或者人和动物之间发生了纠纷,谁也说服不了谁。在几方闹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先去请一位年长的仲裁者或者法官出面调解、裁决,但法官往往也无能为力,或者议而不决,最后只能请出兔子判官或者国王。故事结局往往都是兔子判官或国王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智慧且公正的评判,纠纷各方满意而归。在这类故事中,以兔子为主角的,通常是借兔子的形象颂扬劳动人民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敢于主持正义的精神;以国王为主角的,则通常是为了歌颂封建君主的贤明、公正和深得人心。

例如,《穷人和财主》讲述一个穷人喜欢闻财主家饭菜的香味,财主得知后便要他交付饭钱,双方发生了争执,于是找到兔子判官裁决。聪明的兔子判官在了解了事情真相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财主去拿银元的影子,最终使财主的图谋落空。 [59]

《四个男子种椰子树》讲道,四个男人一起种了一棵椰子树,他们每天分别从与椰子树同样距离的四个方向的四个水池中挑水浇灌这棵树,大家都认为付出了同样的劳动;后来,这棵树结了五个椰子,每个人都想得到剩余的那一个,于是一起去叩见国王,请国王分配;最后,国王判定那个从东边水池挑水浇椰子树的男人应该得到第五颗椰子,因为他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被太阳晒着,付出的劳动和汗水比其他人多。 [60] 故事不但赞扬了国王秉公断案,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多劳多得的朴素思想,表达了人们对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的向往和追求。

4.民间笑话

特明吉是柬埔寨机智人物故事中的经典主人公。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孩提时被财主戏弄过,长大以后,他便央求母亲让自己去财主家当长工,而后以自己的聪明智慧让财主出尽了洋相。后来,财主把特明吉献给国王,国王千方百计刁难特明吉,却终究敌不过特明吉的机智。特明吉是典型的“箭垛式”人物,在柬埔寨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特明吉的故事》中收录了关于他的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自己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其中一则故事这样讲道:

一天,财主出门去与村里的官员谈论事情。财主的妻子差遣特明吉去叫老爷回家吃饭。特明吉便一路大喊,财主从老远就听见了,觉得很没面子,责备了特明吉,并告诫他下回走近了再小声说话。不久,财主外出,家中突然失火了。财主的妻子吓坏了,又让特明吉去叫财主赶紧回来。特明吉一直走到财主身边,才轻声细语地告诉了财主。财主急得大叫,让特明吉立即跑回去把家里的细软物品抢出来。特明吉火速奔回财主家,从火中救出了鸡笼子和空油桶等物,堆在院子中央。财主回来一见这些东西,气急败坏,特明吉却说这些东西是最轻的了。从那以后,财主担心如果继续把特明吉留在家中,自己将会财产尽失,就决定把特明吉献给国王。之后,特明吉又在王宫里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令人忍俊不禁的闹剧。

(四)史诗和叙事诗
1.罗摩故事

柬埔寨民间文学的一大特点是深受印度文学的影响。约公元6世纪左右,高棉人在印度南部婆罗米文变体——帕拉瓦文(Pallava)的基础上创制了古高棉文字。随着婆罗门教和佛教相继从印度传入,用梵文书写的《吠陀》《往世书》等也传入扶南,但在民间口头流传最广的,还是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针对印度的罗摩故事开始传入柬埔寨的年代问题,学界大致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它是在公元1世纪至6世纪的扶南王国时期传入的。其依据一是考古学家在柬埔寨发掘出的公元5世纪的哈努曼铜像;二是语言学家从公元5世纪的高棉碑铭中发现,当时已经有了内容是宗教布道和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的“讲故事”形式出现。 [61]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罗摩故事是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上半叶的吴哥时代之前传入的。其根据是在柬埔寨保留至今的吴哥古迹上的浮雕,尤其是吴哥寺中几百米长的浮雕回廊,足以说明至少在吴哥时代之前,印度的两大史诗就已经非常流行了。显然,两种观点都认为,吴哥时代是印度罗摩故事传入柬埔寨的年代下限。

古高棉的碑铭有两种语言文本,一种是梵文文本,其中多半是以歌颂国王为内容的赞美诗;另一种是古高棉语文本,多为散文体作品,更多地描写人世间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罗摩的名字一直反复出现在古高棉的碑文之中。毫无疑问,罗摩是当时流传的神话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柬埔寨当地的许多人名和地名都与罗摩故事有关,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大量的梵语碑文也表明,在吴哥时代以前很久,《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和《往世书》就已为高棉人所熟知了。例如,16世纪的K.359碑文中便提到了为寺庙提供史诗抄本和每日背诵史诗的情况。而考察各种长短不同的赞颂性的碑文,就可以看出,国王们非常喜欢自比为婆罗门教的神祇和英雄,特别是阿周那和罗摩等。在11世纪的K.289号高棉碑文中,赞颂了一位名为商罗摩的将军,说他英勇地面对敌人时,就像“罗摩面对罗波那一样”。

除上述口传、碑铭、浮雕等文本形式外,柬埔寨的罗摩故事还以艺人说唱、舞蹈、戏剧、绘画等多种形式流传。但由于古代的记载方式较为落后,加之吴哥王朝衰亡后数百年的战争破坏,最初的舞台唱白剧本早已遗失殆尽,只剩下某些舞蹈片段和戏剧残本,以及吴哥古迹上流传千古的浮雕画面了。

19世纪末,吴哥寺的罗摩故事浅浮雕令一批来自欧洲的旅游者为之倾倒。此后,柬埔寨的罗摩故事便成为部分法国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法兰西学院的赞助下,1900年,法国远东学院成立。经过艰苦的努力,艾莫尼埃(E.Aymonier)发掘和调查了在古代柬埔寨的领土范围内几乎所有遗存至今的肖像。此后,在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遗迹得以很大程度地恢复,还完成了鉴别史诗画面、情节的艰巨任务。费诺(L.Finot)、古鲁贝夫(V.Goloubew)和戈岱司(G.Goedes)是这个杰出的学者队伍中的重要成员。

值得注意的是,在鉴别和确认史诗画面的过程中,学者们起初以蚁垤的梵文版《罗摩衍那》为依据,后来却发现,整个浅浮雕故事并不符合蚁垤文本的框架。他们很快走出了误区,把注意力投向了罗摩故事的地方文本上,从而深化了对柬埔寨罗摩故事文本的研究。

在柬埔寨流传的罗摩故事是东南亚最早的罗摩故事文本之一,它与泰国、印尼爪哇的罗摩故事文本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萨威洛斯·普(Saveros Pou)认为:最古的高棉罗摩故事文本的主要载体是碑文和浮雕,也就是罗摩故事的雕刻文本;然后罗摩故事的雕刻文本朝着两个方向流变:一个方向发展成泰国的《拉玛坚》(Ramakien),另一个发展为最古的高棉文本《罗摩赞》。而这部最古的高棉文本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又吸收和融合了泰国《拉玛坚》中的成分,也借鉴了印度南方的泰米尔文本和爪哇的罗摩故事文本中的元素,从而逐渐形成了后世的多个罗摩故事文本,其中包括仍在流行的口传文本。 [62]

从15世纪至今,罗摩故事一直是高棉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长期以来,改写罗摩故事、为考尔剧(Lekhon khol)配唱词,以及吟游诗人的巡回演唱等,都是民众所喜爱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它们使得高棉的罗摩故事文本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可以说,和泰国、缅甸,以及印度尼西亚的情形一样,罗摩故事在柬埔寨的文学、文化中的影响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2.民间叙事诗

在柬埔寨民间文学中,韵文体作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流传下来的柬埔寨早期口头文学作品都是韵律严谨、能吟能唱的古体诗。它们吟诵时顿挫有节、优雅动人、耐人寻味;歌唱时旋律悠扬、悦耳动听、回味无穷,深受本国人民喜爱。早在扶南王国时期,在印度文明的影响下,每年阴历六月十五日,古高棉人都要举行维莎迦节,以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道和涅槃。寺院里的比丘们聚在一起吟诵诗文。这些诗文所使用的语言随时代的不同、宗教信仰的更迭而变化,最初用梵语——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的语言,后来用巴利语——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语言,最终使用了民族语言高棉语。

(1)《罗摩赞》

在柬埔寨民间口头流传的罗摩故事有许多种,但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正式文本只有位于金边的柬埔寨宗教事务部佛教研究所于1937年首次出版的《罗摩赞》(Ramakerti)。《罗摩赞》是吴哥时代最著名的一部长篇叙事诗。由于受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影响,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自然景物描写等方面均与其多有相似,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宣扬的教义、故事的开头与结尾等方面却又不尽相同。《罗摩赞》是罗摩故事在柬埔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之后才被整理、记录下来的。

《罗摩赞》现存仅16册,即第1-10分册,和第75-80分册,其余64册失传。目前通行的《罗摩赞》版本是卡尔普莱斯(S.Karpeles)依据瓦塔查雅翁亲王保存在河内法国远东学院的版本编辑的。编者在前言中强调说:“出版尚存的这些故事,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便共同寻找那些现已失传的故事。”柬埔寨战前著名的人文学教授纽·泰姆的研究成果表明,《罗摩赞》第1-10分册的原稿大约完成于公元17世纪至18世纪哲塔四世王(Chettha IV)至安恩王(Ang Em)时期;而第75-80分册则是在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时的安恩王至安东王(Ang Ton)时期续写的。

《罗摩赞》被称为吴哥时期最有价值的民间叙事诗,直接体现了以两大史诗为代表的印度文化对柬埔寨民间文学的影响,反映了柬埔寨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在柬埔寨文学史中享有盛誉。

(2)《东姆与狄欧》

《东姆与狄欧》又被译为《冬貂》。它取材于15世纪时,在柬埔寨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起初在民间口头流传,19世纪末时,乌东王朝末期的著名诗人桑托沃哈·莫克(1846-1908年)在搜集了民间流传的各种相关版本后,进行了整理、加工,最终将这个故事以八言律诗的形式写出。1915年,诗人索姆又将此诗改写成了七言律诗。1942年,诗人努·冈又重新将它写成八言律诗,更名为《狄欧艾克》,并在1944年的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这部长篇叙事诗还被改编成了戏剧,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剧目。2003年,这一题材被拍成了电影。下面节选一段东姆逃离寺院找到狄欧时,两人倾诉衷肠的对话:

狄欧:妹妹好比一朵花,哥哥就是一只蜂;

蜂儿绕着鲜花飞,采得花蜜会离去。

东姆:哥哥好比一雄狮,妹妹就是深山洞;

狮住洞中多自在,心满意足不离去。

狄欧:妹妹好比一码头,哥哥恰似河中舟,

船儿靠岸得安定,船行岸留情悠悠。

东姆:哥哥好比一条鱼,妹妹恰似一江水,

哥妹鱼水情意深,难舍难分永不离。

狄欧:妹妹好比一棵树,哥哥就是那鹦鹉;

今虽搭窝在树上,有朝一日难留住。

东姆:哥哥好比一头象,妹妹就是蔗一根;

象见甘蔗当宝贝,哪会见宝不动情。 [63]

此外,17世纪至19世纪间,在柬埔寨还盛行两种题材的叙事诗,其一为反映宫廷生活的作品,有的是御用文人根据所见所闻写成,还有的出自国王、王族之手。流传至今的精品佳作有《佳姬王后》《索昆唐的故事》《皇叔的故事》等。其二是反映宗教内容的,大多与上座部佛教教义,如主张坐禅行善,宣扬因果报应等有关。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类本生故事,较著名的有《十本生经故事》《五十本生经故事》《五百本生经故事》《毗输安怛罗王子的故事》《摩诃绍特的故事》《少年波果儿的故事》《真那翁的故事》等。这些叙事诗篇幅本身较长,在民间流传的往往只是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其中一些被改编成说唱词或戏剧,在乡村演出,丰富了人民大众的业余生活。

过去,柬埔寨男子在青少年时代都要出家。他们从小在寺庙里习文练武,接受佛教的灌输和熏陶。人们常说“柬埔寨的文学寓于寺庙之中”,就来源于此。只有少数学问高深的人才能读懂古老的巴利文佛教经典,由此就产生了“解经文学”,即把佛经故事译成地道的高棉文,刻在贝叶上,保存于寺院中。这些故事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加上人们对佛教本身的信仰,很容易从思想境界和意识形态上引起共鸣,尤其是在外族入侵、国土沦陷时,人们更愿意把渴求和平、安宁的愿望寄托在佛祖身上,相信佛祖能够拯救众生,帮助人们摆脱战乱和贫穷的困扰。

三、民间歌谣

(一)歌谣

高棉民族是喜爱歌唱的民族,人民大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了很多口头歌谣,它也是产生最早的民间语言艺术之一——在田间耕作的人们哼起劳动号子时,会忘却疲劳;在收割季节,人们唱起欢乐的歌谣,举行庆丰收仪式,迎来丰收的硕果;农闲时节,青年男女成双成对地用歌谣来表达相互爱恋之情;传统节日的夜晚,人们常常聚集在月光下,围坐在火堆旁,或听老人讲民间故事,或是妇女们在一起谈论家常,还有些人会随着鼓点一边跳着南旺舞,一边唱起欢乐的歌谣。

柬埔寨民间歌谣可分为劳动歌谣、礼俗歌谣、爱情歌谣和摇篮曲等类型。

1.劳动歌谣

生活在19世纪的柬埔寨著名农民诗人、故事歌手格罗姆·俄依从小酷爱诗歌,具有歌唱天赋,经常随身携带乐器,走乡串村,自编自唱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歌谣。其内容涉及范围很广。他劝导人们勤于劳作、善于经营、学习文化、自立自强、尊老爱幼、善待他人,甚至教导年轻人该如何选择对象等。总之,歌谣全方位地反映了农村生活场景和民间的风尚习俗,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鼓舞人们奋发向上,还唤醒同胞起来反抗外族的侵略。这些歌谣的内容类似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是柬埔寨民间文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下面摘译格罗姆·俄依整理的《农夫的生活》:

平整土地修田埂,地要平来埂要直,

精心耕作莫大意,水流畅通莫弯曲。

雨季来临河水满,溪流淹了水稻田,

打开缺口放掉水,低处农田莫埋怨。

旱季农闲补田埂,蓄得雨水好种田,

想要水稻获丰收,田间管理是关键。

糖棕种在田埂上,树干高大叶遮光,

耕牛进出总磕碰,方知自己找麻烦。

枯叶浮在水稻田,家离稻田十里远,

等到发现枯叶时,水稻烂掉才觉冤。

若要想得糖棕果,把树种在屋后边,

日后树大果成熟,包你开心嘴更甜。

2.礼俗歌谣

在传统节日或欢庆丰收的仪式上,柬埔寨人往往要跳一种在民间最流行的集体舞——南旺舞,以表达欢乐的心情。下面就是一段由男子领唱的南旺舞歌词:

欢乐的人们来相会,

高高兴兴跳起舞,

踏着节拍跳啊跳,

农闲的夜晚多逍遥。

(众人合)嘿比呀!呀!嘿比呀!

大家一起把舞跳!

美丽的姑娘别坐着,

过来和我们一起跳,

展开歌喉大家同唱,

高棉的舞蹈多美妙。

哥哥的家呀住得远,

妹妹来去呀不方便,

让我们尽情地跳吧。

(众人合)花呀!花呀!花!

哥哥只爱茉莉花!

十五的月儿分外明,

美丽的姑娘更加艳,

美若天仙美若天仙,

歌声嘹亮啊舞翩跹。

快来快来一同跳舞,

年轻人啊都来跳舞。

(众人合)退呀!退呀!退!

转身朝后看,姑娘来跳舞!

3.爱情歌谣

爱情歌谣主要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表现爱情的美好、相思的苦闷等主题,例如:

(1)《酸子树开花》

萨嘎瓦,酸子树呀开了花,

清早起来提醒你,快把田来犁。

犁一垄也行,犁两垄也罢,

犁田回来搓绳子,妹妹等着你。

(2)《提亲歌》

芭蕉蕾啊,小芭蕉,

带上三十串,出门去提亲。

父亲答应嫁,母亲却不依:

想要我家女,送个猪头来。

(3)《情歌》

哥哥抬头望,

看见鸟归林,

疑似妹思念,

哥哥欠妹情。

4.摇篮曲

吊床是柬埔寨常见的休闲用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摇篮。柬埔寨的母亲们常常一边轻摇吊床,一边哼着摇篮曲。摇篮曲的歌词有大众化、地区性的,也有随母亲当时的心情即兴哼唱的。下面就是两首在柬埔寨民间较为流行的摇篮曲:

(1)《少壮需努力》

我的好孩子,趁幼多学习。

光阴莫错过,虚度无收获。

少壮多努力,终生会受益。

(2)《宝宝快睡觉》

宝宝宝宝,

妈妈的好宝宝,

闭上眼睛快睡觉,

一觉睡到太阳照。

宝宝宝宝,

妈妈的好宝宝,

不要哭来不要闹,

锅里的饭要熟了。

宝宝宝宝,

妈妈的好宝宝,

喷香米饭吃个饱,

背着书包上学校。

(二)谚语

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练的语言,总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 [64]

柬埔寨民间谚语源远流长,是高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谚语不仅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经验,也体现着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其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比喻贴切、形象生动。

柬埔寨谚语的形成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来自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二是来自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三是来自优秀的作家文学作品。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反映了高棉人民真实生活的第一类。而按照柬埔寨人的习惯,谚语又可据其内容分为八类:

第一,揭露剥削者对财产、权势的贪婪之心;

第二,表达劳动人民对人生的体验;

第三,体现人民内部团结互助的精神;

第四,劝导人们勤奋工作,任劳任怨;

第五,反映农村生产状况;

第六,提倡办教育、学文化;

第七,提示人们不要在生产过程或日常生活中犯类似谚语中的错误;

第八,诠释社会上的各种现象。

在本章中,据其功能,将柬埔寨谚语归纳为五类来进行讨论:

1.社会类谚语

社会类谚语主要反映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及剥削者的丑恶。例如:

十条河水填不满一个海。

狗吃人屎,好比国王与王位。

蚯蚓从不厌恶泥土,官吏从不嫌弃金钱。

2.生活类谚语

生活类谚语主要涉及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与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恼怒须压抑,贫穷应勤求。

人生一世,最终是一捧骨灰。

宁肯损失一袋钱,不可诺言不兑现。

妻子精打细算,家中有吃有穿。

3.生产类谚语

生产类谚语主要是人们对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例如:

大风起快扬帆,时令到快犁田。

听见雷声响,莫忙淘水缸。

只有先种果树,才能吃到果实。

莫在象道上播种。

4.自然类谚语

自然类谚语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总结出的关于自然现象的规律。例如:

水凉鱼聚,水热鱼散。

穗空茎直挺,穗实茎低垂。

果子落地不会远离树根。

水涨鱼吃蚁,水退蚁吃鱼。

5.其他谚语

趁清早好入林,趁年幼好入寺。(指学知识)

宁愿己死,不愿国亡。(指爱国)

(三)谜语

民间谜语属于短小的韵文类口头创作,是一种一问一答的语言艺术形式。它通过一方用迷惑性的言语描述某种事物来提出问题,由另一方根据所提问题的线索猜出这种事物是什么,也就是一问一答。 [65] 谜语由两部分组成:问的部分和答的部分,即谜面和谜底。

柬埔寨的民间谜语丰富多彩,按照谜底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事谜、物谜、字谜等,由于字谜是建立在对柬埔寨语言和文字了解的基础上的,本章不作具体介绍,仅以事谜和物谜为例。

1.事谜

事谜一般以人的行为动作、心理活动和劳动行为等为谜底。其谜面多着眼于某一运动或活动的情节。 [66] 典型的柬埔寨事谜有:

四只脚朝下,四条腿朝上,三个头摇晃,一条尾发僵。(谜底:两人抬一头猪)

2.物谜

顾名思义,物谜的谜底一般是某种实物,包括动物、人、植物、自然物、乐器等。在柬埔寨,这类谜语不仅数量多,内容极为丰富,而且极富柬埔寨本土特色。例如:

头上顶着一团火,脚上长着两只角。(谜底:公鸡)

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用手扫地,用手把花采。(谜底:大象)

吃了睡,睡了吃,有人说是猪,你猜他是谁?(谜底:国王,懒人)

大腹便便,像蚂蟥一样专门吮吸百姓血。(谜底:贪官污吏,吸血鬼)

树干像炷香,叶子像个盘。(谜底:莲杆与荷叶)

树干像柱子,树叶像板子。(谜底:香蕉树)

从肚子吃进去,从背上拉出来。(谜底:刨子)

有脚不会走,有翅不会飞,有口不会说。(谜底:高脚屋)

一篮爆米花撒满天空中。(谜底:星星)

种下长不出,刀劈劈不开,用力撕不断。(谜底:水)

响咚咚,腹中空。(谜底:鼓)

像是冬瓜不是冬瓜,像是南瓜不是南瓜,常常放在大腿上,两手交替用劲拍。(谜底:手鼓)

四、民间戏剧

柬埔寨的民间戏剧于吴哥时代,即公元9世纪前后出现。当时著名的古典戏剧《罗摩传》受到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影响,但在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安排和唱腔的运用方面融合了高棉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吴哥时期最杰出的君主——闍耶跋摩七世(1181-1215年)的第二位妻子因陀罗黛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公主,她亲自创建剧团,对高棉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古典题材的戏剧多出自佛经故事,有《神绶带》《海螺》《真那翁的故事》等,其内容大同小异,程式化特征明显,几乎都是讲述一位王子在少年时遭遇磨难,幸遇神仙点化,学文习武,长大成人后,他又巧遇仙女或公主,与之结为百年之好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王子后来还会遭受妖魔迫害,被搭救后转危为安,最终当上国王——因为国王是菩萨的化身,最终总会有好报。由此可见,民间戏剧中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烙印是很深的。

柬埔寨民间戏剧的发展与柬埔寨的历史密切相关,与民间文学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吴哥王朝之后,民间艺人们把一些著名的民间故事改编成地方戏,这些从内容到形式均为纯粹的高棉民族式的戏剧,如《东姆与狄欧》《特明吉的故事》《阿勒沃的故事》等,在民间流传很广。

从1863年到1953年,柬埔寨受法国殖民主义者统治长达90年之久。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著名的“富贵真腊”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都处于落后状态,一些民间戏剧几乎失传,被人们遗忘。随着柬埔寨战乱的结束,柬埔寨王国政府致力于国家的恢复与重建,民间戏剧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重获新生。

柬埔寨的民间戏剧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成与人们生活的地区、民族、语言和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每种戏剧之间既有相通之处,也各有其自身的特点。表演的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将说、舞、唱结合在一起,又各有侧重。民间戏剧的种类还可以根据伴奏的乐器、音乐、服装、道具、故事情节等的不同来划分,例如,一种戏剧的表演手法偏重于古典舞蹈,在全剧中占70%甚至更多,那么它就可以被叫作古典舞剧;如果剧中对白的比例占70%或多于70%,以说唱为主,便称为话剧。这些民间戏剧在流传过程中大多没有文字记载,通常由民间艺人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因此没有统一的规定,表演起来比较灵活,编导和演员都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还有一些民间戏剧和在皇室宫廷里流行的柬埔寨古典戏剧有关系。一些资料报道说,柬埔寨的民间戏剧有二十多种,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有如下十几种:巴萨剧、大皮影戏、小皮影戏、考尔剧、波尔斯德雷剧、依给剧、阿雅剧、柏拉茂特剧、史诗剧、话剧(面具舞剧)、单弦说唱、鼓琴说唱、阿贝剧、芦笙剧等。这些民间戏剧是由柬埔寨劳动人民直接创作出的,他们既是编导,又是演员,他们最懂得也最理解民众的心声。因此,千百年来,民间戏剧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柬埔寨民间戏剧中较为重要的类型有:

(一)巴萨剧

巴萨剧(Lekhaon Basak)是一种以对白和说唱为主的古典题材戏剧,大约产生于公元10世纪的吴哥王朝初期。这种戏剧的唱词和对白都是优美的诗句,有专门的唱腔,使用鼓、锣、高棉胡琴等乐器伴奏。舞台上有布景和道具,配以灯光。演员身着古装,边说边唱,随着悠扬、起伏的乐声款款起舞。根据剧情的需要,也有丑角和武打动作。

巴萨剧通常演出王公贵族们悲欢离合的浪漫故事,或是与天神、仙女、妖魔鬼怪等相关的神话传说。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罗摩赞》就被改编成了用古高棉文写的巴萨剧剧本。此外,传统剧目还有《真那翁的故事》《东姆与狄欧》《神龙森》等。

到了现代,巴萨剧又有新的发展。桑沙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著名的巴萨剧演出艺人。他擅长扮演国王,拥有很多观众和听众。广播电台还设有每周专栏,专门播放他录制的唱段。当时,金边市有一个家族式的巴萨剧团,在全团八十多人中,除了35人是亲戚外,其余成员就是桑沙伦和他的8个妻子,以及他们生育、抚养的37个子女。他们以在农村巡回演出为生。到了20世纪70年代时,通常每个省都有一个巴萨剧团。

(二)皮影戏

皮影戏(Lekhaon Sbaik)是另一种著名的柬埔寨民间戏剧形式。柬埔寨的皮影戏分两种:大皮影戏和小皮影戏。小皮影戏的人物剪影小巧,肢体可以活动,表演内容多为本生故事;大皮影戏的皮影人物肢体则不能活动,由皮影艺人举着进行表演。皮影艺人一般要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做出各种表情和形体动作。柬埔寨的大皮影戏以《罗摩赞》,又译《林给故事》,为唯一的表演题材。在这一点上,它与面具舞剧、考尔剧、古装戏相似。

据考证,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随着婆罗门教的传入,而在古高棉民间流传开来的,后经艺人改编、加工,成为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罗摩赞》。到了吴哥时代,工匠们运用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将《罗摩赞》中的故事情节在吴哥建筑上表现了出来。如果把皮影戏的内容与吴哥寺中的罗摩故事浅浮雕相比,皮影戏人物的画法、姿态、服装和饰物等都与浮雕极为相似。皮影戏的表演看起来很像是栩栩如生的雕刻,而吴哥寺浮雕中人物的动作则如同皮影戏表演时的静止状态。甚至浮雕中故事的叙述采用了同皮影戏相似的系列组合方法,即把几个相关的故事场面分成故事组,再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故事组划分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片断。这个例子清楚地证明了表演传统和绘画传统之间的关系。 [67]

大皮影戏通常只演出《罗摩赞》的片段,而不是全剧。演出场合一般是在民间的各种传统仪式上,如求雨仪式、为寺院住持或父母以及社会名人祝寿、拜火神仪式、纪念过世的祖先等。

柬埔寨大皮影的人物分为五类——国王、公主、魔鬼、猴子和其他动物、男女百姓等。如按角色在剧中的动作、姿态来划分,则有行走、飞翔、作战、打坐、痛苦、散步、会见、变身、相爱等。

大皮影戏皮影人的制作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和固定的程序。制作皮影人和道具的艺人要先将刚宰的牛皮洗净、晾干,在上面画出不同形态的人物或动物形象;然后按划痕进行雕刻。接着涂抹颜料,让颜料渗进雕刻之处;最后用细竹条撑开、抻平,制作工艺才算完成。做一套完整的大皮影戏的人物和道具需要154张牛皮。最大的皮影人有2平方米大小,重达8公斤。值得注意的是,婆罗门教的主神毗湿奴、湿婆,还有莫尼仙人这三个皮影人一定要用自然死亡的牛皮来做,而其他仙人的皮影人则必须用虎皮或熊皮来做。工匠在制作皮影人时,要穿白色的衣裤,而且必须先拜建筑神毗湿奴,然后才能开始制作。此外还规定,皮影人制作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不得拖延。皮影人和道具要存放在一个很考究的坐东朝西的库房中,库房内要有一排排很高的架子,专门用来存放皮影人和道具。库房前还要设一神龛,用来烧香祭拜皮影戏艺术的创造者湿婆神。

在大皮影表演前,剧组人员,包括乐师、配音者、表演者和其他后台服务人员等,都要在备好水果、香烛的舞台前举行仪式,纪念过世的祖先,祈求他们保佑演出成功,为演职人员和观众降福。举行这个仪式部分是为了制造气氛,一方面让演员各就各位、进入角色;另一方面也可使观众集中精力,对演出节目有心理准备。过去,人们使用火把或椰油灯,作为皮影戏中的光源。现在,这种原始的方法早已弃之不用了,一般都改用电灯。按照传统习俗,大皮影戏的表演艺人只举着皮影人表演,另一些人则在舞台侧面说唱,说唱词均为高棉古体诗,并由宾柏乐队伴奏。宾柏乐队主要由箫、锣、鼓等民族乐器乐手组成。

大皮影戏与柬埔寨人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自古以来,高棉人就信仰婆罗门教和佛教,人们把教义简单地归纳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把它当成高棉人的行为准则。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使得罗摩故事深入人心。在劳作之余,人们口耳相传,能够背诵出故事中的许多情节。他们自娱自乐,使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大皮影戏的表演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还净化了他们的思想和灵魂。罗摩、哈努曼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罗波那则是他们最憎恨的丑恶形象。正是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高水平的表演技艺,给柬埔寨的大皮影戏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使之世代相传,直到如今。

(三)考尔剧

考尔剧是一种与柬埔寨古典文学及宗教联系极为密切的剧种,是一种由宫廷走入民间的古典戏剧。据考据,它产生于公元9世纪前后的吴哥时代。

关于考尔剧名称的含义有两种解释:第一,据20世纪柬埔寨著名的语言大师尊达僧王在《柬语词典》中的说法,考尔剧就是以舞蹈形式专门表演《罗摩赞》的男人戏;第二,法国著名学者乔治·戈岱司解释说它是“猴子舞剧”。现代高棉人则习惯称它为面具舞剧。

同大皮影戏一样,考尔剧表演的内容仅限于《罗摩赞》。表演时间一般与岁节礼俗有关,多在柬埔寨传统新年、求雨仪式或国王生日等特殊日子。最初,考尔剧只在皇宫内表演,后来发展成为大众演出。考尔剧不仅在表演的内容上与大皮影戏相同,其对白和乐曲也大体相似——考尔剧正是从皮影戏发展而来的。

柬埔寨的考尔剧有三个特点:一是剧中角色均由男演员扮演,所以又称男人剧;二是人物脸谱化——扮演人、妖、猴等角色的演员都要戴面具,只有饰演罗摩妻子悉多的演员例外。但“悉多”在化妆时,要先在面部涂上厚厚的白色底粉,其效果与戴面具相差无几。演员的头饰也很讲究,要整个套在头上。泰国和缅甸的罗摩剧头饰与此相同。演出时,舞蹈者、道白者、歌唱者各司其职——舞蹈演员在前台只是跳舞,对白和配唱都由后台的演员担任。考尔剧要求舞者的动作和台后演员的说唱一致、协调,但是修道仙人和丑角可以自己说话。考尔剧的第三个特点是有严格的表演程式,不可随意变动和增减。这与柬埔寨的宗教信仰有关。

每年临近传统新年时,人们要选择一个星期六来举行拜师仪式,为考尔剧的演出做准备。由于演员多为农民,他们忙于种田维持生计,因此,拜师仪式上所需的礼品及所用物品等通常由演员们的亲戚帮忙张罗准备。所有物品都必须备齐双份,一份在祭祖仪式上用,另一份在礼拜村寨的保护神和寺庙的佛像时用。在指定的星期六傍晚,人们从田里收工回家,洗澡更衣后,就去参加拜师仪式。在举行仪式的场地上,摆放着高低不等的桌子,铺有白布的桌上依次放着考尔剧使用的面具。其中,修道仙人的面具放在中间最高的桌子上。它的右边放正面人物,如罗摩、罗什曼那、悉多、哈努曼等的面具;左边放反面人物,如十首王、罗刹等的面具。面具摆放的位置,要按照角色地位的不同而有高低、上下、左右之分。祭坛前面铺有红色席子或红地毯,上面放一个带白色枕巾的枕头,枕头上放有下列物品:一个盛有茉莉花香水的银制高脚钵,钵口上搭着许多根棉线,棉线用来系在演员的手腕上表示祝福,还有剃刀、镜子、香水、槟榔、香烟等。红席子的两边依次排列着对称的花塔。花塔由芭蕉杆制成,上面插花并配有其他饰物,分为9层、7层、5层和3层不等。花塔顶端插有蜡烛。供品还有成对的猪头、生熟各一只的鸡、鸭、鱼和数目成双的香蕉、椰子、点心等。演员分别手持上述供品进入拜师仪式会场,老前辈和演员们一起点燃香烛,在供桌前跪拜。这时,资格最老的祖师爷宣布仪式开始,并致祝词。其大意是祈求树精、天神、玉帝、大梵天、阎罗王等各路神仙保佑高棉子孙平安、幸福,结束语是“善哉”。接着,乐师们奏乐,表达对演员们的祝福,其间还有朗诵和舞蹈表演。当演奏到第31支曲子时,演员们要载歌载舞,表示对师祖的感激之情。整场仪式在第33支曲子演奏完时宣告结束。

拜师仪式结束后的当晚,并不马上表演考尔剧,而是让在场的人们休息、消遣。第二天,即星期日上午,老人们将拜师仪式所用的花塔和部分供品送往村中寺庙的佛堂,准备当天下午将要举行的拜佛仪式。参加此仪式的有包括舞蹈演员、乐师以及幕后的歌唱者、道白者在内的考尔剧剧团全体演员,还有他们的亲戚等等。仪式开始,先点燃香烛,众人向佛像跪拜,接着奏乐,由师父事先挑选好的演员穿好戏装,以不同角色的舞蹈形式拜佛。这些演员分别是戏班主、女演员、恶魔、猴子等各种角色的代表,每种角色2至4人。

拜佛仪式之后,星期日晚上,剧团才开始演出考尔剧,通常要连续表演3到7个晚上。表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剧团拥有的实力。演出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剧团还要举行送师仪式,而后演出活动才正式宣告结束。送师仪式上有僧人诵经。人们为僧人施斋饭,然后将大米、糕点、槟榔、香烟、鱼肉等多种祭品置于芭蕉杆做成的船上,祈请恩师和陪伴恩师的祖先一路走好。之后,人们重返各自的住地。

泰国的孔剧与考尔剧之间具有渊源关系。14世纪末,暹罗与高棉之间的战争结束后,专门表演罗摩故事的高棉考尔剧便传入了泰国,在泰国称“孔剧”。实际上,泰文的“孔”就是柬埔寨语的“考尔”,二者是同一个词。此后,泰国的戏剧艺术又为缅甸所接受。在东南亚地区,泰文一世王本《罗摩颂》和柬埔寨的《罗摩赞》可能是相近程度最高的两个文本,这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四)波尔斯德雷剧

波尔斯德雷剧(Lekhaon Boul Sdrei)是以说唱为主的传统话剧。据考据,它起源于乌东王朝时代,但后来逐渐失传,近年来才被重新发现和恢复。波尔斯德雷剧的演员,除两名男演员扮演马和滑稽角色外,清一色为女性。演出时有宾柏乐,亦即民族弦乐伴奏。表演形式比较自由,可一边舞蹈,一边演唱,还可以对白。演员虽穿古代服饰,但讲现代语言,因此普通民众都可看懂。由于该剧与在古代高棉王国宫廷里流行的宫廷舞剧(亦称为皇家芭蕾舞剧)比较相似,人们把这两种戏剧比喻为姐妹剧。两者的区别在于波尔斯德雷剧是柬埔寨民间的一种地方戏,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而宫廷舞剧则是由皇室组织的专业剧团,专门在宫廷内表演,供皇亲国戚观赏。波尔斯德雷剧所表演的内容多为柬埔寨的民间故事和佛经故事。

(五)依给剧

依给剧(Lekhaon Yigei)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剧种。其表演内容以民间故事、佛经故事为主,情节上也比较程式化、大同小异,都是在说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因果报应思想。逢年过节或农闲时,人们就在临时搭起的戏棚子里面演出依给剧,并不需要太多的布景和道具。开演之前,所有的演员先在舞台上依次亮相,由导演逐一介绍。演出过程中,以演唱和舞蹈为主,并设有专人解说,用手击单面鼓伴奏。

柬埔寨王国政府对民间戏剧极其重视,在金边皇家艺术大学开设了依给剧专业,培养依给剧的继承人。国家广播电台还设有依给剧的专栏节目。

(六)阿雅剧

阿雅剧(Lekhaon Ayai)是一种在柬埔寨民间流行的剧种。自古以来,柬埔寨人民就喜欢对歌,尤其是在民间传统节日新年时,男女青年喜欢玩一种类似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抛绣球”的游戏。最初是男女各站一排,派代表即兴演唱,内容多为猜谜语,一问一答,语言隐晦、旁敲侧击。久而久之,这便形成为了一种曲艺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位名叫“雅”的民间艺人以擅长对歌著称,人们就在他的名字前加上表示亲切的“阿”来为这种表演形式命名,称为阿雅。后来,阿雅分成两类,一类仍保留原来的传统,以男女对歌的形式来表演;另一种则以单人歌唱的形式来表演故事情节了,也就是由演员即兴演唱,或表演一些滑稽风趣的故事,类似于说唱小品。

(七)柏拉茂特剧

柏拉茂特剧(Lekhaon Bramaotyai)的意思是供人们欣赏、令人愉悦的戏剧,但近半个世纪以来,这种传统戏剧已经无人问津了。它与波尔斯德雷剧有些相似,除少数滑稽角色外,演员清一色为女性,是集说、唱、舞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此种戏剧的产生、发展历史已无法考证,只知道它是在传统戏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影响而来的。演出过程中,高棉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混用,以悠扬悦耳的交响乐伴奏。在过去,柏拉茂特剧表演的剧目多为民间传说。 wMT7KbGRBMB2JhuhDQj9N01RthctfPWYRF8ggy5C4GZMeBP8gJizSXmiLYuDCE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