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当前互联网应用的特征

当今的互联网应用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

·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在网上购买理财产品。

·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再创新高。2019年“618”购物节期间,仅京东一家用户下单金额就达2015亿元。

·移动支付使用率保持增长。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实体购物,相当多的用户选择微信或支付宝等移动支付软件。

·短视频应用异军突起。很多网民都曾使用过短视频应用(如快手、抖音等),以满足碎片化的娱乐需求。

·在线政务应用大力发展。支付宝或微信均提供了城市服务平台以对接政务服务,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推动政务线上化发展。

……

还有很多其他互联网应用,也都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无法再回到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了。

大型互联网应用大多都具有以下特征。

1.1.1 速度快

“快”是所有互联网公司产品的特征。互联网公司要生存,必须要与时间赛跑,与同行竞速。可以说,哪家公司能够率先推出产品,在同类的市场上,将具有极大的主动权。

推出产品,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产品的开发。只有更快地开发产品,才能保障更快地推出产品。正所谓“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1.1.2 渐进式开发

正如上面所说,“快”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诉求,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快速开发呢?业界比较推崇的开发模式是采用渐进式的方式。

所谓渐进式,是相对传统的“瀑布模型”而言的。瀑布模型是一种软件开发方式,其开发过程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阶段顺序展开的。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直到产品发布和维护,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因此,如果有信息未被覆盖或发现了问题,那么最好“返回”上一个阶段并进行适当的修改,项目开发进程从一个阶段“流动”到下一个阶段。

瀑布模型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就是会拉长整个产品推出的周期。毕竟如果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开发、测试每个阶段都考虑得非常完备的话,整个项目只有在最后的时间节点才能推出产品。这个时间点也许已经离最初的立项时间隔了数年。且不论开发、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问题,导致“回滚”到上一个阶段,谁又能保证一款开发了数年之久的产品,最终还能够被用户所接受呢?用户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想法不会改变吗?市场不会产生变化吗?

因为无法预料变化,所以,应对变化的最好方式就是缩短预期。不去想若干年后的需求,把一个长期的大需求,分解为若干个短期需求,只考虑近几个月或最近几个星期的需求。针对短期需求进行设计,而后开发,这就是所谓的“渐进式开发”方式。

渐进式开发方式能够及时感知到需求产生的变化,从而调整开发策略。

1.1.3 拥抱变化

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是不断变化的,唯一不变的产品,就是那些已经被市场淘汰了的。

所以,如果一款产品还在不断地推出更新包,起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产品仍然在积极做调整,同时也证明了该产品需求及开发的活跃度比较高。

因此,只有拥抱变化的产品,才能够及时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有时是明确的,但也可能是不明确的。用户有时候只有真实使用了产品之后,才能进一步完善或纠正需求。所以,很多时候,变更需求都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提出的。

1.1.4 敏捷之道

互联网公司大多采用敏捷开发方式,敏捷开发与渐进式的开发有异曲同工之妙。

敏捷开发将产品的开发周期划分为若干个“迭代”,一般一个迭代为4周或2周。开发团队全力完成当前迭代所制定的目标。在迭代完成之后,产品会发布一个可用的版本,交付给用户使用。

敏捷开发方式保障了产品能够及时交付给用户,同时也就保障了能够及时从用户那里获知产品使用的反馈。这些反馈有可能是好评的,也可能是差评的。开发团队对用户反馈的内容进行整理,并纳入下个迭代的开发中去。

这样,开发团队与用户之间形成了正向的闭环,不断使产品趋近于用户的真实需求。

1.1.5 开源技术

开源技术相对于闭源技术而言,有其优势。一方面,开源技术源码是公开的,互联网公司在考查某项技术是否符合自身开发需求时,可以对源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开源技术相对闭源技术而言,商用的成本相对比较低,这对于很多初创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可以节省一大笔技术投入。

当然,开源技术是把双刃剑,你能够看到源码,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开源技术在技术支持上不能与闭源技术相提并论,毕竟闭源技术都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会提供完善的商业支持。而开源技术更多依赖于社区对于开源技术的支持,如果在使用开源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可以反馈给开源社区,但开源社区不保证什么时候、什么版本能够修复发现的问题。所以,使用开源技术,需要开发团队对开源技术有深刻的了解。最好能够吃透源码,这样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源码上的问题。

例如,在关系型数据库方面,同属于Oracle公司的MySQL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就是开源与闭源技术的两大代表,两者占据了全球数据库占有率的前两名 。MySQL数据库主要是在中小企业或云计算供应商中广泛采用,而Oracle数据库由于其稳定、高性能的特性,深受政府和银行等客户的信赖。图1-1展示了2020年3月的数据库排名。

图1-1 2020年3月的数据库排名

在图1-1中还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MongoDB、Redis、Elasticsearch等开源非关系型数据库正在崛起。本书后续章节,也会对MongoDB、MySQL这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做深入的探讨。

1.1.6 微服务

相比于敏捷开发将开发周期划分为若干个开发阶段的方式,微服务架构则侧重于把整个软件划分为若干不可分割的“原子”服务。这类原子服务,就是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采用DDD(Domain-Driven Design,领域驱动设计)方式来进行业务建模,每个微服务都设计成一个DDD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这为系统内的微服务提供了一个逻辑边界,每个独立的团队负责一个逻辑上定义好的系统切片。每个微服务团队负责与一个领域或业务功能相关的全部功能开发,最终,团队开发出的代码会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微服务架构可以理解为是SOA(Service Oriental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些服务之间用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与平台无关的方式进行定义的,所以它能够跨越不同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如果读者想完整了解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可以参阅笔者所著的《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开发实战》

1.1.7 高并发

大型互联网应用往往有着非常高的并发量,如何抵御突如其来的流量洪峰,是每个运维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其中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将经常需要访问的数据缓存起来,这样在下次查询的时候,就能快速地找到这些数据。

缓存的使用与系统的时效性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当应用的时效性要求不高时,则选择使用缓存是极好的;当系统要求的时效性比较高时,则并不适合用缓存。

本书后续章节,也会就Redis缓存的应用做详细的介绍。

1.1.8 高可用

大型互联网应用往往设置服务集群,多实例部署的方式,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微服务架构为高可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每个微服务实例都可以独立部署,且可以部署多个实例以实现高可用。 nOgM82gZOvr2l/moqIy01fmUProuv1RfPna99RLODDXLVHeZ2QJctMcSgaOLDE1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