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国内省略研究综述

2.2.1 汉语省略研究的传统和主流观点

在国内语言学界,自马建忠(1898)开创汉语语法研究以来,黎锦熙(1924)等早期学者都曾关注省略现象并对其进行探讨。但这些探讨主要基于研究者的经验和直觉,对现象的分析也局限于相关现象的描述,未做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如马建忠(1898:393)分析了省略的原因:对话、承上、命令或避重名,指出存现句和其他非主谓句没有省略起词(主语),属于完整的句子。黎锦熙(1924)探讨了句子主要成分的省略,认为句子的主语、述语和述语所带的宾语或补足语都可算是主要成分,其省略有以下几种情况:对话时的省略、自述时的省略、承前的省略、“的”字的特别用法下的省略、量词的特别用法下的省略、平比句中的省略。

而后,赵元任(1968/1979)、吕叔湘(1979)、朱德熙(1982)、王力(1985)、廖秋忠(1984)、陈平(1987)、荣晶(1989)、范开泰(1990)、张国宪(1993)、黄南松(1995,1996,1997)、王维贤(1997)等一批学者开始尝试深化对省略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研究的态势也向全方位、多角度拓展。比如,吕叔湘(1979:67-68)就提出了界定省略和隐含的两个条件: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填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填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填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这样才能说是省略了这个词语。此外,吕先生还认为“隐含”这个概念很有用,“隐含”不同于“省略”,必须要可以添补才能叫做省略。赵元任(1968/1979)主要从结构主义视角研究零句 。朱德熙(1982:220-221)认为省略是指结构上必不可少的成分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没有出现,从原则上说,省略的成分应该是可以补出来的。王力(1985:310-316)认为凡比平常句子形式缺少某部分者,叫做省略法。省略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的表达“非但简洁,而且顺口,切勿认为省略是一种缺点”。省略多由承接法而来,此外还有习惯性省略,包括替代法和称数法两种。陈平(1987)的研究立足于功能主义视角;张国宪(1993)则对隐含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屈承熹(1998/2006)探讨了与名词短语省略相关的话题链和零形回指等问题。在这些文献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王维贤(1997)的研究成果在汉语省略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王先生首次把省略分为语义省略、句法省略和语用省略三类,并立足于三个平面理论对省略现象展开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探讨,体现了省略研究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向。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都没能跳出省略研究的传统思路。

中国学者对省略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开始吸收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些新的理论成果,在研究视角上有较大程度的进展。沈阳(1994)、胡壮麟(1994)、李大勤(2003a)、邢欣(2004)、姜望琪(2004)等学者的研究是其中的代表。胡壮麟(1994)和姜望琪(2004)从功能语法角度论证了省略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的解释作用;杜道流(2000)从言语交际等角度对省略展开了研究。李大勤(2003a:22-23)结合形式句法理论,解释了“空位”“缺省”(零形式)和“省略”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廓清与省略相近和相关的一些概念,具有重要意义;邢欣(2004)从生成语法角度探索了与空语类相关的省略问题。这些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思路对省略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到目前为止,汉语语法学界已经对省略的类型、产生原因及与隐含等和省略相关及相近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积累了众多的文献,这些都为我们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2.2 省略研究的认知视角

中国对省略的认知研究是随着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热潮的兴起而逐渐延伸到省略领域的。我们曾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省略”和“认知”为检索词,以“1979-2019”为时间跨度进行跨库检索,共检索出期刊论文30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10篇,其中大多数文献是2008年以后出现的。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中国认知语言学界进行省略研究大多以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理论、图形—背景(Figure-Ground)理论、理想认知模式(ICM)理论、可及性理论、关联理论等为主要背景,且都涉及经济原则、省力原则等为语言学界广泛接受的一些原则观念。比如,夏日光(2010:103-105)认为省略就是人们把注意力和视觉焦点放在信息上,把已知信息或旧信息予以省略,突显新信息;而按照图形—背景理论,新信息是图形,得以突显,旧信息是背景,予以省略;省略的本质是一种信息的突显,是一种语义空位。陈伟英(2009)借助认知语用交际观,引入经济原则、省力原则及可及性理论作为主语省略实证研究的理论背景,自行设计了主语、话题、提及、干预、距离和推进等六个参数,对汉语主语省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分析。李欢(2008)依据显著性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宾语省略进行认知分析,并把宾语省略分为隐形宾语、空位宾语和代体宾语三类。吴迪龙、赵艳(2010)借助ICM理论中的四大认知模型对语义省略进行了解释。

张天伟、卢卫中(2012)认为概念转喻是识解省略现象的认知机制之一,从与概念转喻框架密切相关的认知参照点、隐转喻、事态场境和脚本理论等视角阐释了省略现象的认知转喻机制,并在区分语用层面和语篇层面的基础上对省略现象进行了认知语义解读。齐沪扬(2010)从认知角度解释了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即“把+O+VR+L”句式中处所宾语的省略和移位。

由以上综述可见,目前中国学者对省略的认知研究正呈百花齐放的多角度研究态势,不仅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省略研究的传统思路,也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课题,比如省略与认知的关系、省略在语篇的构成和理解中的作用等等。然而,省略的认知研究在偏重意义解读的同时,有忽略省略的句法属性之倾向,因而也难以在本质上深刻把握这种语音表达和意义理解的不对称现象。此外,省略与“空语类”“零形式”“成分缺失”“空位”“隐含”等概念是既相互区别与又相互联系的关系,若在展开省略的认知研究过程中不加区别,会造成理论探讨和解释上的混乱。 MZ2lK2sqENqNam8zIr6MbyQPvLayr+8UD+mrRGic7KW0Zl3wu/IqIiPKJnboE6X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