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佾篇第三

共二十六章

3.1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评价季氏:“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都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

【注释】①孔子谓季氏:谓,说,用于评论人物。“谓……”,即“评论……”,而“谓……曰”,却是“对……说”的意思,两者判然不紊。参见6.6《考证》(一)、9.21《考证》。季氏,何晏《集解》引马融说:“季桓子僭于其家庙舞之,故孔子讥之。”但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又可能是指季平子,即季孙意如。而据《韩诗外传》,又似为季康子。尚待考定。②八佾(yì):古代舞蹈奏乐,八人为一行,叫作一佾。八佾是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季氏只该用四佾,他用了八佾,就是“僭越”。

【考证】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忍,先秦典籍中常见的有两个意义,一为忍受、忍耐,一为忍心。唐写本郑玄注:“今陪臣而舞天子八佾之乐,不可忍之甚。”皇侃《义疏》、邢昺《疏》持类似看法。

我们同意郑、皇、邢所说。论证如下:我们姑且称忍耐义的“忍”为忍 1 ,称忍心义的“忍”为忍 2 ,它们都是所谓“关系动词”。忍 1 2 都可用谓词性成分作宾语,例如:“衡父不忍 1 数年之不宴(宴,安宁),以弃鲁国,国将若之何?”(《左传·成公二年》)“曾晳嗜羊枣,而曾子不忍 2 食羊枣。”(《孟子·尽心下》)但忍 1 常带抽象名词作宾语,例如:“子死亡有命,余不忍其訽(gòu,耻辱)。”(《左传·昭公二十年》)忍 2 多带一般名词作宾语,例如:“公曰:‘一朝而尸三卿,余不忍益也。’对曰:‘人将忍君……’”(《左传·成公十七年》)“群臣不忍社稷宗庙,惧有二图。”(《襄公七年》)

从宾语的意义特征看,忍 1 的宾语均为说话者认为不好、有害的事物,如“数年之不宴”“訽”“小忿”,而忍 2 的宾语一般并非如此,如“食羊枣”“益”“君”“社稷宗庙”。这是因为,忍 1 的意义特征是施事忍受受事(对象)对施事的加害、刺激等等,而忍 2 的意义特征为施事放纵加害、刺激受事(对象)。反之,受事(对象)如果是能够加害、刺激施事的事物,那么谓语动词“忍”是忍 1

关系动词的特点是,其受事宾语可转为受事主语。对照“人将忍 2 君”(《左传·成公十七年》)与“君不可忍 2 ,惠不可弃,吾其从王”(《昭公十三年》)可知。“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中的“是”,是指代谓词性成分“八佾舞于庭”的,也即,“八佾舞于庭”是“忍”的受事;而它绝对是孔子认为大错特错的,对孔子本人具有莫大的刺激作用。因此,其谓语动词“忍”是忍 1 ,表达的是忍耐义。类似的如:“失政而害国,不可忍也。”(《国语·晋语一》)参见15.27《考证》。(26)

3.2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那三家在祭祀祖先时候,也唱着《雍》来撤除祭品。孔子说:“‘诸侯公卿来助祭,武王肃穆又端庄。’《雍》的这两句诗,用在三家祭祖的大堂上,取它哪一点呢?”

【注释】①三家者以《雍》彻: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卿,即仲孙、叔孙、季孙。雍(yōng),又写作“雝”,《诗经·周颂》的一篇。②相(xiàng)维辟公:相,助祭者。辟公,诸侯。三家不过是诸侯之卿,他们也唱着《雍》来撤除祭品,不是十分滑稽吗?③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两句诗的译文取自向熹先生译注的《诗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3 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仁,拿礼仪制度怎么办?作为一个人,却不仁,拿音乐怎么办?”

【注释】①人而不仁:这一“而”字不能当“如果”讲。杨伯峻先生译《为政》“人而无信”为“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译本章“人而不仁”为“做了人,却不仁”,都是准确的。参见2.22《考证》。

3.4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 ,宁戚。”

【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重大啊,这问题!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节俭;就丧礼说,与其强忍悲痛而和颜悦色,宁可大放悲声。”

【注释】①林放:鲁人。②易:和悦,和颜悦色。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易:

《礼记·檀弓上》云:“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馀也。’”可以解释“与其易也,宁戚”。何晏《集解》引包咸说:“易,和易也。”和易,就是和悦。这里意为为了不失礼而强忍悲痛和颜悦色,不如将悲恸尽情释放。

杨伯峻《译注》解释说:“‘易’有把事情办妥的意思,如《孟子·尽心上》‘易其田畴’,因此这里译为‘仪文周到’。”这一解释我们不取。因为,“易”固然有整治田亩道路的意义,除“易其田畴”外,还有《国语·晋语四》的“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的“司空以时平易道路”,杜预注后者为“易,治也”。但“易”的这一义位是及物动词(或“轻易”义的使动用法),而通过对《论语》同时代典籍的调查,“与其……宁……”“与其……不如……”的句式中,“与其”之后的谓词性结构如果是及物动词,一般是要带宾语的;反之,“与其”之后的谓词性结构如果不带宾语,一般就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例如:“与其失善,宁其利淫……故《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与其为善于乡也,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善于里也,不如为善于家。”(《国语·齐语》)以上各例中“失”“杀”“为”都是及物动词,都带宾语。

再看以下各例:“子不如易于齐,与其死也。”(《左传·定公十年》)“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定公十三年》)“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以上各例中“死”“害”“孙”都不带宾语,都不是及物动词,而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比较特殊的是“害”,其“危害”义是及物的,其“妨害”义是不及物的,这里是后者。

“与其易也,宁戚”的“易”既然没带宾语,当然不会是《论语译注》所解释的意义;而包咸解其为“和易”,恰恰就是不及物的心理动词,是不带宾语的。例如《诗经·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

顺便说一句,《经典释文》记载郑玄解释“与其易也”的“易”为“简易”,是形容词,当然不带宾语。可见,我们对待汉人的注解一定要慎重,缺乏语言上的坚强证据时,不要轻易弃置不用。对同是汉人的包咸和郑玄之说,我们取前者,是因为包说较能和《礼记》所载互证。(27)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译文】孔子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呢。”

【注释】①亡(wáng):略同“无”。这里承前省略了“君”字。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文化落后国家虽然有个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哩。”杨树达先生《论语疏证》说,夷狄有君指楚庄王、吴王阖庐等。君是贤明之君。句意是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两说其来有自:杨伯峻先生之说与释惠琳(《论语说》)、邢昺(《论语疏》)、刘宝楠(《论语正义》)之说相同,而杨树达先生之说与朱熹、程颐之说(均见《四书集注》)相同。

杨柳岸认为前说正确,即杨伯峻先生所译是对的。他的论证如下:

一般来说,像“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这样的句子是我们常见的,姑且称之为“第一种类型”;它的意思是“……比不上……”。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意思是“知之者比不上好之者”。

而“夷狄有君……亡也”却好似下面这种类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尽心上》)姑且称之为“第二种类型”,它的意思是“……不像……那样……”。如“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忠信如丘者)不像我孔丘那样好学”。

如果“夷狄有君”两句是第二种类型,就该依照朱熹、程颢、杨树达先生的解释。但仔细推求,“夷狄有君”两句与第二种类型形似而实不同:“忠信如丘者”的对比项是“不如”后的“丘”,不包括“之好学”;而“夷狄之有君”的对比项是“不如”后的整个“诸夏之亡(君)”。然则,“夷狄有君”是第三种类型,与它类似的有:“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墨子·鲁问》)“星之昭昭,不如月之曀曀。”(《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这种类型是第一种类型的特殊形式。说详本书(繁体字版)《附录》。(28)

3.6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 :“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译文】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补救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说:“哎呀!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注释】①旅:动词,某种祭祀叫作“旅”。《周礼·春官·大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竟去祭祀泰山,因而孔子认为是“僭礼”。②冉(Rǎn)有:孔子学生冉求,字子有,比孔子小29岁(前522—?)。当时任职于季氏门下,所以孔子责备他。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定要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那时相互作揖后登堂[竞赛];然后下堂喝酒。这种竞争是很有君子风度的。”

【注释】①必也射乎:同门韩国边滢雨教授言,《论语》中凡“必也……乎”句式,都是假设句;表示“如果一定要……的话,那一定是……”,这一假设有时实际上是表示谦虚的。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雍也》)“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颜渊》)“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同上)“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子张》)今从之。②揖(yī)让而升下而饮:揖让,相互作揖。下,这里指从堂上下台阶到院中。详见本章《考证》(二)③其争也君子:这是讲古代射礼,详见《仪礼·乡射礼》和《大射仪》。登堂而射,射后计算谁中靶多;中靶少的被罚饮酒。

【考证】(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以前注《论语》诸书在“君子无所争”后标以句号。我们发现,“必也V”句前面往往是一否定句或带有否定意涵的反问句,与“必也V”句(V表示谓语性质的成分)组成一个复句。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雍也》)“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所以,著者在“君子无所争”后标以逗号。参见12.14《考证》。(29)

(二)揖让而升下而饮:

这七个字断句有歧异,一为何晏《集解》引王肃说:“射于堂,升及下皆揖让而相饮。”皇侃《义疏》以及《经典释文》皆从之,有人据此断为“揖让而升下,而饮”;一为郑玄之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故《论语》曰:‘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我们以为断作“揖让而升下,而饮”不妥。因为,我们遍搜《左传》《论语》《国语》《孟子》中5736个“而”,未见“揖让而升下,而饮”这种用法;除非将后一“而”换成“且”,作“揖让而升下,且饮”。类似例证如:“师老而劳,且有归志,必大克之。”(《左传·襄公九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从语言是一个系统的观点来考虑,由于有了“V而V,且V”这一句式,就不大可能再有“V而V,而V”的句式表达完全相同的意思;这是我们何以找不到后者的缘由。可见,断作“揖让而升下,而饮”之不可从。而如果断作“揖让而升,下而饮”,则为“V而V, V而V”句式,类似例子不胜枚举,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而》)(30)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子夏问道:“‘启齿一笑樱唇微张,明眸如清泉闪着亮光,白皙在红颜间勾出瑰丽的纹章。’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在绘画中,[先画各种彩色,]后用白色勾勒出文采。”

子夏说:“那么,天生丽质,还要用礼仪来约束吗?”孔子说:“让我开窍的,就是你卜商呀!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注释】①倩(qiàn):面容美。②盼:眼睛黑白分明。③素以为绚(xuàn):以素为绚,即用白色(在彩色上)勾勒文采。绚,有文采。这三句诗,第一句、第二句见于《诗经·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句。④礼后:以礼为后,将礼置于后面。子夏理解,“礼”就好比“素”,如同彩色要用白色来勾勒一样,天生丽质,也需要礼来约束。⑤起:“起”用为“站立”义而且带宾语时,表示“使坐起”或“使站起”的意思。这里是比喻用法。

【考证】绘事后素:

有两解,一为以素为后;一为后于素,即素在前。我们从前说。较早的何晏《集解》所引郑玄注、皇侃《义疏》以及邢昺《疏》,都取前说。主张后说的有朱熹《集注》、全祖望《经史问答》、俞樾《群经平议》等。我们一贯主张,后世之人要提出新说,前提是必须提出语言内的证据以推翻前说。而无论朱熹、全祖望或俞樾,都没有提供任何语言内的证据,则其新说已先天不足。何况,以下两点还可证明旧说较为可据。

1.与《论语》同时的文献,“后”的两种用法都常见,但以第一种用法为多。我们在与《论语》成书处于同一时期或稍后的典籍《论语》《左传》《国语》《孟子》《老子》《晏子春秋》中找到“后”的动词用法且带有宾语的共17例。其中,第一种用法的共12例,第二种用法的有5例。我们姑且称之为后 1 和后 2 。先看后2的例证:“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后诸侯,是寡君不得事君也。”(《成公八年》)这两个例证中,宾语为指代“薛”的“之”“诸侯”这类比较具象的名词、代词。未见“素”这种比较抽象的颜色词作宾语。后 1 的例证:“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梁惠王上》)这两例中,“得”“义”都是抽象名词。那么,像“素”这种颜色名词作后 1 的宾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周礼·考工记》说:“凡画缋之事后素功。”郑玄注:“素,白采也。后布之,为其易渍污也……郑司农说以《论语》‘缋事后素’。”这也可以为第一说提供旁证。(31)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徵之矣。”

【译文】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它,但杞国不足以为证;殷代的礼,我能说出它,但宋国不足以为证。这是由于历史文件和贤者不够的缘故。两者若足够多,我就可以引以为证了。”

【注释】①杞(Qǐ)不足徵:国名,夏禹的后代。周武王时候的故城即今日河南的杞县,县城在开封市东南约50公里处。其后因为国家弱小,依赖别国的力量来延长国命,屡经迁移。徵,验证。②宋:国名,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区。战国时为齐、魏、楚三国所灭。③文献:郑玄说:“献,犹贤也。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也就是说,《论语》的“文献”是一短语,包括历史文件和贤者两项,而今日“文献”是一个词,仅指历史文件。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 ,吾不欲观之矣。”

【译文】孔子说:“禘祭,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了。”

【注释】①禘(dì)自既灌而往:禘,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天子才能举行。周成王因周公旦功莫大焉,特许他举行禘祭。以后鲁国国君都袭此惯例僭用,故孔子不欲观之。灌,本作“祼”,祭祀的程序之一。古代祭祀,用活人代受祭者,叫作“尸”,一般用童男童女。第一次献酒给尸,使之闻到“郁鬯”(一种配合香料煮成的酒)的香气,叫作“祼”。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

【译文】有人请教对于禘祭有何讲究。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对于治理天下,就好像把东西展示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手掌。

【注释】①不知也:禘是天子之礼,在孔子看来,鲁国是不应该僭用的。但他不想明白指出,只好说“不欲观”“不知也”,甚至说:“如果有懂得的人,他对于治理天下事好像指示掌中之物一样容易。”参见5.19《考证》(一)。②示诸斯:示之于此,在这里展示它。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示诸斯:

这一句有两说。一为何晏《集解》引包咸说:“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也。”一为《礼记·中庸》“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之郑玄注:“‘示’读如‘寘诸河干’之‘寘’。寘,置也。物而在掌中,易为知力者也。”我们以为前说较为可靠。

示诸斯,就是“示之于斯”;“诸”是“之于”的合音。“之”即包咸所说“掌中之物”。孔子时代的典籍中,“示之”较为常见。示之,就是将某物展示、指示给人看。所示于人的,也往往是人体的部位,如:“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左传·庄公八年》)或比较小的东西,如:“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与女璧。’”(《哀公十七年》)

正因为如此,故而往往伴随着“指”的动作:“戎人见暴布者而问之曰:‘何以为之莽莽也?’指麻而示之。”(《吕氏春秋·先识览》)“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礼记·檀弓上》)所以《尔雅·释言》说:“观、指,示也。”这至少说明“示”和“指”两个动词的关系是密切的。

由于“指”和“示”两个动词经常连用,后来成为连动结构:“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史记·留侯世家》)“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大约是现代汉语“指示”一词的源头。

郑玄所注的《礼记·中庸》:“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同书《孔子燕居》一篇有类似文字:“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一为“示诸掌”,一为“指诸掌”,可知《礼记》这两处文字分别对应《论语》此章的“示诸斯”和“指其掌”。因此,包咸所谓“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是有道理的。

“寘诸”(置诸)于《左传》中共16见。其宾语多为处所,共11见:“饰棺置诸堂阜”(《左传·文公十五年》)“姬置诸宫六日”(《僖公四年》)“晋人置诸戎车之殿”(《襄公二十六年》)。还有较大的容器:“置诸橐以与之”(《宣公二年》)“郑贾人有将置诸褚中以出”(《成公三年》),还有一例为“股肱”:“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哀公六年》)

“寘”由其词义所限,它的宾语不能是面积体积较小的场所或物体,也即不大可能为“掌”。从“示”和“寘”带宾语的情况看,也显然以“示”如字读更为恰当。桂馥《札朴》解《中庸》的“示诸掌”也说:“案(《礼记》)《仲尼燕居》:‘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馥谓,‘示诸掌’当如‘礼乐相示’之‘示’,犹指示也。”可参。(32)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

【译文】祭祖先,如同祖先亲临其境;祭神,如同神亲临其境。孔子说:“我若不能亲自祭祀,就如同没有祭祀。”

【注释】①与(yù):参与。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吾不与祭如不祭:

与,参与。清代武亿《群经考异》《群经义证》主张“与”字为赞同的意思,而且在“与”下断开作“吾不与,祭如不祭”。但孔子时代并无“祭如不祭”这种表达方式,当然不能这样读。(33)

3.13 王孙贾问曰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

【译文】王孙贾问道:“‘与其献媚于奥,不如献媚于灶’,这话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得罪了老天,祈祷也没用。”

【注释】①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②与其媚于奥,宁媚如灶:类似于现今常说的“县官不如现管”。屋内西南角叫奥,烧火做饭的土台叫灶,古代以为那里有神,因而祭它;但“奥”的地位较高。③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安国说:“天以喻君也。孔子距之曰,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于众神。”皇侃《义疏》引栾肇云:“奥尊而无事,灶卑而有求。时周室衰弱,权在诸侯,贾自周出仕卫,故托世俗言以自解于孔子。孔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者,明天神无上,王尊无二,言当事尊,卑不足媚也。”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依据制定的,真是蔚为大观哪!我信从周朝的。”

【注释】①二代:夏、商两朝;“三代”则指夏、商、周三朝。

3.15 子入太庙 ,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情都发问。有人说:“谁说鄹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呢?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说了,便说:“这个,才是礼呀。”

【注释】①太庙:古代开国之君叫太祖,太庙是太祖之庙,周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之君,因此这太庙就是周公的庙。②鄹(zōu)人之子:鄹,又作“郰”,地名。《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郰邑。”有人说,这地方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西邹集。“鄹人”指孔子父亲叔梁纥。古代经常把某地的大夫称为某人,叔梁纥曾经作过鄹大夫,因此称之为“鄹人”。说参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大夫称人例》。

3.16 子曰:“射不主皮 ,为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译文】孔子说:“比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不一样,这是古时的规矩。”

【注释】①射不主皮:“皮”指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侯”,用布或用皮做成,画着各种猛兽或其他东西,最中心的部分叫作“正”或“鹄”。这里所讲的“射”,不是军中的武射,而是演习礼乐的;因此以射中为主,不在乎是否穿破皮侯。《仪礼·乡射礼》说“礼射不主皮”,或即本此。②为(wèi)力不同科:为,因为。同科,同等。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

【译文】子贡想要免除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杀只活羊的仪式。孔子说:“赐呀,你舍不得那只羊,我舍不得那种礼。”

【注释】①告朔饩(xì)羊:告,旧读gù。朔,每月的第一天,初一。“告朔饩羊”,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谓之“颁告朔”。诸侯接受了这一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叫作“告朔”;听政叫作“视朔”,或者“听朔”。到子贡的时候,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也不听政,只是杀只活羊敷衍一下。子贡便认为这不过是个形式,不如干脆取消。孔子却认为保留形式,比了无痕迹还是强些。②爱:舍不得。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译文】孔子说:“依照礼节服事君主,别人却以为他在献媚呢!”

【注释】①人以为谄:其时礼崩乐坏,事君者多不知礼仪,而以谨守礼仪者为谄媚。

3.19 定公问君使臣 ,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鲁定公询问,君主使用臣子,臣子服事君主,该怎么做。孔子回答:“君主使用臣子应该合乎礼仪,臣子服事君主应该尽心竭力。”

【注释】①定公:名宋,鲁昭公弟,继昭公而立,在位15年。“定”是谥号。

3.20 子曰:“《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至于放荡无度,悲哀而不至于刺骨锥心。”

【注释】①《关雎(jū)》:《诗经》的第一篇。但这篇诗并不悲哀,刘台拱《论语骈枝》解释说:“诗有《关雎》,乐亦有《关雎》,此章据乐言之。古之乐章皆三篇为一……乐而不淫者,《关雎》《葛覃》也;哀而不伤者,《卷耳》也。”②淫:过分而失当。比如“淫雨”,就是指雨水过多。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社主的事。宰我回答:“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人民战战兢兢[,知道敬畏]。”孔子闻知后便说:“既成事实不必再解释了,事已完结不必再劝阻了,已成既往不必再追究了。”

【注释】①问社于宰我:社,土神。从上面的问答中可以推知,哀公所问的“社”是指社主。古代祭祀土神,要替他立一个木制的牌位,就是“主”;并且认为这一木主,便是神灵依附之所。如果国家有对外战争,还必需载着这一木主而行。详见俞正燮《癸巳类稿》、金九《白凡逸志》。宰我,孔子学生,名予,字子我。②咎(jiù):追究过失。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 ,官事不摄 ,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

【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小得很哪!”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氏有三处采邑,手下人员又从不兼差,怎么能算是节俭?”

那人又问:“那么,他懂得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宫殿门前,立了个照壁,他管仲也立了个照壁;国君为了睦邻友好,两楹之间有反坫,他管仲也有反坫。像管仲那样的人都算懂得礼仪,那还有谁不懂得礼仪?”

【注释】①管仲:春秋时齐国人,名夷吾,是齐桓公的宰相,使齐国称霸诸侯。其事详见《史记·管晏列传》。②三归:三处采邑。详见本章《考证》。③摄:兼职。④树塞门:树,动词,树立。塞门,用以间隔内外视线的一种东西,形式和作用和现今一些老宅的照壁类似。⑤反坫(diàn):饮酒完毕,将酒杯(爵)放回的土台。国君才能有此土台。坫,放置器物的土台,位于两楹(厅堂前的两根柱子)之间。反,同“返”。⑥管氏而知礼:通常将这句的“而”释为假设连词,作“假如”“假若”讲,不确。参见2.22《考证》。

【考证】三归:

“三归”有多种解释,比较重要的有:1.国君一娶三女,管仲也娶了三国之女(《集解》引包咸说、唐写本《论语》郑氏注、皇侃《义疏》、邢昺《疏》等);2.台名(孙志祖《读书脞录》);3.三处家庭(俞樾《群经平议》);4.管仲采邑之地名(梁玉绳《瞥记》);5.藏泉币的府库(武亿《群经义证》);6.市租(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卷一《释三归》)。7.第三处铸造钱币之所(程水金《管氏“三归”进解兼论管仲知礼而孔子责备于贤者》)。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以上说法中,影响较大的有第1和第6种。

先说第1种:这是郑玄、包咸等人的说法,从汉代至明代,从未有人怀疑。但《韩非子》《史记》《汉书》《说苑》等书对“三归”都有记载,而且都将之与“富”“侈”联系起来。如:“管仲相齐,曰:‘臣贵矣,然而臣贫。’桓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曰:‘臣富矣,然而臣卑。’……孔子闻而非之曰:‘泰侈偪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史记·管晏列传》)“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如果是“娶三国之女”,与“富”“侈”就难以直接挂钩。

再看第6种说法。郭嵩焘的证据有二:一为《管子·山至数》之“民之三有归于上矣”,一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管仲相齐,曰:‘臣贵矣,然而臣贫。’桓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而《说苑·尊贤》作“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这种说法存在的问题,一是“民之三有归于上”未必与“三归”有关,二是“赐之齐国市租一年”之说与较早的《晏子春秋》的记载“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相矛盾。

我们认为所谓“三归”,与管仲所封的采邑有关。《晏子春秋》的《外篇》与《内篇》的6篇内容多有重复者。如《外篇》的《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之与《内篇谏上》的《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外篇》之《景公称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辞不受》与《内篇杂下》之《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很相似,可能说的是一件事:

“晏子相景公,老辞邑……公不许曰:‘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今夫子亦相寡人,欲为夫子三归,泽至子孙,岂不可哉?’对曰:‘……不可。’公不许。晏子出,异日朝,得间而入邑,致车一乘而后止。”(《内篇杂下》)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穀,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以为其子孙赏邑。寡人不足以辱而先君,今为夫子赏邑,通之子孙。’晏子辞曰:‘……婴请辞。’遂不受。”(《外篇上》)

上段以管仲“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为先例,下段则言“予管仲狐与穀,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以为其子孙赏邑”;上段言“欲为夫子三归,泽及子孙,”,下段言“今为夫子赏邑,通之子孙”。上段“三归”用了动词“赏”,下段也说是“赏邑”;上段言:“得间而入邑,致车一乘而后止”,下段言:“婴请辞,遂不受”。何其相似乃尔!此其证一。

我们再从《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这一章内部来看:此章首言“晏子相景公,老辞邑”,景公乃言“自吾先君定公至今用世多矣,齐大夫未有老辞邑者。今夫子独辞之,是毁国之故,弃寡人也,不可。”遂引起晏婴一段议论,但是“公不许”,且说:“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今夫子亦相寡人,欲为夫子三归,泽至子孙,岂不可哉?”如此看来,岂非三归与封邑有绝大关系?此其证二。

《荀子·仲尼》:“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立以为仲父,而贵戚莫之敢妒也;与之高、国之位,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恶也;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对照《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管仲相齐,曰:‘臣贵矣,然而臣贫。’桓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曰:‘臣富矣,然而臣卑。’桓公使立于高、国之上。曰:‘臣尊矣,然而臣疏。’乃立为仲父。”这两段中,“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与“‘臣贵矣,然而臣贫。’桓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适相对应。荀况和韩非是师生,上述两章的对应,比《韩非子》《说苑》的对应更有说服力。此其证三。

综上,“书社三百”和“狐与穀”的封邑,都是和“三归”对应的,至少是类似的。因而“三归”与封邑有绝大关系,殆无疑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的第十八章也说:“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内篇谏上》第十二章又说:“昔吾先君桓公,以管子为有力,邑狐与穀。”都可为证。“书社三百”与“书社五百”,其中或有一误。每社25户,则以管仲的封邑看,约相当汉代的“万户侯”。

我们的上述说法可称之为“三归为封邑说”。1.它可以解释各种关于“三归”的记载中的“富”和“侈”。2.它可以解释《韩非子》所谓“使子有三归之家”。家者,所归之处也。王引之《经传释词·春秋名字解诂上》:“楚仲归字子家,郑公子归生字子家,鲁公孙归父字子家,齐析归父字子家,蔡公孙归生字子家。”卿大夫的封邑是“家”,也是所归之处。3.可以排除地名说、台名说,因为景公对晏婴说“欲为夫子三归”,原来“三归”是可以复制的,不是专有名词。4.“三归”可能是管仲原有封邑再加上“狐与穀”。5.“三归”的“归”是否如同“归孔子豚”的“归”一样,是“馈”的假借字呢?但封邑,动词用“赐”用“封”,亦可用“赏”,不能用“馈”。馈谓赠食于人,引申为赠送他物;然而已经甚晚起,其宾语绝不能为封地也。(34)

3.23 子语鲁大师乐 ,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从之 ,纯如也 ,皦如也 ,绎如也 ,以成。”

【译文】孔子告诉鲁国太师演奏音乐的道理,他说:“音乐,是可以深入了解的:演奏开始,奔放而热烈;展开以后,和谐舒展,明快清丽,然后不绝如缕,馀音绕梁,最后结束乐章。”

【注释】①语(yù)大(tài)师乐:语,告诉。大师,乐官之长。②翕(xī)如:奔放热烈状。③从(zòng):放纵,展开。④纯如:和谐舒展。⑤皦(jiǎo)如:明快状。⑥绎(yì)如:不绝如缕状。

3.24 仪封人请见 ,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译文】仪地的边防官请求孔子接见他,说道:“凡道德君子到达此地,我从没有不和他见面的。”随行学生请求孔子接见了他。他辞出后,对学生们说:“你们这些人还用得着担心国家丧亡吗?天下无道的日子太久了,[圣人也该出来了,]上天会把他老人家当作人民的导师啊。”

【注释】①仪封人请见(xiàn):仪,地名。封,边疆;封人,典守边疆的官。请见,请求接见。②见(xiàn)之:使孔子接见了他。③丧(sàng):国家丧亡。详见本章《考证》。④木铎:铜质木舌的铃铛。古代公家有什么事要宣布,就摇这铃铛,召集大众。

【考证】丧:

丧,国家丧亡。《论语·宪问》云:“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孟子·离娄上》云:“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这两处的“丧”和此章的“丧”一样,没有宾语,都指国家丧亡。(35)

3.25 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评价《韶》说:“美极了,而且好极了。”评价《武》说:“美极了,却还不够好。”

【注释】①《韶》:舜时的乐曲名。②美、善: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记季札观乐来看,“美”不仅指音乐而言,也指内容而言,包括文辞的美。“善”可能指内容的教化方面而言。舜的天子之位是由尧“禅让”而来,故孔子认为“尽善”;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由讨伐商纣而来,孔子便认为“未尽善”。参见17.18注②。③《武》:周武王时乐曲名。

3.26 子曰:“居上不宽 ,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居于上位不宽厚,行礼时不严肃认真,吊丧时不悲哀,我还根据什么来观察他呢?”

【注释】①宽:“宽”不带宾语时,多表示宽厚;统治者的宽厚,当然也包括实行“宽政”。下面这段文字可以和本章互参:“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 UGM5LF/WnlJxzBn8uoBScQbp6MV6PhOJqh41IK4tF5wc1/JRqfvwGC70slLKte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