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反映清后期至民国初期北京话的材料及其性质

在第二章中,笔者阐述了清后期开始的各种社会现象——满汉畛域的融合,满人母语转换的完成,旗人地位的下降,整个社会的趋俗之风。语言处于社会背景中,无时无刻不受其影响。而某个历史时间点的语言已然消逝,后人可以捕捉到的就是当时被记录下来的语言——文献语言。由于清后期至民国初期特殊的社会背景,也造就了当时文献语言的特殊性。本章将结合第二章所阐述的社会背景,分析清后期至民国初期反映北京话的文献材料的性质、种类及价值。

以往学界使用的这一时期的北京话文献往往是乾隆年间的《红楼梦》、同治年间的《儿女英雄传》,民国初期的老舍作品,近几年有学者开始对清末京味儿小说《小额》及西洋的汉语教科书《语言自迩集》进行研究。但实际上还有很多材料有待挖掘,笔者不仅要使用传统北京话材料《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还十分重视挖掘其他文献,这些材料有的极少被学界使用,或是很难见到。笔者力求做到全面掌握各种材料,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挖掘的文献材料主要有六大部分,一是白话小说,二是曲艺材料,三是域外汉语教科书,四是满(蒙)汉合璧文献,五是正音材料及音韵学相关著作,六是录音材料。 tpDW5ji9c/TrtqrTr4l4y8nMua4K7w4YQ47Y/VH8Q9px1MUmuQOsEgvFeW7Vha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