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老挝民间文学概况

一、概述

老挝文字产生的时间相对较晚,在那之前很长的时期内,老挝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体裁多样,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和谜语、民间戏剧等。

二、民间叙事文学

(一)神话

“神话是原始社会的民间故事。由于当时生产很低下,缺少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真正原因,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为了解释自然和社会的现象,同时也为了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当时的人们就根据人类社会的情形,在想象中按照劳动英雄的形象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神,不自觉地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神’的故事,即神话。” [1]

老挝神话数量较多,内容丰富。据其内容,可分为创世神话、民族起源神话、与自然抗争的神话,以及外来宗教神话等类型。

1.创世神话

老挝创世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和万物起源的神话。老挝古代先民以其独到的思维方式对很多本源性的问题进行解释,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创世神话。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以下几种:

红泰族神话《水和土地的产生》中讲道,世界上最初什么都没有,后来天神创造了水和土地。

《老挝和老挝人的起源》则讲道,最初世界上全是水,后来漂来一截木头,变成了土地。

《布纽、耶纽创造人间》中说,世界上最初没有土地,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水,天神对布纽、耶纽说,他们所到之处将生出土地,于是才有了土地。

苗族神话《创世》中说,最初,世界混沌一团,天地不分。天神做了一次深呼吸,创造了天空,同时在天空中造了十个太阳、九个月亮和许多星星。为了防止太阳、月亮和星星掉下来,天神又高高撑起一块巨大的绿色帘子。大地上本来还是一片汪洋,由于有十个太阳一直照耀了七年七个月又七天,大地上的水逐渐干涸,开始出现陆地,树木花草也逐渐生长起来。后来天神又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最后,神仙用泥土捏成一种肚中有灵魂、喉中有声响的动物,这就是世界的主人——人类。

对以上创世神话加以分析,可以看出:

首先,在解释世界的诞生时,几则神话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土地的生成,这反映了老挝原始先民对土地的朴素崇拜。“原始先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土地的崇拜是相伴而生的,对土地的依赖感直接导致了对土地的崇拜感。土地崇拜是自然崇拜的一种形式,……因为对一个农耕文明而言,土地是原始先民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场所,也是自然中万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原始先民对土地的依赖来自对土地的需求,即对土地的自然属性的需求。” [2]

其次,几则神话大多认为世界最初是一片汪洋,可见老挝先民对水的印象之深刻,这与老挝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湄公河流经全境,水域面积广阔。在老挝先民的想象中,土地应该是在水之后产生的。

再次,几则神话中大多提到是由天神或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世界的。类似造物主的说法在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中也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存在。

最后,从苗族神话中可以看出,老挝苗族先民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是灵肉结合的一种动物。不仅是苗族人民,大多数老挝民族至今依然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所以,当孩子受到惊吓时,他们会认为孩子的灵魂已经脱离了肉体,此时需要举行“唤魂”仪式,让灵魂重新回到孩子身上;他们还认为,“人是由天神指派到人间以履行建设人间的责任,如果在这期间表现良好,等到肉体死亡以后,天神将把他的灵魂重新召回天庭。因此,老挝人相信,死亡只是一个人完成了他在人间的事业,在这之后,灵魂将重归天堂。正因为如此,老挝放置死者棺木的灵堂被称为‘好房’,前去参加葬礼的人不是为了去悼念死者,而是给予死者的家属以安慰。他们相信,那个时候,死者已经灵肉分离了,也就是说,他的灵魂已经升天了” [3]

2.民族起源神话

民族起源神话是各民族中最为常见的神话种类之一。在老挝流传最广的民族起源神话主要是葫芦神话和龙的神话。

“葫芦生人”是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的民族起源母题。老挝地处热带,葫芦这种植物为其古代先民们所熟悉,又因为它多籽、多产的特性,人们很容易将它与初期难以解释的生殖现象联系在一起。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的许多民族中都曾有过葫芦崇拜,并有葫芦神话流传至今。这也反映出老挝与中国西南的一些民族具有同源关系。

老挝古代有大量葫芦生人的神话存在。其中,流传最广的版本有《葫芦》《老挝民族的祖先》等。《葫芦》 [4] 情节梗概如下:

很久很久以前,天神住在天界,人类住在凡间,天帝是凡间的统治者。他们通过巨藤保持往来。后来,天帝指派了三位天神下凡,以建设凡间,并吩咐他们说,以后人类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禀告并供奉天帝。可是人类却没有听从天帝的吩咐。天帝一怒之下,发起洪水淹没了人间,只剩下了三位天神又回到天界。然而,习惯了凡间生活的天神们无法适应天界的生活,因而请求重返凡间。天帝答应了,并赠予他们一头水牛。三位天神牵着牛回到凡间,将一片老鼠四窜的草地开垦成了水田,也就是后人习惯称呼的“鼠田”。过了大约三年,那头水牛死了,从它的鼻子里长出了一个大葫芦。葫芦里面人声鼎沸,嘈杂一片。三位天神十分惊奇,就用烧红了的铁钎往那个大葫芦戳去。拔出铁钎时,居然从葫芦孔中涌出人来。后来,天神用凿子把葫芦孔凿得更大,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牛羊马象、猪狗鸡鸭和数不清的财物等蜂拥而出,足足持续了三天三夜才结束。天神们把从钎孔出来的第一批人叫作“老听”;从凿孔出来的第二、第三批人分别叫作“老龙”和“老松”。

实际上,老龙、老松、老听三个民族的划分是有其政治、历史背景的,缺乏科学的划分依据,但在老挝人民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因此,虽然2000年老挝中央建国阵线民族局正式公布了老挝政府关于老挝族群的最新科学划分,但是民间还是比较习惯用这三个称呼。同时,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神话,老挝人民认为,三个民族来源于同一个葫芦,同根同源,所以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老挝民族的祖先》情节梗概如下:

从前,天帝管辖着凡间,人类无论做什么都必须先请示天帝。后来,人们渐渐忘记了要向天帝请示汇报。天帝一怒之下,施行法术,降了三年三个月又三天的大雨,凡间洪水滔天,人类都被淹死,只剩下居住在高山顶上的一户人家。大水正要淹没他家时,漂来一个大葫芦。夫妻俩抓住葫芦,凿开一个口,把一对儿女和一些食物放了进去,之后,夫妻俩也被洪水吞没了。洪水退去之后,姐弟俩分头寻找父母,无果,这时一只鹧鸪鸟授意他们结为夫妻。姐弟俩听后很生气,用石子击中鹧鸪鸟。后来,他们偶然在死去的鹧鸪鸟的嗉子里发现了稻谷,就把这些稻谷当作种子,开始耕种水田。之后,姐弟俩结为夫妻,妻子生出一个葫芦。当他们用铁钎在葫芦上戳开一个口后,从葫芦里走出了很多人。他们按出来的顺序,把这些人分为三批,临终时把遗产分为三份留给他们:第一批出来的人分得一些成衣;第二批出来的人分得木制织布机;第三批出来的人分得一些鸡鸭猪羊。 [5]

这则神话实际上是洪水神话与葫芦神话的结合体,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神话模式:洪水毁灭人类,葫芦作为运载工具拯救了姐弟,在其他神话异文中通常为兄妹俩的性命;后来二者结合,繁衍出人类。然而,这则神话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提到了水稻和水田,这体现出了老挝农耕文化的独特之处。

以上两则神话中,出现的葫芦数量都是一个——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模式,但在老挝,还有出现两个葫芦的神话,这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葫芦神话中并不多见。“蔡文枞《关于老挝民族起源问题》一文载:库姆伦来到孟天(亦称芒滕,今越南奠边府)。他立国之地临近一个被各种藤草围绕的湖泊,湖的北面有一棵长着两个大瓜的葫芦藤。由于古藤参天,大树茂密,天地混为一体,显得十分拥塞昏暗。库姆伦派人向天王求助,天王派出一批天将前来砍伐古藤和大树,并穿凿那两个葫芦。藤、树被伐后,天地分开了,人间亮堂了。葫芦被凿开后,从第一个中走出了许多人,他们是卡、柯姆、普囡、卡英、卡米等民族;从第二个中走出了佬族人。后来,库姆伦分派他的七个儿子和葫芦里出来的臣民到各处建立了七个国家。其中长子昆罗被派往勐兆,也就是今天的琅勃拉邦,建立了‘澜沧王国’。” [6]

一直以来,老挝都有对龙 [7] 的崇拜,现存龙的壁画、雕刻等可证实这一点。在谈到民族起源时,人们常常讲述“九龙神话”:

古时候,有一个居住在湄公河畔的部落,部落中有一个名叫迈宁的妇人,她家有九个儿子。在生第九个儿子之前,她去湄公河捕鱼。当她下水捞鱼的时候,有一根布满粗糙鳞片的原木从湄公河上游漂流下来,她来不及躲闪,被原木触碰了大腿。不久,他就怀孕生下了第九个儿子,起名“九龙”。九龙生下来就会走路。一天,九龙跟着母亲去湄公河捕鱼,一条蛟龙突然钻出水面,大声向妇人喊道:“喂!我的儿子在哪里?”妇人大吃一惊,立即转身跑回家中。九龙来不及逃跑,这时蛟龙游过来,伸出舌头,反复舔舐九龙的后背。九龙长大后聪明过人,力大无比,人们拥戴他为这个部落的首领。从此,这个部落世代繁衍生息,成为哀牢族,九龙就是哀牢族的祖先。 [8]

“这类感生神话说明了一种古老的生殖观念:远古时代的初民,他们不知道生儿育女是男女交合的结果,而认为是由于接触到某种自然物所致,并将这些自然之物奉为图腾加以膜拜。这是母系氏族的时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生殖状况。” [9]

老挝的这则“九龙神话”与中国《后汉书·西南夷传》中的“九隆神话”主要内容基本一致。据傅光宇对中国云南民间文学的研究,“九隆神话在云南古籍及民间都有进一步的演变……近年来在保山一古老石洞发现了九隆石雕,九隆是附近彝族人民推崇的始祖” [10] 。由此可见,无论从文学素材还是族源方面,老挝都与中国西南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与自然抗争的神话

与自然抗争的神话反映了原始先民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由于当时人们在自然力面前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这类神话虽然也反映了他们的生产实践和取得的成就,但更多的是在这基础上表现了原始人企图控制自然、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的愿望和他们坚强不屈的气概,从而使这部分神话充满了幻想和豪情。” [11] 在老挝,与自然抗争的神话较为丰富,其中布纽、耶纽的神话可谓家喻户晓,对现代民俗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布纽、耶纽的神话不仅流传甚广,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不同的版本。

在《布纽耶纽》中,布纽、耶纽是天神的后代,天神派他们下凡到人间。那时太阳很久才出来一次,当太阳落山以后,大地就一片漆黑,寒冷无比。因此,人们纷纷去寻找太阳,追求光明,但他们都因饥饿和劳累而在半路上死去。布纽十分同情人类,决心帮助人类摆脱苦难。他长途跋涉来到一座远在天边的高山,吃了一颗长在高山上的神树的果子,顿觉浑身是劲,力大无穷。他不顾天帝的禁令,飞到天庭寻找太阳。在天上,他从一个光芒四射的大火球中挖下一团火,又迅速飞回大地,把这团火塞进大地的中心,大地逐渐变得温暖起来。从此,大地上有了温暖和光明。然而天帝大怒,为了惩罚布纽,将一团烈火塞进他的肚中,布纽被活活烧死。后来,布纽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大山。 [12]

在《昆布罗》中,布纽、耶纽在昆布罗下凡建国并统治人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昆布罗下凡前,扛着斧头下到人间,铲除妖魔鬼怪,并划定建国的版图,为第一个政权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关于布纽、耶纽的几个神话版本,创作背景有着明显的差异,由此可以推测出它们创作于不同的年代。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布纽、耶纽的人物形象就成为老挝人民心中英勇的祖先形象了。后来,出于某种需要,人们把它放在一个新的历史事件中,加以神话化。这就出现了不同时代的各种版本。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关于“广义神话”的观点与此吻合。在《从狭义的神话到广义的神话——〈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序(节选)》一文中,他提出,神话不仅存在于原始社会,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也依然流传,并可产生一些新的神话。但不管在哪个神话版本中,这两个形象都是英勇无畏、为民请愿、造福人类的。

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对于神话有过这样的阐释:“仪式、风俗、社会组织等有时直接印证神话,以为是神话故事产生的结果。文化事实是纪念碑,神话便在碑里得到具体表现;神话也是产生道德规律、社会组合、仪式或风俗的真正原因。”老挝人至今依然将布纽、耶纽视为民族的祖先来加以崇拜,用各种鲜活的民俗活动戏剧般地演绎着神话,也记录着神话。例如,每到一年一度的老挝新年——泼水节时,老挝古都琅勃拉邦都会举行布纽、耶纽游行活动:将金狮银狮的大面具从寺庙里请出来,高高地供在花车上,后面有金狮银狮护卫。这是一项文化气息很浓的活动,据老人们说,这是提醒人们要对父母长辈、老师、祖国、土地感恩,尤其是要对祖先感恩。事实上,布纽、耶纽代表着一种祖先崇拜。在日常生活中,“纽”这个字渐渐成为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相当于语气词的动词后缀,常用说法有“吃纽”“来纽”等,代表人们时时惦记着两位祖先。

4.外来宗教神话

印度文化对古代东南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印度文学也通过宗教传播等形式,在老挝古代文学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在老挝的流传。《罗摩衍那》在老挝叫作《帕拉帕拉姆》,它继承了原著的形式和主要内容,但是很多细节依据老挝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等特点有所改动。老挝学者本天·苏沙瓦认为:“《罗摩衍那》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到老挝的,而是通过高棉(今柬埔寨)的简易舞蹈形式传入。传入时间大约在13世纪中期法昂王统一国家之时。”“当时法昂王从高棉引进了大量的文化艺术资源,在当时的首都琅勃拉邦广泛传播,以巩固老挝的文化艺术基础。后来,公元15世纪的波提萨腊王时,《罗摩衍那》完整的文学文本才传入老挝,并在同一时期被翻译并改编成具有老挝特色的老挝语文本,命名为《帕拉帕拉姆》。从那以后,《罗摩衍那》开始以两种形式在老挝传播:舞蹈形式和文本形式(贝叶经文)。舞蹈形式沿袭了最初的简易内容,集舞蹈、道白、歌词于一体,最初只在宫廷内表演,普通民众无缘欣赏,传播的范围很有限;相比而言,文本形式则有着更多的受众,全国范围内,凡是有寺庙的地方,几乎都有《罗摩衍那》贝叶经文的踪迹,也有民众摘抄部分内容流传于民间。文本的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寺庙中,通过僧侣向佛教徒讲经的方式传播,因为老挝80%以上的人都是佛教徒,所以这种方式使《罗摩衍那》传播甚广;二是通过普通百姓的口口相传。” [13] 除此以外,“《罗摩衍那》的故事内容还以壁画形式出现于老挝寺庙,如古都琅勃拉邦的香通寺、万象省的乌蒙寺等。其中乌蒙寺壁画所反映的《帕拉帕拉姆》的故事情节较为紧凑,内容比较完整,共有29幅” [14] 。《帕拉帕拉姆》对老挝民间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除该神话本身的传播外,其内容也成为老挝本土民间文学创作的素材,例如,民间故事《泪水河》就源于其中的《牛王托拉毗》。

5.老挝神话特征

老挝神话一方面具备世界范围内神话的普遍特征,如体现着朴素的积极浪漫主义和某些朴素的现实主义因素之间的初步结合 [15] ;通过神奇的幻想来表现生活;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 [16] 等等;另一方面,流传较广的经典老挝神话还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第一,同一个母题,有多种版本流传。例如,如上文所述,老挝葫芦神话是各种形式葫芦神话的集大成者;布纽、耶纽神话的多个版本明显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其创作初始时,应该是佬泰语族用以歌颂祖先的英勇和功绩的,然而到了昆布罗时代,开始出现反映古代城邦的建立的情节——这实则为神话的历史化现象,“也就是说将神话当作历史材料利用,神话本身被转化为古史传说”。“历史化了的神话,是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惟道德理性的现世主义思维方式支配的结果,其依附于道德至上,充当道德政治的图解。具体说,是出于神化帝王、帝王神化及建立帝王谱系的需要。” [17]

第二,神话体现了老挝与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渊源关系。老挝处于中南半岛,是古老的印度文化和华夏文化的汇合之处,老挝文化的诸多方面都反映出与中印文化的渊源关系,神话也不例外。《罗摩衍那》在老挝的流传及对老挝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创作的影响,就是印度文化印记在老挝的典型代表。老挝佬泰族群神话与中国壮族的神话之间也存在着较多共通点,尤以龙的神话和葫芦神话最为突出,其神话在主题、叙事方式、象征意义和信仰内涵等方面都较为相似,体现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渊源。

第三,“天”具有特殊的形象和地位。老挝神话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每则神话的重要主角都少不了鬼或天,或言天神。古代老挝人相信,除人类世界以外,还有鬼和天的世界。除了下界,还有天界,“天在上面的世界,人在下面的世界”。人和鬼常有往来和联系。这种源于万物有灵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观念不仅表现在神话中,在传统习俗和信仰中也多有痕迹。然而,“天”的概念在每个阶段又存在不同的解读。在阶级出现以前,“天”只有自然性,没有社会性;阶级出现后,“天”开始具备社会性,统治阶级宣扬他们是“天”派来统治人类的。“天”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还表现在,它有时显得神秘,离人类的生活很遥远,但有时又跟人类很亲密,可能就是某个民族功绩显赫的祖先。这一点从某些留存至今的仪式中可以看出,例如,老挝人常亲切地称呼“老天公公”,祭祀的时候会虔诚地说一句:“吃吧,天神父母。”

(二)传说

14世纪中期,法昂王统一老挝,并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因此,老挝的民间文学研究者以14世纪为界,将老挝传说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在老挝人的观念中,14世纪以前的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属于远古时期。这一时期的传说内容主要与古代城邦的建立有关。例如,《西科达蒙王》《小伙子占塔帕尼》,以及关于昆壮和昆布罗的传说等等,都是与当时某个城邦首领有关的故事。它们以超现实的手法记述了古代城邦的产生和发展。从这些传说可以推测出,当时的老挝出现了两方面的现象:一方面是佬泰各族在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建立起了很多较大的古代城邦;另一方面是原本在北部建立了城邦的佬泰各族开始往南迁徙,与老挝分散的原始居民相融合,建立起新的城邦,其中川铜地区的苏阿城邦逐渐兴盛,成为后来统一的澜沧王国的都城。这一时期的历史传说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除此以外,这一时期还有一大批专门介绍古代城邦的建立,以及名胜古迹的由来的传说,如《朗勃拉邦的传说》《万象的传说》《帕诺塔的传说》等。

总体来看,14世纪以前的老挝传说发展迅速,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还较完整地保留了它们的古代特点——统治阶级思想和宗教思想对传说所造成的影响还不明显,对历史的传承也还停留在依靠传说口口相传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传说和历史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14世纪,特别是1353年以后,老挝开始了以文字记载历史的阶段。为了重构之前的历史,在统治者的授意下,学者们纷纷从传说中挖掘史料,同时,为了提升传说的历史价值,他们又在其中附加了很多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使传说和历史进一步混淆,整理后的传说内容又极大地受到编撰者个人观点的影响。也就是说,记录、整理传说的本意是为了提升传说的历史价值,但是其具体做法却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传说的本质和特色。例如,编撰者把传说中的主人公都提升为法力无边的天神,以增强传说的神奇性;把统治阶级在社会中的作用类比为天神,以提高其神圣性。同时,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多为僧侣,因此,由他们编撰的传说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宗教思想的深刻影响,一些源自婆罗门教和佛教的角色开始频繁出现在老挝传说中。

虽然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已有文字记载,但人们还是更喜欢用传说的方式生动地讲述历史,从而赋予了传说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传说涉及的角色中,最多的还是英勇的领袖们。人们将他们描绘成刀枪不入、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人物。虽然他们在战争中也会失败,有时还会被俘虏、被关押,甚至被杀害,但是在传说中,人们却把他们塑造成长生不死、永远跟人们并肩作战的英雄。这些都反映了民众的良好愿望和对英雄领袖们的崇敬。

具体看来,老挝的传说大致可以分为历史传说、山水传说和风物传说等类型。

1.历史传说

相较其他类型的民间传说而言,老挝的历史传说数量较少,内容却相当厚重,每一篇都集中反映了各个民族、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以下几篇是老挝人民耳熟能详的传说,从中可略窥老挝历史传说的风貌。

(1)《西科达蒙王》

据老挝典籍记载,在苏阿城建立之前,老挝各族人民已陆续在各地建立起了多个城邦。《西科达蒙王》就反映了古代老挝民族在中部和南部建立城邦的事迹。在这篇传说中,主人公西科达蒙年幼时跟其他人并无二致,后来因为吃了黑米,并得到一根神奇的兵器——狼牙棒,就成为一名力大无穷的勇士。他不仅能在一两天内,帮助村民从森林里扛来数千棵树,还能打败前来侵略的敌人,保卫家园。最后,他被拥立为王,还帮助万象城平息了来破坏庄稼的象群。 [18]

从传说《西科达蒙王》中可以看出,当时,西科达蒙已经是中南半岛南部的一个强大城邦了;但在它向北扩张势力时,却受到了其他城邦的多次抵抗,尤其是万象城——当时的万象城实力比西科达蒙要弱小得多,万象王自知依靠武力无法获胜,便使出阴险的计谋,致西科达蒙王于死地。西科达蒙王之死意味着西科达蒙城的衰落。

(2)《昆布罗》

《昆布罗》可谓是老挝流传最广的传说。“《昆布罗》是老挝最具有历史性的传说。” [19] 这部作品在16世纪前为口传作品,16世纪由僧王马哈特銮整理成文,命名《昆布罗的传说》,之后有过多次修改,出现了多种版本。但主要内容还是反映了历史上昆布罗率领人民从北向南迁徙到现在老挝所在地建立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

根据老挝史籍记载,昆布罗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在《老挝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公元8世纪左右,以昆布罗为首领的佬泰各族从北部向南迁徙,来到现在老挝的土地上,并建立起了第一个国家,佬泰族成为这片新的土地的统治者。泰国学者姆·耳·马尼奇·琼赛的《老挝史》中也说道:坤博隆(中国称为皮罗阁)帝国幅员辽阔,当他在世的时候,帝国是统一的,他和坤洛(中国称为阁罗凤)都是南诏伟大的国王。

在传说中,人们把昆布罗提升到天神的地位。《昆布罗》的情节梗概如下:

昆布罗是天神的儿子,能力强,品行好,于是天帝派他下凡管理人间,还把两个女儿赐给他作妻子,随行的还有别的一些天神。按照天帝的指示,昆布罗来到一个叫那诺额依努的城市。九年以后,昆布罗有了七个儿子。但是渐渐地,昆布罗和妻子都开始抱怨一件事情——两根巨大的葫芦藤交织在一起,遮天蔽日,人间气候日益寒冷。于是,昆布罗请众天神回天庭向天帝汇报。天帝命布纽天神砍下了巨藤,命凿神凿开大葫芦,命钻神钻开小葫芦,从两个葫芦里涌出无数的男男女女和各种生物。从那以后,昆布罗统治的那诺额依努城就开始兴旺起来。昆布罗选取了从大葫芦中出来的漂亮女孩作为儿媳妇,同时派了七个儿子分别统治七个地方。在儿子们赴任前,昆布罗告诉他们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统治臣民的原则,教导他们要宽容大度、帮弱济贫。 [20]

(3)《陶坤陶壮》

《陶坤陶壮》有三个版本:普通版本、巴利语版本和诗歌版本,因此也叫《陶坤》《陶壮》《坤壮》等,这些版本形式有别,但其内容大致相同。

老挝著名学者马哈西拉·维拉冯认为,“诗歌版本的《陶坤》是老挝文学的一朵奇葩,可以与诗歌《信赛》争奇斗艳,尽管二者的风格截然不同。可以说,《陶坤》是老挝鬼神信仰的源头” [21] 。然而,尽管意义很大,这部作品却并未得到《昆布罗》那样的广泛流传。

巴利语版本的内容与诗歌版类似,只是主人公名字不同,前者叫壮仑,后者叫陶坤,都有一个哥哥叫阿依壮。老挝著名学者马哈西拉·维拉冯认为,这两个版本创作于同一时期。人们先创作出了诗歌版本,而后为了迎合当时流行的口味,而翻译出了巴利语版本。 [22]

琼赛的《老挝史》中将坤真译为坤壮,说:“当安南人进攻景线时,坤壮在帕耀继承了他父亲的王位。他的伯父坤钦派人向他求救。坤壮进军讨伐安南人,把他们赶走。他伯父把自己的女儿娃坎空蒙娘嫁给坤壮。可是坤壮已经有两个妻子:帕府亲王的女儿和难府亲王的女儿。安南人被赶走后,坤壮充满冒险精神,他就不回家了。他立儿子劳恩銮为帕耀国王。他自己率师出征,征服了南掌即朗勃拉邦王国。接着他向东京进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后来他和安南公主乌巧娘结婚,生了三个儿子。据老挝史书记载,他到了川圹,并且占领了这个在安南人管辖下的城镇。为了庆祝胜利,他下令运来了许多瓮美酒犒赏士兵,现在这些酒瓮还留在川圹的查尔平原。他的长子艾法銮分管安南,次子伊坎豪分管南掌,三子桑春圣分管泰国北部的难府。他自立为安南皇帝,就居住在那里。但是他渴望战争的念头再也无法控制。他寻找更多出征的机会,当他七十七岁的时候,骑了一头象勇往直前,甚至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还跟巧曼塔托科法塔原国的军队对阵,结果从象背的座位上被砍了下来。他的部下把他的尸体运回景线。这位泰族历史上最了不起的神将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23]

老挝学者西拉·达拉冯所著《老挝史》中,谈到“南掌王国始王诏昆罗”时,说佛历3到4世纪时,“有一个孔族(孔,老挝语音阿姆)王名叫坤真结昙摩腊,又叫坤仑(南部泰人和高棉人称为拍隆),在纳空银扬,即勐昌盛登位为王。坤真和越人作战,攻取了越人的勐巴干(川圹)。在那里连续庆祝胜利达七个月。他下令酿制了大量的酒以欢宴士兵。川圹地区常见的石坛,被认为是坤真时期的遗物。”

此外,各种版本的相关传说中描写了坤壮失败和战死的不同原因,例如:坤壮沉溺于美酒和女色;轻视敌人,没有警惕;其妻用旧筒裙盖在宝物上,致使宝物灵性丧失;坤壮的宝剑无法打败孕妇等等。虽然坤壮最后失败了,但是人们还是把他描绘成胜利者,说他的灵魂继续与敌人作战,并取得了胜利。 [24]

2.山水传说

(1)《陶斗克的故事》

老挝北部多高原山地,南部多平原低地,总体上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针对这种地形地貌的由来,老挝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陶斗克的故事》,其大意是:

一对夫妇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后来妻子终于怀了孕,怀胎三年,生下一个男孩。男孩落地就能走路、说话,力大过人,取名“陶斗克”。陶斗克长大以后,不忍心看到乡亲们因为没有水田耕种而忍饥挨饿,于是立志改变地形。他首先从山上搬来巨石,投入老挝南部的湄公河中,巨石立即挡住了水流,给湄公河沿岸带来了许多肥沃的淤泥,山地变成了良田。那块巨石就是现在老挝南部湄公河中的“里匹”大礁石。之后,陶斗克不顾劳累和自身安危,在老挝南部和中部地区,用他力大无比的双脚,踏平了许多高山峻岭,使之变成一马平川,然后分给农民进行耕种。这就是现在老挝中南部富庶的平原,也是著名的粮仓。陶斗克开辟了南部和中部的田地后,还准备继续北上,但在川圹挖山的时候,不幸被魔鬼所害。因此,川圹到现在还只是高原,而北部其他地区还是山地。 [25]

这个故事在老挝北部地区广泛流传。它不仅解释了自然地形特征,也反映了老挝先民们与自然抗争,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美好愿望。这则传说的情节虽比较神奇,但主人公并没有法力,生活也和普通人一样,这是其可信性和民众性之所在——虽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相信这些事件是真实发生过的。

(2)《瓦普庙传说》

老挝南部省份占巴塞省的瓦普庙是著名的婆罗门教古刹。老挝人认为它可与柬埔寨的吴哥寺媲美,并称为印度支那两大胜迹。同时,它也是老挝的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关于瓦普庙的建造,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

1235年,老挝与泰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老挝的军队突破了泰国的重重防线,包围了泰国的要塞南市,不料南市要塞易守难攻、固若金汤,老挝的军队久攻不下。经过几十天的抗衡,交战双方伤亡惨重,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老挝的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和泰国的那空伯罗女王见胜负难决,于是举行和谈,最后决定双方各建一座庙,谁先完成,谁就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于是双方各自开始修建庙宇。老挝的工人都是男性,泰国的工人都是女性。一开始,老挝这边的建造速度比较快。泰国女王见势不妙,指派一群女孩儿赤裸着上身去参观老挝的庙宇建造。老挝男人光顾着欣赏女体,耽误了手中的活计。结果泰国女王那边提前竣工,从而成为这场奇妙战争的胜利者。老挝的军队履约,立即退出泰国领土。一场战争就这样在和平中结束了。但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不久就去世了,老挝人为纪念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的爱国精神,决定把这未完成的寺庙建完。一年后,这座老挝著名的婆罗门教庙宇终于建成,就是瓦普庙。

现在,每年一月下旬至二月上旬,老挝人都要欢度传统节日——瓦普节。据说,这个节日就是为纪念瓦普庙的建成和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的功德而举行的。节日期间,人们在瓦普庙内举行盛大的庙会,除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外,还举办许多民间的娱乐活动,如赛象、赛马、斗牛、斗鸡等等。

3.风物传说

(1)泼水节的来历

老挝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节日来历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老挝新年——泼水节的来历。而关于泼水节来历的传说,在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和中国西双版纳等都有流传。

老挝的新年被称作“宋干节”,或“五月节”,因为它在老挝农历五月(公历四月)中举行。宋干节在东南亚一些地区又称“泼水节”,是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半岛地区最为重要的节日。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一民间节日和该地区奉行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节日期间最主要的民间活动是泼水,另外还有斋僧、布施、浴佛、堆沙塔、放生等带有佛教色彩的活动。关于宋干节的起源,有一系列的民间传说,例如:

古时候,有一个财主的儿子,名叫坦玛巴拉。他自幼聪明伶俐,懂得鸟语,通晓佛法,名扬四方。一位名叫伽宾婆罗的天神得知后,下凡向坦玛巴拉提出三个问题,并与他打赌,如果坦玛巴拉能解答出他的问题,天神甘愿割下自己的头颅,否则坦玛巴拉的头将被割下。问题是早晨、中午、晚上人体的祥光各在哪里?坦玛巴拉一时回答不出,请求宽容七天时间。可是,六天过去了,他还没有想出答案,就悄然离家出走,躲避起来。到了夜晚,坦玛巴拉躺在一棵糖棕树下睡觉,树上栖息着一对大鹏鸟。雌鸟问雄鸟:“明天我们到哪儿去找吃的?”雄鸟回答道:“不用担心,明天我们可以食用坦玛巴拉的尸首,因为他回答不出天神的问题,天神要割下他的头。”雌鸟又问是什么问题,雄鸟便告诉了它,并说出了答案:“早晨,人体的祥光在脸上,所以,人们要洗脸;中午,祥光在胸部,所以,人们在洗澡时,先用水拍拍胸脯;晚上,祥光在脚上,所以,人们睡觉前要洗脚。”雌鸟听了,连连点头。躺在树下的坦玛巴拉没有睡着,听得真切,心中大喜,返回家中。翌日清晨,他解答了天神的难题。天神只好认输,并把他的七个女儿唤到跟前,郑重其事地嘱咐说:“我将履行前诺,割下我的头。但我的头落地后,大地就会变成焦土;抛到空中,天就会久旱不雨;丢入海洋,海水就会干涸。所以,请你们用盘子托着我的头,然后放入吉罗沙山洞的神龛中。”说完,他当即割下了自己的头。伽宾婆罗天神的七个女儿遵照父亲的话去做。后来,每年到了这一天,天神的七个女儿轮流把父亲的头从山洞中取出来,用水洗净,然后围绕吉罗沙山转一圈,再放回原处。这一天就是宋干节的第一天。

这则老挝传说和在泰国、缅甸流传的宋干节起源的传说,情节基本一致,只是其中所涉及的神灵名字有所不同——各国、各民族的泼水节传说都围绕着自己的神灵展开。缅甸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传说中打赌的双方是梵天和帝释天——因陀罗,捧着梵天头颅的是七仙女。泰国和老挝一样,称其为宋干节,认为它是一年季节变换的标志。“宋干”一词是老挝语和泰语的音译,在老挝语中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宋干节之际,正是自然界季节交替的时候,旱季即将结束,雨季就要来临,经过几个月的旱季而干涸了的大地,开始得到雨水的滋润,树木换上新叶,大地万物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播种就要开始。每年雨量的多少,决定着收成的好坏,因此,在宋干节泼水这一民俗行为,还被赋予了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的意义。同时,宋干节后,开始昼长夜短,人们认为,这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将在光明中蒸蒸日上,给新年添上了一层吉祥的色彩。所以,老挝民族的先民们早就把新年安排在每年的五月份举行。

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在老挝日益发展、兴盛,对老挝民族社会生活、精神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和佛教有关的活动也被纳入宋干节的庆祝范畴之中,同时,节庆中的泼水等民俗活动也被赋予了更为深长的寓意。宋干节期间,人们先在寺庙浴佛,僧侣们用树枝蘸着香水洒在人们的头上,然后把佛像从佛堂请到庭院中,搭上浴棚,善男信女们把浸泡着芬芳花瓣的香水倒入龙形的水槽中,淋在佛像身上,为佛像洗尘。人们默默祈祷,预祝在新的一年中人畜兴旺、安居乐业。人们把新年之水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尤其是青年男女,会把满桶满盆的水向对方泼去。人们认为宋干节泼的水是圣洁的水,不仅能解暑去热,还能消灾纳福,消除人们一年的辛苦和疲劳,使人们忘记一切忧愁和烦恼。同时,这清亮亮的水又象征着民族和家庭的和睦,昔日结下的怨恨和不满,随着浇泼的清水一冲而净,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融洽,快乐和吉祥将伴随人们度过新的一年。由此可见,佛教的理念、活动已经渗透到了宋干节这一传统民俗节日的各个层面,和泼水节本身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26]

(2)石缸平原上石缸的成因

老挝北部川圹省西部有一处著名的战略要地——查尔平原。“查尔”是法语“jarre”的音译,意为“缸、罐、瓮”。查尔平原上有数百个古代遗留下来的大石缸,因此法国人把这个平原命名为“查尔平原”。按老挝语的原意,它就是“石缸平原”。这些石缸是用整块石头雕琢而成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最大的石缸高3.125米,缸口宽达3米多,重2吨多。石缸或三五成群,或单个独立,散落于原野之上,蔚为壮观。关于石缸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例如:

据老挝古籍记载,公元6世纪至7世纪间,越南军队常入侵这一地区,后来老挝国王坤壮率军在此抗击越军,浴血奋战,最终斩杀了越军主将,把越军全部赶出老挝国土。为了庆祝胜利,坤壮国王下令制作酒缸,酿造美酒,犒劳将士,并与将士们围着酒缸载歌载舞,庆功祝捷。

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老挝民族抗击越南侵略者的事件,但把石缸解释为庆贺时所用的酒缸,尚缺乏充分的根据。一些学者根据当地气候干燥、远离河道等情况推断,很可能是当地居民为了解决水源问题,才制作石缸,用来承接雨水的。通过仔细观察石缸的碎片,一些学者还认为,石缸是用鹅卵石加上一种粘合物制成的,而不像是用整块石头凿成的。20世纪初,法国考古学家和后来的日本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在有些石缸上配有石盖,石盖上雕刻有简单的人物、动物图案,缸内装有骨灰、陶器、石斧、青铜器、铁器等。据此推断,这些“石缸”可能是古代原始民族于公元前留下来的石棺群。然而,有关石缸的来历和用途,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石缸之谜仍未解开。

(3)卡姆族铜鼓的来历

老挝的铜鼓是一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器物,很多学者推测它是由克木族发明的。“克木族是老挝土地上最早的居民之一,他们到达老挝地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世纪的早期。” [27] 关于铜鼓的发明,在克木族流传着一则《达尼罕》传说:

当父母和乡亲们外出劳作的时候,达尼罕在家带弟弟妹妹。他偶然发现了父母放在床下的乌蜡块儿,就用它们捏成一个单面的大鼓。鼓声传到了他父母和乡亲们的耳朵里,大家都以为村里出现了什么险情,纷纷赶回村子。看到这种情形,达尼罕赶紧把大鼓捏回原来的乌蜡块儿。如此反复了几回。终于有一天,达尼罕的父母没有出去干活,而是偷偷地躲在一旁观察达尼罕。当他们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后,就用一种特殊的水浇在那面鼓上,于是便有了真正的铜鼓。

古时候,铜鼓在克木族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多种功能,例如:庆功宴上击鼓以庆祝胜利;节日中击鼓以聚集群众;战场上击鼓以鼓舞士气等。除此之外,克木族人相信,只有通过铜鼓的声音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传达给天神。 [28] 在《老挝族群论》中,黄兴球教授曾提到过一个克木族建立最初的城邦的故事,其中就有这样的叙述:“克木人得到天神的帮助……天神还吩咐他们在遇到灾难的时候,就敲响铜鼓,天神就会来救助他们。” [29] 现在,铜鼓不仅是克木族重要的文化遗产,还为克木族人所尊崇,对它加以供奉。

(三)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老挝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其内容,可分为动物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幽默与笑话等类型。

1.动物故事

老挝的动物故事非常丰富,究其来源,既有老挝本土故事,也有在外来故事类型和母题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故事。在这些动物故事中,以水生动物和大象为主角的故事所占比重很大。这可能是因为湄公河流经老挝全境,河网密布,老挝人民世世代代与水和水生动物关系密切,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自然而然地将人类的各种情感赋予在各种熟悉的水生动物身上;同时,老挝素有“万象之邦”的美誉,在老挝人的心目中,象力大无穷、性情温和,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是不可多得的帮手,而在战争中,象更是将帅们不可或缺的战友。老挝长篇史诗《陶昆陶壮》中就提到,在陶壮出生时,人们进献了一头叫潘卡的象;这头象此后一直陪伴在陶壮左右,跟随他征战沙场,英勇杀敌。据老挝古代史料记载,象是军队里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例如,在法昂王统治时期,史籍中不仅记载重要将帅的名字,还清楚地记载了这些将帅的随身战象的名字。这充分证明了自古以来,佬傣族群就与象有着亲密的关系,象是人们心中的神圣动物。但有趣的是,在众多动物故事中,人们并没有把大象塑造成令人尊重的王者形象,它往往是以弱胜强故事中被战胜的一方。例如,《蚂蚁降大象》 [30] 的故事说道:

有一头大象依仗自己高大的身躯和非凡的力气,到处横行霸道。它看见一群蚂蚁,嗤之以鼻,根本不把它们看在眼里。而蚂蚁理直气壮,据理力争。大象恼羞成怒,用长鼻横扫蚂蚁,蚂蚁则迅速爬满大象全身,还有一些钻进大象的眼睛、耳朵、鼻孔里,狠狠叮咬。大象难受万分,拼命挣扎,最后竟一命呜呼了。

在《小鸟赢大象》 [31] 中,小鸟和大象比赛喝海水。涨潮时,小鸟让大象先喝,而在海水潮落时,小鸟自己才喝。以此假象,小鸟赢了大象,当上了森林之王。

2.魔法故事

老挝的魔法故事数量较少,但其中也不乏精品。例如,《四株占芭树》就是一个流传甚广的魔法故事,其情节梗概如下:

远古时代,有一个叫作泽卡沁的王国,在怪鸟的洗劫下,变成了一片废墟。为了拯救祖国,聪明、美丽、善良的公主发图玛钻进一只金鼓,在里面待了很长时间,直到被另一个王国的年轻国王发现,把她拯救出来,并立为王妃。之后,发图玛遭到狠毒的王后厄卡依的百般迫害。就在发图玛生下四个小王子当天,王后厄卡依和侍女西汤婆子偷偷地用四只小狗换走了四位王子,然后把小王子们放进一个瓮子里,抛入江中,随波逐流。国王听信了谗言,将发图玛发配去养猪。装着小王子们的瓮子被一对善良的老夫妇发现。老夫妇没有子女,遂将四位小王子视若己出,疼爱有加。然而不幸的是,王子们还活在人世的消息不久便传到了王后厄卡依耳朵里,她指使西汤婆子用浸了毒药的饼害死了王子们。老夫妇悲痛欲绝,将王子们埋葬了。第二天一早,他们发现坟头长出了四株红色的占芭树,老夫妇又像哺育孩子们一样悉心照顾这几株占芭树。好景不长,占芭树散发出神奇香味的奇闻又被王后厄卡依知道了,她派人连根拔掉了占芭树,扔进九龙江。碧玉般透明发亮的占芭树干被一个小和尚发现了,出于好奇,他折下了一截小树枝,谁知在断处却流出血来。小和尚将这件奇事禀告给了发拉西,也就是在深山里修道,会许多法术,将要成佛的人。发拉西算出了四株占芭树的身世,用神水把它们变回了四个王子,并传授给他们法术。之后,在番牙印(玉皇大帝)的帮助下,四位王子终于与母亲团聚了,王后厄卡依则跌入地洞,受到惩罚。泽卡沁王国也重现繁荣。

在这个故事中,王后用四只小狗换走四位王子的情节与中国的“狸猫换太子”故事情节如出一辙,而王子死后变成占芭树,之后又由占芭树变成人的情节,则是典型的魔法故事情节。

现今,占芭花是老挝的国花,因其纯洁的花瓣和芬芳的香味而深受老挝人民的喜爱。每年泼水节前后,占芭花便开满了枝头,白的、粉的,煞是好看。人们把花瓣采下来,泡在水里,做成天然的香水,或者做成花环,献给敬爱的长者或尊贵的客人。

3.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直接反映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故事的主角常被认为就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在老挝的生活故事中,以孤儿或女婿为主人公的故事较为突出。

(1)孤儿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在老挝民间故事中,以孤儿为主角的故事数量约有五六十篇之多。

在这些故事中,主角分为明显的两派——正义与非正义的。正义的一方往往是贫苦的孤儿,勤劳、诚实、仁慈、勇敢,而非正义的一方往往是国王或大臣,富有,却凶残、狭隘、懒惰。故事的主题一般在于印证“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等观念——故事中的双方以多种形式对抗,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正义的一方战胜非正义的一方。

这类故事在宗教兴盛的时代发展最快,老挝的很多生活故事即深受佛教的影响,这导致了故事中对抗性的明显下降。在受到佛教影响的故事中,与劳动人民和正义的代表孤儿对立的一方,不再是一直以来许多故事中的国王,而换成了大臣,如在《孤儿小皮》和《孤儿五通》等中,国王变成了正义的一方,是值得尊敬的,往往起到一个公正的仲裁者的作用。这些故事中的孤儿在战胜对手之后,也并没有像《小鬼孤儿》故事中所讲的那样取代国王,而只是被任命为国王的某个阶层的大臣,如果是孤女则会被封为王后。例如,《圣水》的情节梗概如下:

孤儿陶沙普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开荒种地,获得好收成。当一群麻雀飞来吃他的稻谷时,他让麻雀吃个饱,为了报答他,麻雀使一股圣水涌出山洞。陶沙普用圣水治好了一位公主的病,国王就将公主许配给他,还要送给他金银财宝。但陶沙普都婉言拒绝了,只要了柴刀、斧子、锄头等农具,继续开荒种稻,并将他的劳动成果分给百姓。当地老百姓说,陶沙普去世后变成了一座缸形大山,里面装满了陶沙普所收获的稻谷。 [32]

又如,《孤儿与灵猫》的故事讲道,有一个名叫甘帕的孤儿,在路上保护了一只灵猫。为了报答他,灵猫给甘帕唱起了动听的歌,并给了他许多稻谷和白银。甘帕从此变得富裕起来。他的邻居肖高见了十分眼红,便设法借走了灵猫。肖高爱财心切,不爱护灵猫,致使自己一无所获。他为此竟把灵猫活活打死,还煮熟吃了。最后,肖高自己的头发和牙齿都掉光了,受到众人的讥笑。

(2)女婿故事

在佬族社会中,男女婚后一般要居住在女方家中。“但是,在佬族社会中,当上门女婿并不像汉族社会那样大多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上门女婿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并不受到社会的歧视。与汉族社会相反,佬族社会欢迎女婿上门。” [33] 《选女婿》这则故事就反映了这种社会实际,其情节梗概如下:

一个农夫为了在两个小伙子中选一个作女婿,就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各自做一个牛轭,谁做的牛轭符合他的心意,就选谁为女婿。第一个小伙子从来没有做过牛轭,生怕村里人看见后讥笑自己,就躲在家中,默默地干起来;第二个小伙子也从未做过牛轭,但是他明白,要做成像样的牛轭,必须请教他人,于是他就在村口的凉亭中制作牛轭,好让来往的行人都看到,不断给他以指教。到了规定的日子,两个小伙子把各自做好的牛轭送到农夫家,农夫一眼看中了第二个小伙子做的牛轭,当场定下亲事,并说道:“将来的女婿有了这样好的手艺,我的女儿不愁吃穿了。” [34]

因为老挝的岳父和女婿长期生活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很多生活故事。这些在老挝脍炙人口的故事,大多是在笑声中讲述岳父和女婿斗智斗勇的情形,其中又以岳父由优势转为劣势的情节居多。例如,《岳父和女婿》大意如下:

一个老头有两个女儿,先后都成了亲。老头偏爱大女婿,对小女婿常常没有好脸色,所有重活也都分配给小女婿干。有一天,岳父安排大女婿下田干活,小女婿跟他去城里换盐。岳父骑马,小女婿在后面走,心里直嘀咕岳父的偏心。到了城里,换了盐,二人就往回赶。岳父说盐少,又容易洒,所以让小女婿扛着,他自己骑着马走在前边,小女婿扛着盐袋走在后面,一路辛苦,一路怨愤。两人经过一个小树林时,小女婿哼起了小曲儿,缓解疲劳,岳父在前边听着小女婿欢快的歌声,心里直纳闷这小子怎么这么开心,于是试探着问他累不累。小女婿回答说走路实在是件幸福至极的事情,累了就歇,困了就睡,进了森林,还可以遍尝野果,不像骑马的人,一直被颠得头晕眼花,想闭眼休息会儿,还担心会从马背跌落。岳父听小女婿这么一说,就好说歹说,硬是跟小女婿调了个儿,让小女婿骑马走在前面,他自己下来扛着盐袋跟在后面。小女婿一跨上马,便策马飞奔,一溜烟不见了人影;岳父扛着盐袋,踉踉跄跄地跟着,直走得汗流浃背,这才知道上了当,却又无可奈何。走着走着,他到了一个小水塘边,只见里面鱼群游来游去。岳父放下盐袋,跳下水洗澡解乏。他想,我再也背不动了,一定要找个地方把盐袋藏起来,改天再过来取,可是找来找去,觉得哪儿也不合适,唯恐被路人发现了偷走。最后,他终于找到一个好地方——水里,于是他把盐袋藏到池塘里,请小鱼儿们代为保管。藏好以后,他便急匆匆地赶回家去,小女婿早已悠闲地在家歇着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岳父便带着小女婿去水塘取盐,这次他自己骑着马走在前面,让小女婿在后面跑着跟着。到了水塘以后,却怎么也找不着盐袋了。岳父心想,肯定是这些小鱼把盐都给偷吃了,一怒之下,把水塘里的鱼一条条都抓起来摔死了,最后在泥潭里抠到一条胡子鲇,却怎么抓也抓不住。小女婿建议岳父抓住胡子鲇两鳍的根部。岳父盛怒之下,也没多想,便照办了,结果被胡子鲇胸鳍两侧的硬刺刺进了手掌,怎么也不出来,直疼得眼泪直流,却又碍于面子,不敢大叫,只能哼哼着。之后,两人一起去森林中找草药。小女婿上了山,岳父在山脚等着神药。小女婿一上山便开始一边滚大石头,一边大喊着让岳父躲开。岳父见一块接一块的大石头直朝自己滚下来,吓得左翻右滚,直被折腾得筋疲力尽,浑然不知胡子鲇早已钻出来了。小女婿终于从山上下来了,岳父高兴地问他是否采来了神药。小女婿回答说,刚才已经把神药滚下来了。岳父一听,恍然大悟,无话可说,心力交瘁地回家了。

4.幽默与笑话

《乡茗》是老挝家喻户晓的笑话集。这一系列幽默与笑话故事的主人公乡茗是个聪明、机智的人物,他擅长辩理和讽刺,在与财主、官吏的斗争中,常常展现出超常的智慧,取得最终胜利。达官贵人们则往往丑态百出,却又无可奈何。例如,《遵嘱》的故事梗概如下:

从前有个贪婪、吝啬又爱慕虚荣的财主。每次骑马外出时,他都让乡茗和其他仆人跟在后边,仆人们疲惫不堪,却又敢怒不敢言。一天,财主又骑马外出,照例让乡茗和仆人们跟在后面,并嘱咐说:“凡是我的东西,无论掉在什么地方,你们千万不要捡。”半路上,财主不慎掉了钱袋,乡茗看在眼里,但牢记嘱咐,视而不见。财主回到家后,发现钱袋不见了,质问乡茗。乡茗回答说:“老爷,您吩咐过我,您的东西,无论掉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不能捡。所以,我没敢把钱袋从地上捡起来。”直气得财主吹胡子瞪眼,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他又嘱咐道:“从今以后,你要是看见我的什么东西掉到了地上,一定要捡起来还给我。”乡茗连连称是。过了几天,财主骑马去看望一个亲戚,还是让乡茗等人跟在后面。财主回到家以后,等了好半天才见乡茗回来,便质问他是不是在路上逗留了。乡茗一边放下肩上扛着的布袋,一边告诉财主,这回财主掉的东西太多了,一直忙着捡东西,所以才回来晚了。财主转怒为喜,迫不及待地打开布袋,却看到了一袋臭烘烘的马粪,直熏得他连忙掩鼻,随即破口大骂,说乡茗捉弄他。乡茗不慌不忙地说:“老爷,请别发火。您不是吩咐过我,要把您的东西都捡起来吗!”财主无言以对。 [35]

又如,《骗披耶下湖》的故事这样讲道:

从前,有一个披耶(旧时老挝贵族爵位的称号,相当于侯爵)听说乡茗聪明过人,便想试试他的智慧。他差人叫来了乡茗,说:“据说你很会骗人,是吗?”乡茗说:“我确实骗过人,但是很多人也都有骗人的经历啊,不单单是我一个人。”披耶说:“别人的确也骗人,但没有你高明。要不你骗我试试?”乡茗说:“您这么聪明的人,都做到披耶了,像我这愚蠢的小人物,怎么能骗到您呢?”披耶说:“不管能不能骗到,你试试看,我倒是想看看你有多厉害。”乡茗说:“我骗不了您的。”披耶说:“骗不了也要试试。”乡茗说:“您这可让我怎么办才好呢?我确实不善于骗人啊。”披耶说:“如果你真厉害的话,不妨试试骗我跳下这个湖。”乡茗说:“这更是个大问题了。我这小人物,哪儿来的智慧能把您骗下湖呢,要骗您上岸还有可能。”披耶一听,说:“骗我上岸也行啊,我跳下去让你骗我上来,我倒想看看你究竟有多厉害。”说完,披耶就跳下了湖,大喊道:“乡茗啊,你说你厉害,那骗我上来试试。你是要吓我说湖里有蚂蟥?有鳄鱼?还是有蛟龙?尽管说吧,我什么都不怕。”乡茗说:“您怕不怕都不是问题了,跟我没关系。”披耶说:“那你想怎么骗我,尽管来啊。”乡茗说:“上不上来随您的便,反正我已经把您骗下湖了。”说完,扬长而去。披耶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加之在湖里待久了,又觉得身子发冷,于是灰溜溜地上了岸,只觉得又累又气。 [36]

再如,讽刺商人的《两个骗子》,体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们对商人的看法。其大意是: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商人,分别住在两个城市里。两个人都以做买卖为生,从这个城市买了东西,去那个城市卖。两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依靠欺骗来为自己牟利。一天,两个商人在路上碰见了。商人甲挑着腌醩鱼瓮,商人乙挎着大刀,各自吆喝叫卖。两人见面后寒暄了一阵,最后决定交换商品,然后拿到各自的城市去卖。交换完东西之后,两个人便赶紧跑了,生怕泄漏了秘密。回城的路上,双方都觉得对方太蠢了。走出了很远之后,两个人各自停下来休息,顺便检查换来的东西。卖大刀的商人打开腌醩鱼瓮,想看看里面的是怎样的大腌醩鱼,却发现只有三条小银条波鱼,剩下的全是些壳。卖腌醩鱼的商人也想看看换来的大刀怎么样,谁知抽出刀来,却发现只有连着鞘的刀柄而已。两人都折回去准备找对方算账,还一边抱怨一边诅咒,可是想来想去,又各自回去了,边走边想:“我说我过分,没想到他更过分。我是过分了点儿吧,谁知他竟然更胜一筹。” [37]

佛教进入老挝后,相关的“戒律”也被僧侣们带到了广大的民众中间。然而,人们崇敬的僧侣中,却有一些人违背了戒律,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来。有些僧人阴险狡诈、唯利是图,甚至贪图女色。这使得他们成为幽默与笑话嘲讽的对象。这类故事往往篇幅短小,冲突安排合理,能够清楚地体现出一些僧人的伪善和失德。它们数量不多,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斗争价值,也从侧面反映出劳动人民对佛教信仰和戒律的深刻认识。例如,《南寺僧侣和北寺僧侣》中这样讲道:

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位僧侣,一位住在南边的寺庙,一位住在北边的寺庙。两位僧侣有些共性:吝啬,且好女色。北寺僧侣种了很多菠萝蜜,南寺僧侣种了很多竹子,但是每当老百姓想从他们那讨点菠萝蜜和竹笋,却无一例外地被拒绝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村子里有一个寡妇,她有一个女儿,貌美如天仙,谁见了都心生爱慕。这个寡妇深知两位僧侣的脾性。有一天,她去了北寺,说:“高僧,改天我想叫女儿来您这讨两三个菠萝蜜,好招待来帮我修房子的乡亲们。等房子修好了,墙修牢了,如果您想去找我家女儿,谁也看不见,您就不用担心人家说三道四了。”

北寺僧侣一听说可以去找那貌美的女孩儿,眼睛直放光,说:“施主,别说两三个菠萝蜜,再多几个也可以啊,你今天不拿吗,还是准备改天来?”

“那全看您的恩赐了。”

“别说恩赐不恩赐的话,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嘛。”说完,他赶紧下了禅房,摘了好些菠萝蜜给那寡妇,直到她拿不动为止。离开之前,寡妇又说:“晚上您不去找我家女儿玩吗?如果您要去的话,我就吩咐她在家等着您。”

北寺僧侣心里一直等着这话呢,直点头应下了。

寡妇抱着一大堆菠萝蜜高兴地回家了。然后,她又去找南寺僧侣,把刚才对北寺僧侣说的话重复了一遍,最后又如愿地抱着一大堆竹笋回了家。

到了约定的时间,北寺僧侣先来到寡妇家。寡妇一见,说:“您赶紧到卧室躺下等着吧,别让乡亲们看见了,我女儿去大伯家帮忙了,一会儿就回来。”其实,寡妇已经让女儿去别人家睡了,第二天才回来。

北寺僧侣一听“到卧室躺下等着”,兴奋得心儿怦怦直跳,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于是他赶紧进了卧室,躺下等着。这等待的时刻实在太美妙了,仿佛进入了极乐世界一般。不知道过了多久,寡妇听到了北寺僧侣熟睡的鼾声。正在这时,南寺僧侣到了,刚上楼梯,寡妇招呼道:“哎呀,我还以为您不来了呢。您赶紧吧,我女儿正在卧室呼呼地睡觉呢,赶紧进去吧。”等南寺僧侣一进卧室,寡妇立即躲开了。

南寺僧侣在黑暗中扶着墙壁往前走,小心翼翼地摸索卧室门,一来怕吵醒了女孩儿,二来心里正做着美梦呢。一进了卧室,南寺僧侣就主动抱住了“女孩儿”,北寺僧侣惊醒过来,以为是“女孩儿”回来了,也赶紧配合着抱住了“她”。两个人都欲火中烧,于是又是拥抱,又是亲吻,双方都心满意足。

亲热了一会儿,两个人都开始疑惑:这女孩儿怎么力气这么大呢?为了证实一下,他们相互摸了摸对方的胳膊,发现完全没有少女的细腻,相反却硬如木头,不但松弛,再摸摸还有毛……最后,两个人决定摸一下头,才惊觉对方没有头发……这时,他们才明白原来被寡妇骗了。于是各自起来穿好衣服,谁也不跟谁说话,匆匆地离开卧室,羞愧难当地各自回了寺庙。 [38]

三、民间歌谣

“老挝人一出生,就跟民谣结下了不解之缘。孩子呱呱坠地时,便会听到长者举行庆祝仪式时吟诵的祝福谣;晚上,在妈妈或外婆的摇篮曲中安然入睡;之后可能会接触到招魂谣、植树谣等等。可以说,民谣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由此可见,民谣在老挝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老挝民谣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仪式歌谣和民歌两种类型。

(一)仪式歌谣

从内容上看,老挝的仪式歌谣大多在祈求万物神灵保佑人们,表达了古代老挝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美好愿望。从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的现实,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此,老挝的仪式歌谣内容又常常与劳动歌谣相重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盖房谣

在老挝的广大农村中,大多数的住房是竹木结构的高脚屋。自古以来,老挝人把衣、食、住、行中的“住”视为头等大事,认为住房不但是日常起居之处,更是最安全、温馨的精神圣殿。因此,人们在盖房时,十分讲究,丝毫不敢马虎。当某一人家要盖新的高脚屋时,事先必须备齐各种材料,尤其要选好做屋柱的材料,树木一定要笔直顺溜,无虫眼,无瑕疵——人们相信,一旦误用了不符合要求的屋柱,就不吉利,会导致以后生活动荡不安、挫折不断。为此,主人会邀请亲友,带上伐木工具,一起前往密林,仔细挑选符合要求的树木。一旦选中,就向右绕这棵树三圈,然后手扶树木虔诚地吟唱道:

这棵树呀好木材,

树枝好比凤翎开,

树梢就像龙尾摆,

金兜银兜树上挂,

不尽财源滚滚来。

然后,才动手砍伐,把树木运回家中,以备后用。在盖房时,还必须选好地基,一般都会选择地势较高的向阳处,并靠近水源,再请占卜师选一个盖房的良辰吉日。在正式盖房之前,主人吟唱起盖房谣:

新房就要盖,

财宝滚滚来,

亲朋好友聚,

幸福传万代。

人们祝愿新盖成的高脚屋牢固、美观,祝愿主人日后安居乐业、万事如意。

2.开荒谣

老挝地广人稀,有大片的荒地。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获得稻谷丰收,老挝人几乎每年都要开荒种地。开荒时要举行仪式,吟唱《开荒谣》,以祈求神灵保佑,使稻谷茁壮成长,获得好收成。例如:

萨图,萨图! [39]

山神、树神、土地神,

我有一片虔诚的心,

献上老母鸡白米饭,

恭恭敬敬拜诸神。

敬请诸神多保佑,

保佑稻谷好收成。

蝗虫莫来咬碎叶,

野猪别来咬断根。

稻谷像竹丛一样壮,

庄稼像茅草一样盛,

饥饿别来骚扰,

恶魔莫进家门。

萨图,萨图!

3.植树谣

种植各种果树向来是老挝一项十分重要的生产活动。人们期望种植的果树茁壮成长,硕果累累。它们认为,要获得劳动成果,不但要靠自己辛勤的汗水,还要靠神灵的点化,神仙的威力将决定劳动果实的多少。在老挝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种植果树的歌谣:

周日种下根苗壮,

周一种下藤细长,

周二种下果实多,

周三种下花开艳,

周四种下只长茎,

周五种下果皮厚,

周六种下树干直。

因此,在种植各类果树之前,人们要选好适宜的日子。

4.制鼓谣

鼓是老挝民间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人们在制作鼓时,非常讲究,都希望新制成的鼓,敲起来声音洪亮悦耳。而在老挝人的观念中,鼓声的悦耳与否取决于神灵的威力。在老挝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制鼓谣:

一月制鼓得安康,

二月制鼓胜顽敌,

三月制鼓村失火,

五月制鼓有灾难,

六月制鼓家和睦,

七月制鼓有好运,

八月制鼓六畜旺,

九月制鼓金满堂。

因此,为了避灾纳福,人们都不在三月、五月里制鼓。当鼓做好后,人们把鼓护送到佛寺,这时会有一个人代替新做成的鼓,开口吟诵道:

我是所有鼓的主宰,

我的声音人人喜爱,

金翅鸟听了也会飞来,

我给佛寺带来繁荣,

我给百姓带来光彩。

赶走一切妖魔鬼怪,

灾祸险恶不要再来,

幸福吉祥与我同在。

之后,人们会为鼓举行拴线祝福仪式,再把鼓安装到寺庙的鼓楼上。以上制鼓谣和仪式都表达了人们祈求神灵保佑以消灾纳福的美好愿望。

5.招魂谣

古时,老挝人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认为有一种超自然、超人类的神灵支配着人类的生活。人们一旦做错了事,或违背了习俗,就会被认定得罪了神灵,将受到神灵的惩罚,他的灵魂会离开身体,从而遭灾得病。为了消除疾病、恢复健康,人们常请巫师来吟诵招魂谣。这类招魂谣虽然含有不少的迷信成分,但同样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着老挝人民祈求无病无灾、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在某些地区,当巫师吟诵招魂谣时,还会用箫、芦笙等民间乐器伴奏。例如,在苗族居住的地区,巫师就会一边用两手摇动铃铛,一边为患者吟诵招魂谣。

6.祝福谣

在老挝民间,在拴线祝福仪式上吟唱的祝福谣广为流传。每当有一些重大事件,如妇女生孩子、男女青年结婚、亲友出门远行、贵客嘉宾来访、逢年过节、新屋落成等等发生时,人们都要举行拴线祝福仪式,并请祝福师吟诵祝福谣。祝福谣的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是祝福被拴线的人身体健康、幸福富有、吉祥顺利、万事如意等。例如,在一首《婚礼祝福谣》中,祝福师这样吟诵:

祝你们小两口互敬互爱,

做丈夫的心胸要宽如海,

对妻子要轻言细语,

就连赶鸡时要说“嘘”,

赶狗时要说“舍”,

赶牛时要说“荷”,

打骂妻子更不该。

祝你们小两口互帮互助,

拧成船缆绳一股。

生个女儿富贵来,

生个儿子荣华在。

疾病莫来骚扰,

恶魔莫来捣乱。

丈夫的灵魂长附身,

夜晚及时回家睡。

同床共枕情意深,

只做好事莫学坏。

祝你们大吉大利喜临门,

幸福安康过一生。

这类祝福谣,在古时使用的是日常白语,自佛教传入老挝后,祝福谣的开头和结尾开始借用佛教经文中的巴利语,从而为它们增添了神圣、庄重的色彩。人们虽然听不懂它们的意思,但对其所表达的内容却深信不疑。从形式上看,这类歌谣的用词都特别讲究,常常使用生动的比喻、连续的排比来吟诵,上句和下句之间也往往都押韵,听起来十分悦耳。

老挝民族把吟唱民歌、民谣当作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祝福谣已成为老挝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人们通过哼唱这些民歌、民谣,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通过这种形式,在得到自我娱乐的同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40]

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国家、民族一样,老挝民间也有哄婴儿入睡时唱的小歌曲,且十分常见,它们的内容也往往与劳动相关。例如,在农村地区往往有内容大致相似的摇篮曲:

吟!吟!吟!吟沙耶!

坎平儿小乖乖,

你妈妈去水田,

很快就会回来,

你妈妈去旱地,

把柴火背回来。

你妈妈劳累了,

小腿也抬不起,

你妈妈疲倦了,

大腿也挪不动。

每天早出晚归,

干好田地农活,

盼望收获稻谷,

养你长高长大。

吟沙耶!吟沙耶!

平淡的歌词中却表达了老挝人民希望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收的朴素情感,也体现了长辈对孩子的真挚的爱。

(二)民歌

老挝人民淳朴善良,生性活泼乐观,能歌善舞。老挝各地广泛流行着“咔”和“喃”两种民歌曲调。人们形容“咔”和“喃”为一种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表演艺术,歌与舞就像红花和绿叶一样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使人们在动听的歌声和曼妙的舞姿中得到艺术的享受。逢农闲或节假日,老挝人喜欢用“咔”和“喃”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实际上,“咔”和“喃”是说、唱、舞交替进行的一种表演形式。老挝北方地区大多称之为“咔”,而南方地区则大多称“喃”。“咔”又分为流行于华潘省的“咔桑怒”;流行于琅勃拉邦的“咔通”;流行于南岸河一带的“咔岸”;流行于华潘省红泰族居住的地区的“咔泰登”等。此外,起源于中国傣族民歌的“咔叻”,流行于与中国接壤的丰沙里、琅南塔、乌多姆塞三省,以及琅勃拉邦省和沙耶武里省的北部。

“喃”分为流行于下寮沙拉湾、占巴塞和阿速坡等省的“喃沙拉湾”;流行于占巴塞省的西潘敦风景名胜地区的“喃西潘敦”;原是甘蒙省马哈赛县普泰族的民歌曲调,现在流行于老挝全国的“喃马哈赛”;流行于湄公河两岸,意为“行船湄公河南下调”,多在民间传统节日中表演的“喃茏空”等类型。

这些“咔”和“喃”曲调,大多由一人或两人领唱——或有多人伴唱,或男女对唱,通常还有芦笙、木琴、鼓、笛等民族乐器伴奏。“咔”和“喃”的歌手个个口齿伶俐、吐字清晰,人们称他们为“摩喃”。演唱的内容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讲述故事、解答问题、破解谜语等。虽然曲调比较简单,但旋律却很悠扬,有的热情奔放、轻松愉快;有的细腻委婉、娓娓动听;有的幽默滑稽、妙趣横生。

每逢佳节,许多地方都要搭起临时的彩棚,举行对歌比赛,这种赛歌形式往往会成为民歌的大汇演。赛歌会的参与者在芦笙或唢呐的伴奏声中,互唱祝福词,然后唱起“咔”或“喃”曲调。这些曲调的第一句大多是自由式的吟咏,接下去的歌词是和着韵律的三字、四字或七字的诗句。说唱者有的以眼前的景物、个人的情感为素材,即兴创作,出口成歌;随后内容逐渐展开,天上地下、海阔天空,一直可以唱到深夜。演唱者精神饱满,十分投入。听众也兴趣盎然,毫无倦意。

民歌中以男女青年情歌数量最多,多表达他们爱慕、思念、回忆、欢乐或失恋的情感,有的还有戏谑逗乐的成分。在有外村的姑娘来到本村走亲戚时,本村的青年小伙子都要相约与之对唱。此外,还有男女对唱的现代民歌,表达人们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后的欢乐心情。

“呻”是另一种群众性的民间演唱表演形式,参加的人越多,呈现的气氛越欢乐。通常在出雨节(赛船节)、高升节、宋干节,或在乔迁新居、举行婚礼时,特别是在陪送新郎到女方家举行婚礼时,都要表演这种集体载歌载舞的“呻”。

“呻”有着特殊的节奏、音韵和曲调。表演时,往往由一个人领唱,在场的其他人跟着附和,同时还会以芦笙、鼓、锣、钹等民族乐器伴奏,以增添热闹、欢乐的气氛。在表演“呻”时,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领唱的人往往身着奇装异服。男子故意穿女子的花筒裙,或者穿着破衣烂衫,同时在脸上涂上各种颜色,成为面目全非的大花脸。有的人还挑着装满各种东西的破篮子、破筐子,以吸引夹道围观的群众的注意。人们见了往往忍俊不禁。

“呻”的主要功能是表达节日的祝福,但其歌词内容大多充满着诙谐、滑稽的气氛,意在逗乐。领唱的人往往即兴创作,出口成章,唱到精彩之处,其他人也跟着随声附和,一起吟唱。担当领唱的人,大多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而且敢于厚着脸皮,说唱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粗话、俗话,例如,有一首《讨酒歌》就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无赖酒鬼的可笑形象。 [41]

四、谚语和谜语

(一)谚语

老挝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谚语,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据其内容,老挝谚语可被分为总结认识自然和生产生活经验的谚语、反映人际关系的谚语、反映社会状况的谚语、新谚语等类型。

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谚语,例如:

天要下雨先明亮,天将晴朗先昏暗。天将下雨,蚂蚁忙着跑,天将晴朗,蚂蚁睡大觉。

十棵晚稻不如一棵早稻。稻田好不好,先把稻秧瞧。一旦迟插秧,趟趟跟不上,茎儿矮而小,穗儿结不长。

正月备好刀斧,二月开垦旱田,三月拾柴织布,四月烧荒种地,五月备好犁耙,六月耕种早稻,七月耕种晚稻,八月出售农货,九月早稻灌浆,十月鱼虾入篓,十一月收稻入仓,十二月拾收棉花。

反映人际关系的谚语,例如:

父亲恩重如高山,母亲恩大似天地。子女不听父母话,魔鬼拉去入地狱。

老鼠咬断纱,方知猫儿恩;儿女抱在身,方知父母情。

夫妻之间,蔑称不能说,爱称叫到老。

木桩多篱笆牢,亲戚多家兴旺。

宝石三年不擦成贱货,亲戚三年不走会生疏。

头发少,用发团来添加;亲戚少,要朋友来增补。

木料多,好盖房;朋友多,好办事。

反映社会状况的谚语,例如:

饱餐者撑得要吐,饥饿者饿得要死。

官吏到村好比大象进田。

粮食满仓可颐指气使,钱财满袋可信口雌黄。

此外,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事业中,老挝人民还创造出了一些新谚语,例如:

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死了成鬼胜于活着当奴。

祖国是我家,军队是篱笆。哪里艰苦,青年就往哪里冲;哪里需要,青年就往哪里去。

这些谚语大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老挝人民宝贵的口头文化财富。

(二)谜语

作为一种斗智和娱乐的方式,谜语一直为老挝人民所喜爱。以谜底属性为标准,老挝谜语可被分为反映人和动物的谜语、反映植物和工具的谜语、反映佛教事物的谜语等类型。

其中,反映人和动物的谜语,例如:

两个小老头,各自在一边,从来不见面。(谜底:耳朵)

童年是个小妖怪,长大进入尖顶屋,一生完了上天堂,魔鬼拉去杀了命。(谜底:蚕)

一个小家伙,穿着花衣服,老爷的食品,也敢偷着吃。(谜底:苍蝇)

反映植物和工具的谜语,例如:

一把水瓢,挂在树梢,舀也满,不舀也满。(谜底:椰子)

小时候给人吃,年老了给人睡。(谜底:竹子)

一只小船穿行在密密的草丛中。(谜底:织布的梭子)

反映佛教事物的谜语:

高高尖尖一棵树,终年不长一片叶,有了佛祖就有它。(谜底:佛塔)

一位老神仙,常住洞穴内,五月阳光烈,才被雨水淋。(谜底:佛像) [42]

可以看出,老挝的谜语通常采用借喻、隐语、对比等艺术手法。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字游戏式谜语,也就是把谜面中某几个词的元音或辅音对调,例如:ABC(打一件农具),把A和C的元音或辅音对调,新组成的词就是谜底。

谜语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它们成了广大劳动人民珍贵的精神食粮。在老挝的各个地方,老人们都喜欢给孩子们猜谜语,一方面,向他们传授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智慧和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孩子们勤于动脑的习惯。

五、民间戏剧

老挝民间戏剧主要有歌剧、舞剧、话剧、歌舞剧等类型。

(一)歌剧

直至20世纪,在老挝民间还流传着一种由一男一女合演的小歌剧。它们大多取材于宗教神话、传说、故事等,侠义与爱情是这类小歌剧表演的经典主题。

(二)舞剧

老挝的民间舞剧来源于宫廷舞剧,因此演员的服装大多绚丽多彩,常戴有面具;舞姿以手部与臂部动作为主,且会在舞台上设置布景。舞剧展现的内容大都是与神仙、鬼怪等相关的宗教故事,有些是选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片段。

在这类古典舞剧中,男主角往往是俊秀、英勇的王子,或品德高尚的少年,由法力无边的因陀罗相助,具有非凡的神通,他们会与凶残、贪婪的魔鬼、夜叉顽强搏斗,取得胜利;女主角通常是聪明、温柔的美女,忠贞无比;二人经历了种种考验和磨难,最后总是以大团圆结局。这表达了人们对邪恶势力的憎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群战恶魔》是这类舞剧中的典型代表,它的情节梗概如下: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湖边,四位美貌绝伦的仙女在精心地梳洗打扮,嬉笑声声,接着又翩翩起舞,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突然,一声巨响,从湖边升腾起一大团浓浓的烟雾,一个青面獠牙的恶神随之从烟雾中跳出。它张牙舞爪,妄图霸占手无寸铁的仙女。四位仙女惊恐万分,竭力呼救。正在这危急时刻,四名武艺高强的英俊少年恰巧路过,拔刀相助,与恶魔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经过多个回合的较量,少年们终于降服了恶魔,救出仙女。最后,四名少年分别获得了四位仙女的爱情。他们在风光秀丽的湖边载歌载舞,乐而忘返。 [43]

(三)话剧

老挝的话剧,往往取材于民间故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话剧《财主与长工》就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鞭挞揭露了封建官吏的残暴和愚蠢。

(四)歌舞剧

老挝最著名的歌舞剧叫“洛坤”。它类似于泰国的“孔剧”。演员均戴着头盔、面具,在音乐伴奏声中用程式化的动作进行表演,出场人物有罗刹、猴王等。演出服装、面具等均相当讲究。发展至今,剧中扮演人类或仙人的演员可以不戴面具,但扮演罗刹、猴王者仍必须戴面具。演员不演唱、不道白,必要时由幕后专人伴唱、念白或配音。传统演出剧目是脱胎于《罗摩衍那》的《帕拉帕拉姆》。

这种表演有一套程式化的舞蹈、动作语汇和表演要求。例如,就动作而言,伸出手,用手掌捂胸,表示自我介绍、言及自己、知道或懂得了;如果再配合以其他动作,如脸呈悲色、不安,则表示悲伤、忐忑、吃惊等等;双手交叉于胸前,手指尖与肩平,表示爱慕、神怡;披盖衣被,以手掌捂前额,表示惋惜、不适;手掌先贴近腮边再移至面颊,表示害羞、愧疚。如此种种,通过手脚、脸部、眼神、身姿等各种动作、表情的配合,就可以表现出世界万物和人物的丰富感情。这与印度“卡塔卡利舞”的手势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二者间可能存在事实上的渊源关系。 1VTJBC57zEkz1qPC9sV8Pld6ECffDP/AVC1RnpBVnqlrxqiTd6PyJMa4bm6rwUO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