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本·海杜盖、瓦塔尔及其他著名作家

阿尔及利亚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是阿卜杜·哈米德·本·海杜盖和塔希尔·瓦塔尔。

阿卜杜·哈米德·本·海杜盖生于塞蒂夫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位语文教师,母亲也是位知识分子,使作家自幼就受到文学的熏陶。他高中毕业后,曾两度赴法留学,前后在法国逗留8年之久。后又赴突尼斯,先后在宰图奈大学文学系和阿拉伯戏剧学院学习;还曾在阿尔及利亚大学攻读过法律。这些学历,不仅使他精通阿拉伯语、法语,而且使他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在独立前,他曾参与《阿尔及利亚青年》杂志和阿拉伯文版《圣战者报》的编辑工作,并在广播电台任《阿尔及利亚之声》广播节目编导。国家独立后,他曾任阿尔及利亚广播电台台长、广播电视制作委员会主任和国家电影局局长等职。

本·海杜盖的代表作是发表于1971年的长篇小说《南风》。小说通过一个女中学生娜菲莎由首都回到边远山乡度假期间的遭遇,反映出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农村在变革时期新旧势力的斗争远没有结束:青年马利克过去是反法爱国斗争的英勇战士,胜利后回乡,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地主伊本·高迪过去一贯进行政治投机,且有通敌卖国行为,独立后,面临土改,为保田产和掩盖其不光采的历史,他又故技重演,企图将小女儿娜菲莎嫁给村长马利克,以便把水搅浑。但娜菲莎已不是昔日的农村妇女,而是一个受了革命教育的现代青年,她不愿受父辈摆布,而决心出走。作家以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后农村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小说出版后,不仅在国内和阿拉伯世界文坛引起轰动,且已通过多种译本,享誉国外。

除《南风》外,本·海杜盖还写有长篇小说《昔日之终结》(1975)、《揭露》(1980)、《杰姬娅和达尔维什》(1983),短篇小说集《七支火炬》《作家》《无头雕像》,以及诗集、剧本等近20部。

塔希尔·瓦塔尔生于奥雷斯的一个农家。在君士坦丁的伊本·巴迪斯学院毕业后,又赴突尼斯留学进修。1956年,参加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他自20世纪50年代在突尼斯留学期间就开始了小说、杂文的创作,作品多发表在突尼斯的《思想》杂志和《晨报》上。《失去的爱》(1955)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1962年独立后,他主要从事新闻宣传工作。1963年,他在君士坦丁创办了《自由人》报,在阿尔及尔创办了《群众报》。后又任民族解放阵线党的政治监察员,是阿尔及利亚作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1985年退休。

塔希尔·瓦塔尔写有短篇小说集《我心中升起的烟》(1962)、《打击》(1971)、《烈士们本周回来》(1974);长篇小说《拉兹》(1974)、《地震》(1976)、《骡子的婚礼》(1978)、《动荡岁月的爱和死》《宫殿和渔夫》(1980);剧本《在彼岸》(1959)、《逃亡者》(1974)等。

塔希尔·瓦塔尔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拉兹》。作家自1958年就开始酝酿这部小说,动笔于1965年,完成于1972年,发表于1974年。“拉兹”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它有两个意思:在当地土语中为“私生子”,而在外文中,原意为纸牌游戏中的“王牌”,转义为“英雄”“好汉”“能手”。一语双关,正合主人公的身份和他成长的道路。拉兹原是个私生子,从小打架斗殴,不务正业,受到人们的嫌弃。与生身父亲游击队长泽丹邂逅相遇,在其教育、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混进敌营,对伪军进行瓦解、策反;被捕后,又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逼供,并设法组织难友越狱,参加了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从而从一个私生子、小流氓成长为革命英雄。

小说具有相当的深度与广度。它不仅刻画了拉兹这位主人公,而且生动地勾勒出了正、反面人物的群像;不仅描写了反法爱国这一主要斗争,也反映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作品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采用了大量新的现代表现手法:如时空交错、闪回、内心独白、意识流、梦幻、寓意象征等。《拉兹》发表后,受到多方赞誉,作品被认为是阿尔及利亚现当代文学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高度的典范;主人公则被列入阿拉伯现当代文学创作出的革命英雄画廊中的一个难得的典型形象。

小说《地震》则让我们看到了与“拉兹”截然相反的另一种人物:主人公阿卜杜·迈吉德·布·艾尔瓦赫是曾依附法国殖民势力作威作福的封建主,在独立后失去了权势,回到家乡君士坦丁,面临着诸如土地革命的种种政治、社会变化,无法适应,心中充满仇恨,整日念叨着《古兰经》中《地震》章的经文,盼望发生一场地震,终于发疯。通过这一人物的见闻及其心理活动,作者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革命胜利和社会进步带来的种种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独立后出现的种种新的矛盾和斗争。

小说《动荡岁月的爱和死》被认为是《拉兹》的续篇。它反映了阿尔及利亚独立后土地革命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在揭露革命的敌人丑恶嘴脸的同时,也表现了社会改革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

本·海杜盖的《南风》和塔希尔·瓦塔尔的《拉兹》都被阿拉伯作家协会评为20世纪阿拉伯最好的105部中长篇小说之一。同时享有这一殊荣的还有拉希德·布杰德拉的《一千零一年的思念》、女作家祖胡尔·瓦妮茜的《龙杰与妖怪》,以及艾赫拉姆·穆斯苔阿妮米的《肉体的记忆》。

拉希德·布杰德拉是小说家,也是诗人。毕业于阿尔及尔大学。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表诗作。他原用法语写作,1969年发表了颇有影响的小说《休妻》,揭示了传统礼教、夫权家长专制统治对人性的摧残:为人父者竟要休掉结婚已15年的妻子,而去娶一个年仅15岁的少女。拉希德·布杰德拉在阿拉伯文坛引人注目的是他用法文创作了为数不少的诗歌、小说和研究论文后,宣布他今后要用自己民族的语言——阿拉伯语创作。自1981年发表长篇小说《分裂》开始,至今他已用阿拉伯文创作了《小巷之战》《乱七八糟》《台米姆人》《一千零一年的思念》。小说《分裂》讲述了当代阿尔及利亚的城乡差别,当年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如今已被新的一代逐渐淡忘。他创作的特点是把现实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的手法结合在一起,描述阿尔及利亚当今社会在变化、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当代阿尔及利亚最著名的女作家是祖胡尔·瓦妮茜和艾赫拉姆·穆斯苔阿妮米。

祖胡尔·瓦妮茜1935年9月13日生于君士坦丁。她是阿尔及利亚第一个用阿拉伯语写作的作家和记者。她参加了民族解放战争,以为《见识报》写杂文开始其文学生涯。阿尔及利亚历代的斗争历史及先驱者们如:伊本·巴迪斯、穆罕默德·巴希尔·易卜拉希米以及里达·胡胡等人的言行对她的思想发展、文学历程影响很大。她从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中发现了一种对当时传统价值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探索精神。阿尔及利亚独立后,她入阿尔及尔大学学习,取得阿拉伯文学与哲学双学士。20世纪70年代初,创办《阿尔及利亚妇女》杂志。曾任阿尔及利亚作家协会、记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国会议员、社会事务部长、教育部长等职。著有短篇小说集《沉睡的人行道》(1967)、《在彼岸》(1974)、《延伸的影子》(1985),中篇小说《女家庭教师日记》,长篇小说《龙杰与妖怪》(1993)。作品题材多为描述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法爱国斗争,批判社会传统的落后习俗。

艾赫拉姆·穆斯苔阿妮米是作家,也是诗人。她1971年毕业于阿尔及尔大学文学院,曾在阿尔及尔广播电台主持诗歌节目《细声细语》。后随黎巴嫩籍的丈夫侨居法国,获巴黎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她著有诗集《在日子的港口》(1972)、《写在赤裸的瞬间》(1976)、《一条鱼的谎言》(1993),长篇小说《肉体的记忆》(1993)、《感官的混乱》(1996)。

作家的父亲原是君士坦丁的一位领导反法斗争的爱国领袖,曾多次被捕入狱,后又被迫到突尼斯,继续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独立后,他不满昔日战友的权势之争,而成为牺牲品,死于精神病院。作家的《肉体的记忆》及其续篇《感官的混乱》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父亲经历的影响。她用表现主义的手法,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象征性地讲述了阿尔及利亚,特别是君士坦丁的斗争历史和现状。表明当年为民族解放勇于献身的革命者,国家独立后却受迫害、遭排挤,而一些机会主义者却结党营私,腐败堕落。

当代用阿拉伯语创作的著名作家还有:艾布·伊德·杜杜、米尔扎格·巴格塔什、伊斯梅尔·艾姆卡特、吉拉里·海拉斯、瓦希尼·艾阿赖志、穆罕默德·艾敏·扎维等。 mKuJWUkSP0MUfBnXSBCgpinpON33i2AWM4nycw9z+QW9uMCU59UDFjLI1Csgx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