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是艺术品市场的一种重要交易方式,大量的艺术品拍卖交易构成了艺术品二级市场,因此人们常常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说法来指代艺术品二级市场。与进行私下交易和画廊交易的艺术品一级市场不同,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交易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而且相对而言,由于这个市场更加规范,参与交易的艺术品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成交价格都更高,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精品也常常出现在这个市场上。
要了解艺术品拍卖市场就必须从拍卖这种交易方式本身开始追溯,艺术品拍卖交易在国外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脉络。艺术品拍卖方式的选择也与艺术品交易本身的特点紧密相关。
拍卖交易又称为竞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定义,拍卖交易是指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的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拍卖交易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住房、车辆、艺术品、农产品等的交易,政府也常常通过拍卖交易的方式出售国库券、外汇、采矿权以及私有化企业等。
就拍卖理论而言,国外的研究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其中开创性的研究是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在20世纪 60 年代完成的。1961 年,维克里在《金融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Finance )发表了现代拍卖理论的开创性论文《反向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投标》(Counterspeculation,Auctions,and Competitive Sealed Tenders),在这篇论文中,维克里将拍卖分为四个“标准”类型:英式拍卖、荷式拍卖、第一价格密封拍卖和第二价格密封拍卖。这种分类方法为现代拍卖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构成了拍卖行为策略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英式拍卖(English Auction)即增价拍卖,又被称为公开喊价拍卖,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拍卖形式。在拍卖过程中,竞买者不断提出越来越高的叫价,直到规定的时间或没有任何人提出更高的价格为止,最后提出叫价的竞买者获胜。在拍卖理论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还对英式拍卖的规则做出了如下假设:竞买者能够观察到其他竞买者的出价和退出,竞买者不能提出“跳跃式出价”,竞买者一旦退出就不能重新加入竞争等(Klemper,1999)。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拍卖行都采用英式拍卖法进行拍卖。
荷式拍卖(Dutch Auction)也被称为减价拍卖,喊价从一个极高的价格开始,之后价格开始逐步降低,直至有一个买家愿意接受为止。这种拍卖方式最初源于荷兰的鲜花出口,也有人说源于荷兰海盗盛行时的销赃买卖。荷式拍卖曾被用于罗马尼亚的贷款融资,玻利维亚、牙买加和赞比亚的外汇交易,以及很多国家的鱼类和鲜货市场交易。
第一价格密封拍卖(First-price Sealed-bid Auction)并不像英式拍卖和荷式拍卖那样公开喊价进行,而是竞买者独立地提出密封的竞价,每个竞买者都不知道其他竞买者的出价。拍卖者按竞价大小排序,并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宣布最后获胜价格和中标者。值得注意的是,密封拍卖在拍卖物品数量方面的区别非常重要,即有多少物品被拍卖。当只有一个物品被拍卖时,价格以最高叫价确定,拍卖被称为“第一价格”密封拍卖;如果拍卖中有多个拍卖品,那么密封拍卖就被认为是“歧视性”的,因为获胜者支付的价格可能是不一样的。在歧视性拍卖中,密封的竞价被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拍卖品依次按出价成交,直至拍完为止,而且赢家们一般都需要支付自己报出的不同报价。这种拍卖类型曾被用于再贷款融资和外汇交易,美国财政部也曾使用歧视性拍卖来出售国债,但是这种拍卖方式也引来不少抨击。在美国财政部国债案例中,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歧视性拍卖很容易造成竞买者的共谋。但是,Milgrom(1989)证明了在竞买者之间存在长期竞争关系的拍卖中,英式拍卖比密封拍卖更容易导致竞买者共谋现象的发生,所以在工业采购和建筑工程招标这种参与者存在长期竞争关系的拍卖市场中,密封拍卖仍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拍卖方式。
第二价格密封拍卖(Second-price Sealed-bid Auction)也被称为维克里拍卖。在这种拍卖中,竞买者以密封的形式出价,最高出价者中标,但成交价采用次高出价。这种拍卖方式符合“激励相容”的原则,能够有效地诱导参与竞标者说出他们的真实估价。维克里证明了第二价格密封拍卖是一种有效的拍卖机制,并且能够使买卖双方达到帕累托最优。从理论上看,这种拍卖具有很高的价值,每个投标人都以自己的真实报价作为最优策略,但是这种拍卖的一个潜在缺陷是需要拍卖者有很高的诚信。如果拍卖者存在道德诚信问题,他有可能会在决定赢家之前打开竞价,找出获胜者,并在赢家的出价下插入一个略低的出价,使赢家付出更高的价格,以此来获得较高的收益。
除了上述四种标准拍卖类型,还存在一些“非标准”的拍卖方式,具体包括如下几种。
(1)双边拍卖:这种拍卖方式中,卖者与买者同时出价,由中间人决定成交价格p,要价低于p的卖者卖出,出价高于p的买者买进。持续双边拍卖要求在同一时点上有大量的交易在进行,全部交易并不随着某一项交易的结束而停止,股票交易和期货交易都是很好的范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美国金融机构一直使用双边拍卖作为其主要的拍卖方式,这种拍卖方式实际上就是做市商制度的雏形。
(2)全支付拍卖:通常拍卖中只有最后的胜出者才支付,其他投标人并不会为自己没有得到的商品而付费。但是在全支付拍卖中,不仅胜出者要支付,而且其他参与拍卖的投标人也要支付,支付的金额等于其投标价格。全支付拍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慈善拍卖。
随着拍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上述各种基本的拍卖类型之外,研究者和实践者还设计出多种拍卖方式的变形以及融合了不同拍卖特点的新型拍卖机制,比如随机n价拍卖、一般维克里拍卖(General Vickrey Auction,GVA)、同步提价拍卖(Synchronous Price Increase Auction,SPA)、阀值价格双边拍卖(Threshold Price Bilateral Auction,TPA)、二元维克里拍卖等。
拍卖交易的四种标准形式各有特点和优势,因此在不同的行业往往会出现以某种拍卖形式为主的现象,艺术品拍卖交易大多采用的是英式拍卖。英式拍卖最明显的特征有三点:公开叫价、增价叫价和价高者得。
英式拍卖与荷式拍卖的根本区别在于英式拍卖采用的是增价拍卖法,荷式拍卖采用的是减价拍卖法。荷式拍卖诞生之初,参与拍卖交易的主要是荷兰的鲜花交易商和荷兰的海盗,这两种人对交易方式的要求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希望迅速成交并且成交价尽可能高,因为鲜花的保质期很短,而海盗则希望能够将手中的赃物迅速变现,因此荷式拍卖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迅速促进交易达成并利于卖方拍出高价。从卖方的角度看,成功拍卖的关键在于潜在买家的竞争效果。在英式拍卖中,竞买者往往只对竞价做小幅上涨,赢家可能会以低于其预期价格的代价获得拍卖品,这样卖方就不能得到最大的利润;但是在荷式拍卖中,如果对拍卖品最感兴趣的买家有意购买,那么他就不愿意冒被其他竞买者夺走拍卖品的风险,因此不会等待太久来达到他的要价,他可能会在他的最高估价附近出价,从而结束拍卖。
从荷式拍卖的优势来看,艺术品拍卖应该是倾向于荷式拍卖的,但最终大家采用了英式拍卖,这主要还是与艺术品本身的商品特征有关。首先,艺术品,比如古董字画的保质期很长,对成交时间并无太多限制,除非持有者因经济问题急于变现,因此艺术品的卖家更看重如何能产生尽可能高的成交价。其次,无论是鲜花也好赃物也罢,这些拍卖品的价格是相对透明的,即市场上有一个“公允价值”,拍卖结果的好坏取决于成交价与这个“公允价值”的偏离幅度;而艺术品则很难进行估价,拍卖者甚至根本无法给出一个最高价再逐步压低价格,于是英式拍卖法中的增价拍卖方式成为艺术品拍卖中最为稳妥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在艺术品拍卖中往往给出一个极为保守的底价,而艺术品卖家则可以选择拥有保留价格的权利,一旦艺术品的拍卖价格低于卖家的保留价格,卖家可以选择中止交易。
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法不适用于艺术品拍卖的主要原因则在于过程烦琐和已经提及的艺术品估价问题。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法与英式拍卖法及荷式拍卖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后两者采用的是公开竞价,而前者则采用非公开竞价。非公开竞价比较适用于单笔拍卖金额较大、拍品价值相对透明的场合,比如国债、土地、基础设施等。它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拍卖者利用公开竞价中的拍卖技巧来达到哄抬价格的目的,有利于竞买者理性报价从而降低竞买者的付款风险和减少“胜利者的诅咒”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艺术品拍卖往往不会涉及如此大的金额,而且一场拍卖会通常会拍卖很多件艺术品,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法中过于烦琐的流程显然会大大影响艺术品拍卖的成交效率。此外,由于艺术品的估价很难确定,竞买者往往需要从公开竞价的方式中获得对艺术品价值判断的认同感,因此公开竞价反过来成为艺术品定价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综上所述,艺术品拍卖大多采用英式拍卖法,并且根据艺术品市场的特点在规则上做出了一定改进。
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一直以来就被赋予了强烈的个人色彩,艺术品的多样性、甄别与估价的不确定性以及艺术品位的不同都给艺术品市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艺术品投资理论的兴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与当时西方经济陷入“滞胀期”有密切联系。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有关艺术品投资回报率方面的研究大多是持否定态度的,而70年代以后则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到了2007年和2008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总额连续超过600亿美元 ,艺术品市场再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加入这个市场中来。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投资理念不仅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同,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商业活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艺术品市场及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我们有必要对艺术品投资加以定义。广义的艺术品包含了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物品,但具有投资价值的艺术品领域却要狭窄得多。国外通常把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的艺术品笼统地分为高雅艺术品(Fine Art)和装饰性艺术品(Decorative Art)。高雅艺术品一般指著名艺术家的油画、版画、现代艺术等;装饰性艺术品相对来说价值要低很多,一般包括雕塑、瓷器甚至古董家居等。
本书将具备投资价值的艺术品定义为,具有较高的艺术内涵或纪念意义、具备长期持有或收藏的价值、能够取得较高的市场价格和预期收益的各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书法、瓷器、珠宝、古董家具、邮票、钱币等。从成交总额和门类上来看,国外艺术品投资以油画为主。
国外与国内对于艺术投资理论的探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由于西方国家具备深厚的艺术品消费基础,因此艺术品是作为消费品中的奢侈品形象存在的,比如画廊常常在高档购物中心与最顶尖的奢侈品店比肩而立。在探讨艺术品的投资价值时,尽管有的文献将艺术欣赏带来的满足感也作为一种回报计算在内,但更多的文献在讨论艺术品投资理论时往往着眼于回报率的高低进行定量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值与不值”这个层面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研究结论是艺术品的货币投资回报率是比较低的,低于股票回报率、标准普尔指数和债券回报率。有的专家将艺术欣赏带来的效用作为一种补偿,但更多的观点认为投资艺术品并不是一项好的决定。20世纪70年代以后,学者们对数据库的样本做出了更为精细的调整,得出的结论是投资艺术品能够获得一个略低于平均值的回报率。但是来自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梅建平、摩西两位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指出在精品艺术板块获得的回报率确实不尽如人意,但当代艺术品板块的投资则收益颇丰,这个结论也与最近10年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情况基本吻合。关于回报率的详细探讨会在本书中关于艺术品投资风险与投资回报的章节中展开。
国内对待艺术品的态度有着深厚的宫廷文化和稀有宝物的情结,加之国内文物交易有法律条款限制,所以人们购买艺术品常常抱着“传家宝”的心态。近年来国内民众面临投资渠道匮乏与艺术品市场火爆的双重夹击,投资者购买艺术品带有较强的投机心理。在艺术品投资理论这个问题上,学者探讨更多的是投资者心态和伦理道德,主要停留在“能与不能”的层面上,定性的分析比较多。由于国内从事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很少来自经济学领域,并且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以及缺少定量分析的基础,因此大多数研究都对艺术品投资和资本市场的介入持否定或悲观的态度。但自文化产权交易所出现以来,在国家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学界对于艺术品投资理论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不过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和观点。
国内对于艺术品投资理论方面的种种矛盾,究其实质,是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目前艺术品市场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经济学理论的演化也是如此,一旦原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时,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流派就会诞生。对艺术品投资理论持反对态度的人主要认为,由于艺术品蕴含的巨大艺术价值,艺术品不应被当作一项商品进行消费,因此炒作与频繁买卖是对艺术本身的一种亵渎,艺术品购买者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将艺术品珍藏并使其永世流传,而不是拿来作为盈利的工具,否则就是对艺术不够虔诚,是伪收藏家。还有观点认为,艺术品的鉴赏需要很高的水平,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财力去承担市场不规范所带来的风险,鼓励人们对艺术品进行投资会带来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事实上,不管反对者们赞不赞成,投资者对艺术品市场的追捧都是现实存在的;不管投资者动机如何,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综合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结构,作者认为艺术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艺术品市场的现状。
艺术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指艺术品就像生命体一样,分为幼年、青年、中年和晚年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长短与艺术家在艺术品市场上的被认可度密切相关,艺术品的价值由成交价格来衡量。
幼年:通常是指艺术品刚刚从艺术家手中诞生、尚未为世人所知或未被市场接受的阶段。如果艺术家的知名度不高或者市场不够认可,则艺术品处于这一阶段的时间会比较长,表现为标价和换手率均比较低;如果艺术家的知名度很高又被市场认可,则艺术品处于这一阶段的时间往往很短,甚至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
青年:通常是指艺术品已经有了成交记录、开始被小众人群逐渐认可的阶段。常见的表现是成交价格极不稳定,换手率比较高,成交主要在一级市场上发生。这意味着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艺术品的认可度存在较大分歧,对艺术家未来的成长潜力难以形成相对统一的判断。但如果艺术家的知名度较高,这种情况往往只会出现在个别的作品案例中。
中年:通常是指艺术品已经获得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的认可,成交价格稳步上升,成交率较高,成交主要在二级拍卖市场上发生。处于这个阶段的艺术品往往诞生在知名度较高的艺术家手中,或者艺术家开始受到市场的追捧,知名度急剧上升,此时的艺术品相对容易估值,但防伪保真的难度开始加大。
晚年:通常是指创作艺术品的艺术家已经广为人知,艺术品的成交价格已属“天价”行列,换手率和成交率都极低。处于这一阶段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几乎已经被开发殆尽,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象征意义。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艺术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纯粹的艺术品收藏(比如进入博物馆永久收藏)意味着艺术品生命周期的终结,艺术品的拍卖、捐赠、损毁和流失也都是艺术品退出市场的方式。艺术品只要还有活跃的交易,就证明艺术品仍有艺术价值未被发掘。艺术品生命周期理论起码可以解释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纯粹的收藏者和冒险家各自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冒险家是艺术品市场上的“淘金者”,他们在艺术品市场的各个环节中活跃着,用自己的专业、经验和品位去寻找新的艺术家和艺术品,通过宣传、包装甚至炒作去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大浪淘沙,有的艺术品被湮没淘汰,有的艺术品逐渐脱颖而出,通过不断的交易使身价倍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冒险家中的一员,我们既可能在消费着艺术,同时也在为艺术定价。而纯粹的收藏者终结了这样的定价过程,成为艺术品退出市场的一个出口。
第二,为什么顶级艺术品的投资回报率往往不尽如人意。梅建平和摩西教授2003年在一篇奠定“梅摩艺术品指数”理论基础的论文中提出,顶级艺术品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投资价值。根据他们数据统计的结果,顶级艺术品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可能只能勉强抵消统计期内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在艺术品生命周期的理论中,顶级艺术品的生命周期已进入晚年,它们的艺术价值几乎已经被开发殆尽,具体表现为艺术品本身已经广为人知,交易价格非常高昂,很长时间才会发生一次交易。这样的艺术品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升值空间,就像退役的体育明星——虽然名气巨大,但是已经不能上场拼搏了。
基于对美的追求,艺术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然而艺术品市场发展史不同于艺术史,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史不过三百多年。尽管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们向来以高雅和专业自居,试图将艺术品市场塑造成与资本市场隔离的“世外桃源”,但是事实上艺术品市场从来就不曾独善其身,甚至可以说正是资本的力量造就了艺术品市场。艺术品市场的起伏兴衰、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更迭变换、艺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