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现当代小说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文学影响的增强和出版事业的进一步繁荣,特别是1919年革命后,埃及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小说这一更能真实、贴切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体裁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提倡民主思想的贵族青年组成了“现代学社”( ,al-Madrasah al- )。他们在埃及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个流派,称“埃及现代派”或“埃及新派”。他们首先在文学学报《露面》( ,as-Sufūr)上发表文章,摆脱传统的束缚,创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纯正的埃及文学。1919年革命的爆发,更把他们从高楼深院推到了街头广场,使他们从空泛的议论走向斗争的实践。他们于1925年4月开始创办机关刊物《黎明》( ,al-Fajr)文学周刊,坚持每期刊登一篇小说。学社和刊物的宗旨集中体现在周刊的口号上:“《黎明》是一份有破有立的刊物”。

“现代学社”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期受英、法等西欧文学影响较大,后期则深受由英文、法文转译的俄国文学的影响。其代表作家是拉辛和叶海亚·哈基。

迈哈穆德·塔希尔·拉辛生于开罗,祖籍巴尔干,母亲是土耳其人。作家于专科学校毕业后,曾在市政规划局任工程师。他在创作中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多以小商人、小业主的生活为其创作题材,文风朴素、自然,语言诙谐、幽默。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笛声的嘲讽》(1926)、《据说……》(1929)、《飘飘的面纱》(1940)。小说多揭露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病态。这种小说从题目就不难看出其内容,如《多妻》《娶外国女人》《驯顺室》;《据说……》是一个放荡的富家女嫁给一个穷小职员以掩饰她与情夫私通的故事;《命运》则写出一个知识青年最后发现其母是用卖身钱供他上学的。发表于1934年的他的中篇小说《没有亚当的夏娃》则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反映,写出了当时重门第轻才学的不合理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一些出身于中下层的知识分子企图摆脱穷困、落后的下层社会以跻身于上层社会而不可得的苦闷、彷徨、矛盾的心理。

叶海亚·哈基生于开罗一个平民区,祖籍土耳其。作家出身于书香门第,叔父就是写作《丹沙微的少女》的迈哈穆德·塔希尔·哈基。叶海亚·哈基自1925年法律学校毕业后,1927—1928年,曾在上埃及当过检察官助理。这段期间虽短,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年。作家对此曾解释道:这使我有机会认识我的祖国和人民,使我能就近同农民混在一起。这两年的重要意义在于:能让我直接接触埃及的大自然,接触动植物;直接接触农民,了解他们的本性和习俗。这一点也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他的很多短篇小说,如《邮差》《狱中的故事》《栗子》等都清楚而真实地反映了上埃及农村社会的诸多问题。此外,也由于他曾长期生活于平民区中,使他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更细致、深刻地反映出埃及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和他们的精神面貌。叶海亚·哈基曾长期出任外交官员,也曾任商贸部商业局局长、国家指导部艺术局局长、埃及图书馆艺术顾问、《杂志》杂志主编、文艺及社会科学最高委员会与广播、电视最高委员会委员、小说俱乐部和文联理事等职。

他是“现代学社”的创始人和现代埃及短篇小说的先驱之一,对于埃及短篇小说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受俄、英、法文学影响很大,主张现实主义,擅长象征主义手法。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血与泥》(1955)、《温姆·阿瓦吉兹》(1955)、《安塔拉与朱丽叶》(1960),中篇小说《温姆·哈希姆灯》(1944)和文学评论集《评论的几个步骤》(1960)、《埃及小说的黎明》(1960)等。此外,还有许多译作。

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埃及现实主义小说先驱还有伊萨·奥贝德和舍哈泰·奥贝德两兄弟。他们祖籍叙利亚,早年丧父,母亲操裁缝业,供兄弟俩在开罗上学。他们曾在外国人办的学校学习法语,故受法国文学影响较深。伊萨·奥贝德主要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伊赫桑太太》(1921)和中篇小说《苏里娅》(1922),舍哈泰·奥贝德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痛苦的一课》(1922)。两兄弟作品遵奉现实主义,对当时半殖民地的埃及旧社会的种种陈规陋习作了一定的揭露和批判。他们擅长描述和刻画妇女心理,对受封建礼教束缚和压迫而要求自身解放的阿拉伯妇女深表同情。在收在《伊赫桑太太》集中的短篇小说《希克玛特小姐记事》一篇里,作家让女主人公投身于民族爱国运动中,参加了1919年的反英革命斗争。

伊萨·奥贝德英年早逝。其弟舍哈泰·奥贝德得不到鼓励和帮助,在绝望和愤怒之余辍笔,弃文经商。

如果说穆罕默德·台木尔以发表于1917年的《在火车上》开创了埃及现代短篇小说之先河的话,那么继承并发扬光大其事业,在埃及现当代短篇小说方面取得成就更大的则是他的弟弟迈哈穆德·台木尔(见第五节)。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以短篇小说成名的作家是迈哈穆德·白戴维。

迈哈穆德·白戴维生于邻近艾斯尤特的一个乡村里。在开罗读高中时接触并喜爱上了西方文学,如狄更斯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等。他以在《使命》杂志发表翻译小说开始其文学生涯。1935年,发表了中篇小说《旅行》,取材于自己生平第一次旅欧的经历。随后发表了约有20部短篇小说集,如《一个男人》(1936)、《多瑙河旅馆》(1941)、《饿狼》(1944)、《最后一辆车》(1948)、《一夜间的事》(1953)、《少女与黑夜》(1956)、《码头上的跛子》(1958)、《第一次失足》(1959)、《房顶上的小屋》(1960)、《路上的一夜》(1962)、《少女与野兽》(1963)、《星期四晚上》(1964)、《金船》(1971)、《旁门》(1977)、《墙上的一张照片》(1980)、《未拆的信封》(1980)等。其作品多取材于他童年经历过的农村生活和他多次旅游欧亚各国的见闻。他毕生刻意探索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作品布局严谨,人物刻画生动、形象,对生活现象的描述准确、细致。他尤其善于描写上埃及的风土人情,作品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揭示社会的阴暗、颂扬人性的美丽,常是他作品的主题。

在长篇小说方面,前面提到的“笛旺诗社”诗人易卜拉欣·马齐尼写于1925年,发表于1931年的《作家易卜拉欣》,是继穆·侯·海卡尔的《泽娜布》之后的一次新尝试。这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传性质的小说,是马齐尼的代表作。作品通过主人公先后与三个女人——新寡的女护士玛丽、乡居的漂亮表妹舒舒和在卢克索遇到的现代女性莱伊拉的爱情纠葛,反映了当时在旧的封建传统观念与新的西方现代意识两股潮流的冲击下,青年男女的种种矛盾、痛苦、犹疑、彷徨的心理。作者受西方文学,特别是受其所译的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萨宁》(阿拉伯文译本名为《自然之子》)一书的影响,在作品中侧重于对主人公的感情、心理进行分析。作家用幽默、诙谐的笔调,用自身的经历、感情,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多愁善感、清高、孤傲,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企图逃避现实,颇有些颓废、悲观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此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小说创作方面最有成就的作家及其作品则有塔哈·侯赛因(见第六节)的《日子》《鹬鸟声声》《一个文人》,陶菲格·哈基姆(见第七节)的《灵魂归来》《东来的鸟》《乡村检察官手记》,阿巴斯·阿卡德的《萨拉》,叶海亚·哈基的《温姆·哈希姆灯》等。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在这一时期,也以其短篇小说和长篇历史小说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阿巴斯·阿卡德的《萨拉》发表于1937年。男主人公胡马木怀疑自己的爱人萨拉对自己不忠,因而两人分手。胡马木又让自己的朋友艾敏监视萨拉的行踪,结果只是发现她与一个男子同车而去。她究竟是否不忠?如果她对胡马木果真不忠,那么这件事是发生在两人分手之前,还是分手之后?小说以怀疑开始,以怀疑结束。据说小说是作者亲身经历,带有自传性质。小说大部分章节采取了心理分析的手法,缺少发展、变化的情节。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和伦理问题。

叶海亚·哈基《温姆·哈希姆灯》发表于1944年,是一部寓意深刻的中篇小说,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小说反映了东方传统信仰与西方文明、科学的冲突和矛盾。主人公伊斯梅尔是个学生,从小就受着伊斯兰传统宗教的教育,习惯于看到人们在清真寺中,用他们认为灵验的温姆·哈希姆灯的灯油治眼疾。后来他到英国留学,专攻眼科医学,并学会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回国后对周围的一切处处看不惯,特别是看到母亲仍用温姆·哈希姆灯的灯油给其堂妹治眼病,他大为恼火,打碎了那盏灯,结果被人们揍了一顿,随之他处处碰壁、事事失败。最后他领悟到科学应与信仰结合起来,自己开了一个门诊所,为堂妹治眼,并同她结了婚。小说具有象征意义:在学习西方文明,引进科学时,不能脱离本民族的群众和他们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一批青年作家。他们多为左派知识分子,认为作家应对民族、政治社会、历史有使命感,积极主张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埃及现实。其中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阿卜杜·拉赫曼·舍尔卡维、尤素福·伊德里斯(见第八节)。此外,还有·阿卜杜·拉赫曼·哈米西等。

阿卜杜·拉赫曼·哈米西早年曾做过店员、公共汽车售票员、印刷厂的校对,写过歌曲,演过剧,直至后来当过电台播音员和教员。坎坷的生活经历,使他最了解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他自1947年开始在《埃及人》报上发表小说。最早印行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称之为《深》,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血衣》(1953)、《我们不会死》(1953)、《热风》(1954)、《艾米娜》(1966)等。

他在一篇题为《文学为人民》的文章中曾写道:

人民所要读的作家是逃脱出隐居的禅房,探求人生经历的人;是描绘民族斗争、维护人民及其自由的人;是随时准备为大家的生存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为达到个人的目的而损害公众利益的人。人民要读的文学是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它启迪人们为幸福的未来而斗争,它反对人剥削人,它知道憎恶那些压迫者,并能煽动起被压迫者的仇恨。人民要读的文学是时代的画卷,是反对暴虐斗争的镜子,并激励人们反对帝国主义与剥削制度的斗志。 [1]

哈米西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立场。揭露权贵的虚伪、丑恶与歌颂劳动人民为幸福的明天而与剥削阶级、帝国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往往是哈米西小说的主题。他被誉为埃及奉行革命浪漫主义的无产阶级作家。他由于信奉共产主义而被迫长期流亡国外;曾于1980年获列宁和平奖。

现当代埃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被认为是穆罕默德·阿卜杜·哈里姆·阿卜杜拉、尤素福·西巴伊和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他们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多以浪漫、传奇的爱情编织故事,语言优美流畅,故事生动感人。作家多产,作品畅销,并多被改编成广播剧、电视剧、电影,使得这些作家、作品在群众,特别是青年读者中有较大的影响。

穆罕默德·阿卜杜·哈里姆·阿卜杜拉出身于农家,1937年毕业于教育学院,曾长期在语言学会任编辑,后任总监。作家生前写有13部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集,被认为是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早期作品多反映农村生活,尤其是中下层妇女的爱情悲剧,或农村青年到城市后艰苦奋斗的历程。后期作品则侧重伦理、历史题材。其作品多通过爱情故事褒贬人们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赞美一些善良、纯真的青年男女在坎坷中自强自爱、奋斗不息的精神。笔调细腻,颇具诗意。其代表作是中篇小说《弃婴》(1947),曾获阿拉伯语言学会奖;《秋天的太阳》(1951),1953年获国家奖。中篇小说《黄昏之后》(1949)除了曾获埃及教育部一等奖外,还被阿拉伯作家协会评为“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埃及农村迷人的景色、农民艰苦的生活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

尤素福·西巴伊生于开罗一文学世家。其父穆罕默德·西巴伊被认为是埃及新文学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

尤素福·西巴伊早在1933年还是中学生时就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37年,他毕业于军事学院,曾任军事院校教官、军事博物馆馆长。20世纪50年代初,于开罗大学新闻学院进修毕业后,七二三革命时是“自由军官组织”成员之一。革命后曾参与筹建并领导了“小说俱乐部”“文学家协会”“国际笔会俱乐部”等组织;曾任埃及文艺与社会科学最高委员会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秘书长、埃及文化部长等职。1978年2月18日在塞浦路斯遇刺身亡。遗有短篇小说集《幻影》(1947)、《十二个女人》(1948)、《十二个男人》(1949)、《这就是爱情》(1951)、《六女六男》(1953)、《夜与泪》(1955)等21部,中长篇小说《死神的代表》(1947)、《我们不栽刺》(1968)等15部,剧本《乌姆·莱蒂芭》(1951)、《幕后》(1952)《杀妻协会》(1953)、《比时间更强》(1964)4部,还有《日子与往事》(1971)、《云后》(1970)、《飞在两洋间》(1971)等散文集、游记等。

他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对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感觉都很敏锐,剖析也很深刻。所以他常将爱情故事与政治时事作为自己作品的经纬,如长篇小说《还回我的心!》(1954)就是通过一个花匠的儿子与王爷家小姐曲折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变革息息相关。

他的长篇小说《归途》(1956)、《纳迪娅》(1960)、《泪水已干》(1961)、《夜总有尽头》(1963)、《生命一瞬间》(1973)等也都是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作背景的悲欢离合的故事。长篇小说《伪善之地》(1949)用寓言、象征的手法讽刺了人们诸如贪婪、虚伪、阿谀、投机等等缺点和弊病,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主义。小说《我去了》(1950)和《废墟间》(1952)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缠绵悱恻,催人泪下,在阿拉伯世界是受到男女青年欢迎的畅销书。长篇小说《水夫死了》(1952)则是一部极受批评家重视的作品。如果说尤素福·西巴伊创作总体倾向是浪漫主义的话,这部小说却似乎例外,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初开罗民间生活的艺术文献,生动、细致地描述了开罗一个居民区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状况。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生于开罗,1942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法学院,做过律师和记者。1945年起,先后任《鲁兹·尤素福》周刊主编、《今日消息报》主编和董事长、《金字塔报》董事长等职。著有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三十余部。长篇小说《我家有个男子汉》(1958)是与阿卜杜·拉赫曼·舍尔卡维的《后街》、尤素福·伊德里斯的《爱情的故事》相并列的埃及抵抗文学或爱国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主人公易卜拉欣创造了一个被认为是最完美的爱国主义英雄的典型形象,并描述了他的成长过程及其与少女娜娃勒的纯真爱情。小说出版正值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阿拉伯世界反帝爱国、民族解放斗争处于高涨时期,昔日英雄及其同伴历经艰险反对英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英勇斗争,对当时的阿拉伯青年无疑是巨大鼓舞,故而小说及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极受欢迎,影响很大。长篇小说《心思》(1958,中译本名《罪恶的心》)反映了埃及七二三革命前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揭示了革命的必然性。其它作品如《别让烟消云散》(1977)、《别把我一个人撇下》(1979)《亲爱的,我们都是贼》(1981)也都折射出不同时代重大的政治问题。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的作品文笔流畅,题材广泛、新颖,作家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心理。

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的小说家还有萨德·迈卡维、法塔希·加尼姆、赛尔瓦特·阿巴扎。

萨德·迈卡维生于尼罗河三角洲北部的迈努菲亚县戴拉屯乡。早年的农村生活和父亲的小图书馆,无疑是萨德·迈卡维作为一个作家在成长过程中最早吸取的养料。他在开罗读完高中后,曾去法国留学,在蒙彼利埃大学医学院学习一年后,因喜爱文学,转入索邦大学文学院学习。在巴黎留学期间(1936—1939),他对西方的文艺作了广泛的涉猎。回开罗后,曾从事多种有关文艺的工作。曾任《晚报》《人民报》《共和国报》等报纸的文学编辑,是埃及作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萨德·迈卡维是一位多才多产的作家。

他自1936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948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起,一生共创作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大都收集于《瓷制的妇女》(1948)、《疯子咖啡馆》(1951)、《爪牙》(1953)、《富裕时期》(1954)、《宰马利克区的修女》(1955)、《混水》(1956)、《谢茜莱及其他故事》(1957)、《魔鬼会所》(1959)、《绿草上的舞蹈》(1962)、《黎明访问花园》(1975)、《在死亡河畔》(1985)等14部短篇小说集中。

他还遗有长篇小说《男人与道路》(1963)、《睡人行》(1965)、《鞭子》(1984)、《别让我独饮》(1985),剧本《死人与活人》《困难的日子》《梦入乡》《赠礼》以及翻译作品、杂文集等。

萨德·迈卡维是一位信仰马克思主义、有社会责任感的左翼作家。他曾说:“文学如果舍弃了自己真正的任务,那它就只会成为毫无价值的把戏。鲜活的文学就是要讲它那个时代的话语,因时代的热潮而燃烧,揭示时代的痛苦和希望,引导时代的斗争,它要植根于生活本身的土壤中,为它那个时代的真理和需要服务,把培养人、创建生活当作自己的任务。” [2]

萨德·迈卡维早期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转为现实主义,多描述城乡下层人们的艰难竭蹶的生活,揭示社会的阴暗面和阶级矛盾。

作家诸多作品中影响最大、被认为是其代表著的是长篇历史小说《睡人行》。小说分三部分:《孔雀》《瘟疫》和《磨》,因此也被认为是一部小型的三部曲。小说取材于曾统治埃及等地二三百年之久的马木鲁克王朝时期的三十年间(1468—1499)的史实。小说一方面描述了上层社会如何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掌权的如何专制独裁,卖官鬻爵,贪污腐化,草菅人命;投机者如何两面三刀,欺上瞒下,对上吹牛拍马,对下飞扬跋扈;另一方面也描写了下层百姓如何在贫穷、落后、愚昧、疾病的状况中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俯首听命,任人宰割的悲剧。作者试图在20世纪60年代埃及缺乏民主的时局中,以此小说借古喻今,影射现实。《睡人行》被认为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法特希·阿尼姆生于开罗。1944年毕业于法鲁克一世大学(今开罗大学)法学院。曾长期在《鲁兹·尤素福》《共和国报》《早晨好》等报刊从事编辑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一次爱情的经历》,195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山》(1959),后又发表《失去影子的人》(四部,1969)《泽娜布与王座》(1977)、《象群》(1982)、《舒布拉来的姑娘》(1986)等。

法特希·阿尼姆是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时刻关注政治风云变化,紧跟时代进程,不断变换创作手法。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其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他都不喜欢重复自我。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埃及社会各种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因而常引起强烈的反响。

《山》是写位于尼罗河西岸邻近著名故迹卢克索城的一个村庄,村民多靠盗挖法老古墓和制造、贩卖假文物为生,当政府决定让村民搬迁到为他们建立的模范村,以阻止他们的不法行为时,却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村长带领村民,面对政府的武力迫迁威胁,死也不肯离开他们的故土山村。

《失去影子的人》全书分四部:《玛布鲁卡》《莎米娅》《纳吉》和《尤素福》。叙事方式颇似英国作家德雷尔(Lawrence Durrell,1912—1990)的《亚历山大四重奏》,每部都是不同的人通过各自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叙述一系列相同或相关的人和事。全书的主人公应是尤素福。前三部的叙述人分别是:农村出身原为保姆的尤素福的继母玛布鲁卡;一度与尤素福同居,作其情妇,临近结婚却被他遗弃的美女莎米娅;曾是尤素福的同事和上司——开罗一家报刊主编却被他排挤离职的纳吉。最后一部则是尤素福的自述。全书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地揭示和刻画了尤素福这样一个为了个人名利向上爬,竟然六亲不认、忘恩负义、卖友求荣、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该书被译成英文后,曾受到西方文坛好评。

《象群》是法特希·阿尼姆的又一力作,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作家采用隐喻、象征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尤素福儿子参加宗教极端组织的经过,试图阐释当代宗教极端主义者和恐怖分子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某些人本想笼络、利用他们,以玩弄使不同的政治、思想派别保持平衡的把戏,不料这些极端分子却造了主子的反,像发疯的象群,将拦在他们去路的一切踩在脚下,令人难以控制。作家将历史与现实、虚幻与真实穿插交叉,在扑朔迷离的氛围中,让读者与作者一道深思。

赛尔瓦特·阿巴扎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曾作过大臣。1950年于开罗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曾任律师,后转入《共和国报》和《小说》杂志社,任编辑。他16岁开始在报刊发表杂文,27岁发表第一部历史传记小说《伊本·阿马尔》(1954)。他曾任广播电视杂志社董事长、《金字塔报》文学版主编、埃及作家协会主席、埃及协商会议副主席等职。

他遗有21部中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1本杂文集和3本剧作集。1958年,因长篇小说《逃避岁月的人》获国家长篇小说鼓励奖,1983年获国家文学表彰奖。著作颇丰,除《伊本·阿马尔》《逃避岁月的人》外,还有《尼罗河上的宫殿》(1957)、《太阳随之升起》(1959)、《相会在那里》(1961)、《雾》(1964)、《有些怕》(1966)、《波浪无边》(1972)等21部,有短篇小说集《绿色岁月》(1963)《久远的往事》(1964)、《当天平偏了时》(1970)等7部,此外,还写有剧本、杂文多部。

其代表著是《逃避岁月的人》和《有些怕》。《逃避岁月的人》是写劫富济贫的凯马勒一伙绑架了勾结官府、鱼肉乡里的乡长的女儿,乡长求助于邻村的黑帮,以解救其女儿。两帮势力火拼,乡长女儿得救后,乡长害怕报复,从此离乡远逃去开罗。《有些怕》则是一部象征主义的作品,作者试图通过一桩包办婚姻的故事,批评纳赛尔当政时期缺乏自由、民主,致使人们“有些怕”。这部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在埃及小说界值得提及的老一辈小说家远不止这些,尚有:穆罕默德·赛义德·阿尔扬、萨拉赫·齐赫尼、艾敏·尤素福·乌拉布、尤素福·焦海尔、阿卜杜·哈米德·焦达·萨哈尔、尤素福·沙鲁尼等。

他们都是颇有成就的著名小说家。当然,埃及小说乃至阿拉伯小说最杰出的代表还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纳吉布·马哈福兹。他的创作道路体现了阿拉伯小说的整个进程。(见第九节)

埃及的现当代小说界,出现了不少著名的女作家。她们多为受过良好教育的职业妇女,从事教育、报刊编辑、记者、医生、律师等工作。教育和工作开阔了她们的视野,使她们对国家、民族重大的政治、社会问题都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她们本身的生活经历,对某些旧的传统价值观念和陈规陋习的不满和对女性命运的担忧,往往促使她们用笔杆作武器,为女性的自由、权利而斗争。如:

纳娃勒·赛尔达薇,1954年毕业于开罗盖斯尔阿尼医学院,1966年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是一位心理学医生,妇女解放运动领袖之一。曾任埃及卫生部卫生文化司司长、《健康》杂志主编。1972年,因发表《妇女与性》一书而激怒宗教权势阶层,迫使卫生部免去她的司长及主编职务。1973至1976年,于开罗阿因·夏姆斯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员,潜心于妇女心理问题的研究。1979年曾任联合国非洲与中东的顾问。曾因其思想与作品触犯伊斯兰社会禁区而多次引起争议,并被捕入狱过。她自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过短篇小说集《她学习爱情》(1959)、《一点温柔》(1964)、《真诚时刻》(1966)、《线与墙》(1972,曾获国家奖),中长篇小说《女医生回忆录》(1965)、《寻求爱情的女人》(1974),专著《妇女与性》(1972)、《女性是根本》(1974)等二十余部。其代表作《零下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孤女一生的悲剧:自幼便是男性玩弄的对象,曾被迫嫁与一个糟老头子,不堪其虐待逃出后,又屡次被骗、遭摧残,为求生存曾卖身,最后因不堪流氓欺压而杀人,被判死刑。

莱娣法·泽娅特生于杜姆亚特。1946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文学院英语系,后获阿因·夏姆斯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学位。1952年后,长期执教于阿因·夏姆斯大学女子学院,任英语系系主任,讲授英美文学、翻译等课。在文学领域,除了从事批评、研究、翻译工作外,还从事文学创作。写有长篇小说《敞开的大门》(1960)、《户主》(1994),中篇小说《知道自己罪名的男人》(1995),短篇小说集《老年及其他》(1986),剧本《买卖》(1994)等,曾获1996年度的埃及国家文学表彰奖。同时,莱娣法·泽娅特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积极关注并参与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妇女问题的活动。早在1946年的学生时代,她就被选为当时领导埃及人民反对英国占领的“学生工人全国委员会”秘书长。1979年,她参与创建了“保卫民族文化委员会”,并任主席。莱娣法·泽娅特的成名著和代表著是长篇小说《敞开的大门》,是“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小说是在1946至1956年这一历史时期,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占领,收复苏伊士运河,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背景下,通过女主人公莱伊拉冲破重重阻力,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与男人们并肩战斗的经历,从个人、社会、政治不同的角度,深刻地阐述了妇女、社会、国家的关系,说明,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是分不开的。

当代埃及文坛女作家新秀的代表是雷杜瓦·阿舒尔与赛勒娃·伯克尔。

雷德娃·阿舒尔生于开罗,1975年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埃及阿因·夏姆斯大学文学院英语系系主任、教授。其文学著作有近似自传小说的《游记——一个埃及女学生在美国的日子》(1983),短篇小说集《我看见了枣椰树》(1989),长篇小说《温暖的怀抱》(1985)、《海迪婕与苏姗》(1989),历史长篇小说《油灯》(1992)。她的代表作是《格拉纳达》三部曲(第一部《格拉纳达》于1994年单独成册出版,第二部《马丽玛》与第三部《迁徙》于1995年合集出版,1998年,三部合出)。该书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安达卢西亚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1491年格拉纳达陷落至17世纪初阿拉伯穆斯林被逐去非洲这一段时期为背景,但不是讲帝王将相的荣辱或王国的盛衰史,而是讲述了以艾布·加法尔、哈桑、阿里等人为代表的阿拉伯穆斯林平民百姓一家三代的变迁与遭遇。“通过生动、有力的叙述,阿舒尔在挖掘五个多世纪以来,阿拉伯固有的和养成的软弱的根源。读者不可避免地要对当时穆斯林的状况和当今他们在占领下的状况进行比较。这一动人的文本试图对阿拉伯历史上政治最困难也最有争议的时期进行重新评价。阿拉伯人之间的争斗应对当时格拉纳达的陷落负责,同样,这种争斗在很大程度上也应对今天阿拉伯人遭受的很多事负责。” [3] 这也许是这部作品被阿拉伯作家协会选为“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的重要原因。

赛勒娃·伯克尔生于开罗,曾在阿因·夏姆斯大学学习管理专业,同时还在戏剧学院学习过戏剧评论。曾在埃及、黎巴嫩等作过报刊记者。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写有短篇小说集《平凡的故事》(1979)、《领袖葬礼的点缀》(1986)《关于逐渐被偷去的灵魂》(1989)等。1991年发表了长篇小说《金车上不了天》,随后又发表了长篇小说《夜莺的模样》《夜与昼》。其代表著是相继发表于1998年和2000年的《白士穆雷人》(上下卷)。小说以一段学者、文人至今尚未深入涉足研究的历史时期——阿拉伯穆斯林征服埃及——为背景,写出了埃及原著的科普特基督教徒与阿拉伯穆斯林如何从相互冲突到相互融和的过程。小说着重说明了不同的宗教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可以求同存异,重要的是要区分虔诚的教徒与利用宗教谋求权势、钱财的阴谋家、野心家。赛勒娃·伯克尔的很多作品被译成英、法、德等外文,还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白士穆雷人》被选为“20世纪105部阿拉伯最佳中长篇小说”之一。

埃及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家还有:苏海尔·盖勒玛薇、宾图·莎蒂、苏菲·阿卜杜拉、贾吉碧娅·西德基、伊赫桑·卡玛勒、伊格芭勒·芭莱卡等。

在当代埃及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是被称为“六十年代辈”的新一代作家群体。

[1]

[2]

[3] 65+XaXpa7JmkCiNoQO5+dIHu+3l2Tbb9pzRoE47Le75GXLItsNCyES+GVMhGhR6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