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两大理论的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1.1.1
基本概况

功能语法研究在俄罗斯不仅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有着不同的分支和流派。其中主要包括彼得堡流派(即邦达尔科的功能语法理论)、左洛托娃( Г.А.Золотова )的功能交际语法(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符谢沃洛多娃( М.В.Всеволодова )的功能交际句法理论( Теория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ого синтаксиса )、梅里楚克( И.А.Мельчук )的“意思—篇章”理论( Теория «Смысл—текст» )等。由于不同的文脉传统,这些流派对语言描写或阐释的原理和方法不尽相同。其中,就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丰硕性以及影响力和知名度而言,邦达尔科的功能语法理论最为突出,在中国尤为如此。在中国俄语界,人们对俄罗斯功能语法的理解主要指邦达尔科的功能语法理论。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俄罗斯功能语法研究的代名词,也最能代表俄罗斯功能语法研究的水准和特色,其成果之多、影响之大都是有目共睹的。该理论在学理上传承彼得堡语言学派的基本学说,重点发展谢尔巴( Л.В.Щерба )提出的“从意义到形式”的“积极语法”( активн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思想和梅夏尼诺夫( И.И.Мещанинов )关于“概念范畴”( понятийная категория )的思想,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邦达尔科在研究俄语时体学( аспектуальность )的基础上,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它旨在描写参与表达话语内容的语法单位的功能规律和规则。( Бондарко 2003:3)与传统语法采用的由形式到意义的描写方式不同,功能语法理论主要是依据由意义到形式的原则对语法现象进行整体描写,它侧重研究语言和言语现象的各种“功能—语义范畴”(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ая категория )。其特点是通过“功能语义场”( фунциональн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ое поле )的概念把属于不同语言层面(词法、句法、构词、词汇等)但具有同一语义功能的手段看作一个整体,对它们在言语中的功能进行全面描写,再通过“范畴情景”( категориальная ситуация )的概念对这些手段在言语中的功能以及功能机制进行全面阐述,从而打破了传统语法中各个语言层面(语法学和词汇学)之间的界限,同时将语言系统描写和言语功能阐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功能语法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它是学理上的“语义功能主义”,即注重“从内容到形式”的描写原则。但是,功能语法理论同时仍坚持“从形式到内容”的原则,因为它强调从形式到内容的方向是任何一部语法所必需的。其次,它强调描写方法和手段上的整体性,把传统语法中被人为分离的语法学和词汇学紧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即把属于不同的语言层面(词法、句法、构词、词汇等)但具有同一语义功能的手段结合为一个整体。毋庸置疑,相同的意义在语言中可以用不同层面的手段表达。然而,只有功能语法理论消除了形式上的局限性。再次,它描写视域上的言语交际观,即在系统语言观的基础上,在语言分析中充分考虑到语法意义与说话人意图之间的联系,注重描写不同层面的语言单位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功能及其规律。最后,在功能语法理论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上,功能语义场是其主要研究内容,但并不是全部,语法范畴(体、时、态等)、语法范畴的不同类型(动词范畴系统、静词范畴系统等)、词形、词类、句子以及句子成分也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不过,功能语法始终是依靠语法属性的,同时也是受它的限制的,否则无从确定语法研究的对象。

综上所述,功能语法理论最大的特点,也是最为学界推崇的是其研究范式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其既坚持从意义到形式,又不摒弃从形式到意义的方法原则。它既坚持系统语言观点,又注重言语交际观点,同时把语言各个层面的内容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功能语法理论的这些特点和思想都是通过功能语义场这一概念来体现和实现的,因此,功能语法理论也被称作功能语义场理论。应该说,功能语法理论有着比较完整和科学的理论框架,它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原则,而且它的研究是符合当今语言学的发展方向的。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语言学派之一,由韩礼德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该语言学范式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地方,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其对语言系统的认识和对语言功能的提炼。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系统语法”(Systemic Grammar)和“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两个部分。系统语法重点探讨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在这一部分,韩礼德十分重视对语言系统的描写,他把整个语言看作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选择的、由众多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也叫做“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说话人使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过程被看作是从该系统网络中进行各种有意义的选择(朱永生、严世清 2001:3-4)。功能语法部分则着重说明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系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语义功能而逐渐形成的,人们在语言系统中进行选择时,也是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韩礼德认为语言的功能是千变万化的,具有无限性,但人们可以把这些功能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更具有概括性的功能,即“纯理功能”(metafunction)。系统功能语言学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用语言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交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三大纯理功能来归纳和分析人类是如何运用语言的意义潜势来实现传递信息、构建社会现实、维系或建立社会关系等交际意图的(朱永生、严世清 2001:19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2005:12-14)。其中的语篇功能把语言功能的研究指向语言本身,使得韩礼德的功能思想与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i)和布勒(K. Büler)等前人区别开来,因为前人都是通过语言来研究别的问题,例如人类学、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他们的目标都在语言之外(Halliday 1978:48;孙迎晖 2006:100)。一般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理主要体现为以下六种思想:纯理功能思想、系统(system)思想、层次(stratification)思想、功能(function)思想、语境(context)思想、近似的(approximative)或盖然率的(probabilistic)思想等(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2005:12-14)。

可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中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语言的系统性,二是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三是强调语篇的连贯性。系统功能语言学立足于语篇层面上的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外环境的关系,把语言现象放置在社会环境中考察和研究,它重视人们使用的自然语言,认为凡是人们使用的语言,无论是否符合语法规则,都值得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系统与言语实际相联系,致力于展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下的语言特征,以及语言在某个特定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 ULS9/rsXvq9cvp+sWb3S7vFv+uZ2q8joX9LwSiMtaH+BEx+7mJA0o9nRNW3BfLA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