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社会变迁与旗人地位的下降

2.3.1 出旗为民

清后期尤其是嘉庆以后,旗人人口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达到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清室要维持如此一大批人的生计,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天理教攻入紫禁城、太平天国攻占南方大片地区等各种武装起义的发生,使得国内局势逐渐纷乱。加之国门被西方国家打开,各种割地赔款条约的签订,清室江山危机重重,国力逐渐衰微。

国力的衰微引发清政府的各种危机。清政府首先要维持皇室及宗室的利益,一方面增加税收填充国库,另一方面重要的举措就是减少维持旗人生计的开支。这一举措及其他的一系列政策,直接动摇了旗人的地位。

旗人中主要是满蒙汉三个民族,另外还有极少数的锡伯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和俄罗斯族人。在主要的三个民族中,满军旗人的地位最高,蒙军旗人次之,汉军旗人的地位最低。因此,清政府减少旗人生计的开支,首先着手的对象是汉军旗人。据《钦定八旗通志》记载乾隆七年(1742)及八年(1743)的上谕:

上谕 八旗汉军 ,自从龙定鼎以来,国家休养生息, 户口日繁 ,其出仕当差,原有俸禄钱粮足资养赡, 第闲散人多,生计未免窘迫 ……如有欲改为原籍者, 准其与该处民人一例编入保甲。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一《汉军出旗》,34b—35a)

朕因 八旗汉军 户口日繁,生计未免窘迫,又限于成例不能外出营生,特降谕旨,除从龙人员子孙毋庸更张外, 其余各项入旗人等有愿改归民籍与愿移居外省者 ,准其具呈本管官查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一《汉军出旗》,36a)

这就是“出旗为民”政策的出现,明确提到了“八旗汉军”“生计未免窘迫”,不包括满蒙旗人。从旗人变为民人,虽然可以自谋营生,但失去从政府得到粮饷的权利,还失去了各种身为旗人的优惠政策。根据赵寰熹(2012:115)的研究,“出旗为民”的政策,使原本不能与民人互相交产的旗人在失去旗人身份以后,可以与民人交产,自己解决生计问题,而不再依靠清政府的粮饷生活。

清后期,“出旗为民”的旗人越来越多。如嘉庆十二年(1807)的政策:

十二年奏定。八旗满洲、蒙古告假外出,如因在外年久,或立有产业,娶有妻室,人地相安,情愿出旗为民者,准照汉军例呈明该处地方官,将原领图记执照咨缴原旗,编入民籍。”(《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六百零六,兵部六五,八旗处分例三,户口)

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不仅是汉军旗人,满洲、蒙古旗人亦可出旗为民。至同治三年(1864),又出现了以下的政策:

同治三年奏准,旗民生计维艰,听往各省谋生。其已在该地方落业,编入该省旗籍者,准与该地方民人互相嫁娶。(《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五十五,户部四,户口二)

该政策直接承认旗人生计艰难,建议去往各省自谋生路,旗人民人还可互相通婚,且没有专指汉军旗人。

2.3.2 旗人生活的忧患

根据《郎潜纪闻》(1882)记载:

八旗子弟,为我朝丰沛旧人,二百年来,豢养深恩,沦浃肌髓……嘉道以后,威望稍损矣。(中华书局,1984:8)

由于该书作者陈康祺世代官宦,身处仕途,因此对于八旗子弟只能说“威望稍损矣”。但通过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及朝廷政策可知,嘉道以后,一些旗人的生计已经非常艰难,可谓“威望甚损”。例如嘉庆三年(1798)的满汉合璧子弟书《螃蟹段儿》中描述了一对旗人夫妇的生活,其中写道(括号内为原文旁译):

有一个age(阿哥)不知是hala ai(姓甚么),也不知colo(号儿)叫做ai niyalma(何人),……tokso de(屯里)住了二年半,gaiha sargan uthai tubai(娶了个媳妇就是彼处的)蛮子家,也不问dancan ergi gebu hara(娘家姓字名谁)谁家女,hūlhi lampa i(胡里胡突)娶到了家……吃穿二字umesi mangga(狠艰难)。(文萃堂本,1b—2a)

从这段描述可见,嘉庆年间的一些旗人连吃穿都已经很艰难了,娶妻这种大事连对方家的姓名也不问就糊涂了事,可见当时的一些旗人与普通民人已无区别。

满文日记体文献《闲窗录梦》(1835?)中道光八年(1828)二月十六日和二月二十一日的两则记事中提到(翻译据承志,2009:490):

正黄旗满洲前锋ingwen……此人看上去身材短小,一副贫寒相,醉酒成性,是一个十分悲惨的令人生厌的人。……他的祖先在太宗皇帝时期建立了屡屡功勋……为何有如此没有前途的子孙,我深感惋惜。

正黄旗满洲养育兵mailasun欲偷盗民人lii ci的被褥,被其发现,深感羞耻,因此喝鼠药自杀。

从上面两则记事可以看到,一名旗人的祖先虽然功勋卓著,但后人已经贫困潦倒;另一名旗人反而要去偷盗民人的被褥。旗人生活的艰难可见一斑。

另外,从文人科举考试中(非翻译科举及八旗科举)旗人登榜情况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旗人生活出路的艰辛。清中期以前,旗人身份地位优越,几乎不用奔波劳苦,只凭朝廷每月拨发的粮饷即可丰衣足食,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享受特权。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绝大部分旗人生活悠闲,不用考虑通过科举来谋得前途。而到了同治四年(1865),旗人才第一次进入鼎甲,登榜探花。《儿女英雄传》(1878)中描述的安公子与安老爷的一段对话,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史实:

吃饭中间,公子便说:“父亲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的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文章自有定论’,将来殿试,那一甲一名也不敢必,也中个第三就好了!”安老爷笑说:“这又是孩子话了, 那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咱们旗人是没分的。也不是旗人必不配点那状元、榜眼、探花,本朝的定例,觉得旗人可以吃钱粮,可以考翻译,可以挑侍卫,宦途比汉人宽些,所以把这一甲三名留给天下的读书人, 大家巴结去。这是本朝珍重名器、培直人材的意思。”(聚珍堂初刊本,第一回10a—10b)

这段话说旗人原本生活优越,宦途宽泛,用不着去争一甲三名。但是到了同治年间,旗人却进入了前三甲。这一现象或许反映了某些旗人确实学问精进,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旗人地位的下降,朝廷粮饷的逐渐减少,因此一部分旗人为了生计,只能奋起读书,希冀从科举道路上谋得宦途,亦可看作一种无奈之举。

到了清末,很多旗人从事的已是小商贩、泥水匠、裱糊匠等极为普通的职业(辽宁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85:93—94),完全失去了旗人的尊贵身份。另外,相声鼻祖朱绍文就是一名汉军旗人,在光绪年间,他一直从事京剧及相声行业,出入于最鱼龙混杂的北京天桥地区,“戏子”行业在清中期以前绝不允许出现于旗人之中。 /FXigykg6MG+oKxXiEC5Conj2TZgr/qfEbcSMMe7OYFjSk74nQTWxZ2fy1fnjE3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