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

1.1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译文】孔子说:“学了后又定时复习它,不是很高兴吗?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没弄明白,我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吗?”

【注释】①子:对男子的尊称,略等于现代汉语的“先生”。《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是特指。②学而时习之:时,周秦时期“时”如果用作状语,意义略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是“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何晏《集解》引王肃说:“时习,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怿也。”朱熹《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说“时习者,无时而不习”,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习,练习。详见本章《考证》(一)。③不亦说乎:“不亦”在《论语》时代典籍中出现频率很高,显然已经或接近成为一个词。成了词就不能拆开来分析,不能说其中的“亦”等于现在的“也”;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不亦”译为“不也”。它用于反问句中,略等于现在的“不是……吗”“不也……吗”。说,“悦”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④有朋:大约古本《论语》为“友朋”。详见本章《考证》(二)。⑤乐:近年有人读为yuè,说是通“悦”,是错误的。《经典释文》云:“音‘洛’。”与现代普通话对应,就是lè。⑥人不知:他人不理解,不懂得。详见本章《考证》(三)。⑦愠(yùn):《经典释文》:“怒也。郑(玄)云:‘怨也’。”我们考察了许多先秦典籍,“愠”都是“恼怒”的意思,故不从郑说。⑧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前者。参见2.14《考证》。

【考证】(一)习:

习,练习、复习。这里不是“实习”的意思。所谓“实习”,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运用,以锻炼实际工作的能力,而孔子教给学生的,就是礼、乐、射、御等实际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弟子学了以后,要反复练习,也就是“复习”。而且没有证据表明,在《论语》成书的时代,“习”已经引申出了“实习”的意义。(1)

(二)有朋:

古本有作“友朋”的,《白虎通·辟雍》引此句作“朋友自远方来”。阮元《论语校勘记》:“郑氏康成注此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是旧本皆作‘友’字。”查《论语》及同时代典籍如《左传》《国语》《孟子》,“朋”除用于人名(如“隰朋”)外,都是“朋友”或“友朋”连言,而以前者多见;因此古本《论语》很可能是作“朋友”或“友朋”的。即便不如此,此句之“朋”也难以从晚近之说解作“弟子”(宋翔凤《朴学斋札记》)。皇侃《义疏》说:“君子以朋友讲习,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我们以为得其要旨。(2)

(三)不知:

先秦汉语的“不知”有4种情况:1.不智。如:“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八十一章)2.不觉。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同上)“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3.可据前文补出宾语。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论语·里仁》)4.不知道,不理解,不懂得,不晓得。如:“知者无不知也。”(《孟子·尽心上》)

第一种情况,实际上“知”已经是另外一个词了。第二、第三种情况是“不知”可带宾语。第四种情况,常不带宾语,是“知之”的否定形式。参见2.17《考证》及17.15《考证》(二)。而后者通常表示知道,了解,理解,懂得,晓得。因此,我以为这句的“不知”同“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一言以为不知”(《子张》)的“不知”,意为不知道,不了解,不理解,不懂得,不晓得。第四种情况也有带宾语的:“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这两句的“不知”也是“不理解”“不懂得”的意思。

“不知”的肯定形式为“知之”,“知之”的“之”,杨树达先生说“表泛称”,郭锡良先生认为是“泛称代词”,并不明确指代目前可见的人和事物;“知之”的意义为知道,了解,理解,懂得,晓得。例如:“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雍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同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馀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馀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孟子·尽心下》)由此,亦可进一步证明其否定形式“不知”意为不知道,不了解,不理解,不懂得,不晓得。

为什么不从杨伯峻先生所译的“他人不了解我”?因为,若想表达这样的意义,“知”后一般要带宾语。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先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3)

1.2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译文】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既孝顺父母,又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打基础,基础巩固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注释】①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33岁。《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曾参和有若却常常称“子”。有若称“子”,大约是因为他在孔子死后一度被孔门弟子所尊重的缘故。②弟(tì):“悌”的古字,弟弟尊敬与服从兄长。古代将“孝”和“弟”作为维持那时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③犯:冒犯,触犯。④鲜(xiǎn):少。《论语》中的六处“鲜”都是这种意义。⑤未之有也:可理解为“未有之也”。上古汉语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前面;但不能说这是“倒装”,因为那时的语言本来就是这样的。⑥其为仁之本与:其,指孝弟。孝弟为仁之本,“仁”又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管子·戒》说:“孝弟者,仁之祖也。”也正是这个意思。又,宋人陈善《扪虱新语》说,这“仁”字其实是“人”字,古书中“仁”“人”两个字有很多是写混了的。赞同此说者很多;就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赞同前一说。与,句末语气词,“欤”的古字。

1.3 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这种人,]是不会有多少‘仁德’的。”

【注释】①巧言令色:何晏《集解》引包咸说:“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说(悦)之。少能有仁也。”

1.4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①曾子:孔子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南武城(故城在今山东省平邑县境内,在平邑县城南约30公里)人,比孔子小46岁(前505—前435)。②三省(xǐng):三,旧读去声sàn。省,反省,内省。上古汉语数词做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三”“九”等又一般表示次数的多,不是实数。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时代的句法便应该是“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的“君子道者三”一样。③忠: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只能是下级、晚辈对上级、长辈而言,或国民对国家而言,而不能相反;《论语》时代则不一定。参见14.7《考证》。④信:诚信。⑤传(chuán):动词用作名词,老师的传授。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

【译文】孔子说:“治理具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办事要严肃认真,诚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他人,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注释】①道(dǎo)千乘(shèng)之国:道,“导”的古字,引导,指导。这里可译为“治理”。千乘之国,在孔子之时已经不是大国,因此子路也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11.26)春秋时代,打仗用车子,国家强弱以兵车的数量来衡量。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辆兵车。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所载的城濮之战,晋文公还只有七百乘。但那一时代征战频仍,兵车发展速度很快;如到平丘之会,晋国已有四千乘了(见《左传·昭公十三年》)。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②敬事:“敬”通常用于表示对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因而常和“事”连用,如《卫灵公》的“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③爱人:孔子时代,“人”常常指他人,“爱人”即爱别人,爱他人。详见本书繁体字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附录》之《也谈〈论语〉中的“人”与“民”》。④使民以时:上古是农业社会,“使民以时”就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

【译文】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便孝顺父母,出门便敬爱兄长,谨慎而且信实,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馀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注释】①弟子:《论语》中“弟子”有两种意义:1.年纪幼小的人。2.学生。这里用的是前者。参见2.8注②。②入则、出则:这是当时习语。详见本章《考证》(一)。③谨:谨慎。详见本章《考证》(二)。④仁:“仁”即“仁人”,和《雍也》的“井有仁焉”的“仁”一样。古汉语有一种修辞规律: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类似的“亲仁”之例还有:“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定公九年》)“使能则百事理,亲仁则上不危,任贤则诸侯服。”(《管子·霸言》)这三例的“仁”都指仁人。⑤则以学文:则以之学文,“之”指“馀力”。上古汉语中,当“以”的宾语所指代的事物在上文出现过时,该宾语(代词“之”)通常不出现。

【考证】(一)入则、出则:

入则、出则:这是当时习语,如:“是以入则不慈孝父母,出则不长弟乡里,居处无节,出入无度,男女无别。”(《墨子·尚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4)

(二)谨:

“谨”的本义可能是“少言”,参见杨树达《增订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释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但本章的“谨”当作“谨慎”解,不当如《论语译注》解为“少言”,因为《论语》时代典籍中找不到相关书证。同理,《述而》“子疾病”章(7.35)的三个“祷”也是“祈祷”之意,不大可能是“求延年”。解释古代词语,应当注意语言的社会性。(5)

1.7 子夏曰 :“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尊敬贤者,不重美色;侍奉爹娘,能尽全力;侍奉君上,能够献身;和朋友相交,说话一定诚实守信。这种人,即便没有系统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过了。”

【注释】①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44岁(前507—?)。②贤贤易色:尊贤轻色。第一个“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尊敬”的意思,第二个“贤”指贤人。易色,轻色。详见本章《考证》。③致:献出。

【考证】贤贤易色:

尊贤轻色。第一个“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尊敬”的意思,第二个“贤”指贤人。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言以好色之心好贤则善。”以“好贤”解“贤贤”,是对的;但解“易”为“交换”则误。因为《论语》时代,表达“用……交换……”,大多是“以……易……”的句式,偶尔也会是“易之以……”或“与……易……”;总之,必须与介词及其宾语组成的结构共现。例如:“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逢丑父与公易位。”(《左传·成公二年》)

因此,果如孔安国所说“以好色之心好贤”,则当为“以贤贤易色”,所以,本章的“易”,是“轻视”的意思(“轻视”义可视为“轻易”义意动用法的固化)。“易”表“轻视”的句子还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左传·襄公四年》)“秦、晋战于栎,晋师败绩,易秦故也。”(《襄公十一年》)“吴乘我丧,谓我不能师也,必易我而不戒。”(《襄公十三年》)

“贤贤易色”句式正同“贵货易土”,为两个谓宾结构组成的联合结构。这一意义的“易”也可用意义较为抽象的名词作宾语:“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离娄上》)所以,解“易色”为轻视色,是没有问题的。

色,女色。陈祖范《经咫》、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种人事关系;因此认为这里是指夫妇关系。但所谓“夫妇为五伦之首”云云,乃后世观念,《论》《孟》中未有谈及夫妇关系者,谈君臣、父母与儿子、朋友关系者则极多。《论语》中两见“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又《卫灵公》),正可和“贤贤易色”互证。参见9.18《考证》。(6)

1.8 子曰:“君子不重 ,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了,就不致固陋无知。要时时恪守忠诚信实。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注释】①君子:这个词是引号中整个这段话的主语。②学则不固:何晏《集解》:“孔曰:‘固,蔽也。’一曰:‘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根据“固”在《论语》时代典籍中的用法,我们以为前说更为可信。③主:“以……为主”“着重”。详见本章《考证》。④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不要和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无,通“毋”,不要。友,这里做谓语,交朋友。至于字面后的意思,可谓众说纷纭,如邢昺《疏》云:“‘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又可参19.3。⑤惮(dàn):畏难,有所顾忌。

【考证】主忠信:

主,“以……为主”“着重”。何晏《集解》引郑玄说:“主,亲也。”这就与《孟子·万章上》“于卫主颜雠由”“是时孔子当阨,主司城贞子”的“主”用法类似了(确切地说,“主颜雠由”是“以颜雠由为主人”,也就是住颜雠由家)。然则,这句的“忠信”就是“忠信之人”。虽然理论上古汉语可用某一具体的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但先秦典籍中“忠信”出现频率较高,却未见一例表示“忠信之人”者,故不敢从此说。皇侃《义疏》说:“君子既须威重,又忠信为心,百行之主也。”近之。当“主颜雠由”一类短语的宾语逐渐可以是抽象意义的词语如“忠信”时,“主”就产生了“以……为主”“着重”的意义了。(7)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译文】曾子说:“审慎地对待年长者的死亡,追念故去已久的人,老百姓自然会归于忠厚老实了。”

【注释】①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周礼》郑玄注:“老死曰‘终’。”《左传·文公十五年》:“丧,亲之终也。虽不能始,善终可也。”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他老先生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到该国的政事,是打听到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的呢?”子贡说:“他老先生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来获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大概不同吧?”

【注释】①子禽问于子贡曰:子禽,陈亢(Gāng)的字。其人又见16.13、19.25。从他径称孔子为“仲尼”(19.25)而不称“夫子”来看,至少此时还不是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不载此人。但何晏《集解》引郑玄说:“子禽,弟子陈亢也。”《礼记·檀弓》郑玄注也说:“(陈)子亢,子车弟,孔子弟子。”唐代孔颖达说《季氏》有“陈亢问于伯鱼”云云,“与伯鱼相问,故知孔子弟子”,这一理由太过牵强。子贡,孔子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比孔子小31岁(前520—?)。②夫子:一种敬称,凡做过大夫的人,都可获得这一称呼。孔子曾为鲁国司寇,其学生便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以称呼老师。在一定语境中,也特指孔子。③抑(yì):表示选择的连词,可译为“还是”。④其诸:或许;大约是当时齐鲁一带的方言词。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他父亲还健在,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不在了,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合理做法,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注释】①其:这里指儿子,不是指父亲。②没(mò):“殁”的古字。③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父在,子不得自专,故观其志而已。父没,乃观其行也。孝子在丧,哀慕犹若父在,无所改于父之道也。”三年,经常表示很长一段时间。汪中《述学·释三九》对此有精到论述。父之道,我们全面考察《论语》及同时代典籍中“……之道”,它有时指“某某通常的做法”,但更多时候是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也应该这样看,所以译为“合理做法”。参见4.3《考证》。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适度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天下,以这一点最为美好。但是,小事大事都循此而行,有些事就不一定能行得通了;为了适度恰当而适度恰当,不用礼仪制度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注释】①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说:“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说文》云:‘龢,调也。’‘盉,调味也。’乐调谓之龢,味调谓之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其义一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参见13.23注①。②由:从……行走。

【考证】礼之用……亦不可行也:

这段话当今绝大多数注本都这样标点:“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皇侃《义疏》认为“小大由之”应该下接“有所不行”。邢昺《疏》与之同。我们同意皇侃《义疏》。论证如下:

含有“亦不”的否定句,如果其前面不远处有另外一个否定句,这两个否定句一般是互相呼应的,形成一个“不(弗)……;亦不……”的结构,也即两个互相呼应的复句:“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国语·越语下》)

但是,为什么本章却前言“不行”而后言“不可行”呢?俞樾说:“上云‘有所不行’,此云‘亦不行也’,两‘不行’之义彼此贯通。‘亦’者亦上文而言,上无‘可’字,则此亦无‘可’字,盖涉马注而衍。马注云:‘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此自用以足句,非其所据经文有‘可’字也。”(《群经平议》卷三〇)俞樾所说“两‘不行’之义彼此贯通”,正可谓一语中的;但说“可”是衍文,我们不能同意。

诚然,有许多“不……;亦不……”的句子,上句、下句都无“可”字,如上引各句;或上句、下句都有“可”字。如:“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不过,并非千篇一律。例如:“君子不夺人之亲,亦不可夺亲也,此之谓乎?”(《礼记·曾子问》)“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杂记下》,又见《服问》)

因此,我们将这段话标点为:“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8)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 。”

【译文】有子说:“诺言大致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端庄而合于礼,就不会遭受侮辱。对姻亲保持亲近,[这种态度]也是值得推崇的。”

【注释】①近于:接近于;与《季氏》“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的“近于”意义相同,不过这一“近于”意义抽象些。②言可复:说话能够兑现。“复”有实现、履行之意。《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欲复其愿,而弃其本……能无凶乎?”③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之远离。旧读yuàn。此处可译为“避免”。④因不失其亲:因,通“姻”。孔安国说:“言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详见本章《考证》。⑤宗:尊敬。

【考证】因不失其亲:

因,通“姻”。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因,亲也。言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朱熹《集注》说:“因,犹‘依’也……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杨伯峻《译注》因而翻译这两句为:“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这里之所以不采纳此说,一是晚近之说一般不如汉人之说可靠,且朱熹并未提出理由推翻汉儒成说;二是,遍查《论语》成书时代的典籍包括《左传》《国语》《孟子》等,“因”作为表“依凭”义的动词虽很常见,却一般不用“不失其亲”这样的谓词性结构作宾语。(9)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吃饱,居住不追求安逸,干事勤劳敏捷,说话却惜字如金,去得道之人那儿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①正: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正,谓问其是非也。”《论语》中的“正”字多次用为动词,表示“使……正”。《泰伯》:“正颜色,斯近信矣。”《乡党》:“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子路》:“必也正名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本章似乎也不例外。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有钱却不骄泰,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不如贫穷却又快乐,有钱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好比象骨细切磋,又像玉石细琢磨。’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往的,你能推知未来的了。”

【注释】①谄(chǎn):谄媚,巴结,奉承。②何如:怎样,怎么样。《论语》中的“何如”,都是这个意思。③贫而乐:皇侃本“乐”下有“道”字。郑玄注云:“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但较早的定州汉墓竹简本“乐”下无“道”字。“道”字大约是后世人为追求句式工整所加。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奥》。译文采用向熹先生译注的《诗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⑤赐:子贡之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名。⑥告诸往而知来者:诸,用法同“之”。往,往者,过去的事,此处探下省略了“者”字;这里指已知的事。来者,未来的事,这里指未知的事。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我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①不己知:不了解自己。参见1.2注⑤。 DS80jVvpNh1ynAUuWZsBIFUe7FxdwRDgJrMyakIofmWNVcsiP+JhcEvXN0BVqVO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