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东主任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研究领域颇有影响,这不仅因为他有业务专长且为人低调、谨慎,还在于他的刻苦钻研。当他把一本厚厚的书稿《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证》送到我的面前,邀我为其写篇序时,我还是暗自吃了一惊。没想到,他因职责使然,奔波忙碌,竟能挤出业余时间撰写了这部著作,不禁令我刮目相看。
什么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顾名思义就是质量的基础设施,这一设施具体是指计量、标准、认可、合格评定等要素。这是在2002年由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提出的概念,2014年由原质检系统引进国内,逐渐被国内业界所熟知。按理说,我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有发言权的。我于2013年在俄罗斯举行的第36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上成功当选主席,2015年起正式上任,一直干到2017年12月31日。因此,我非常了解标准化工作,而标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中十分重要的要素之一。
当今,随着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再平衡,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模式,各国之间的双边、多边贸易投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密切。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为国际通用的,连通经济、贸易与社会的“技术语言”,不仅能促进贸易便利化,更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世界各国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领域既加强紧密合作,又展开激烈竞争。以标准为例,世界最大的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家,这些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98%,GDP的97%。国际标准化组织负责除电工电子和电信以外的所有领域的标准化活动,与世界上众多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制定了近2万项标准,而且每年都在增加。国际标准已经向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碳足迹、水足迹、公共安全和反恐、反欺诈、反贿赂等领域发展,涉及国家主权、发展权、人权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由此,提升标准实施的效能,推动更高水平、更广范畴的标准化,将会极大推动国家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广泛共识。
这本书主要围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演进、研究现状、国际实践、量化评价、经济影响、案例分析和行业评估来展开。我是非专业研究者,对此不宜多作详述,但书中关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介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确有作者匠心独到之处。大凡有志于研究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员,都可以通过学习实践从中受益。
本书可说是为推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在我国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由于蒋家东等人的经验、才智和辛勤付出,本书的指导价值在同类书籍中是不可多得的。希望本书的问世能够推动我国质量基础设施研究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质量事业的发展。值此书籍出版之际,也向蒋家东主任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
2019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