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六十年代辈作家”

所谓“六十年代辈作家”是指这些作家多于20世纪60年代跻身文坛。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大多出身于贫苦家庭,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后,使他们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中很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有的还参加了左派革命组织,并为此付出了代价,或被捕入狱,或一度流亡。他们对国家、民族、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因此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新时期国家、民族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的作品借古喻今,有的作品乡土气息很浓。在创作手法上,他们大胆地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手法,同时又在传承民族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民族传统、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为一体,标志着埃及小说的成熟。其中主要作家有:

杰马勒·黑塔尼生于上埃及一贫寒家庭,后随家迁入开罗。1966年毕业于工艺美术学校,专业为地毯设计。同年因“共产党罪”被捕入狱。1967年出狱后转入新闻界,做过战地记者。现为《文学消息周报》主编。1969年他以自费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一千年前一个青年的文件》跻身文坛,受到好评。他在文学方面师承纳吉布·马哈福兹,并潜心研究埃及法老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从《一千零一夜》、阿拉伯-伊斯兰史书典籍、传奇故事、玛卡梅体故事、民间口头文学、苏菲文学乃至诸如地毯图案设计、建筑艺术等汲取营养,寻求灵感,从而使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其代表著是《吉尼·巴拉卡特》(1974)。小说讲述了1517年埃及马木鲁克王朝败亡于奥斯曼帝国前后一个小政客的发迹史:巴拉卡特最初以清廉公正的形象博得民众好感,被封为“吉尼”,任治安官。但在官场上,他却玩弄欺上瞒下、两面三刀的投机政客技俩,对百姓横征暴敛,实施高压恐怖政策,与特务头子宰克里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当奥斯曼军队进占开罗后,他又设法继续当官。小说着重描述了当时让人们惶恐不安、胆战心惊的特务统治。作家的目的在于借古讽今,影射20世纪60年代第三次中东战争失利前后的埃及政局和社会现实。小说借鉴了传统史书的叙述方法,还虚构了一些文件,摘录了当时一个意大利旅行家访问开罗的见闻录和某些史学家的记述,使人更容易以为那是史实,而不是虚构。总之,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从而被选为“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此外,杰马勒·黑塔尼还著有中长篇小说《宰阿法拉尼街区案件》(1976)、《雷法伊》(1978)、《黑塔尼路线》(1981)、《显灵书》(三卷,1983—1986)、《钟情与恋爱》(1987)、《洞察归宿》(1989)、《落日的呼唤》(1992)等。

尤素福·盖伊德生于尼罗河三角洲一农家。曾服兵役,参加过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做过教师、记者、编辑,曾在《画报》周刊任职。他于20世纪60年代末步入文坛。作家对民族、政治、社会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其作品多以他所熟悉的农村为背景,以先进知识分子的目光审视当代埃及存在的诸如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农村的贫穷、落后、愚昧及陈规陋习。尤素福·盖伊德著有中长篇小说《居丧》(1969)《冬眠》(1974)、《迈尼西庄园轶事录》(1971)、《干旱的日子》(1973)、《一周有七天》(1975)《发生在现今的埃及》(1977)、《埃及本土上的战争》(1978)、《能说会道的埃及人的抱怨》三部曲(1981—1985包括:《富人沉睡》《干粮袋》《穷人不寐》)等,短篇小说集《沙滩》(1976)、《擦干眼泪》(1981)等。其代表著是长篇小说《埃及本土上的战争》,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小说揭示了权势阶层与弱势群体的矛盾与斗争:乡长借权势让更夫的独子冒名顶替他的儿子去服兵役,结果牺牲于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当被宣布立了功的烈士遗体被运回家乡后,冒名顶替的事败露了。上面派人进行调查,但当事实基本查清楚时,负责调查此案的人却被调回开罗,一位大官告知他,此事到此为止,不了了之。小说使用最通俗的语言,乃至夹杂不少土语方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但在艺术手法方面又有其特色,如多人多角度的叙述,中间插有大量的文件,显得所述事实更加真实可信。

萨布里·穆萨生于杜姆亚特,1952年毕业于工艺美术学院,最初是画画,写诗,后转为小说创作。著有《半米事件》(1962)、《处处堕落》(1973)和《菠菜地里出身的先生》(1978)。他从古老的神话传说汲取营养,作品多表现人与传统、社会以及自然的矛盾和斗争。情节往往显得扑朔迷离、亦幻亦真,颇具神话与科幻小说色彩。他被认为是“六十年代辈”中最早显示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家。除小说外,还是著名的电影编剧,编写的电影脚本有:《邮差》《温姆·哈希姆灯》《征服黑暗的人》《被禁止的愿望》《你们哪能一手遮天》等。1968年获国家电影编剧奖;1973年获国家文学鼓励奖;1992年获共和国科学与艺术勋章;1999年获国家杰出贡献奖;2003年获国家表彰奖。其代表作《处处堕落》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叶海亚·塔希尔·阿卜杜拉生于上埃及著名的卢克索卡尔纳克村。幼年丧母,其父为阿訇,兼小学教师,对叶海亚·塔希尔·阿卜杜拉影响颇大,使其自幼就喜爱文学,且有较好的语言功底。自农业中专毕业后,曾一度在农业部工作。1961年开始短篇小说创作,并很快引起文坛瞩目,他被认为是埃及六十年代辈代表作家之一。1966—1967年,因政见与当局相左被捕入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枷锁与手链》(1975),短篇小说集《三棵橙子树》(1970)、《手鼓与箱子》(1974)、《旧的事实会引起惊异》(1977)、《土、水与太阳的素描》(1981)。1981年死于车祸。1983年,阿拉伯未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的全集。作家惯于运用内心独白、意识流等现代派手法表现上埃及农民强烈要求变革的愿望和他们的苦恼。作品中感情细腻,具有浓郁的诗情。其作品曾被译为英、意、德、波兰语等文字。

阿卜杜·哈基姆·卡西姆生于西部一农村。1956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法律系,1957年开始创作。其代表著是长篇小说《人类七天》(1969),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所谓七天是指在上埃及地区一伙苏菲派的苦修者(达尔维什)准备每年一度去到坦塔市朝觐圣贤巴达维圣地的过程。每一天表示其中的一个项目或活动。作者通过这群人最大的头目凯里姆哈只的儿子阿卜杜·阿齐兹的眼睛去观察、思考、评论这一切。但所描述的是前后15年的经历、变化。小说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错位等意识流的写法,极其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一些自然景物、传统风俗习惯,使人感到社会传统势力如何束缚着人,制约着人。

苏那欧拉·易卜拉欣生于开罗一个小职员家庭。曾在开罗大学法学院学习过。20世纪60年代因参加共产党而被捕入狱达5年。1968年去黎巴嫩,后去当时的东德和苏联学习电影艺术。著有中长篇小说《那种气味》(1966)、《八月的星》(1969)、《六一年》(1973)、《委员会》(1978)。20世纪80年代后又陆续出版新作《贝鲁特,贝鲁特》《荣誉》《自身》《瓦尔黛》等。他的很多作品都带有自传性质和强烈的政治色彩,较真实地反映了一些左派知识分子的遭遇和他们的观点。他的作品注意结构,运用了大量的报刊、文件材料,以强调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反映了阿拉伯世界特别是埃及的政局和有关阶层的政治思想倾向,从而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其代表作《荣誉》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易卜拉欣·艾斯兰生于坦塔市一个邮政职工的家庭。1963年开始写作。著有中长篇小说《苍鹭》(1983)、《夜班》(1992)、《尼罗河的鸟雀》(2000),短篇小说集《晚上的湖》(1971)、《尤素福与外套》(1986)。易卜拉欣·艾斯兰作品数量不多,但在文坛却让评论界非常关注。他一反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写法,而以颇似法国“新小说派”的手法,罗列一系列细节、一系列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去描述他置身其中的现实本身,要求读者参与作品的创作,并从作品本身而不是从社会意义方面去寻求作品存在的价值。如其代表著《苍鹭》,就讲述了作者所在的开罗一个平民区——印巴巴区不到两天的日常生活。小说分长短不等的21部分,先后描述了80多个人物的大大小小事件,其中有平行的,也有交叉的。没有核心人物,也没有重要情节。但令人读后,却要掩卷深思,感到这就是当今的埃及,这就是生活。《苍鹭》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迈吉德·图比亚生于上埃及一农家。曾做过中学数学教师。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曾获1980年国家文学鼓励奖。他善于从古老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融现实、神话、传说、寓言于一体。他对民族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喜欢用象征性的语言借古讽今,影射现实。著有中长篇小说《难圆的圈》(1972)、《沉默的人们》(1974)、《这些人》(1976)、《哈囡》(1981)、《丽玛染发》(1983)等。

其代表著是《伯尼·侯特族人迁往南国记》(1992)。小说借鉴了阿拉伯传统的民间传奇故事的形式。特别是借鉴了《伯尼·希拉勒族人西迁记》这一著名的民间传奇。小说分19卷,讲述了伯尼·侯特侯特部落人历时14年,从阿拉伯半岛西迁至苏丹国的传奇故事。其间,小说的主人公或传奇的英雄们遭遇并战胜了类似伯尼·希拉勒部落在长期西征至突尼斯期间所遭遇的艰难险阻。小说在结构、语言方面都成功地模仿了传统的民间传奇,被认为是推陈出新使现代文学民族化的一个成功的典范,从而被选为“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艾布·穆阿蒂·艾布·奈加生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宰加济格农村一书香门第。1959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教育学院后,曾任教员、语言学会编辑,后长期在科威特,任实用教育总署公关与宣传处长,后在科威特《阿拉伯人》杂志社工作。他少年时代就喜欢为村里乡亲读《古兰经》,讲述《一千零一夜》《艾布·宰德·希拉里传奇》和其它民间传奇故事,后又受前辈作家曼法鲁蒂和旅美派作家纪伯伦、艾布·马迪、艾敏·雷哈尼等人影响,酷爱文学。他于1960年以短篇小说集《城市姑娘》跻身文坛,1970年以其代表著、长篇历史小说《回归流亡》(1969)获国家小说鼓励奖,这部小说也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民间首领阿卜杜拉·奈迪姆( ,‘Abd al-Lāh al-Nadīm,1845—1896)这一人物与奥拉比起义这一事件,回顾了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他还著有短篇小说集《暧昧的笑》(1967)、《人们与爱情》(1973)、《不寻常的任务》《大家都获奖》《在今晨》,长篇小说《针对无名氏》(1973),文论集《一座城有多条路》。艾布·奈加以擅长深刻的心理刻画和细腻的细节描写著称。作品往往有鲜明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主题多为主张自由、正义、社会进步与发展,歌颂真善美。

爱德华·海拉特生于亚历山大,祖先为埃及南方的科普特族人。他自1964年开罗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曾任过律师、新闻记者、大学教授、亚非作协秘书长等职。他曾以短篇小说集《高墙》(1959)获国家短篇小说鼓励奖,后又获开罗美国大学出版部颁发的1999年度纳吉布·马哈福兹长篇小说奖,是著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著有短篇小说集《高墙》(1959)、《高傲的时刻》(1972)、《热恋的烦闷与早晨》(1983)、《夜浪》(1991),长篇小说《拉玛与龙》(1979)、《别的时候》(1985)、《火车站》(1985)、《条条沙丘》(1987)、《喂,亚历山大的姑娘们!》(1990)、《飞翔的相思》(1990)、《布比鲁的石头》(1993)、《渴望的信念》(1995)等,有文论《七十年代短篇小说选讲》(1982)、《阿德里·里兹格拉》(1986),翻译了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1958),罗马尼亚短篇小说集《吉普赛女郎与骑士》(1958)。

爱德华·海拉特既深知古埃及和阿拉伯传统文化,又熟谙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因此,其小说创作别具一格。其代表著长篇小说《拉玛与龙》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小说借鉴了古埃及有关司生命与丰收的女神伊西斯以及凤凰再生等神话故事,把现实与神话结合起来,讲述女主人公拉玛与旱魔斗争的故事,使拉玛与伊西斯浑然一体,亦幻亦真,扑朔迷离,论述了死与复活再生的主题,深受文坛关注和好评,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海利·舍莱比生于开罗郊区一个贫穷的农村知识分子家庭。曾先后于达曼胡尔普通师范专科学校和电影剧本专科学校(现称电影学院)毕业。童年时期,其父与一家亲戚各有一小型图书馆,其中所藏各种书刊是哺育作家成长最早的精神食粮。《一千零一夜》、各种民间传奇,老作家陶菲格·哈基姆、纳吉布·马哈福兹、尤素福·伊德里斯、叶海亚·哈基和外国作家高尔基、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伏尔泰、福楼拜、莫泊桑的作品都给予他很大影响。他初涉文坛是与诗结缘。他自13岁起开始写诗,最初是写土语诗,后一直关注自由体新诗的发展进程。曾任《诗歌》季刊主编,后任《广播与电视》杂志专职作家。

海利·舍莱比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至今已发表七十余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场外的游戏》(1971)、《群氓》(1978)、《泡菜、糕点商游记》(1983)、《机灵鬼们》(1985)、《两枝仙人掌》(1986)、《宿眠回旋曲》《阿蒂亚代理行》(1991)、《斗篷之死》(1993)、《舔门槛》(1994)、《珠池》(2002)等。

他的小说多以埃及社会一些为生活挣扎、为温饱奔波的边缘人物、小人物为主人公,反映他们的疾苦,揭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阴暗面,富有生活气息。他的小说语言幽默、诙谐,不乏辛辣的讽刺,而且往往带有诗的韵味。他注意吸取现代叙事技巧,其写作手法不断变化。他的很多作品已被改编为影视或广播剧,受到好评。很多小说被译成多种外文。2003年,他被加拿大安巴萨导思(Ambassadors)文化集团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其代表作《阿蒂亚代理行》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杰米勒·阿蒂亚·易卜拉欣生于金字塔所在的吉萨省。1961年于开罗阿因·夏姆斯大学商学院毕业,同年还获得音乐学院证书。1974年获艺术科学院艺术审美研究所证书,1980年以优异成绩获艺术审美与批评研究所艺术史硕士学位。曾先后于埃及青年最高委员会、青年部、文化部工作。1979年去瑞士定居,但每年都要回开罗,至少住两个月。杰米勒·阿蒂亚·易卜拉欣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主义热忱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其作品特色是用现代文学最新的叙事手法,以社会中下层的边缘小人物的经历和角度去反映政治、社会的重大问题。其代表著《1952》三部曲就是以埃及1952年七二三革命为题材的,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亚历山大文件》《话篓子》《河畔上的一棵枣椰树》等。

易卜拉欣·阿卜杜·迈吉德生于亚历山大一个平民区,1972年于亚历山大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毕业。曾在亚历山大造船厂工作,后又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因政见与当局相左曾被捕入狱。著有长篇小说《距离》《在第六十七个夏天》《热恋与流血的夜晚》《猎人与野鸽》《他乡》《海蜇》《亚历山大无人入睡》《海燕》等。其中除《他乡》与《海蜇》外,都是以亚历山大为背景。易卜拉欣·阿卜杜·迈吉德擅长以平民百姓、小人物为主人公,写战争题材——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写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写阿以之间的历次战争。其代表著《亚历山大无人入睡》是作者花了6年时间,查阅了大量有关材料并经多次实地考察写出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历山大港的方方面面,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穆罕默德·白萨提生于埃及北方曼宰拉湖畔杰马利叶镇。他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写短篇小说,后又写中长篇小说。著有短篇小说集《大人与小孩》(1968)、《三层的故事》(1970)、《短命人的梦》(1979)、《这是往事》(1987)、《河流拐弯的地方》(1990)、《微弱的亮光照不出什么》(1993)、《黄昏时分》(1996),中长篇小说《商人与油漆匠》(1976)、《玻璃咖啡馆》(1978)、《困难的日子》(1978)、《树后人家》(1993)、《湖的喧闹》(1994)、《夜晚的声音》(1998)、《列车》《别的夜晚》等。穆罕默德·白萨提与其他“六十年代辈”作家的最大区别是他面对种种忧患不是大声疾呼,而似乎是低声细语地将处于城乡边缘地区的一些平民百姓、小人物在危机、灾难中遭遇的种种不幸、悲剧娓娓道来,倒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令人震撼。

如《夜晚的声音》是讲农村的一伙老太太,她们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成了所谓烈士的妻子,她们结伙乘火车进城花费她们的抚恤金。小说围绕这些老太太的世界,她们又回忆起自己的丈夫,把一个个创巨痛深的伤口再次撕裂开来。

穆罕默德·白萨提的代表著是长篇小说《湖的喧闹》。小说分四部分,分别以“老渔夫”“浪潮”“旷野”“他们走了”为题,讲述了几个人物看似并不相关的故事,实质上却是围绕着湖,这些人与事最终又有一定的关系。小说颇像几幅现代派的画,许多情节显得虚幻、模糊,必须调动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参与创作与解读。小说叙事方式独特,被称为“奇异的现实主义”,受到文坛极大关注。小说曾获1994年最佳长篇小说奖,也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作家2001年获苏尔坦·阿维斯小说创作奖。

白哈·塔希尔1956年于开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毕业,曾做过话剧导演和电台播音员。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迫出国,曾在一些国际组织任翻译。1981年定居于日内瓦,为联合国雇员。1995年归国。他于1964年在《作家》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短诗,是为处女作。著有短篇小说集《求婚》(1972)、《昨日我梦见了你》(1984)、《国王我来了》(1985),长篇小说《枣椰树林东》(1983)、《杜哈说》(1985)、《我的姨妈和修道院》(1991)等。

发表于1995年的长篇小说《流亡地的爱情》曾获当年开罗国际书展最佳长篇小说奖,又被选为“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作家曾获1998年度国家文学表彰奖。2008年,小说《日落绿洲》获阿拉伯“布克奖”。

穆罕默德·吉卜利勒生于亚历山大贝哈雷地区。其父是位会计,兼做翻译。家中藏书颇丰,使吉卜利勒自幼便从中获益,喜爱文学。他1959年开始在《共和国报》做一名编辑,后又在《晚报》工作;自1967年1月至1968年7月,他曾任关注文化问题的《社会改良》月刊编辑部主任,并任阿拉伯居民发展建设宣传研究中心顾问;曾在阿曼任《祖国报》主编达9年之久,后回国主持《晚报》文化版。他是位多产的作家,其著作有50多部。如短篇小说集《那一瞬间》(1970)、《艰难岁月的反映》(1981)、《节日集市》(1997)、《犹太街区》(1999)、《我们看不见的》(2006),中长篇小说《围墙》(1972)、《穆太奈比的遗稿》(1988)、《山中碉堡》(1991)、《向下看》(1992)、《海湾》(1993)、《村长的忏悔》(1994)、《朝花》(1995)、《彼岸》(1996)、《天际孤星》(2001)、《连接时》(2002)、《影子男人们》(2005)等。其中不少是历史小说,如《村长的忏悔》就是仿古埃及《亡灵书》的语言写法老时代的故事。除小说外,他还写有一些有关文学评论的著作。当然,其代表作是被评为“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的《贝哈雷四重奏》(1997—1998)。小说被认为是一部史诗式的巨著,分别以亚历山大市出生于贝哈雷区的四名圣徒为全书四部分命名,即第一部是《艾卜·阿巴斯》,第二部是《亚古特·阿尔氏》,第三部是《蒲绥里》,第四部称《阿里·台姆拉兹》。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1952年7月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法鲁克王朝这段时期的亚历山大贝哈雷区为背景,写出了形形色色的凡人琐事。小说一方面受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具有苏菲神秘主义的色彩。《贝哈雷四重奏》全书有1000多页,分105章,有名有姓的人物达上百个。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录。《贝哈雷四重奏》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gzxhBfqNn2fxFW1QFBWjjaNBCiBESS4CvN8tFSu9GyisTI8ezwxB8cYJDw7LlK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