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周宪 赵奎英

南京大学有悠久的艺术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学术传统。近代以来,许多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理论家,如徐悲鸿、张大千、宗白华、吴梅等人,都曾在这里耕耘、创作或教书育人,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经百多年的嬗变,南京大学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艺术教学与研究传统,这一传统在一代又一代学人中延绵不绝,薪火相传。

在南京大学的艺术研究和教学的漫长历史中,理论研究从来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领域。从诗歌理论到书法理论,从戏剧理论到绘画理论,以致美学或艺术哲学,往往占据着艺术学的前沿阵地。晚近南京大学重建艺术学院,整合学科与人力资源,形成了以艺术理论为主要方向的学术团队。这里刊行的“南京大学艺术理论文丛”,就是团队成员近年来在艺术理论领域治学问学的成果。

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学科目录调整。作为艺术学的一个基础性学科,艺术学理论门户单立。在各方有识之士的悉心培育下,这门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茁壮成长并渐臻成熟。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创办了艺术学理论专业,发展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学术共同体,越来越多的艺术学理论的专门学术刊物和著作相继问世。现在来看,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制创立,也许是中国学术界对全球学术发展的一个独特贡献。

潘诺夫斯基一百年前说过,艺术理论是为艺术史等具体学科提供基础概念的,所以甚为重要。但究竟何为艺术理论,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说。从德国学术传统来看,艺术理论似乎既不同于美学或艺术哲学,也有别于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但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艺术学理论则被广泛认定为包含了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三个基本分支。不管怎么说,一方面,艺术理论作为艺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其主要功能不外是面对不断变化的艺术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敏锐地做出理论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必须也依据自身学术逻辑,发展出新的观念和理论。我们出版这套文丛的初衷就在于此。这些著述凝聚了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团队成员的思考,既有对中外艺术创作新问题的理论回应,又有对这一学科学理性的追问,同时还植根于本土历史传统,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努力提出新议题和做出新解答。

该文丛是一个开放性的书系,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学者加入,逐步形成风格独特的当代艺术理论书系。作为主编,我们感谢各位学者贡献了自己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并期待这套丛书逐渐发展成为艺术理论界有影响的书系。

最后,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杨书澜编审和魏冬峰女士对这套文丛所做的工作,没有她们的理解和支持,这套文丛的面世是不可能的。 7nTLfoNFrNvaGgdPtdKGuPC57HYlMNAHn1KmiMrb9l/Os/aUJ+8zr2mS8G2vj2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