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1.1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省略及与省略相关现象的研究一直是海内外语言学研究,特别是理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以形式句法理论尤其是生成语法理论的最简方案为理论背景,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现代汉语省略限制条件及其相关问题。

省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典型特征是语音和意义的不一致性(A Mismatch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这种不一致性主要体现为成分在形式上的缺失并不影响意义的解读。本书研究语料的选取主要是省略现象中的一些省略结构,例如:

(1)a.张三能开汽车,但是李四不能[]。

b.Some brought roses and others did lilies.

一些人拿来玫瑰花,其他人___百合花。

c.John likes movies, and Bill___concert.

约翰喜欢电影,比尔___音乐会。

d.超市有很多巧克力,但我只吃过德芙的[]。

e.张三前天[],李四昨天都去理过发了。

f.张三给李四买了一些东西,但我不知道是什么[]。

g.What tree did you plant, the birch[]?

你种的是什么树,是桦树吗?

以上这些用例涉及的省略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其中(1a)省略的是谓语,属于谓语省略(VP Ellipsis);(1b)省略的是动词,且省略位置上插入了助动词did,属于假空缺句(Pseudogapping);(1c)省略的是动词,属于空缺句(Gapping);(1d)省略的是名词;(1e)是并列结构省略;(1f)省略的是一个小句,属于截省(Sluicing);(1g)是疑问分裂句中(Split Questions)的省略。例(1a-g)说明,省略的结构十分复杂,其中涉及句法、语义、语用、语篇和认知等多角度、多层面上的因素,或者说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不过,不同性质的因素,其作用的大小、方式和范围有所不同罢了。当然,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整体倾向可概括为:句法是基础、语义是桥梁、语用是动因。

本书拟在对现代汉语的主要省略结构进行描写的前提下,基于焦点投射的分析模式,探讨现代汉语谓语省略、截省、限定词短语省略和假空缺句等结构模式及其生成机制。据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并探讨制约省略发生的指称限制、移位限制、允准限制、给定限制和语序限制等省略限制条件假设。我们试图将这些省略限制假设应用到汉语主要省略结构的生成机制分析之中,以检验其所发挥的普遍效力,目的是尽可能深入地揭示出隐藏在各种省略现象,尤其是省略结构背后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

基于英语、荷兰语等西方语言省略现象的研究已在句法、语义限制条件探索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如“省略给定限制条件”“允准限制条件”等制约省略结构生成的句法或语义条件。不过,类似的研究尚未在汉语中得以全面展开。因此,我们的研究首先就是将“省略给定限制条件”“允准限制条件”应用于现代汉语各种省略现象的具体分析中,而后在充分考虑汉语语法特点并力求对相关省略现象做出尽可能充分解释的前提下考察制约现代汉语省略的其他限制条件,包括省略的指称限制、省略的移位限制、省略的语序限制条件等。最后,我们在综合考虑各种省略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就现代汉语各种省略结构做出前后一致的描写分析及尽可能充分而又有效的解释。此外,我们还对汉语省略的相关现象,如“宾语省略”“伪装式动词短语省略”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1.2 常见的省略结构

目前国际学术界对省略结构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是英语,其他研究比较多的语言分别是荷兰语、法语和俄语。本节的主要目的是介绍一些常见的省略结构。语料的选择主要以汉语、英语为主,荷兰语和法语为辅助,并尽可能做一些英汉对比分析,用例选取多以典型的且在以往研究中出现过的例子为主,目的是总结、确认并展示主要的省略结构类型,以便于向国内学者介绍国外省略结构语料的研究现状。

以下是我们从文献的用例中归纳出来的主要省略结构类型及常见用例:

(一)名词短语省略(NP Ellipsis)&名词省略(N Ellipsis)

(2)Je prends la feur rouge.Toi, prends[la___jaune].

I take the fower red.You, take the yellow.(Fem.sg.)

“I take the red fower.You take the yellow one.”

(3)John bought a big car and Mary bought a small[].

(4)去年上映了很多大片,但我只看过姜文那部[]。

(二)并列删除结构

(5)他喜欢这本书(还是)他不喜欢这本书?

他喜欢不喜欢这本书?

他喜欢这本书不喜欢?

他喜不喜欢这本书?

(6)张三送李四一本书,[]赵五一束花。

(7)小陈昨天[]、老赵今儿早上都去探望过病人了。

(8)他们从苏州买了蚕丝被,[]南京买了咸水鸭。

(三)空缺句(Gapping)

(9)John likes movies, and[Bill___concerts].

约翰喜欢电影,比尔___音乐会。

(约翰喜欢电影,比尔喜欢音乐会。)

(10)John is fond of them, and they___of him.

(11)John loves sweets, and the children___too.

(12)张三喝了两罐雪碧,李四[]三罐可乐。

(13)我买了这个吉他,她[]那个琵琶。

(14)警察劝张三戒毒,[]李四戒赌。

(15)老师送了张三一本书,[]李四一支笔。

(四)剥落句(Stripping)

(16)John gave chocolates to Mary, and[Fred___]too.

约翰给玛丽巧克力,弗雷德也___。

(约翰给玛丽巧克力,弗雷德也给玛丽巧克力。)

(17)John gave chocolate to Mary, and[___fowers___]too.

约翰给玛丽巧克力,并且___花___也。

(约翰给玛丽巧克力,并且也给玛丽花。)

(五)谓语省略(动词短语省略)(VP Ellipsis)

(18)Tim likes swimming, but Paul doesn’t___.

(19)a.张三读了那篇文章,李四也读了。

b.张三喜欢这本书,李四也喜欢[]。

(20)张三没喝酒,李四也是。

(21)张三喝酒了,李四没有[]。

(22)张三会唱歌,李四也会[]。

(23)张三的妈妈做了件新衣服,李四也做了[]。

汉语中的谓语省略大多以“是”“否定”“情态动词”和“独立动词”的形式出现。

(六)截省(Sluicing)

(24)Policeman would like to help but he doesn’t know how[].

警察想要帮助他,但他不知道怎么帮。

(25)Anne invited someone, but I don’t know who[].

安妮邀请了一些人,但是我不知道谁。

(26)张三总是迟到,可我不知道为什么[]。

(27)张三喜欢一本书,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本[]?

(七)假空缺句(Pseudogapping)

(28)If you don’t believe me, you will the weatherman.

如果你不相信我,你会___气象员。

(如果你不相信我,你会相信气象员。)

(29)I rolled up a newspaper, and Lynn did___a magazine.

我卷起一份报纸,Lynn___一本杂志。

(我卷起一份报纸,Lynn卷起一本杂志。)

(八)片段话语(Fragments)

(30)Abby和Ben在一个聚会上。Abby问Ben关于他们两个人共同的朋友Beth将要约会谁。Abby问“Beth要带谁来?”Ben回答:“Alex”。

(31)Abby看见了一个不熟悉的人和Beth在一起,所以她不解地望着Ben, Ben说:“她在公园里遇到的一个人。”

片语多出现在口语中,如(30)中的“Alex”可看作是“Beth要带Alex来”的省略。片语比较复杂,可以是词、词组或句子,多出现在口语交际中。

(九)光杆论元省略(Bare Argument Ellipsis)

(32)a.A:Harriet has been drinking something.

B:Yeah, scotch.

b.A:When is Robin coming?

B:On Tuesday.

我们认为光杆论元省略是剥落句中的一种。剥落句的典型特征是在省略结构中,除了论元以外其他成分全部省略。

(十)荷兰语的情态补语省略(Dutch Modal Complement Ellipsis)

(33)Je mag langskomen vanavond, maar je moet niet

[langskomen vanavond].

You are.allowed.to pass.by tonight but You must not

[pass.by tonight]

You can drop by tonight, but you don’t have to.

(十一)荷兰语混合省略结构(Spading)

(34)Jef eid iemand gezien, mo ik weet nie wou da.

Jeff has someone seen but I know not who that dem

Jeff saw someone, but I don’t know who.

Spading是截省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指截省句中的wh疑问词和指示代词一起共现的情况,如荷兰语例子(34)中的wou和da在截省结构中共现。

(十二)附带省略结构(Swiping)

(35)Rab taught a class today, but I don’t know what about.

Swiping也是截省中的另一种特殊现象,指截省句中的wh疑问词和介词一起共现的情况,如(35)中的what和about在截省结构中共现。

通过对主要省略结构的列举和分析,我们发现,上述省略结构基本上可以归入三个大类:限制性短语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省略(截省通常被认为是IP省略)。汉语中的省略结构主要有名词性省略、谓语省略、截省和片语等。至于汉语中有没有空缺句和假空缺句,目前还有争议。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在第十一和十二章做进一步探讨。

1.1.3 省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省略是有语义内容且应有形式表现而实际上缺失了形式表现的一种语言现象。《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第七版:1173)对省略的定义是:“在一定条件下省去一个或几个句子成分,如祈使句中常常省去主语工‘你(们)’或‘咱们’,答语中常常省去跟问话中相同的词或词组。”《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5:658)对省略的定义是“the practice of leaving a word or words out of a sentence when they are not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it”。从上述两个代表性的词典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省略的一般特点是:语音和意义不一致,虽然在形式上有缺失,不过并不影响对意义的解读。

省略普遍存在于自然语言运用之中,对话语和语篇的构成、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各种省略现象展开了程度不等、范围不一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省略”却经常与诸如“零形式”(Zero Form)、“成分缺失”(Missing Object)、“空语类”(Empty Category)等一些相近的概念相混淆;此外,省略与空位、空语类等一些概念的关系不够明晰,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到我们对省略结构或现象的分析探讨。以下,我们结合英语和汉语语料,对文献中论及的一些典型“省略”现象做初步分析,在廓清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1.3.1 “空语类”与“省略”的关系

Chomsky将自然语言中的语类分为空、实两大类。空语类指的是在语言结构中没有语符列作为表现形式,但在句法与语义方面起作用的结构成分(韩景泉1997)。简言之,空语类就是没有显性的语音表达形式但有句法—语义地位的结构成分类。Chomsky(1981,1982)根据句法表现特征把空语类分为四种:NP语迹、变量(Variable)、大指代(PRO)、小指代(pro)。

NP语迹是由移位产生的,多出现在被动句或提升结构中。如(36)中的NP The problem、Tom均被移位到句子的主语位置,并在其初始位置留下语迹:

(36)a.The problem i was solved [ NPei ].

b.Tom i seems to [ NPei ] have solved the problem.

变量也是由移位产生,是从论元A位置移至非论元A’位置的成分所留下的语迹。与NP语迹不同,变量必须带格标记才能将格传给移进标句词COMP位置的名词词组,因为它们在句标位置无从取得格。变量与指称语一样具有[-照应性(anaphoric)、-指代性(pronominal)]特征,因而受约束原则定则(三)的制约,即必须彻底自由,其先行词占据非论元(A')、非题元(θ')位置。在英语中,关系分句里被关系词所替代的词语、wh疑问句中的wh疑问词以及主题句中被主题化的词语所留下的语迹都是变量(韩景泉1997),如(37):

(37)a.What i do you bring[ NPei ]?

b.The paper which i I wrote [ NPei ] was published.

c.Tom i ,Jean talks with [ NPei ].

PRO是指基础生成于某一结构位置、有语义内容但不能有形式体现的空语类。在约束理论中,用特征赋值[+/-照应性]和[+/-指代性]来表示不同类的DP,而PRO就是具有[+照应性、+指代性]特征的空成分。先行词与PRO的关系不是真正的约束关系,而是一种控制关系,PRO典型出现在非定式句的主语位置,并且是非格标记位置。如:

(38)a.The UN i tries [ CP C[ IP PRO i to help the Haitian Refugees]].

b.联合国 i 试图[ CP C[ IP PRO i 帮助海地难民]]。

小指代pro一般只出现在动词形态丰富的语言中,如意大利语等。

综上所述,各种类型的空语类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只涉及句法层面,特别是与句法位置密切相连;从词性上讲,它们大都是名词性的;其先行词无论有没有显性的语言形式,从语义上看都是指称性的(刘丽萍2006:14)。

空语类与省略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有一定的句法位置,都具有意义但却没有显性的词语表现形式,因而都可以纳入到“零形式” 这个概念的外延之内。然而二者在句法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异,不容混淆。

首先,省略一定有先行语且可以找回,或者说,省略可以根据其先行语恢复为显性词语表达,其语迹都能在句中找到一个同指的显性变量论元或可恢复为显性变量的零形式论元成分;但空语类不一定有先行语,即使有也不能找回。比如,pro就没有必要有先行语,因为此处根本就没有移位发生,也谈不上根据上文加以省略。此外,泛指性的PRO也谈不上先行语的问题。例如:

(39)张三会很快做出决定,李四也会。(刘丽萍2006:14)

(40)张三会很快做出决定,李四也会[很快做出决定]。

例(39)是省略,它的生成可能是通过PF删除或LF复制两种途径造成的,但可根据其先行语和具体的语法规则恢复为完整的句子(40)。但空语类却不一定有先行语,即使有也不能找回。例如:

(41)这本书 i ,我不看e i

(42) * 这本书,我不看这本书。

(43)The UN i tries [ CP C[ IP PRO i to help the Haitian Refugees]].

(44)a.联合国 i 试图[ CP C[ IP PRO i 帮助海地难民]]。

b. * 联合国 i 试图[ CP C[IP联合国 i 帮助海地难民]]。

例(41)、(43)和(44a)中空语类不能找回其先行语,变为(42)和(44b)。

其次,从句法生成的途径来看,空语类的生成可能是基础生成的(PRO),也可能是移位造成的(NP语迹和变量)。而现有研究认为省略的生成途径主要有两种:LF复制和PF删除。我们认为空语类的生成倾向于在显性句法操作之前就已经完成,而省略主要是在语音层面或逻辑层面上操作的。

再次,省略从包含的词类、范围和结构等方面来看要比空语类复杂得多。空语类可以表现NP语迹、变量、PRO、pro,而省略结构中空缺的部分可能是一个词汇语类,如空论元(Null Arguments)、动词等,也可能是一个完整短语或部分短语形式,如谓语省略、截省、剥落、片段结构、小句省略等结构中的成分;空语类并不涉及句子结构,而省略研究还包括比词汇和短语更大的语法单位—句子结构,如并列结构等。

最后,空语类涉及的是句法层面及其相关的语义问题,特别是空语类生成过程中的句法位置。而省略不仅涉及句法问题,还要涉及语义、语用、语篇和认知等多个层面。在语义和认知层面,省略可以从理想的认知模式(ICM)、认知转喻、事态场境等角度去解读;在语用和语篇层面,省略的解读还要涉及语境、信息结构中的话题和焦点等因素。

1.1.3.2 “空位”“零形式”和“省略”的关系

“空位”就是一个结构位置没有填入任何结构成分,因此也就谈不上是否存在“零形式”,而“缺省”指的是有成分但没有显性词语表现形式,因此总是导致“零形式”现象出现,就如同真空下的瓶子和装有空气的瓶子。尽管“空位”与“缺省”之间在听觉或视觉上没有差别,但却存在着有无成分的差别(李大勤2003a:22-23)。这里提到的“缺省”即为“零形式”。“空位”和“零形式”的共性前提是:在结构中有一个句法位置的存在。以往对于零形式的研究,大都是从句法—语义关系角度来探讨一个结构位置上是否存在零形式,这往往模糊空位与零形式之间的差别。

“空位”与“零形式”相对,而空语类属于零形式 的一种。因此,“空位”和“空语类”分属于不同层次的概念。一个结构的句法位置上存在隐性论元,可能是语迹,也可能是PRO或pro。而空位则是某一结构位置上没有填入任何结构成分,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省略”是“零形式”的另一种情况,是可以根据语境信息恢复为一定词语形式的零形式。例如:

(45)a. 这个菜 一口 都没吃。(下画线部分为可省略成分)

b.我 一口 都没吃。

c. 一口 都没吃。

d.没吃。

此外,这里有必要明确一下空位出现的几种情况。一般来说,空位出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基于语篇生成的空位”“不及物动词之后”和“成分缺失”。后两种情况,我们在下文中将继续探讨,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基于语篇生成的空位。

对英语和汉语这样的SVO型语言来说,特别是在汉语句子的构造过程中,句法是基础,语义(关系)是桥梁,语用因素才是决定汉语复杂多变的句子赖以生成的根本动因 。因此,在句子结构分析方面应该特别强化对句子进行语义、语用和语篇等综合层面的分析。我们依据李大勤(2003a)对于“Vs前多项NP句”及汉语句子的语用构型分析中所提出的句法分析模型对下述例句进行分析。

这种模型的表达式为:/NPt|NPc1 ... NPcn||NPs NPf Vs NPd NPo。/(0≤n≤3)(李大勤2003a)。依据这个模型,可以把一个汉语句子的结构模式分析如下:话题(Topic)+主题(Theme)+主语(Subject)+谓语动词(Verb)+宾语1(Object1)+宾语2(Object2)。其中话题属于句法之外的语篇和语用问题,是在评述之前生成的,而评述部分是围绕话题展开的;受事性成分一般位于主题位置,而施事性成分一般位于主语位置;宾语部分根据其复杂程度,可以分为第一宾语和第二宾语。

根据上述模型对于“零形式”和“空位”的分析如下例所示:

在例(46a)中,话题是基础生成的,宾语位置上的“这本书”移到主题位置,由于主题位置的“这本书”与话题位置上的“这本书”同指,根据“同形同指,在后删除”的原则,主题的位置表现为零形式,这个位置上有成分,只不过这个成分没有语音表现形式,(46a)的分析是建立在移位的基础上。同理可以分析(46b、c)。(47)中既有零形式又有空位,其中空位是基于语篇生成的,我们认为这种生成方式是完全可能的。对(47)的理解有四种,分别为:妈妈让别人为自己做了件新衣服;妈妈自己给别人做了件新衣服;妈妈让别人(裁缝)给别人(孩子)做了件新衣服;妈妈自己给自己做了件新衣服。以(47a)为例,其意义理解为“一件新衣服”必须是属于“妈妈”的,该句主题位置为零形式,主语位置为“空位”。因为主题位置的“妈妈”与话题位置的“妈妈”同指,根据“同形同指,在后删除”的原则被删除,所以主题位置表现为“零形式”,而主语位置的空位是基于语篇基础生成的。同理可以分析(47b、c、d)。

1.1.3.3 “成分缺失”与“省略”的关系

成分缺失指的是部分及物动词当作不及物动词使用的现象。当一个及物动词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尽管理论上讲该及物动词的宾语位置仍然存在,但却不能由受事类论元占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分缺失其实就是一种无论元占据宾语位置的现象。质言之,无论元占据的位置是“空位”。Goldberg(2001:506)认为成分缺失的性质是非明确性的(Non-Specific),并且可以从语境中推导出来。成分缺失描述的可能是反复性行为(Iterative Action),也可能是通用行为(generic action)。例如:

(48)The chef-in-training chopped and diced all afternoon.(iterative action)

(49)Pat gave and gave, but Chris just took and took.(iterative action)

(50)Tigers only kill at night.(generic action)

(51)The singer always aimed to please.(generic action)

缺失的成分既不可能是焦点,也不可能是话题。因为英语中的自然焦点是不能省略的。学界一般认为,成分缺失句中要表达的焦点是用动词所表达的行为(Activity Expressed by Verb)(Erteschik-shir 2007)。

总之,成分缺失属于“空位”,而省略属于“零形式”。

1.1.3.4 “隐含”与“省略”的关系

“隐含”是吕叔湘(1979:59)提出来的,他认为,“隐含这个概念很有用,隐含不同于省略,必须可以添补才叫做省略。”吕先生还以是否能在句法结构里恢复原位为标准,区分了“省略”和“隐含”。例如:在“他要求参加”和“他要求放他走”中,可以说“参加”前边隐含着“他”,“放”前边隐含着“别人”,但是不能说省略了“他”和“别人”,因为实际上这两个词不可能出现(吕叔湘1979:59)。李大勤(2003a:23)区分了“空位”“零形式”“省略”和“隐含”等概念,认为“隐含指结构位置上有语义内容但不能有形式表现,省略也是有语义内容,但可以有形式表现而实际上没有形式表现,只有省略导致的零形式可以恢复为有形的词语形式”。此外,范开泰(1990)、荣晶(1989)、张国宪(1993)、黄南松(1995)、邢欣(2004)都对隐含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隐含”就是空语类,与省略有着本质的区别。上节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这里不再赘述。

1.1.3.5 “省略现象”“语义省略”和“省略结构”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有必要理清“省略现象”“语义省略”和“省略结构”的关系。省略现象涵盖的范围最大,包括语用省略、语义省略和结构省略(句法省略)等;语义省略包括省略结构的语义省略,也包括非省略结构的语义省略,如言语交际中的语义省略等;而各种省略结构肯定都具有语义省略的解读。其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省略现象、语义省略和省略结构关系

综上所述,与省略相近、相关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图1.2 省略相关概念关系

总之,本节结合英语和汉语语料,重点探讨了“零形式”“成分缺失”“空语类”“空位”和“隐含”等与省略相关或相近的一些概念,旨在廓清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上述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便明晰本书的研究对象,为后续的研究做进一步铺垫。 sJV9nBi7/x3GSLeWuJ05B3iGC9J8k7XsjaWs/geflCdkKA38x6T5/xKgcRGbtlb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