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认识动词与知识名词的多义性

让我们回顾前面的问题:苏格拉底自认为没有知识与自称有所认识这个矛盾如何解释。这里需要检讨提问者常常出现的一个预设:文本中的“我认识(知道)某某”之类的话可以被看作苏格拉底承认拥有某种“知识”。笔者认为这个预设是不能成立的。希腊语的认识动词与知识名词的用法之间不能进行简单地对应与转换。在英语里,to know与knowledge是“标准的”认识动词与知识名词,故而把“A knows that p”转换为“A has knowledge that p”大致是合适的,但是这种情况很难与希腊语进行类比,因为后者比英语的情况复杂得多。在希腊语里,认识动词由多个词充任,堪称“标准”的就有三个(eidenai、gignōskein和epistasthai),更不要说还有一些近义词(epaiein、manthanein,等等),而知识名词也有多个,在相对标准的epistēmē和sophia之外,还有technē、mathēma与phronēsis之类。不同语词本身的含义会有或细或巨的差异,甚至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中也会出现歧义。这样,我们不能笼统地谈论苏格拉底的“认识”与“知识”,而必须具体分析它们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下面是笔者概括出来的认识动词的几种主要含义(这里的厘清只是为了方便我们讨论问题,实际文本可能有含义重叠):

含义A:意识到某个事实。例如,“我明白在大事小事上我都没什么智慧”(W4),“我明白我什么也不精通”(W6);“我立即就认识到诗人们并不是凭借知识创作这些作品,而是凭借某种天赋和灵感”(《申辩》22b8-c2)。其中的“明白”(suneidenai)与“认识”(gignōskein)表示“意识到”某个事实,最多包含某种“确信”的含义。含义B:对某一个事实确定无疑、确信。例如,“我完全知道(eidenai),我的这个行为本身让我不受欢迎”(Y2);“因为我清楚知道,无论我去到哪里,青年人都会来听我谈话,就跟在这里一样”(Y3)。含义C:有充分证据的或者得到证成的真信念。例如,“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而言是不是诸善中最大的善……我既然对冥界之事没有足够的认识,我就不认为我认识”(W9)。含义D:理解一件事情,即,能够对某个事实做出解释或说明。例如,“请你把刚才你坚称清楚地知道的东西告诉我;请说出虔敬是什么,不敬神又是什么”(《欧绪弗洛》5c);“他说他知道我们的年轻人是以什么方式被腐蚀的以及谁是腐蚀他们的人”(《欧绪弗洛》2c)。含义E:掌握某个领域的专家知识或“技艺”。例如,“不是每个人都知道(epistasthai)怎么照料马匹,只有驯马人知道”(《欧绪弗洛》13a4-5);还有W2。含义F:对某人的“熟悉”或“了解”。例如,“我不太认识(gignōskein)这个人”(《欧绪弗洛》2b)。含义G:理解一句话的含义。“我完全不知道(eidenai)你的意思”(《小希庇亚》364e3-4)。

通过上述辨析,我们得知:在不同语境中,认识动词随着后接宾语的差异可以呈现出非常不同的含义,而且认知活动本身有许多层次与类型。可想而知,如果这些动词统统都被转为名词性的“知识”,那么“知识”一词该有多么混杂的含义。不过实际上,知识名词epistēmē在柏拉图早期对话录中主要被用来表示上述含义E(专家知识)。我们看到,《欧绪弗洛》中讨论虔敬是不是一种关于如何向神祈求和献礼的“知识”,《拉凯斯》中讨论勇敢是不是关于什么是可怕、什么是不可怕的东西的“知识”,《高尔吉亚》中讨论修辞术是不是关于说服方面的“知识”,《伊翁》中讨论诗艺究竟算不算一门“知识”,等等,这些场合中的“知识”(epistēmē)都是指关于某个领域的专家知识。知识根本上表示专家知识或技艺,这极有可能是苏格拉底本人的主导性知识观。表示专家知识的最适切名词实际上是technē,不过早期对话录中technē与epistēmē(以及sophia和mathēma)是混用的。

苏格拉底不会用名词性的“知识”(epistēmē)来表示“意识”或“确信”。他也极少用它来表示“得到证成的真信念”——这种用法最早在《美诺》(97e以下)被提出来,而且是在《高尔吉亚》(454d以下)提出与“信念/确信”(pistis)相区分的“知识/确知”(epistēmē)概念之后才成为可能。笔者相信,“知识”概念从实践性意涵很强的“专家知识”(技艺)转向纯理智内部的“确知”和“理解”,这应该被算作柏拉图越出苏格拉底思想疆界的标识之一。《美诺》是早期向中期过渡的一篇作品,也正是在其中柏拉图开始明确提出自己的知识论思考。

尽管epistēmē在与信念(doxa)对举的时候接近于英语knowledge的标准含义(表示“确知”这样一种认知状态),但是epistēmē内蕴的“能力”含义常常使它越出认知状态或结果而表达一种“理智能力”(更接近于phronēsis或nous)。英语学界的不少学者早已注意到这点,故而他们建议从understanding(理解/理解力)而非knowledge(知识/认识)这个词来理解这里的epistēmē。作为“理解”的epistēmē与作为“专家知识”的epistēmē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这点不仅对于柏拉图,甚至可能对于苏格拉底,也是明确的。《拉凯斯》189e以下试图表明,一个拥有专家知识的人不仅在其领域内能够“做成”事情,而且“理解”本领域内的事物(知道它“是什么”)。《拉凯斯》190c6提到认识一个事物的人肯定可以“说出它是什么”;《欧绪弗洛》4e-5c提到对“虔敬”有清楚认识的人应该能够“说出虔敬是什么,不虔敬又是什么”;《高尔吉亚》500e4以下提到专家知识(technē)不同于“熟习”(empeiria)之处在于它对所处理的事物的本性以及所做的事的原因有所考察,并且“能够就其中每个东西给出说理(logon……dounai)”。这些说法都表明苏格拉底认为“专家知识”蕴含给出说理的能力,即“理解”。

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亲知的最适切名词是gnōsis而非epistēmē,更不是technē之类。如果说technē侧重指关于某个领域的系统性知识(并不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等于knowledge-how,而是更广义;与之对应的动词是epistasthai),那么,gnōsis侧重指关于某单一事物的个别认知(单一命题性知识)或者亲知(与之对应的动词是gignōskein),而epistēmē可兼指这些(它是最泛指的词,与之对应的动词是eidenai)。 鉴于gnōsis在早期对话录中毫无地位,这里且不论。至于说对于一个命题或思想的“认识”,它与通常所谓对于事物或对象的“认识”完全不在同一个逻辑层次上,这里也不论。

不难明白,由于“认识”呈现出许多个层次与类型,对于不同含义之“认识”的否定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含义。“不认识/不知道”并不总是简单地意味着“毫无意识/毫无觉识”——它仅仅是对于含义A的否定。对含义B的否定表示“不确信”。对含义C的否定表示对于特定信念缺乏充分根据或理由。对含义D的否定表示缺乏理解,不能做出解释或说明。对含义E的否定表示缺乏某个领域的专家知识。对含义F的否定表示缺乏亲知。对含义G的否定表示不理解一句话的含义。 GNv0AxfUQfb7q97mBOYcHn88kZpeiANbbLVQUuLwimeROkxXjv4hGc+NQ8lri7C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