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3
学术指向有异

众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前是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乔姆斯基于1957年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Chomsky 1957)理论,将结构主义“革命”为形式主义。这股浪潮几乎淹没了整个语言学世界,当时的功能主义流派无法与之抗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以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过于强调客观性、经验性和可验证性,从而把语言的意义研究置于次要的、甚至完全排斥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形式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是理想的说话者,它只是对语言学的研究和对语言系统本身(即能指)的研究,而不是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不涉及语言的所指问题,因此具有明显的理论局限性。系统功能语言学正是在此大背景下诞生的。它“反其道而行之”,以研究语言意义而著称,因而很快赢得大批追随者,韩礼德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认为,语言应被解释为社会意义系统,伴之以意义才得以体现形式;形式是走向目的的手段,其本身不是目的;语言学家要解决的不是“这些形式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这些意义如何表述”的问题。(胡壮麟、姜望琪 2002:692-707)由此可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与形式主义的对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功能语法理论的学术指向,显然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指向有所不同。从学理形态看,它是在与传统语法的抗衡中发展起来的,只是隐含着功能主义的彼得堡学派与结构主义的“莫斯科语言学派”( Московская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ая школа )之间的抗衡。因此,其指向对象是“结构主义”而不是“形式主义”,指向方式为“间接抗衡”而不是“直接对立”。 C0dV8+A7dkZrULIsm9R7w+QRhQcjvQ59MvpqNdckdnTZtl49+apV3NzDp43H+GI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