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语用翻译学的建立

对翻译进行语用研究,或者把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投放到翻译研究中的外国学者,最早有哈蒂姆和梅森 [1] 。其他还有格特 [2] 、希基 [3] 、韦伯 [4] 等。我国有张亚非 、何自然 、曾宪才 、钱冠连 、李鲁 、叶苗 、宋志平 、赵彦春 、周明 、蒋磊 、吕俊 、钱多秀 、陈淑萍 、李菁和陈莉莉 、翁德珍和李菁 等等。“语用翻译”的说法在国内最早见于张新红和何自然的文章,意思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他们“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和练兵场”,同时让翻译领域“检验”语用学理论。 高云和韩丽也用到该说法,指“把语用学理论创造性地应用到翻译中”

语用学的各个“语用原则”是如何单独或协作地支配和解释言语交际和翻译活动的呢?“语用翻译学”不仅要深化语用学研究以及翻译学研究,更要从语用学的经典理论和新视角考察诸多翻译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其他一般翻译问题,并能解决翻译的疑难杂症。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二十年我们看到了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语用翻译学”的说法最早出现于叶苗 ,并在曾文雄 和侯国金 那里得到了发展。曾先生的论著首先阐释了语用学的思想渊源,然后阐述了各种语用翻译观,还涉及诗歌翻译和文化派译观,对“语用翻译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在笔者的论著中,《语用标记理论与应用:翻译评估的新方法》(2005)是从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发展而来,该著作将标记理论服务于语用学研究,并借用奈达的“动态等效”翻译观来研究翻译问题,提出了译评的量化方法。《语用标记价值论的微观探索》(2005)阐述了指别语、否定句、条件句和疑问句的翻译问题,是最早系统地从语用视角研究这几种重要的话语/语用现象及其翻译的论著。以上语用翻译研究的阐释后来再辅之以几篇论文:《语用标记价值假说与语用标记等效翻译假说》(2005)、《浅论语用标记等效原则》(2005)、《语用标记等效值》(2005)。2008年笔者出版了《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顾名思义既是对语用学大是非问题的全面梳理,也是正式提出并演示语用如何联姻翻译。该书正式提出“语用翻译学”这一术语并初步铺设了“语用翻译学之路”。该书初步探讨了语为、礼貌、语境、含糊等的语用翻译思路。2012年《当代外语研究》(第6期)开设了一个名为“语用翻译学”专栏,发表了三篇从语用视角研究翻译问题的论文,还有笔者自己的“主持人语”—“语用翻译学何以可能”,算是“语用翻译学”在我国正式(刊物上)亮相。而最新的“语用翻译学”研究是李占喜的专著,其书名就是《语用翻译学》 ,不过其英语书名是 Pragmatics - based Translatology ,回译则是“基于语用(的)翻译学”,因此黄忠廉“祈盼翻译语用学”或真正的“语用翻译学”。 语用翻译学不仅意味着语用学“渗入”和指导翻译学,还意味着翻译学“反哺”和发展语用学。

“语用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至少要探讨以下问题:

①何谓语用和语用学;

②何谓翻译和翻译学;

③语用学和其他语言学学科的关系;

④翻译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⑤语用学的学科性质、任务、课题、方法等;

⑥翻译学的学科性质、任务、课题、方法等;

⑦语用翻译学的学科性质、任务、课题、方法等;

⑧何谓意义;

⑨意义的显和隐;

⑩意义的动态性;

⑪意义的模糊性;

⑫意义的浮现性;

⑬预设和衍推;

⑭规约含义和非规约含义;

⑮微观含义和宏观含义;

⑯语用原则;

⑰语用意图;

⑱语用推理;

⑲指别语;

⑳语境论;

㉑经典格赖斯语用观;

㉒新/后格赖斯语用观;

㉓微观语用学;

㉔宏观语用学;

㉕社会语用学;

㉖跨文化语用学;

㉗文学语用学;

㉘语用修辞学;

㉙元语用学;

㉚以上语用研究的翻译投射和服务;

㉛翻译史和翻译家研究;

㉜翻译的新旧争鸣;

㉝翻译标准;

㉞神似论;

㉟化境论;

㊱等效论;

㊲文化观;

㊳人名翻译;

㊴艺术作品名翻译;

㊵术语翻译;

㊶构式翻译;

㊷散文翻译;

㊸诗歌翻译;

㊹修辞翻译;

㊺宗教典籍翻译;

㊻文学典籍翻译;

㊼内译和外译对比;

㊽翻译职业化时代的特点;

㊾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

㊿口译问题;

51翻译评估和对比;

52语符翻译(理论);

53机器翻译;

54语言生态;

55语言景观及其公示语;

……

[1] Hatim, B. & I. Mason. 1990.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 London: Longman. Hatim, B. & I. Mason. 1997. 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 London: Routledge.等等。

[2] Gutt, E-A. 1990.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translation—Without a translation theory. Target (2): pp.135-164;Gutt, E-A. 2001. Challenges of metarepresentation to translation competence. Plena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LICTRA, University of Leipzig (4-7) (Unpublished MS). 等等。

[3] Hickey, L. 1989. The Pragmatics of Style. London: Routledge; Hickey, L. 2001.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语用学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等。

[4] Weber, D. J. 2005. A tale of two translation theories. Journal of Translation (2): pp.35-74. CzqsyVGbHr1oqF7ZgC2Ln0mNO47/ri4wdjdFC9UCcaG1xqWhzTT3uDI3EGIjD23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