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政篇第二

共二十四章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主持国政,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在他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注释】①北辰:即北极星。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所以从北半球来看,它的位置几乎是正北,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②共:同“拱”,环抱,环绕。

2.2 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想要归于纯正’。”

【注释】①《诗》三百:《诗经》实有三百零五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考证】思无邪:

见《诗经·鲁颂·駉》。杨伯峻《译注》说:“‘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引用它却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诗经》中位于句首的“思”未必全是所谓“无义的语首词”。我们注意到,当《诗经》中位于句首的“思”后紧接的是体词性结构(就是类似名词的成分)时,这一“思”在汉代注家那里是有不同看法的。如《大雅·文王》之“思皇多士”,毛亨《传》说:“思,辞也。”——“辞”就是语首词的意思。但郑玄的《笺》却说:“思,愿也。”“思”被解作动词了。而当“思”后紧接的是谓词性结构(就是类似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时,汉代注家便都将“思”理解为动词了。如《小雅·桑扈》:“旨酒思柔。”郑《笺》说:“其饮美酒,思得柔顺中和。”又如《小雅·车舝》:“思娈季女逝兮。”毛《传》说:“思得娈然美好之少女有齐庄之德者,往迎之。”特别是本章“思无邪”所自出的《鲁颂·駉》,在一二三四各段分别有“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四句,除“思无期”较浅显无解外,其馀三句,郑《笺》分别解释为:“僖公之思遵伯禽之法,反复思之,无有竟已。”“思遵伯禽之法,无厌倦也。”“思遵伯禽之法,专心无复邪意也。”因此,我们以为,孔子于此似乎并未“断章取义”。(10)

2.3 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引导他们,用刑罚整顿他们,人民只是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注释】①道(dǎo):同“导”,引导。②免:先秦典籍若单用一个“免”字,多为“免罪”“免刑”“免祸”之义。③格:来。《礼记·缁衣》:“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遯”即“遁”字,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是归服。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即小有所成,能够自立;四十岁,[有了一定的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说话,便可分辨是忠言还是巧言;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注释】①有:上古汉语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常用“有”字。②立:何晏《集解》:“有所成立也。”③不惑:“知(智)者不惑。”(见《子罕》,又见《宪问》)“人含其知(智),则天下不惑矣。”(《庄子·外篇·胠箧》)④耳顺:这两个字古今解释甚多,都觉牵强。我们只好遵从最早的何晏《集解》所引郑玄注:“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也。”所谓“知其微旨”,大约指能明辨逆耳的忠言和足以“乱德”的“巧言”。《论语》四见“巧言”(1.3、5.25、15.27、17.17),均极言其害。⑤从心所欲:随心所欲。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从心所欲:

随心所欲。《荀子·君道》:“天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如四胑(肢)之从心。”《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皇侃《义疏》读“从”为“纵”,解为放纵。柳宗元《与杨晦之书》:“孔子七十而纵心。”但“纵”字含有贬义,《左传·成公二年》:“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经典释文》于“从心所欲”未注音,表明唐以前读书人一般读此处的“从”对应今音cóng;如读为“纵”则一般要注“子用切”。故不从皇说。此点杨伯峻《译注》已言之。(11)

2.5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

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不要违礼。”

不久,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于是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健在,依礼侍奉他们;死了,依礼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注释】①孟懿(yì)子:鲁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他父亲是孟僖子仲孙貜。《左传·昭公七年》说,孟僖子将死,嘱咐何忌要向孔子学礼。②无违:黄式三《论语后案》说:“《左传·桓公二年》云,‘昭德塞违’‘灭德立违’‘君违,不忘谏之以德’,《六年》传云,‘有嘉德而无违心’,《襄公二十六年》传云,‘正其违而治其烦’……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左传·昭公三年》《五年》云:“甚敬而卑,礼无违者。”“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结合下文,可见“无违”指“无违礼”。③樊迟:孔子学生,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46岁。④生,事之以礼:古代礼仪有一定的差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不相同。鲁国的三家是大夫,不但用鲁公(诸侯)之礼,甚至用天子之礼。这种僭越的行为,孔子最为痛心。此章孔子所答,或许有针对性。

2.6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有病,孝子总是担忧。”

【注释】①孟武伯:即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②父母唯其疾之忧:(孝子)总是担忧父母的疾病。唯,独,只。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独,只。其,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的“其”指的是父母,还是儿女,有不同说法。王充《论衡·问孔》:“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淮南子·说林》:“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高诱注之云:“《论语》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故曰忧之者子。”可见王、高都认为“其”是指代父母。何晏《集解》引马融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认为“其”指代孝子。我们以为王、高之说较为可据。《孝经·纪孝行》:“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可证。父母唯其疾之忧,即“父母唯忧其疾”,“其疾”作宾语。

当时语言中,当“其……”作宾语时,除了“其馀”“其人”等有成词倾向者之外,代词“其”所指代的成分一般在前文出现过,有极少数出现在后文。仅以《论语》前十篇为例,前者如:“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学而》)“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公冶长》)“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同上)“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同上)“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同上)“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雍也》)“孟子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同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同上)“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同上)“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同上)后者如:“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以此衡量,若“其”指“孝子”,则“孝子”并未在前后文出现过;若指“父母”,则合于以上规律。当然,1.也有极少数例证,“其”所指代的并没有在上下文出现过,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句中“其”是指代下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未出现的主语“子”的;而“父母忧其疾”却不具备这一条件。2.“父母忧其疾”与上引“其”所指代的成分在前文出现过的诸例不同的是,上引诸例前文都是句子(谓词性的),而“父母忧其疾”的“父母”却是体词性的短语。不过,当时语言中与“父母忧其疾”类似的句子还有:“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四十二章)“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揩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五十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公孙丑上》)所以,“父母忧其疾”的“其”指“父母”是没有问题的。(12)

2.7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是说能够养活父母,而且父母的狗和马也能够得到饲养。父母、狗和马全能够养着,若不对父母心存敬畏,用什么去区别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呢?”

【注释】①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Yǎn),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②皆能有养:皆,全,都;不能理解为“连……都……”。“皆”在总括的意义上和后来的“都”同义,但如果拿“都”的“连……都……”的意义(也即“甚至”义)去解释“皆能有养”的“皆”,说是“连狗和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这是偷换概念。“皆”从古至今都没有“连……都……”的意义,一些注本这样翻译是错误的。有养,被养。《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证。

【考证】今之孝者……何以别乎:

这一章“子曰”后的一段话,传统的标点大多与此类似:“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杨伯峻《论语译注》)著者曾发表论文于《长江学术》2012年2期,以证明现在这样标点的理由。其中的关键,乃是《论语》时代语言中的“至于”是否“具有轻微转折作用的连词”,即“谈到”“说到”“讲到”。鉴于该文仍有不足,我们又撰写了《再论〈论语〉“至于犬马皆能有养”》(《陕西师大学报》待发表),以下是该文的《结论》部分。

1.到先秦汉语末期,具有轻微转折作用的连词“至于”,它所衔接的,必须是较长的一个语段,“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的“至于”,不具备这一条件。

2.在《论语》成书年代的汉语中,随着“至于”的宾语由处所扩展到人物和谓词性结构,“至于”由“到达”义已经虚化出了“一直到”“扩展到”“甚至于”“以至于”的意义。

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的“至于”,其分布条件与表达“一直到”“扩展到”“甚至于”“以至于”意义的“至于”是相同的。

4.《论语》成书于战国早期,与具有轻微转折作用的连词“至于”形成的战国中、晚期,时代上有距离;而与表达“一直到”“扩展到”“甚至于”“以至于”意义的“至于”,时代则完全吻合。

5.因此,这一章应当标点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直译为:“现在的所谓‘孝’,是说能够养活父母,甚至于[能养活父母的]狗和马。父母、狗、马全都能够养着,如果不对父母心存敬畏,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6.何晏《集解》引包咸的另一说:“人之所养,乃至于犬马;不敬,则无以别。”用“乃至于”对译“至于”,这和我们的标点及今译,也完全吻合。(13)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

【译文】子夏问孝道。孔子说:“在父母前总是和颜悦色,难哪!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菜,年长者享用。这么一点点,就算是孝顺吗?”

【注释】①色难:郑玄注《论语》这两字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此)为难也。”详见本章《考证》。②弟子、先生:刘台拱《论语骈枝》云:“《论语》言‘弟子’者七,其二皆年幼者,其五谓门人。言‘先生’者二、皆谓年长者。”马融说:“先生谓父兄也。”“先生”本义是指年长者,后来用以特指老师。“弟子”恐怕也是如此。③馔(zhuàn):吃喝。④曾(zēng):竟然。

【考证】色难:

这话有两解,一说是儿子侍奉父母时的容色。《诗经·邶风·凯风》“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孔颖达《正义》引郑玄注《论语》“色难”说:“和颜悦色,是为难也。”《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也可以做这两个字的注脚。另一说是承顺父母的容色为难(就是受得了父母的脸色),后汉的经学家包咸、马融都如此说。我们取前说。因为,先秦及西汉典籍中,当“色”位于句首表示容色(面部表情)时,一般是指未出现的主语的容色。例如,《论语·乡党》:“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指孔子的容色。《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指小人的容色。《礼记·表记》:“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指君子的容色。主语如果出现,当然是指主语的容色:“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礼记·文王世子》)“色难”的主语是什么呢?从“子夏问孝”看,显然是指行孝者,即孝子。那么,“(孝子)色难”当然是指孝子(侍奉父母时)总是保持和颜悦色相当困难了。《史记·佞幸列传》:“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这里“色难”指“太子”用嘴吸文帝的疖疮时面露为难之色,也可为证。(14)

2.9 子曰:“吾与回言 ,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谈学问,他整天都没有异议,像个傻瓜。等他回家独自研究,却也能大加发挥,颜回呀并不傻。”

【注释】①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30岁。②退而省(xǐng)其私:颜回退而省己之私。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一)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上海博物馆陈才博士告诉我,日本竹添光鸿标点的这章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而通常这几句标点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此,我调查了《左传》《国语》《论语》《孟子》四部典籍的几百例动词“言”,近百例动词“违”。除本例存疑外,未见一例动词“言”与表示一个时段的短语相接者;而“违”则见到了以下2例:“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其中缘故,我想可能因“言”是瞬间动词(瞬间动词不能带表示时段的状语或补语),而“违”是持续动词吧。故从竹添光鸿。(15)

(二)退而省其私: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孔子)察其退还与二三子说释道义,发明大体,知其不愚。”皇侃《义疏》也说:“(孔子)察退与二三子私论,亦足以发明圣奥,振起风训也。”朱熹《集注》说:“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一些注家据此认为是颜回“退”而孔子“省其私”,如钱穆、许世瑛、孙钦善等。杨伯峻先生则认为“退”和“省”的主语都是颜回。我们认同杨伯峻先生的说法。

1.动词“退”的语义特征,决定了一定是颜回“退”。“退而省其私”的“退”,《王力古汉语字典》的解释是“退走,退回”。我们在对《论语》以及与《论语》成书为同一时代的《左传》以及有关孔子的《礼记·仲尼燕居》《孔子家语》《史记·仲尼弟子传》等书加以全面考察后发现,表示“退走”“退回”的“退”,还同时具备两个特点:a.客对主而言“退”。b.卑对尊而言“退”。至于身份地位无明显差别者,则只是客言退。例如:“里克谏曰……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里克)不对而退。”(《左传·闵公二年》)“(宣子)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宣公二年》)

因此,a.孔子和学生讲学时,都是学生“退”;孔子和儿子谈话时,则是儿子“退”。例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论语·颜渊》)“孔子闲居,曾参侍……孔子又不应,曾子肃然而惧,抠衣而退,负席而立。”(《孔子家语·王言解》)又如《季氏》的“鲤退而学诗”“鲤退而学礼”。

b.孔子的“退”,只出现在孔子见国君或季孙等权臣时。例如:“孔子适季氏,康子昼居内寝。孔子问其所疾,康子出见之。言终,孔子退。”(《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c.孔子和身份地位差不多者相见时,无论是孔子还是他人,都是客“退”。例如:“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论语·述而》)

这一章既然是孔子记述自己与颜回谈话的情形,当然“退”的是颜回。

2.V而V(O)句,固然有两V宾语不同者(参见5.19《考证》二),但两V主语不同者则非常罕见,一般都共用主语,如《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偶有两V主语不同,也有条件,如《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师轻窕,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退而击之”指楚师退而我击之,但这一句的“退”承上句“三日必退”的“退”,而且第二个V的宾语是“之”。本章的“退而省其私”不具备类似条件,因此,其主语只能是颜回;而不大可能是“颜回‘退’而孔子‘省其私’”。(16)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考查一个人做事的方法、途径,观察他为什么那样做的缘由,了解他赖以安身立命的是什么。那么,这个人如何能隐藏得住呢?这个人如何能隐藏得住呢?”

【注释】①人焉廋(sōu)哉:焉,何处。廋,隐藏,藏匿。这句话如果直译,便是:“这个人到哪里去隐藏呢?”

【考证】所以、所由、所安:

先说“所以”和“所由”。何晏《集解》说:“以,用也,言视其所行用也。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也。”通过对《论语》时代典籍中这两个较为常见的短语的全面考察,我以为此说是比较可靠的。

“所以”往往表示行事的方法和途径,如《论语·公冶长》:“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夫礼,所以整民也。”《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所由”则往往表示如此行事的缘由,如《左传·文公七年》:“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昭公十三年》:“不明弃共,百事不终,所由倾覆也。”

下面这段《左传·昭公四年》文字中,“所以”“所由”同时存在,可以比较:“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皆所以示诸侯汏也,诸侯所由弃命也。”

再说“所安”。这个短语也较常见,是所赖以生存,所赖以安身立命者之意。如《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国语·晋语一》:“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17)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不断温习旧知识,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注释】①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郑玄注:“‘温’读如‘燖温’之‘温’。谓故学之孰矣,后时习之,谓之‘温’。”译文用其义。孰,“熟”的本字。这不是说在温故之时,能够知新;而是说要不断温故,并能有所知新。杨树达先生有《温故知新说》,载《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值得一读。

2.12 子曰:“君子不器 。”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

【注释】①君子不器:古代知识有限,故孔子认为应该无所不通。后人曾说,一事之不知,儒者之耻。不,表一般性的否定,不能译为“不要”“不该”。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你想要说的,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考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孔安国说:“疾小人多言而行之不周。”刘宝楠《论语正义》此八字作一句读。沈括《梦溪笔谈》、郝敬《论语详解》、黄式三《论语后案》均主张“先行”后断开。而且,定州竹简本作“先行其言从之”,“先行”后是应该断开的。

这样,既有古人言之在前,又有出土文献佐证在后,此章之断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似乎已经了无疑义。

但在《论语》时代,表示“然后”意义的“而后”这一词语,总是处于“(S)V(O)而后V(O)”(S代表主语,V代表谓语动词,O代表宾语,括号中的成分可以有,也可以无)这一结构中,未见例外;也即,这一意义的“而后”只能连接两个谓词性结构。如:“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仁者先难而后获。”(《雍也》)“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可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绝不能读作“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因为“其言”是体词性的。至于定州竹简本的“先行其言从之”,因为句子结构不同,它的读作“先行,其言从之”,并不能证明本章当读作“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8)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注释】①周而不比(旧读bì):“周”和“比”都是互相亲近的意思。“比”是个典型的贬义词,“周”却并非什么褒义词,只是个中性词,所以它们可以合成贬义词组“比周”。但此处“周”“比”相对而言,两词意义的不同便得以凸显。

【考证】君子、小人:

杨伯峻《译注》说:“《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赵纪彬《论语新探》却认为在春秋时期,“君子”与“小人”已分裂成两个对立的政治派别;“君子”是西周、春秋时期对奴隶主贵族的通称,是指奴隶主阶级侯国“大夫以上”当权派。而“小人”则指奴隶制生产方式支配下的个体农民。

我们认为,《论语》时代典籍中的“君子”“小人”确实有的指“有德者”,有的指“有位者”。这两个词的引申路径如同“鄙”由“边鄙之地”而引申出“鄙陋”的意义一样,“君子”“小人”也由区分地位高下的两个词,双双成对地引申为区分道德高下的两个词。

《孟子·梁惠王上》一段话很能说明此点:“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类似的话又见《滕文公上》(5.3)。因此,“君子”“小人”这两个词有时是难以截然划分“以德言”“以位言”的。

春秋时逐渐“礼崩乐坏”,有些处于“君子”地位的人便被斥为“小人”。当时典籍中此类例证不少。

“以位言”的如:“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勤礼,小人尽力。”(《成公十三年》)“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孟子·滕文公下》)这证明在《论语》《孟子》时代确实存在“君子”“小人”两个阶层,且“君子”地位高而“小人”地位低。

但同时,“君子”“小人”在那一时期也确实可以“以德言”;地位为“君子”者可以因为德行低下而被斥之为“小人”。例如:“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徵,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士则兹不悦!’高子以告。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孟子·公孙丑下》)

《论语》因其书宣扬伦理的性质,“君子”“小人”多以德言。仅举数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也有以位言的。例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小人”也可用于谦称。许多地位为“君子”者在地位更高或年龄较自己为长的“君子”前自称“小人”。如:“(申叔时)对曰:‘可哉!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左传·宣公十一年》)申叔时,楚国贵族。“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襄公三十一年》)然明,即鬷蔑,郑国贵族。“张趯使谓大叔曰:‘自子之归也,小人粪除先人之敝庐,曰子其将来。今子皮实来,小人失望。’”(《昭公三年》)张趯,晋国大夫。

“小人”是相对而言的。即,地位为“君子”者,相对地位更高的人,即使不当面,也自称“小人”。如:“子罕……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左传·襄公十七年》)子罕为宋国司城(司空),自然与于“君子”之列,但相对于平公,却自称“小人”。

较为典型的一例是楚贵族钟仪被俘后在晋侯面前自称“小人”,而其德行令敌方人士折服,称其为“君子”:“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通过以上归纳可知,“君子”“小人”诚如杨伯峻先生所指出的,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赵纪彬所言“君子”是西周、春秋时期对奴隶主贵族的通称,是指奴隶主阶级侯国“大夫以上”当权派,而“小人”则指奴隶制生产方式支配下的个体农民,也大体不错。但是,由于不明白,或有意模糊“君子”“小人”有以德言以位言的区别,他的一些具体的结论却并不正确。例如:“也不能认为与‘君子’处于对立地位的‘小人’,全是不在位的统治者。”并以《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为例,又以《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为例,从而得出结论说:“由此可见,春秋过渡时期的‘士’中,确有‘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的‘其次’之士。”其实,这里无论“君子儒”“小人儒”还是“硁硁然小人”,都是“以德言”的。这种具体结论的失误,又导致了较大较重要结论的失误。例如说:“‘君子’‘小人’的对立,是春秋过渡时期‘人’的阶级内部两条政治路线斗争的反映。”

“君子”“小人”并非如赵说,属于所谓“‘人’的阶级内部”,而与“民”对立。例如:“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左传·成公十三年》)前文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接着又说“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云云,可知君子、小人都是“民”的一部分。

可见,君子、小人是“民”中的两个阶层,而非与“民”对立的两个阶层。详见本书繁体字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附录》之四《也谈〈论语〉中的“人”与“民”》。(19)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受骗;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疲惫而无所得。”

【注释】①罔(wǎng):诬罔;“学而不思”则受欺也。②殆(dài):同“怠”,疲惫。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殆:

同“怠”,疲惫。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谓这一章的“殆”作“疑惑”解,举《公羊传》何休注、《庄子·外篇·山木》及《史记·仓公列传》为据。但以上文献均较《论语》为晚出,《论语》时代典籍如《左传》《国语》《孟子》中,未见“殆”可解为“疑惑”者,盖后起义也;故不从。下文第十八章“多见阙殆”的“殆”也不应作“疑惑”解。(20)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译文】孔子说:“研习那些不正确的学说,这就有害了。”

【注释】①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攻,从事某一工作。斯,连词,“这就”的意思。也已,复合句末语气词。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何晏《集解》说:“攻,治也……异端,不同归者也。”皇侃《义疏》云:“攻,治也……异端,谓杂书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并说:“《论语》共用四次‘攻’字,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颜回篇》的‘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这里也不应例外。很多人却把它解为‘治学’的‘治’。”又说:“已,应该看为动词,止也。因之我译为‘消灭’。”

如果因为《论语》书中其馀3次“攻”都当“攻击”解,此章便不应例外,那么,《论语》除此章外,“也已”凡14见(其中7例为“也已矣”),均为复合句末语气词,那本章就更不应例外了。可见这一理由难以成立。而如果本章的“也已”是复合句末语气词,“攻”就不能解为“攻击”。

我们认同何晏的主张。理由有二:

1.“攻”在先秦汉语中,确实绝大部分为“攻击”“进攻”义,但它也确如《王力古汉语词典》所列,有“从事某事,进行某项工作”的意义,就是何晏《集解》所说的“治”。例如《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

两者在分布上是有区别的。“攻击”“进攻”义的“攻”,其宾语无非为人和地。其中有转指者,如:“兼弱攻昧……犹有弱而昧者,何必楚?”(《左传·宣公十二年》)沈玉成《左传译文》:“兼并衰弱进攻昏暗……还有弱小而昏暗的国家,为什么一定要攻打楚军?”“攻乎异端”似乎类似“兼弱攻昧”,但前者是自指而后者是转指。

“从事某事,进行某项工作”意义的“攻”,其宾语却是人和地之外的事物,本章的“异端”就是如此。

2.本章的“攻”若解释为“攻击”“进攻”,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一复合句句末“也已”的“已”必须解为动词,为“停止”的意思。但上文说:“《论语》除此一章外,‘也已’凡14见(其中7例为“也已矣”),均为复合句末语气词。”岂止《论语》?周秦典籍中,不下数百例,都是复合句末语气词。例如:“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王力先生指出,《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有的书解释其意义为“补充或纠正”,但《左传》中“间”出现81次,另外80处都不当“补充、纠正”讲,其他先秦两汉的古书中“间”也从不当“补充、纠正”讲,“左丘明在这里不可能为‘间’字创造一个新义,因为这样的‘创造’谁也不会看得懂。作为一个原则,注释家不会反对语言的社会性,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释家却往往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原则。”(《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语言的社会性》,载《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

本章的“也已”也应作如是观——不能因为要将“攻”解为“攻击”,就不顾其馀数以百计的“也已”都是复合句末语气词的事实,而强解“也已”的“已”为“停止”“消灭”。(21)

2.17 子曰:“由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译文】孔子说:“由!教你如何了解知识变得智慧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注释】①由:孔子学生,仲由,字子路,卞(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县东50里)人,比孔子小9岁(前542—前480)。②是知也:《荀子·子道》也有类似的话,但较为详细。其中有两句为:“言要则知,行至则仁。”因此这一“知”应读为“智”。这句的“是”是指示代词(类似现代汉语的“这”“那”),而不是联系动词(如“我是张三”的“是”)。现代汉语的联系动词“是”是由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是”演变过来的,但《论语》时代这一演变还远未完成。这句用指示代词“是”,是由于前面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主语太长,而用它来复指。现代汉语和外语里也常用代词复指前面过长的主语。如:“活着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论语》中类似之处很多。

【考证】诲女知之乎:

《孟子·告子上》“弈秋诲二人弈”,《墨子·辞过》“圣王……诲妇人治丝麻……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与此句式相同。“诲”的词义,参见15.39《考证》。女,间接宾语;知之,直接宾语。知之,河北定州出土《论语》无“之”字。但先秦时期,当动词“知”不属于下列四种情况时,其后一般都要接一泛指代词“之”。

四种情况是:1.被否定动词修饰,如“不知”。2.被能愿动词修饰,如“可知”“敢知”。3.带有其他宾语,包括前置的宾语,如“知人”“何知”。4.和“所”字结合成“所知”。也即,动词“知”作为一个句子成分,如主语、宾语,一般不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类似的动词有“得”“取”等。因此,虽然大多数“知之”的“之”有所指,例如:“南蒯之将叛也,其乡人或知之。”(《左传·昭公十二年》)但有些“之”却不知指代什么。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所以我们理解本章的“知之”为“了解知识智能”,也就是“学习”。俞樾《群经平议》说此“知之”为“志之”,不确。“知之”《论语》《左传》中常见,而“志之”则甚少见。

这一句和《左传·哀公八年》“使女有马千乘乎”、《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一样,都是语气词“乎”用于祈使句句末。

参见1.1《考证》(三)、5.19《考证》(一)、17.15《考证》(二)。(22)

2.18 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 ,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向孔子学如何求得官职。孔子说:“多听,有疑问的地方,暂且保留;其馀自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危险的地方,先不去做;其馀可靠的部分,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

【注释】①子张:孔子学生颛(Zhuān)孙师,字子张,陈国人,比孔子小48岁(前503—?)。干禄,干,求也。禄,旧时官吏的薪水。②阙(quē)疑:对于有怀疑的地方则空阙(保留)而不言。阙,空阙,空缺。③殆:危险,不可靠。有人说这句的“阙殆”和上文“阙疑”同义,为“互文见义”。但所谓“互文见义”,并不可靠。

2.19 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道:“要怎样做百姓才会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服从了;如果提拔邪曲的人,把他们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会服从。”

【注释】①哀公:鲁君,姓姬,名蒋,定公之子,继定公而即位,在位27年(前494—前468)。“哀”是谥号。②服:这里是“服从”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心服口服”“服气”的“服”,因为《论语》时代“服”还没有这个意义。③孔子对曰:《论语》的体例是,臣下对答君上的询问一定用“对曰”。参见18.3《考证》。④举直错诸枉:举荐正直的人,并将他们放在邪曲的人之上。详见本章《考证》。

【考证】举直错诸枉:

杨伯峻《论语译注》说:“‘错’有放置的意思,也有废置的意思。一般人把它解为废置,说是‘废置那些邪恶的人’(把“诸”字解为“众”)。这种解法和古汉语语法规律不相合。因为‘枉’‘直’是以虚代实的名词,古文中的‘众’‘诸’这类数量形容词,一般只放在真正的实体词之上,不放在这种以虚代实的词之上。这一规律,南宋人孙季和(名应时)便已明白。王应麟《困学纪闻》曾引他的话说:‘若诸家解,何用二“诸”字?’这二‘诸’字只能看做‘之于’的合音,‘错’当‘放置’解。‘置之于枉’等于说‘置之于枉人之上’,古代汉语‘于’字之后的方位词有时可以省略。朱亦栋《论语札记》解此句不误。”

我们同意这一意见,同时认为,“错”(包括“措”)的“废置”义是由“放置”义引申而来的,二者的产生有先后的不同。除“举直错诸枉”有歧解外,我们在《论语》时代及稍后的典籍中找到的“错”(措)均为放置义。如《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庄子·田子方》:“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直到《荀子》,我们才见到可解为“废置”的“错”(措)字:“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

由此可见,此章的“错”是“放置”的意思。(23)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 ,忠以劝 ,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 ,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 ,则劝。”

【译文】季康子询问要使人民心生敬畏,尽心竭力和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办。孔子说:“你能够庄严肃穆地面对他们,他们就会对你心生敬畏了;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对你也就会尽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也就会劝勉了。”

【注释】①季康子:即季孙肥,鲁哀公时正卿,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力的人。“康”是谥号。②以:连词,类似“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的短语,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③庄:庄重,庄严。何晏《集解》引包咸说:“庄,严也。君临民以严,则民敬其上也。”参见15.33《译文》。④教:‘教’带强制性,其同义词‘诲’则重在启发、诱导。参见15.39《考证》。

【考证】问:

先秦时期,“问”是行为动词或关系动词,不是引出一段直接引语的感知动词,它和“曰”“云”等是不同的。一句包含“问”字的话若要引出直接引语,通常用“问曰”(例多不举)、“问之曰”(如14.44:“或问之曰”)、“问于……曰”(如9.6:“太宰问于子贡曰”)或“问……于……曰”(如14.1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等形式;总之,必须包含一个“曰”字。因此,除《阳货》的《宰我问三年之丧章》(17.21)另当别论外,“问”的后续部分一律处理为间接引语,不标冒号、引号、问号。我们之所以在此予以强调,是因为以前诸书对此的处理没有一定标准:一是一书之中有时译为直接引语,有时又译为间接引语。二是不同译本之间,此书译为直接引语者,彼书则译为间接引语;此书译为间接引语者,彼书又译为直接引语。例多不举。参见6.6《考证》(一)、9.21《考证》。(24)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政?”孔子说:“《尚书》上说:‘孝哇孝,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推行到政治上去。’这也算是参政,什么才叫作参政呢?”

【注释】①子奚(xī)不为政:奚,为何,为什么。为政,搞政治。“为”的含义非常广泛,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做”“搞”。②《书》云:以下三句是《尚书》的逸文,伪《古文尚书》的作者将它采入《君陈》。③施于有政:施,推行。《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字无实义,用于名词和某些形容词之前,这是古代的一种构词法(也有人认为这类“有”有实在意义,参见姚振武《上古汉语语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杨树达先生说:“政谓卿相大臣,以职言,不以事言。”(说详《增订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的《〈论语〉子奚不为政解》)那么,这句话便当译做“把这种风气影响到卿相大臣那儿去”。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做为一个人,却不讲诚信,不晓得那怎么可以。比如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怎么能走呢?”

【注释】①輗(ní)、軏(yuè):古代牛拉的车叫“大车”,马拉的车叫“小车”。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套在牲口的脖子上。那横木,套牛的叫“鬲”,套马的叫“衡”。鬲、衡两头都有关键(插销),“輗”是鬲的关键,“軏”是衡的关键。关键虽小,却不可或缺。

【考证】人而无信:

这“而”字不能如《经传释词》等书当“若”“如果”讲。连词“而”的作用是连接谓词性结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这里的“人”也是活用为谓词性的,表示“作为一个人”。《左传·襄公三十年》:“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后两句意为“像子产这样的贤人都死了,又有谁能继承他呢?”《论语·八佾》“人而不仁”(3.3)“管氏而知礼”(3.22)《宪问》“士而怀居”(14.2)与之类似。杨伯峻先生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是很有见地的。(25)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询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是否可以预知。孔子说:“殷代沿袭夏代的礼仪制度,所增删的,可以知道;周代沿袭殷代的礼仪制度,所增删的,也可以知道。或许有继承周代而当政的人,就是往后一百代,也是可以预知的。”

【注释】①十世可知也:从下文孔子的答话来看,可以肯定子张是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而不是泛问。“也”字在此不表疑问,这句的疑问语气大约是由句调表达。参见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中的《先秦语气词新探》,以及《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中的《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自家的祖先,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义之所在,却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注释】①非其鬼而祭之:鬼,何晏《集解》引郑玄说:“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谄求福也。”意为人死了就叫作“鬼”,如果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是通过谄媚来求福。非其鬼,“不是自家鬼神”的意思。祭,吉祭曰“祭”,凶祭曰“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而“奠”则是人刚死,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 NfoleCi5Yjv1N4qTTXP53/IV7zPWaUER34JAUjSJHabTicyrVMAMzqmD1S52kJh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