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古希腊雕刻艺术

希腊雕刻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战乱和人为的破坏,原作已差不多荡然无存。其艺术面貌如今主要是靠文献上的记载和古罗马时代的仿制品得以体现。艺术史一般将古希腊雕刻分为三个时期:即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古风时期(约公元前600—前480)的雕刻受埃及雕像正面性法则的影响,人物处于正面直立的状态,左脚向前迈出,却依然显出生硬。年轻男女的雕像上呈现出一种称为“古风的微笑”的表情。雕像通常是着色的(现在大都脱落了),衣纹和头发的处理具有风格化的特点。这一时期,已经出现裸体立像。古风时期的雕塑处在逐渐摆脱古埃及模式的限制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更具有生命感的真实。

图2-14 《少年立像》(约公元前540),大理石。

图2-15 《少女立像》(约公元前540),大理石。

图2-16 传克里提俄斯《克里提俄斯少年》(约公元前480),大理石。

古典时期(公元前480—前330)的希腊雕刻已完全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拘束和装饰性,产生了写实而又理想化的人体雕像,一批优秀的雕刻家使得古希腊雕刻艺术达到了鼎盛,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高峰。

古典初期(公元前480—前450)的雕刻发展可以以克里提俄斯(Kritios)的男孩雕像为证。风格化的处理已经被更为个性化的刻画所取代,大概只有头发上还有些许的痕迹。总体而言,人物的肌体和骨骼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取代“古风式的微笑”的是一种中性的但更趋于自然主义的表情。更为重要的是,人物的头稍稍有侧转,右腿微曲,仿佛身体的重量落在了左腿上。而且,身躯也有些扭动,右肩显得略低……雕像显得生动起来了。

米隆(Myron)是连接古风时期和古典盛期(公元前450—前400)的伟大艺术家。他已经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拙朴的风格,呈现出更具有生命力的写实力量,强调精确、均衡、安定等理性化的风格。其代表作品就是著名的《掷铁饼者》。雕塑家选择的恰好是铁饼被摆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动感,将完美的人体造型和瞬间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米隆的作品在一个固定的动作上表现出运动的连续性,也出色地解决了人体重量落在一只脚上的重心问题,从而就改变了以往雕刻中直立的程式。

《掷铁饼者》至今仍是最非凡的体育雕像之一。

正是从米隆开始,希腊的雕塑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并一步步地走向成熟和伟大的巅峰。

在古典盛期(公元前450—前400)中的伟大雕刻家中,波利克里托斯(Polykleitos of Argos)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不仅被同时代人所推重,而且在具现古典盛期的风格的同时创立了一种至今依然令人心仪的雕刻典范。

波利克里托斯的大部分作品都已失传,只留下了几件罗马时期的复制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持矛者》、《束发带的青年》等,从中可以看出波利克里托斯的艺术追求。《持矛者》原为青铜雕像。它体现了艺术家对于人体结构的新探索。波利克里托斯认为,最理想的人体是头与全身的比例为1:7,并以此为法则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同时,他从力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解决了人体的重心和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因此他的作品中的人体往往是用右腿部分“支撑”躯干,成为准确、自然而又优美的造型。与菲狄亚斯相比,波利克里托斯的作品更多地偏于形式方面的探索,这多少对他的作品的感人力量有所掣肘,从而没有像菲狄亚斯那样有如此众多的动人之作。

图2-17 米隆《掷铁饼者》(原作为青铜,约公元前450),大理石。

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是菲迪亚斯(Phidias),其主要活动时期在约公元前490—前430年,是政治家伯里克利的挚友和艺术顾问,是当时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他主持设计了雅典卫城的建筑,创作了大量雕刻和装饰浮雕。神殿的装饰性雕刻共分三部分:东西山墙雕刻、92块间板雕刻和长达160多米的带型装饰雕刻。1687年,巴特农神殿在战争中被炸,大量雕塑被毁或被盗。尤其是二百多年前英国人的掠夺,使其中许多珍贵的艺术品身分异处,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的《命运三女神》就是其中的一件。雅典卫城的雕塑的应否回归已经是重要的国际性文化事件。

图2-18 波利克里托斯《持矛者》(约公元前440),大理石。

《命运三女神》群雕虽然头部受到严重的损坏,但仍然无可非议地展示出了希腊古典盛期雕刻艺术的非凡高度,令人叹为观止。

三个女神坐着的姿势是为了切合山墙的三角形走势而精心安排的,或坐或靠,极为优雅和自然。她们都身披质地很薄的希腊式宽大长袍,仿佛流水般地柔美和充满变化,同时极其生动地勾勒出人体的起伏变化,将女性的人体曲线美衬托和渲染得淋漓尽致。那似乎正在随着呼吸而微微起伏的、丰腴而富有弹性的身体让人都几乎忘记了那其实是冷冰冰的大理石,相反,人们好像可以体会其蕴藏在她们体内的活力和生机。菲迪亚斯不愧为古典盛期最出色的雕刻大师。

古典后期,雕刻开始侧重个性的刻画,表现人的个性和感情,人物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和内在的激情。这种性格化的描写标志着希腊雕刻的进一步成熟。

图2-19 传菲迪亚斯《命运三女神》(公元前447—前438),大理石。

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的雕塑家当推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他是雅典人,流传下来的生平事迹很少,主要创作年代为公元前370—前330年。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雕像,大多是以大理石为材料。作为希腊古典后期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他擅长于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富有亲切感的日常生活气息相结合,风格柔美、细腻,充满恬静、愉悦的抒情感,从而确立了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的艺术特征。

他塑造的最早的全裸女人体的雕像《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传说是以他的情人为模特儿的,她是当时雅典最美的少女。

女性人体雕像的出现是古典后期的重要艺术进展,它尤其显著地体现在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中。据说在他创作的46件作品中,有约三分之一是独立的女性人体雕塑。《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又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件。它原先是为希腊的东部城市科斯(Kos)雕刻的,但是,雕像的裸体似乎太惊世骇俗了,使人无法接受。结果,另一个东部城市尼多斯(Knidos)勇敢地接纳了女神,并可能将其供奉在海边的神龛里。由于这尊雕像的美迅速地传播,前往尼多斯参观的人一度络绎不绝,蔚成风尚。美征服了一切。

图2-20 普拉克西特列斯《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约公元前350),大理石复制品。

雕像表现的是女神正准备下海沐浴的情景。也有研究者认为,她才刚刚结束沐浴,正在一水罐上取自己的衣袍披上。女神在这里上身微微前倾,眼睛好像还在注视荡漾的水面,弯曲的左腿表示身体的重量落在了右腿上。身体形成一条S形的、极其雅致的曲线(后来被誉为“普拉克西特列斯曲线”),其中的动感及腰部弯曲的程度明显较以前增大。同时,大理石的材质不仅塑造出优雅的体态和表情,而且也吻合女神冰清玉洁的高贵身份。

作为如此美轮美奂的形象,《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成为后世纷纷效仿的一个样本。《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的大理石复制品现有两件,一件存于梵蒂冈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德国慕尼黑雕刻陈列馆。

《赫尔墨斯和婴儿酒神》是普拉克西特列斯作品中极为难得的原作。艺术家不是抓住神的英雄品质,而是描绘一种接近日常生活中的嬉戏场面,充满了人性的情趣。

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商业和信息之神,主神宙斯的儿子,酒神是幼年的狄奥尼索斯。在神话中,赫耳墨斯带着还是婴儿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到山野精灵那里去作客,在途中歇息时,赫尔墨斯就手拿一串葡萄逗弄小酒神,并使后者无法触及。雕像中赫耳墨斯的手臂已断,因而葡萄也不复存在。

雕像里赫耳墨斯姿态休闲地倚在一个树桩上,右腿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左腿则微微弯曲,显得很放松,左手抱着小小的婴儿。自然而又随意的动作把生活的气氛灌注到了神话的形象中。雕像的细节极为细腻,骨骼、肌肉、脉络和毛发都显得栩栩如生。赫尔墨斯腰部与衣饰部分的连接件是加固雕像的,这与大理石的材质有关,并非艺术家的才华中尚有瑕疵。

图2-21 普拉克西特列斯《赫尔墨斯和婴儿酒神》(约公元前340),大理石。

古典晚期(公元前400—前300)的雕塑可以利西普斯(Lysippos)为代表。

利西普斯的生卒年代不详。据说他最初是金饰匠,后来经过琢磨前人的作品(尤其是普拉克西特列斯的《持矛者》)而学会了雕塑。以后他成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宫廷雕刻家,据说,他在亚历山大在位期间(约公元前336—前323)创作了上千件青铜作品。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他的作品竟无一幸存。人们现在看到的均是罗马时代的复制品而已。

利西普斯是一个极为智慧的艺术家,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传统,还创立了人体美的新标准,即头和身体的比例为1:8,所以,他的雕像中的人物显得更为修长、挺拔,而且他不仅注重健壮完美的体态,而且也探究人物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内心世界。这或许是与当时希腊社会因长期战争而日渐衰败的现实有关,雕像流露的也不再只是鼎盛时期的胜利喜悦,而有了沉思甚至痛苦的表情。

利西普斯的《休息的赫拉克勒斯》表现的是英雄赫拉克勒斯疲倦而倚的形象。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是伟大的英雄,曾难以置信地完成了天神赋予他的十二件艰苦的任务。但是,艺术家却独具匠心地选取了他在休息时的形象。雕像中的英雄呈曲线型,左臂倚在支柱上,右臂背到身后,身体的重量落在腿和支柱上,凸现了极为放松的情态。这种看似平静的气氛却是衬托英雄的无限力量的极佳背景,放松的躯体随时会释放出惊人的力量。这在雕像的肌肉刻画上体现得无可挑剔。

图2-22 利西普斯《休息的赫拉克勒斯》(约公元前4世纪),大理石复制品。

到了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23—前31),雕刻的风格呈现出更加多样的面貌。

在希腊化时期里,亚历山大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帝国的不断征战与扩张促使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并与东方文化有了更为广泛的交流。不过,在希腊本土地区,古典的传统依然强劲有力。

我们先来欣赏大型雕像《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此雕像出土于爱琴海北部的萨摩色雷斯岛,作者已难以考证。最早只是碎块,后在巴黎经多年修复才复原到现在的样子,但是还是残缺的。雕像最早矗立在萨摩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可能是为了纪念海战的胜利而立的。

图2-23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约公元前190),大理石。

胜利女神是希腊雕塑中的常见题材,但这一尊却格外生动。雕像的底座是战舰的船头,在那里胜利女神犹如刚刚从天而降,身子略向前倾,仿佛要引导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舒展旋转的动作、生动自然的体态、迎风飘动的衣袍表现出胜利者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薄薄的衣衫好像透明似的,隐显出胜利女神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尽管有表明神性的羽翼,但是却显然是活生生的人的美好形象。

作品的结构是无懈可击的。向后飞飘的衣裙,展开的双翅构成女神刚刚降临船首的动态,而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又以三角形的形态突出前进的态势。

这座雕像与雕塑《米罗岛的维纳斯》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起被尊为卢浮宫的镇馆“三宝”。

1820年4月8日,希腊米罗岛的一个山洞里,一个农夫在挖地,突然他的锄头下的土地颤动起来,塌下去的地方居然显现出一座后来令世人无比赞叹的女性人体雕像,这就是《米罗岛的维纳斯》。农夫挖地的地点附近恰好是古代的一座剧场,尚不能确定雕像与剧场的特定关系。翌年,雕像被运到法国,作为送给法兰西国王的礼物,并于1821年5月起珍藏于巴黎的卢浮宫。从分离于雕像的基座的模糊铭文中,人们获知雕像的作者可能为亚历山德罗斯(Alexandros)。只是人们无从知晓这位奉献了如此之美的雕像的艺术家还有怎样的杰作。人们很愿意认为他的其他伟大作品如今还静静地躺在希腊的什么地方,总有一天会再次惊艳世人。

事实上,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它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仿佛任何赞美和歌颂都不为过。雕像中维纳斯椭圆形的脸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上有一种似有似无的笑意,将女性的典雅、纯洁和睿智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出来,而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又优美的S形,仿佛透露出一种音乐的韵律美。

滑落到髋部的衣袍覆盖了女神的腿,仅露出右脚趾,但是更衬托出了她上身的柔美。整尊雕像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看,都能发现某种令人心旌摇荡的美,仿佛雕像的四周永远洋溢着不可言喻的、极其抒情的诗意。整个雕像的比例十分洗练,各部分的比例几乎都蕴涵着黄金分割律的美学秘密。这正是后世艺术的不朽典范。

在这一美的形象面前,人的心灵有一种被升华的极大愉悦。俄国画家克拉姆斯科在写给列宾的信中说:“这座雕像留给我的印象是如此深刻,宁静,它是如此平静地照亮我生命中令人疲惫不堪、郁郁寡欢的章页。每当她的形象在我面前升起时,我就怀着一颗年轻的心,重又相信人类命运的起点。”

图2-24 《米罗岛的维纳斯》(局部)。

在希腊化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尤其是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即维纳斯)的雕塑可谓无计其数,但是,《米罗岛的维纳斯》是最为著名的,没有一件雕像如它那样,世人皆知。

《拉奥孔》是希腊化时期雕塑的又一名作。作者是罗得岛的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Agesandros)和他的儿子波利多罗斯(Polydoros)、阿塔诺多罗斯(Athanodoros)。它于1506年在罗马出土,震动一时。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曾对此雕像赞叹不已;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作家莱辛在《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一书中详尽讨论了这一雕像;德国大文豪歌德认为《拉奥孔》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同时在雕塑语言上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客居西班牙的希腊画家埃尔·格列柯在此雕像的启示下画了三幅同主题的绘画。

图2-25 《米罗岛的维纳斯》。

图2-26 《米罗岛的维纳斯》背面。

在希腊神话中,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已经十年,却一直不能成功,后来他们在城外建造了一个大木马,并假装乘船撤退到附近的海湾里,而把一些将士暗藏于木马的腹中。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已走,就把木马当作是献给雅典娜的礼物拖入城中。祭司拉奥孔出来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木马拉进城,以免中计。这激怒了雅典娜和众神。于是,派出了两条巨蛇将拉奥孔父子三人缠死。果然,夜晚降临,希腊将士冲出木马,打开城门,攻取了特洛伊城。这就是著名的木马计。

雕像戏剧性地刻画了人与神相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和预言家,拉奥孔义不容辞地警示人们不要中计。但是,他的举动违背了雅典娜的意志,因而遭到了神的无情惩罚。在雕像中,拉奥孔和两个儿子受巨蛇盘缠而痛苦挣扎。其中,拉奥孔的身体显得特别巨大,他正在祭坛的石阶前紧紧擒住巨蛇,但是巨蛇已经在咬噬他的体侧,因为急剧的躲闪,他的身体形成激烈的扭曲,几乎到了一种痉挛的地步。他的两个儿子各占一边,右边的长子正想抽出被缠的左腿逃脱,同时又惊恐地侧过头来关切地看着父亲;左边的次子则已站立不稳,正绝望地举手呼救,死亡的恐怖几乎要将其窒息。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等都在传达紧张而惨烈的悲剧气氛。

整座雕塑采取了金字塔形的处理。两条扭动的巨蟒成为把三者连在一起的纽带。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互呼应,层次分明,组成一个高度紧张的整体。这座激情澎湃的作品无愧为古希腊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0F4xy5/k3lyzNZNGiHd+ONK37FIBYU+EoWwfhLdEjnk5aFf+jGTgg9A5dvHySL4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