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近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传统的诗歌。最著名的诗人是阿卜杜·卡迪尔·杰扎伊里。
阿卜杜·卡迪尔·杰扎伊里出生于马斯卡腊贵族世家。在父亲马迪丁的关怀下,受过良好教育。他曾随父反对土耳其人的统治。1830年法国侵占阿尔及利亚后,又随父进行反法武装斗争;1932年他接替年迈的父亲,称“埃米尔”,被众多部落推为反法武装斗争的领袖。他有勇有谋,文武双全,曾率阿尔及利亚反法武装力量多次挫败兵力雄厚、装备精良的法军,使之疲于奔命,遭受很大损失。他曾以马斯卡腊为首都,建立各级行政机关,消除封建割据,组建了一支约2000人的正规军。他平时住在帐篷中,以身作则,艰苦奋斗,战争时则身先士卒,所向披靡。他率众坚持反法武装斗争,直至1847年,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投降。他先被囚于法国,1852年获释,1855年定居于大马士革,直至病逝。
阿卜杜·卡迪尔有诗集传世,20世纪60年代初,经后人整理,在大马士革出版。
阿卜杜·卡迪尔的诗在艺术形式上严格遵循传统古诗的格律,题旨亦包括恋情、悼亡、矜夸、描状等。在诗中,他歌颂了昔日和平宁静的草原游牧生活,痛责法国侵略者带来的所谓“西方文明”。他擅长描写雄鹰、战马和军旅生活,颇似古代的穆太奈比或近代埃及诗人巴鲁迪,以矜夸诗见长。如在一首诗中,诗人不无自豪地吟道:
我愿献出生命——
在战斗的日子里,
纵然在和平时期
它最最宝贵。
你可以问问
法国佬的军队,
在我的刀枪下
他们有多少人丧生成鬼!
在阿尔及利亚的近代散文作品中,应当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所写的《情人的爱情与思念的故事》。原书副标题为《知名王子与商人之女扎赫莱·安丝逸事》。原著写于1849年,但于1977年才经艾布·卡西姆·萨阿杜拉博士校勘出版。
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又称穆斯塔法埃米尔( ,al-Amīr ),生于阿尔及尔。其祖父穆斯塔法帕夏曾任奥斯曼帝国驻阿尔及利亚最高行政长官——“台伊”,其父易卜拉欣因反对法军占领并拒绝撤出阿尔及尔而被捕,1846年瘐死狱中。
穆斯塔法埃米尔本是养尊处优的王子,但法军占领后,却家破人亡——家族财产被没收,父亲瘐死,两兄弟逃亡,三个妻子也死去一个。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作家借酒浇愁,并企图在炽烈的恋情中忘掉过去,以求解脱。《情人的爱情与思念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一部王子(伊本·迈利克,又称穆斯塔法埃米尔)与其情人——富商之女扎赫莱·安丝的浪漫史:王子40岁时父亲死了,他感到孤寂、悲伤;扎赫莱是位能歌善诗、“貌若令日月羞惭的红宝石”,才貌双全的美女。丧母,父亲又远出经商未归,也使她成日郁闷不乐。两人邂逅,一见钟情,堕入爱河,情诗往来,私约幽会,卿卿我我,共度良宵,其间虽有周折,终以大团圆为结。书中写出了当时富贵阶层沉湎酒色的奢靡生活,也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它在一定程度上好似一部传统的王子与美人的民间传奇故事,但其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近于写实,又不同于民间传奇故事;它似玛卡梅体故事:故事借老香料商之口叙述主人公王子(伊本·迈利克)的故事,他们两人颇似赫迈扎尼《玛卡梅集》中叙述人伊萨·本·希沙姆和主人公艾布·法塔赫·伊斯坎德里,或哈里里《玛卡梅集》中叙述人哈里斯·本·海马姆及其主人公艾布·宰德·赛鲁基的角色。书中有讲故事,有对酒会、游猎场景的描述,还嵌有诗歌,这些都似玛卡梅体故事。
但全书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目的不在用于教学,行文不讲究骈俪、押韵,主人公也不是卖弄文字、设法骗人钱财的乞丐,这些又都不同于玛卡梅体故事。它又似一部具有故事情节的长篇小说,但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景色描写、文字技巧诸方面又都显得没达到现代小说的水平。因而阿尔及利亚文学评论家欧麦尔·本·吉纳博士在《阿尔及利亚小说研究》一书中认为,它是一部介于玛卡梅、民间故事和小说之间的作品,并认为它可能是整个阿拉伯世界最早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又由于这部作品最早从一个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入侵给阿尔及利亚社会带来的变动与灾难,因而,无论从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上看,这部小说都应在阿尔及利亚乃至整个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