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2 关联论

语感和人类的本能告诉我们,交际的话语或语为之间都应该是关联的,且互相顺应以及顺应语境和交际者的语用目的(的变化)。此种无处不在的关联和顺应在语用学家的论著中得到了颇多论述并成为有名的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

“关联(理)论”由斯珀伯和威尔逊 [1] 提出,他们把格赖斯的四条(准则)压缩为一条并改称“原则”,即“关联原则”,因此属于“新格赖斯语用学(neo-Gricean pragmatics)或“后格赖斯语用学”(post-Gricean pragmatics)学派的极端“归结主义者”(reductionists)。他们被认为是继承了格赖斯的学说的合理方面,同时克服了其不合理方面。

斯珀伯和威尔逊 [2] 用一个原则的两个次则(称为两个“原则”)来解释“关联原则”和关联论。第一个原则或次则叫作“认知关联原则”(cognitive principle of relevance):“人的认知倾向于追求最大关联”;另一个是“交际关联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of relevance):“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当设想具有最佳关联。” [3]

“关联”是“假设P同一系列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 。“当且仅当一个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语效时”或者受众所付出的心力比较小时,“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 [4] “考虑到关联度,某(些)假设在一定语境中或多或少具有语境效果,因此也就具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性。” [5] “关联就是话语之间以及话语同语境(上下文和情境)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联系。”“如果一句话p和另一句话q,加上背景知识,能产生它们单独加上背景知识时不能产生的新信息,那么p和q就有关联。” [6] “关联”分为“语境中的关联”(relevance in a context)、“个体的关联”(relevance to an individual),“具体现象(或刺激信号)关联”(relevance to a phenomenon)等。“语境中的关联”就是“语言刺激信号在语境中的关联或关联于语境素”,“个体的关联”指的是“(关联)与交际个体有关”,“具体现象(或刺激信号)关联”指的是“该现象关联于交际话语或个体”。 [7] 笔者的几个旧例子是:三人在电脑上“斗地主”,手上的17-20张牌如此这般排列,此乃以关联为取向的重组,电脑网络系统会依据程序自动编排。但是,一个3是做单独的3还是和另外两个3一起构成“三带一”?还是和“4567”构成“顺子/链子”而剩下一对三呢?这里涉及的首先是出牌前自动数字组合的关联(性),然后是“游戏中(根据游戏的变化[语境素]调节)的关联(性)”,其“打牌风格和水平是游戏者个体的关联(牌如其人)”。

关联论认为,“任何明示性(ostensive)的交际活动—即有意识地让对方明白意图—都意味着本活动有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 。“最佳关联”其实是“优选关联”,“足够关联”(adequate relevance)。 [8] “最佳关联假设”(presumption of optimal relevance)如下 :当且仅当(1)相关明示刺激信号具有足够关联,值得受众付出心力给予加工;(2)相关明示刺激信号是与言者的能力和偏好相匹配的最为关联的信号时,一种假设具有最佳关联。言者的语义生成是关联的,“听者对话语的理解过程不仅是推理过程,而且是一个明示推理(ostensive inference)过程。”

明示推理交际就是“说话人发出一种刺激信号,使之对交际双方互相显映,通过这种刺激信号,说话人意欲向听者显映或更加清楚地显映一系列的命题﹛I﹜” [9] 。例如,小强和小莉约会两小时后,没吃没喝任何东西。小莉打了一个哈欠,干咳一声,说:“你累吗?渴吗?”作为听者的小强接收的信号是小莉发出的(1)哈欠,(2)咳嗽,(3)问题。这些信号(假如都是有意的)意欲小强显映(明白)的是一系列命题(思想):(1)我累了,(2)我渴了,(3)男女约会应该有吃有喝的,(4)男方应该买点招待女方,(5)我想静静(休息休息)等等。这些合起来就是“命题集”。心领神会的小强可能会说:“对不起,你休息一会儿,我去买果汁和薯片。”根据关联论,“一句话的关联性越大,要求做出的推理就越少,语境/认知效果也就越高。反之,一句话的关联性越小,要求做出的推理就越多,语效也就越低” ,可见,语效(正因素)和心力(负因素,如人力、物力、时间、精力)是关联的两个条件。关联理论可以用语境/认知效果(contextual cognitive effect)和心力的比率来表示关联(度):关联(度)等于语(境)效(果)除以心力(即:“Relevance = Cognitive effects÷Processing efforts”)。 [10]

也就是说,关联度决定于语效和心力,语效越大,越关联;心力越大,越不关联。人们(受众)付出心力是否总是能够获得语效,取决于话语是否复杂,语境是否明确,在特定的语境中推导时付出的心力的大小。 可见,“关联是一个由最大关联到最小关联/无关联的连续体”,包括:最大关联(maximally relevant)、强关联(very relevant)、弱关联(weakly relevant)、完全不关联(irrelevant)。 不能想象没有语效的关联,也不能想象不付出任何心力可得的关联(语效)。一般对比所言之“不关联、无语效、无心力”都是相对的,实际指的是弱关联、低语效、小心力。

根据关联论,交际者的言语要传达的有两个意图:“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和“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后者则是更重要的,因为交际者往往是通过前者传达后者。例如当夫人要我做家务时我说有球赛,信息意图是告诉赛事,但它不是要紧的话,所隐含的“因为有重要球赛要看因此不能做家务”,“因为不能做家务,请你代劳吧”则更为重要。正常人都有关联的直觉,交际总是以关联为取向(relevance-oriented)的。上例的生成和解读就是如此。

受众推理话语的意思或含义(交际意图)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先推导“隐含前提”(implicated premise),再推导“隐含结论”(implicated conclusion) 。如:

(33) A : What do you think of Crown?

B : I like foreign cars.

B的隐含前提是“Crown is a foreign car.”(皇冠是外国车),隐含结论是“He (B) likes Crown”(他喜爱皇冠)。解读者在推理中有时需要通过扩充语境(信息)得以进行语用充实,一般是利用百科知识,从短期记忆中调用相关知识,或者从周围的有关情景中调用信息。语句中指别语的人称赋值(如“this man”指谁,“会迟到”是参加何事会迟到)等都需要如此这般的语用充实。

[1] Sperber, D.&D. Wilson. 1986/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二版]》.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Sperber, D. & D. Wilson. 2008. The pragmatics of metaphors. 陈新仁编译. 《外语学刊》(2): pp.74-83。

[2] Sperber, D.&D. Wilson. 1986/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二版]》).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Ibid., PF. 29, 158. “PF”意为该书的汉语介绍页。另见:Huang, Yan. Pragmatics . pp.182-183.

[4] Sperber, D.&D. Wilson.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 Oxford: Blackwell. pp.122, 125.

[5] Gutt, E.-A. 2006.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Relevance theory. In: Brown, K. (ed.). Encyclopedia o 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nd ed.). Amsterdam: Elsevier.

[6] Smith, N.&D. Wilson. 1979. Modern Linguistics: The Results of Chomsky’s Revolution . Harmondsworth:Penguin. p.172;侯国金,《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106页;侯国金,《语用学精要:语用能力对阵语用失误》,62页。

[7] Sperber, D.&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二版]》). pp.144, 152。

[8] Sperber, D.&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二版]》). pp.144, 152。

[9] Sperber, D.&D. Wilson.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 Oxford: Blackwell. p.63.

[10] Huang, Yan. Pragmatics. p.183. fXlnfxhnBauQBsGKrgTP56hjDhvamhsoI9uKBRt65sdKlcgBRVH3lSEe1NsLxWk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