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全称缅甸联邦,地处亚洲中南半岛西北部边缘,北部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相邻,西部和西北部毗邻孟加拉国和印度,东部和东北部与老挝和泰国接壤,西南和南部濒临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国土面积67万余平方公里,在东南亚地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位居第二。
缅甸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据考证,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缅甸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纵观缅甸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八个时期:
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缅甸早期
1世纪—11世纪初:骠国和孟国等部落王国时期
1044-1287年:蒲甘王朝时期
1287-1531年:南北分裂时期
1531-1752年:东吁王朝时期
1752-1885年:贡榜王朝时期
1885-1948年:殖民统治时期
1948年至今:独立后时期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主体民族缅族约有四千多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他们主要居住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一带。其余较大的主体民族还有七个,按人口数量排序,分别是克伦族、掸族、若开族、孟族、克钦族、钦族和克耶族。克伦族约有四五百万人口,主要居住在缅甸东南部的克伦邦;掸族约有四百万人口,主要居住在缅甸东北部的掸邦;若开族约有近三百万人口,主要居住在缅甸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孟族约有一百六十万人口,主要居住在缅甸东南部孟邦;克钦族人口约一百四十万,主要居住在缅甸北部;钦族人口一百一十余万,主要居住在缅甸西北部;克耶族人口约一二十万,主要居住在缅甸东部。据一些人类学家研究,缅甸民族主要是由属于澳大利亚人种的土著民族尼格利陀小黑人和从我国西北、华南和西南迁徙到缅甸定居的属于蒙古人种的羌氐族群、百濮族群和百越族群构成的。缅甸文化也是由尼格利陀小黑人和迁徙到缅甸境内的中国各族群共同创造的。因此,缅甸的一些民族与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族源相同、血脉相连、习俗相近,文化底蕴相同。
在众多从中国西北、华南迁徙到缅甸境内定居的民族中,孟族和骠族(缅族的一支)是最早迁徙到缅甸境内的两个民族。他们的本民族文化产生较早,为缅甸文化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孟族文化和骠族文化中具有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例如,孟族和骠族的服饰、居住的干栏式高脚屋、种植水稻的生产方式等,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早期影响,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自从印度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传入缅甸后,由于地缘因素、气候因素,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原因,缅甸人与印度的宗教一拍即合,很快就接受了印度宗教中的大量元素。印度宗教与缅甸人的原始宗教信仰互相融合,对缅甸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公元1044年之前,婆罗门教对缅甸太公王朝、古骠国的毗湿奴城、汉林城、室利差呾罗城时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1044年以后,蒲甘王朝建立,阿奴律陀王皈依佛门。在这位国王的支持下,南传上座部佛教逐渐在蒲甘兴盛起来,并取得了蒲甘臣民宗教信仰上的主导地位,被定为国教,一教独尊。从此,佛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印度教对缅甸文学和文化的影响,为缅甸人民后来的宗教信仰奠定了基础。之后的缅甸各王朝都极力推崇佛教,广收弟子,大建佛塔、寺庙,使佛教在缅甸获得了空前的发展。1871年,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贡榜王朝时期,敏东王甚至在曼德勒主持召开了第五次佛教结集。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等国的两千四百余位高僧与会,历时五个月,以律藏为重点进行了校正。之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将全本三藏镌刻在了729块石碑上,保存在曼德勒山脚下的古都陶佛塔(又名石经院)塔院中。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书”。
缅甸独立以后,在吴努执政的1954年5月至1956年5月间,在仰光和平塔人造石窟内举办了第六次佛教结集活动。这一次,来自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等国的两千五百余位高僧列席,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也派出了代表团共襄盛举。1958年,世界佛教联合会总部迁往缅甸首都仰光,缅甸的吴千吞当选为世界佛教联合会主席,标志着缅甸成为世界佛教的一个中心。
此前的千百年中,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佛教的教义、佛教的思想深深地扎根在了缅甸人的心中,深入到了缅甸人的骨髓,是缅甸人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佛教活动成为缅甸人最大的精神兴奋点,他们把几乎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了佛事当中。佛教的教规和戒律成为普通缅甸人自觉遵守的信条,变成缅甸人衡量是非的标准和判断伦理道德的准则,也是缅甸社会和谐、人们彼此间友爱相助的纽带。在佛教的长期影响下,缅甸人形成了一整套以佛教思想为核心,以佛教主题为主要内容的文学艺术体系。相关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等也都来源于佛教。本章中所论述的缅甸的民间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产生、发展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