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篇第四

共二十六章

4.1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 ?”

【译文】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好。选择居所,那儿却没有仁德,怎么能算聪明呢?”

【注释】①里仁为美:何晏《集解》引郑玄说:“里者,民之所居也。居于仁者之里,是为善。”根据郑玄的解说,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里,仁为美。”类似的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12)“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5.8)“仁者,其言也讱”(12.3)。②处(chǔ)仁:处,居住。韩国京畿道龙仁市有处仁区,著者居此一年。③知:《论语》时代“智”都作“知”。这段话,不是单纯指“择居”。孔子认为,仁和智互为先决条件。此处言“择不处仁,焉得知(智)”,《公冶长》则言“未知(智),焉得仁”。参见5.19《考证》(一)。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仁者心安理得于实行仁德;聪明人利用仁[来获取长远利益]。”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他人,厌恶他人。”

【考证】(唯仁者)能恶(wù)人: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唯仁者能审人之所好恶。”恶,厌恶。《论语·公冶长》第十九章:“未知(智),焉得仁?”反之,仁人一定是智者,故能明辨人的好恶是否得宜。据我们全面调查,先秦汉语中“能”做谓语有褒义倾向。当它做状语时,仍带有这一特点;因此不能说“能”做不好的事。故翻译时将这一特点用“正确地”补出。这并非什么“增字解经”,而是将隐含的语义揭示出来。参见1.11注③。(36)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译文】孔子说:“假如某人立志实行仁德,他的所作所为终归没有大恶。”

【注释】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言诚能志于仁,则其馀终无恶。”皇侃《义疏》:“言人若诚能志在于仁,则是为行之胜者,故其馀所行皆善无恶行也。”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发财升官,这是人人所渴望的;不是为了追求仁道却[侥幸]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愁潦倒,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是为了追求仁道却[不幸]得到它,君子不离开。君子背离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哪怕吃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仓卒匆忙之际,他与仁德同在;流离颠沛之时,他与仁德同在。”

【注释】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这句的“是”不是联系动词而是指示代词。参见2.17注②。②恶(wū)乎:即“于何处”,译文意译为“怎样”。③违:离开。

【考证】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几句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和唐写本《论语》都如此。何晏《集解》说:“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此则不以其道得之,虽是人之所恶,不可违而去之。”唐写本《论语》郑玄注:“得贫贱者当以仁,不以仁得之,仁者不去也。”可见,在郑玄、何晏等看来,这几句是没有问题的,并非曲为之说。但千年以后,人们对那时的语言已感隔膜,认为“贫与贱”不是人人想“得之”的,这几句似乎“不合逻辑”。于是,有人说“不以其道得之”的“不”“非衍即误”(金代王若虚《论语辨惑》),有人说应在“不以其道”后点断(清代翟灏《四书考异》),杨伯峻先生则说“得之”应该改为“去之”,并言“可能是古人的不经意处”。

问题是,语言讲求合乎当时当地的表达习惯(语言的社会性),并不讲求处处合乎逻辑。如“打扫卫生”“恢复疲劳”都不合逻辑,却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又如上海话“不要太潇洒”,似乎是责怪他人潇洒过度,实际上却是赞美他人很潇洒。而且王若虚等人并未举出语言内部的证据,而当原句文从字顺,又无语言内部证据证明其误时,新说一般都是靠不住的。因此我们认为,照郑玄、何晏那样解释即可。孔子行仁而“厄于陈蔡”,以其道得之也,故可去之;颜回“在陋巷”,不因求仁而得之也,故“不改其乐”而安之若素。“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12)“从吾所好”,也即安贫乐道而不离去,就像颜回那样。(37)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想沾染上不仁德的东西。有谁能在某日致力于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还是有这样的人,我没有见到罢了。”

【注释】①尚:超过。②矣:用在这里还表示停顿。③盖:大概。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什么样的人犯什么样的错误。仔细考察某人的过错,就可以了解他是否具有仁德了。”

【注释】①党:乡党,亲族。这里指同类人。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党,党类。”

【考证】知仁:

清代翟灏《四书考异》引陆采《冶城客论》说:“斯知仁矣,‘仁’是‘人’字,与‘宰我问井有仁焉’之‘仁’,皆以字音致误。”冯登府《论语异文考证》说:“古‘人’‘仁’本通,此作‘人’字较明。”《后汉书·吴祐传》引此章也作“观过斯知人矣”。但我们以为这一句的“知仁”如字读较好。因为:

1.虽然先秦及西汉典籍中“知人”较为常见,如《论语》本书即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颜渊》)但“知仁”也并非绝无仅有。如《墨子·贵义》:“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礼记·仲尼燕居》:“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

2.陆采以为证据的《雍也》“井有仁焉”的“仁”,并非“人”的借字(参见6.26注①)。

3.《汉书·外戚传》《宋书·何尚之传》《南齐书·张岱传》《魏书·皇后传》《孝感传》《北齐书·武成十二王传》《魏收传》《循吏传》《隋书·徐孝肃传》《南史·张裕传》《北史·后妃传》《齐宗室诸王传》《郎基传》《魏收传》《孝行传》以及唐写本《论语》郑玄注等引此章均作“知仁”,郑玄注云:“过后(厚)则仁,过薄则不仁也。”(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此章阙如)而《后汉书·吴祐传》则单文孤证,故难以采信。

4.于古无徵。此为晚近之说,又乏坚强证据,不足为训。(38)

4.8 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上得知真理,当晚死了都可以。”

【注释】①闻道:先秦古书中“闻道”多见,如:“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四十一章)“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穆公问之曰:‘寡人尝闻道而未得目见之也,愿闻古之明主得国失国常何以?’”(《韩非子·十过》)该短语释为“得知真理”“闻知大道”,无不文从字顺。此所谓“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即符合语言的社会性原则;故不应别生歧解。参见2.16《考证》。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译文】孔子说:“士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和他商议。”

【注释】①未足与议:与议,与之议,介词“与”的宾语前文出现过时,常可省略。如:“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之,指“耻恶衣恶食”之“士”。

【考证】士:

《论语》中“士”共18见,除“志士”1见(15.9),“士师”2见(18.2、19.19)外,其馀15例中,3例表示男子美称:“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18.6)“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18.11)

12例表示“最低阶层的贵族”:“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7.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8.7)“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12.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13.20)(39)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

【译文】孔子说:“君子活在天底下,没有永恒的朋友,也不盲目钦羡,一切都取决于是否符合道义。”

【注释】①适、莫:无固定朋友,也无所钦羡。详见本章《考证》。②义之与比:可理解为“与义比”。比,旧读bì,挨着,靠拢,为邻。孔子“无必无固”(9.4),“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所谓通权达变,唯义是从,可与此章互参。

【考证】无适、无莫:

无固定朋友,也无所钦羡。这两句话讲法很多,《经典释文》云:“适,郑本作‘敌’;莫,郑音‘慕’,无所贪慕也。”唐写本正作“无适无慕”。郑玄注:“适,疋(“匹”的俗字)也。无(慕)也。君子志平于天下,无常疋偶,无所贪慕,唯义所在也。”按“敌”“匹”为同义词。将《经典释文》与《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合勘,可知郑玄读“适”为“敌”,并非“仇敌”义,而是“匹敌”义。然则,“无适无莫”便是“无固定朋友,也无所钦羡”。邢昺《疏》解“无适无莫”为“情无亲疏厚薄”;朱熹《集注》解为“无可无不可”。依据“从古原则”,我们采用郑玄的说法。(40)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

【译文】孔子说:“君子惦记着道德,小人惦记着土地;君子惦记着法度,小人惦记着恩惠。”

【注释】①土:土地。详见本章《考证》。②刑:古代的法律制度。刑罚的“刑”本来写作“㓝”,从刀井,但后来也写作“刑”了。③惠:恩惠。【考证】怀土:

“土”指土地,有的注本译为“乡土”。在《论语》成书的时代,“土”的常见义是田土、土地、国土;在《论语》《左传》《国语》《孟子》中,我们未见一例可以肯定为“乡土”者。“乡土”义可能晚起,如《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即便并非晚起,也不是常见义。从语言的社会性来看,词汇所表达的,应该是常见义,否则会妨碍交流。(41)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 ,多怨。”

【译文】孔子说:“依据利益而行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注释】①放(fǎng):依据。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何难?若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拿礼仪怎么办呢?”

【注释】①何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常用语,“有何困难”的意思。黄式三《论语后案》、刘宝楠《论语正义》都说:“何有,不难之词。”但“何有于我哉”(7.2、9.16)的“何有”不在此例。参见7.2《考证》。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领;不怕没有人了解自己,只追求可以让人了解自己的真本事。”

【注释】①所以立:有所成立。详见本章《考证》(一)。②莫:否定性无指代词,没有谁,没有哪里。详见本章《考证》(二)。

【考证】(一)立:

这一章的“立”和《为政》“三十而立”的“立”一样,是“有所成立”之意。如《左传·成公十七年》:“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孟子·尽心上》:“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吕氏春秋·孟夏纪》:“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刘宝楠《论语正义》说这一章的“立”当读为“不患无位”的“位”,不确。(42)

(二)莫:

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解“莫”为“最”,不确。“莫”是否定性无指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个人”,指代地时可译为“没有哪个地方”,其馀类推。如《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莫非王土”就是“没有哪个地方不是王的土地”,“莫非王臣”就是“没有哪个人不是王的臣子”。《孟子·尽心上》:“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乐莫大焉”意为“没有什么快乐比这个快乐更大的了”,“求仁莫近焉”意为“没有哪条求仁之路比这条路更近的了”。(43)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译文】孔子说:“参哪!我的学说有个观念贯穿始终。”曾子说:“是。”

孔子走出去以后,学生们便问道:“什么意思?”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嘛,不过‘忠’和‘恕’罢了。”

【注释】①贯:贯穿、统贯。详见本章《考证》(一)。②忠恕而已矣:为人尽心竭力谓之“忠”,推己及人谓之“恕”。“忠”是孔子所谓“四教”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5)“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15.24)参见14.7《考证》。而已,在当时语言中,似乎不带有轻蔑义。详见本章《考证》(二)。

【考证】(一)贯:

贯,贯穿、统贯。皇侃《义疏》云:“贯,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庄子·内篇·德充符》:“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管子·戒》:“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荀子·天论》:“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一贯”“道贯”“一言以贯万物”之“贯”,都是“贯穿”“统贯”的意思。阮元《揅经室集》、王引之《经义述闻》认为论语的“贯”都是“行”“事”之意,未必可信。(44)

(二)而已:

“而已”这一短语在当时语言中,似乎不带有表轻蔑的附加义。如:“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论语·泰伯》)“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颜渊》)“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因此翻译时,最好不用“而已”,因为现代汉语的“而已”带有表轻蔑的附加义,而改用“罢了”(“罢了”似乎也稍带轻蔑义)。(45)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注释】①内自省(xǐng):在内心反省自己。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轻微地劝止,若见到他们的心意是不打算听从规劝,仍然恭敬而不违背他们,虽然劳苦,但不埋怨。”

【注释】①事父母几(jī)谏:几,轻微。赵岐注《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云:“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②见志不从:何晏《集解》引包咸说:“见父母志有不从己谏之色。”皇侃《义疏》、邢昺《疏》说同包咸。③违:违背。

【考证】劳而不怨:

大约相当于《左传·僖公二十九年》的“勤而不怨”以及《孟子·尽心上》的“虽劳不怨”,即勤苦劳顿却不怨恨。王引之说:“劳,忧也。”恐非。

《经义述闻·礼记下》云:“劳,忧也。高诱注《淮南·精神篇》:‘劳,忧也。’凡《诗》言‘实劳我心’‘劳心忉忉’‘劳心慱慱’‘劳人草草’之类,皆谓‘忧’也……‘劳而不怨’,即承上‘见志不从’而言。言谏而不入,恐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孝子但忧之而不怨其亲也。”王说影响很大,并为杨伯峻《论语译注》所采纳。

按,王所举4例中有3例“劳”以“心”为宾语。我们穷尽考察了《诗经》中的33例“劳”字(《大雅·民劳》的5例“民亦劳止”算作1例;4例“实劳我心”,因其中2例见于《小雅·白华》,只算作3例),除去以“心”字作宾语的9例,以及“民劳草草”1例,剩下23例中除了3例一般解作“慰劳”(莫我肯劳、职劳不来、召伯劳之)外,其馀20例一般都作“辛劳”“劳苦”理解。如“棘心夭夭,母氏劬劳”(《邶风·凯风》)。

“劳心”的“劳”即这一义位的使动用法。这和《左传·襄公九年》《国语·鲁语下》“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以及《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劳心”并无不同。又“劳心惨兮”(《陈风·月出》)和“惨惨劬劳”(《小雅·北山》)的“劳”也并无不同。“心之官则思”,思虑过度则为“劳心”,也即是“忧”。

试以义素分析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王力古汉语字典》“忧”的第一个义位是“忧虑”“忧伤”,而“忧虑”这一义位大致可以分析为[操劳]+[心(脑)]+[坏心情],而“劳心”正是“操劳其心”。这样看来,将“劳心”理解为、翻译为“忧”是可以的;但“劳心”的“劳”,其词汇意义并无本质上的改变。换言之,“劳心”可以理解为“忧”,但“劳”不能理解为“忧”。

至于将“劳人草草”的“劳”也解作“忧”,则是由于《毛传》说“草草,劳心也”,而《郑笺》说“草草者,忧;将妄得罪也”,王氏乃运用“互文”的训诂方法将《毛传》的“劳心”与《郑笺》的“忧”联系起来。

我们认为,说“劳”有“忧”义,是随文释义,并不可靠;《左传》中“劳”凡63见,而据陈克炯《左传词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考察,并无一例可释做“忧”者。这就有违王引之自己所说的“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也即违反了语言的社会性原则。

“劳而不怨”又见于《论语·尧曰》“子张问”章(20.2),上文言“劳而不怨”,下文答曰“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皇侃《义疏》:“择其可应劳役者而劳役之,则民各服其劳而不敢怨也。”尤可证“劳”当训“劳动”“劳苦”而非“忧愁”。另外,《孟子·尽心上》:“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杨伯峻《孟子译注》译为:“在求老百姓安逸的原则下来役使百姓,百姓虽然劳苦,也不怨恨。”亦可证。(46)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一定要出远门的话,必须有目的地。”

【注释】①游必有方:一定要出远门的话,必须有目的地。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游必有方:

何晏《集解》引郑玄说:“方,犹‘常’也。”常,常道。《荀子·天论》:“天行有常。”郑玄用常道来解释“方”,可见是取其“方向”义。但稍晚的文献中“有方”用来表示抽象的“有道”,如《庄子·人间世》:“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荀子·礼论》:“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记·经解》:“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论语》成书时是否如此,我们尚缺乏进一步的证据,仅录以备考。若确是如此,则当译为:“出游必须有正当理由。”

另外,我们在3.7解释“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时说:“以前注《论语》诸书在‘君子无所争’后标以句号。我们发现,‘必也V’句前面往往是一否定句或带有否定意涵的反问句,与‘必也V’句组成一个复句。”又引边滢雨教授之说:“《论语》中凡‘必也……乎’句式,都是假设句;表示‘如果一定要……的话,那一定是……’。”本章似乎也如此。如此,则当译为:“父母在世,不出远门;一定要出远门的话,必须有目的地。”“父母在世,不出远门;一定要出远门的话,必须有正当理由。”参见3.7《考证》(一)、12.14《考证》。(47)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①见《学而》(1.11)。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岁不能不牢记:一方面欢喜他们高寿,一方面恐惧有所不测。”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译文】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语不轻易说出口,就是怕因自己来不及实行而羞耻。”

【注释】①耻躬之不逮(dài):躬,自身。逮,赶上。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

【译文】孔子说:“因为节俭而犯错的很少。”

【注释】①约:俭约,节约。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奢则骄溢招祸,俭约无忧患。”《礼记·表记》:“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译文】孔子说:“君子希望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快敏捷。”

【注释】①讷(nè):言语迟钝。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者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邻。”

【考证】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解释有歧义。《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又《上经·乾·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何晏《集解》说:“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也。”又皇侃《义疏》:“言人有德者,此人非孤,然必有善邻里故也。”前说意为“有德者不孤,必将有善邻里相助”;而后说意为“有德者之不孤,乃因善邻里[已]相助故也”。此一分歧的关键,在对“必有”的理解。我们对《论语》《左传》《国语》《孟子》等四部典籍中近百例“必有”作了全面的考察。例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违天必有大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以前说为是。因为,在这近百例证中未见一例这样的,即“必有”后的成分表明的事情发生在“必有”前的成分表明的事情之前;所以,“德不孤,必有邻”乃是表明“有德者不孤,必将有善邻里相助”之意。(48)

4.26 子游曰:“事君数 ,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反而会被疏远。”

【注释】①数(shuò):繁琐,频频造访、请示。《左传·文公十六年》:“无日不数于六卿之门。”孔颖达《正义》:“无有一日不数数于六卿之门,言参请不绝也。” Ym1bKt4d8ujZuJ+nkX2gF0sBICPvg7K2rNSJkrLYzNDF6WH/fdQmP8OHx0IuGi5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