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

清末民初学者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刘长佑感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曾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贤的功夫呀。)

中国古人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位可以真正达到“三不朽”境界的人物之一。

首先是“立德”。“立德”就是品德的修养,修为的境界。曾国藩在这方面的成就是非常高的。慈禧太后对曾国藩曾经有一个评价,说这是“古今第一完人”,即古往今来最完美的一个人。

曾国藩一生的追求是做什么呢?做圣贤。什么叫圣贤?圣贤就是道德完美的人。所以他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在他看来,人生只有两种境界:要么是圣贤,要么是畜生,没有中间的余地,没有妥协的空间。这种成圣成贤的理念,构成了他一生追求卓越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他一生历经挫折、打击与苦难,但是他始终不曾放弃,凭借的就是要做圣贤的这种志向。

中国古人十分推崇“修、齐、治、平”,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管理好自己,你才有资格去领导别人。立德的修养,使曾国藩有了远非常人所及的眼光、胸怀、气度、格局和境界,这是成就他事业的基础。今天许多人之所以对曾国藩的家书、日记很感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学习他的修养方略。

立德十分重要,但仅仅立德是不够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人品德非常好,但却是书呆子,比较迂腐,做不成事。而曾国藩不仅要立德,还要“立功”。“立功”,就是要建功立业,把事情给做成。

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件事从政治上来说,当然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把这件事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

曾国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人,不懂军事,手无缚鸡之力。他依靠的部队叫什么?湘军。湘军最早是团练,也就是民兵,是地方武装,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当年国家的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湘军是国家体制之外的一支临时招募的、地方性的武装,得不到国家资源的支持。

一个不懂军事的文人,带领一支体制之外的临时武装,竟然完成了正规军都完成不了的事业,这里边肯定有它的道理。湘军后来成了团队精神的代名词,凝聚力极强、战斗力极强、执行力极强。现在很多人想到湘军,马上会想到团队精神;想到团队精神,马上会想到湘军。曾国藩怎么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湘军由一群草根起家的乌合之众,打造成了那个时代最有凝聚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他抓住了哪些最基本的要素?湘军是怎样炼成的?

还有,曾国藩是个文人,在军事上并不专业,指挥才能并不高明。但他有一个特点很厉害,那就是用人。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才都愿意为他所用,他手下也出了很多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物,像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刘长佑,等等。他的事业是怎么成就的?天下一流的人才都愿意为他所用,最后水涨船高,把他推到了一个顶峰。我们都知道,让别人心甘情愿地为你所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本事。领导力艺术的核心,其实就是用人的艺术。曾国藩是怎么识人、育人、留人以及用人的?这是每个领导者都十分关注的话题。

此外,曾国藩毕竟不是皇帝。他是大臣,是官员,他最多就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他要想做成事,就必须首先处理好官场的各种关系,包括与朝廷的关系、与同僚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等,而官场的关系,向来是极为复杂的。在任何一种领导情境中,处理好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都是把事情做好、做成的前提。在这方面,曾国藩究竟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智慧?

有人品德非常好,事情做得也很漂亮,但是不会讲。曾国藩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立言”。“立言”就是能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曾国藩是一个悟透了中国文化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有非常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他一辈子带兵打仗,经历的生死存亡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件,见过的各色人等不知道有多少种,所以他对人性、对社会的理解就远远超出一般人。

他又特别善于总结,经常把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体悟总结成一个字、一句话、一副对联,跟家人、朋友以及下属分享。他总结的东西往往很通俗,但是很深刻,很耐人寻味。李鸿章对曾国藩的这一点就非常佩服,他曾经对人说:“古人谓一言可以终身行,真有此理!”(古人说一个字就可以一辈子遵行不悖,真是有这样的道理!)梁启超在谈到曾国藩所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时也说:“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他所说的话,字字都是从阅历中来,符合实际,所以亲切有味,可以使我们受益无穷,不是唐宋之后的那些儒生们所能比拟的。)

曾国藩所总结出来的这些道理,往往都非常简洁、通俗,也非常深刻、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我们来看一下他所总结出来的一些道理,譬如人生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天道三忌:“忌巧、忌盈、忌贰”,都是人生的经验之谈。他所指出的居官四败:“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不能不谓之深刻。今天,官场上那些出事的官员,几乎都跌跤于这四败之中。至于治事五到:“身到、心到、脚到、手到、口到”,对于做事的人来说是很实用的;课心课身六法:“敬、恕、诚、静、勤、润”,每个字都意味深长;还有处事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无一不包含着深刻的管理智慧。

他写的对联,像“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老到,又要精明”,也都十分耐人寻味。凡此等等,都是领导者可以作为箴言来读的。这是曾国藩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eGkcmdmCGywjey46g9pqh3wcnmTaQTf1yv7SI6oO5J0qEnjxWPZZhM91wB6msB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