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的研究中,佛典語言的研究是一個大宗。其所以成爲一個大宗,是因爲與傳統的文言比較,佛典使用了大量新興的語言成分,這種語言的時效性爲研究漢語的變化提供了寶貴的語料支撑。這裏説的佛典,以漢譯佛經爲主體,也包括中土學者和僧人撰寫的與佛教有關的文獻,義淨的《南海寄歸内法傳》就屬於這後一類。義淨是西行求法的高僧,又是著名的佛經翻譯家,他在印度度過二十多年時光,遊歷三十餘國,此書是他的西行見聞紀實,内容廣博,翔實可靠,是研究佛教史的寶貴資料。
與漢譯佛經比較,中土學者僧人的撰述直接用漢語表達,少受外族語言的影響,在佛典語言的研究中與漢譯佛經形成一種互補益彰的關係,也是值得重視的研究資源,這從《南海寄歸内法傳》使用了不少俗語口語可以得到證明。從時間上看,義淨生活的公元7世紀是中古漢語向近代漢語過渡的時期,研究一種語言過渡期的狀况是研究語言演變的關鍵所在,選擇《南海寄歸内法傳》爲研究對象無疑是很具價值的。
鑒於《南海寄歸内法傳》的重要性,海内外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語言方面的研究尚嫌薄弱。《南海寄歸内法傳解詁》的貢獻在於廣泛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對這一文獻的語言文字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校釋,涉及文字(異文)校讀、詞義訓釋、句意考辨三個大方面,又兼及對語言接觸的探討,可以説是對《南海寄歸内法傳》語言文字的一個全面整理。
作者的論述徵引翔實,條分縷析,其研究的精細入微給人的印象尤爲深刻,有的例證還給人以更深度的啓示,如第六章《句讀瑣議》討論《内法傳》卷二的一例:
若其向寺及詣俗家,要至房舍,安置傘蓋,方始解紐,掛其衣鉢。
作者按語:“要至房舍”後面不當點斷,否則易將“要”理解爲將要,而本書中没有類似用法。此“要”衹能理解爲必須、須要,類似用例如:
要將淨水漱口之後,方得觸著餘人及餘淨食。(卷一)
其西天羅荼國,凡有病者,絶食或經半月,或經一月,要待病可,然後方食。(卷三)
夫出家之人,要依聖教,口腹之事,無日不須,揆影而飡,理應存念。(卷三)
要安此二,福乃弘多。(卷四)
即本句應點斷爲:
若其向寺及詣俗家,要至房舍安置傘蓋,方始解紐,掛其衣鉢。
這不僅是一個句讀的討論,它對我們的啓示是:訓釋詞義衹關注詞語本身是不够的,還要把它放到句子的語義結構中去分析。句子中“方始解紐”“然後方食”的“方”是一個副詞,前面的小句往往表示必須的條件(“要至房舍安置傘蓋”“要待病可”),這樣分析,“要”作“必須、須要”講就有了一個更堅實的依據。
作者在碩士學習階段即致力於佛典語言的研究,多年來從未間斷,《南海寄歸内法傳解詁》是又一項新的成果。本書的出版使《南海寄歸内法傳》的研究上了一個新臺階,對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的研究也是一個新貢獻。
張聯榮
二〇一八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