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国外艺术品市场发展简史

2.1.1 工业革命与艺术品市场的兴起

虽然在工业革命之前就有艺术品收藏和买卖行为,但是艺术品作为商品被广泛交易并逐渐形成市场却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在这场工业化运动中,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了个体作坊的手工生产模式,机器的发明和运用替代了大量的体力劳动。这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在积累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被称为中产阶级的新阶层和大量新富人群体(包括新贵族)。这些人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深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实现了物质上的满足后,他们逐渐产生了精神和艺术上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首先体现在对家居装饰的品位上,这也是至今西方仍将艺术品笼统地分为高雅艺术品和装饰性艺术品的原因之一。中产阶级和新富人阶层是艺术品市场形成的基本前提,他们使得艺术品市场拥有稳定的、大量的艺术品购买和收藏群体。

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和法国完成,于是在整个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和法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艺术品消费中心,而其他具有深厚艺术传统的国家,比如意大利和荷兰,则成为艺术品的货源地,为富裕的欧洲买家源源不断地提供艺术品。18世纪后半叶,英国作为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诞生了一批最早的艺术品拍卖行,比如至今仍然占据艺术品拍卖市场半壁江山的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就诞生在这一时期的英国。

从艺术品市场的起源可以看出,艺术品市场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经济和资本的发展密不可分,艺术品从一开始就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的,此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历史也都佐证着这一事实。

2.1.2 大国兴衰与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更迭

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法国的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经济实力直逼英国。在这一时期,巴黎作为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一度超越伦敦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然而这一繁荣景象并没有维持多久,由于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比如法国政治动荡、法郎大幅贬值、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等造成了大批艺术家、艺术商人和买家的出走。而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英国和幅员辽阔的美国则维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伦敦和纽约很快取代巴黎成为最重要的两个艺术品交易中心。巴黎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之所以昙花一现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纽约和伦敦长久以来建立的中心地位基本稳固;二是纽约和伦敦都对艺术品交易实行了更为有利的税制改革;三是法国出于对艺术品的保护,制定了一些不利于艺术品交易的限制性政策。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主要发生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美国也在这一时期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开始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来自美国的艺术品买家在1920年至1930年间开始占据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处于大萧条之前,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资本的主导力量在这次变化中表现无疑,纽约彻底取代巴黎成为新的世界艺术品交易中心,并很快超越伦敦占据了第一的位置,此后整个欧洲则变成了艺术品市场最大的货源地。与此同时,美国的本土艺术家开始受到重视,美国画派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信息科学、航天技术和生物科技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艺术品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大艺术品交易中心得到不同程度繁荣的同时,还出现了功能和定位上的分化,艺术品交易的利润率也大幅度提高,开始从规模化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亚洲经济开始起飞,艺术品市场进入另一个繁荣期,最明显的特征是伴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经济生产总量一度占据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美国。日本的艺术品买家开始活跃于世界各大艺术品交易中心,连续刷新艺术品拍卖交易纪录。1990年,印象派画家凡·高创作的《加歇医生像》以8 250万美元的高价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被日本纸业大王斋藤了英买走,创下了当时的成交纪录,至今仍是世界上成交价第二高的艺术品。随着亚洲经济的持续发展,紧随日本之后,韩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也出现了对艺术品的购买热潮,中国香港则在这波浪潮中逐步确立了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地位。

2.1.3 资本市场的介入与艺术品市场的结构性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进入恢复发展期,艺术品市场在逐步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当代艺术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上主要的艺术品拍卖行如苏富比、佳士得等吸引了大量资金雄厚的买家加入这个市场中来,艺术品市场开始迎来一波跳跃式的发展。在此之前,艺术品拍卖行的买家通常为一小群具有专业资质的“常客”,大多是艺术品商人和职业收藏者,他们对艺术品市场极为熟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商业嗅觉,擅长以较低的价格拍得艺术品之后再以较高的价格转手卖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陷入“滞胀”,即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人们意外地发现艺术品的购买和收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抵御通货膨胀和保值增值的功能,购买艺术品作为一项投资的理念逐渐获得认同,越来越多非专业的个人和企业买家开始成为各大艺术品拍卖行的主要客户。尽管后来经历了1973年石油危机的调整,艺术品市场仍然获得了投资客、投机者和收藏家的青睐,购买和收藏艺术品的趋势延续了下来。

艺术品市场的另一项结构调整是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经过整个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纽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印象画派和后印象画派作品主要的集散地,而伦敦则成为古典画派、18世纪英国和法国作品以及亚洲古文物的世界性交易中心。与此同时,随着亚洲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各大拍卖行开始进驻亚洲市场,我国香港地区逐渐确立了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地位。

艺术品市场的第三个结构调整是艺术品板块和艺术流派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艺术品市场迎来一个爆炸式的发展,仅2003年到2007年,艺术品市场交易规模的年平均增长率就达到了28%。这其中,高雅艺术品板块、装饰性艺术品板块、古董板块、当代艺术板块、印象派板块、现代艺术板块等都获得了快速增长。然而在21世纪以前,精品艺术、印象派和古董广受欢迎,但进入21世纪后,当代艺术和现代艺术逐渐流行起来。2007年,当代艺术成为交易量最大的艺术品板块,之后就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艺术流派同样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几乎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或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除前面提到的美国画派的崛起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艺术流派的繁荣变化更加明显。如北欧经济兴起后,来自挪威和芬兰的带有北欧特色的艺术品一度流行;石油经济兴起后,中东的艺术品在区域内繁荣起来;中国经济起飞后,来自中国的古董和当代艺术品都受到热捧;金砖五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拉美画派、印度和俄罗斯艺术流派的繁荣等。 4vYkPHrloxHy4YfD2rQkxx9cRK+LZ3tMl5HwcPKJNfB4+aUiF+9ghTqEV5yYrP1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