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现代小说的发轫

阿拉伯的小说与古典文学具有较深的渊源:贾希利叶时期和伊斯兰教初期,民间就广泛留传着被称之为“阿拉伯日子”的种种战争轶事,还有成语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等。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及其后,更出现了著名的伊本·穆格法著译并重的寓言故事集《卡里来和笛木乃》《一千零一夜》、迈赫扎尼与哈里里的《玛卡梅集》以及诸如《安塔拉传奇》等民间传奇故事。

埃及和阿拉伯的近现代小说的产生与发展正是继承了阿拉伯古典文学遗产,并通过前述的翻译运动引进、借鉴西方小说加以消化的结果。如前所述,曼法鲁蒂的《泪珠集》就可以认为是一部创作与译写参半并不成熟的短篇小说集。

试图利用阿拉伯民族传统模式创作小说,并取得显著成绩,具有一定影响的是穆罕默德·穆维利希和他的代表作《伊萨·本·希沙姆叙事录》。

穆罕默德·穆维利希出身于开罗富家名门。他曾在爱资哈尔大学听过哲马鲁丁·阿富汗尼和阿布笃的课,参加过奥拉比革命。革命失败后曾一度流亡欧洲,学会了法语、意大利语。回开罗后,曾参加《金字塔报》《穆艾叶德报》等报刊的编辑工作,并协助其父创办《东方明灯》文学杂志。他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大量有关政治和社会的杂文,文中充满了反对英国殖民主义占领埃及的民族革命精神。在文学方面,他曾对西方文学有着广泛的接触,但仍趋于保守。

《伊萨·本·希沙姆叙事录》一书最早是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于《东方明灯》杂志上(1898—1900),于1906年正式出版。这是一部玛卡梅体的长篇社会小说。作家借用了赫迈扎尼的《玛卡梅集》叙事人伊萨·本·希沙姆的名字为自己小说的叙事人命名,并受《新约》与《古兰经》中有关“七眠子”死于山洞中三百余年后又复活的宗教传说故事的启发,让一个死后复活了的旧时代的陆军大臣——艾哈迈德帕夏作自己小说的主人公。

故事梗概是:伊萨·本·希沙姆在开罗公墓见到死于50年前的穆罕默德·阿里时代的陆军大臣艾哈迈德帕夏复活,自愿陪他回家。路上与一驴夫发生纠纷,被送进警察局,后又被控侮辱当局,从而被迫与检察官、法官、宗教法官、律师等司法人员打交道。此后,两人又遇见了医生、乡长、高利贷者、歌女、流氓等形形色色人物。

通过叙事人伊萨·本·希沙姆与主人公艾哈迈德帕夏的所见所闻,作者用犀利的笔锋、幽默的笔调,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下埃及社会的种种阴暗和弊端:上层权贵、豪富骄奢淫逸,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对外卑躬屈膝、卖国求荣,对内专横跋扈、贪赃枉法;而下层平民百姓却在贫苦、愚昧、落后中受尽欺压。小说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司法制度和种种陈规陋习,同时也抨击了西方文明带来的道德败坏、世风日下的状况。

《伊萨·本·希沙姆叙事录》由于使用了讽刺、夸张的手法,语言幽默,故事性强,同时也由于它直接描述并尖锐地批判了当时埃及的社会现实,且有较明显的反英倾向,因而深受读者欢迎。

《伊萨·本·希沙姆叙事录》在内容上是反映了本民族传统的和西方当代的两种文明、两种道德价值观念在相互撞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差异和矛盾;在艺术形式上同样也是将西方小说形式同阿拉伯古典的玛卡梅形式嫁接起来,是一次大胆而不太成功的尝试:小说采取了传统的玛卡梅模式:有主人公,有传述人,文字讲究骈俪、雕饰、押韵,结构颇似系列故事,每章情节可以相对独立成篇。但已不再像过去赫迈扎尼、哈里里的《玛卡梅集》那样,以文丐作主人公,以卖弄文字技巧,用机智骗取钱财为主要内容,而是面向现实,针砭时政。如作者在该书前言所述,其目的是:“描述各阶层的人们所应避免的缺点和所应具备的美德。”因而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和对现实的批判价值远远超过了前人的《玛卡梅集》。全书结构上较前人的《玛卡梅集》更为紧密,各种人物和故事,由一条情节主线贯穿起来。作家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西方小说家创作手法的影响,如在小说中采用了内容广泛的对话,这些对话又往往挣脱了韵文形式的束缚,从而更贴近现实生活。

这一时期试图以传统的玛卡梅体形式进行创作的作家和作品还有著名诗人哈菲兹·易卜拉欣的《赛蒂赫夜话》(1907—1908)。主人公是贾希利叶时代传说能预卜未来的巫师赛蒂赫。作品借赛蒂赫与作者及卡西姆·艾敏等作家的对话,对当时埃及的政治、社会及文学诸方面的问题进行批评、讨论,并借以阐述当时阿拉伯民族启蒙者、改良者的见解。它更类似一部政论作品。其故事性、艺术性及社会影响都远逊于《伊萨·本·希沙姆叙事录》。

这种试图通过传统的玛卡梅形式表现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内容,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作品,可认为是阿拉伯近现代小说的先驱,是一种过渡形式。

较早摆脱玛卡梅骈体韵文的束缚,用通俗流畅的语言文字反映重大的政治、社会内容和现实生活的是迈哈穆德·塔希尔·哈基的中篇小说《丹沙微的少女》。

小说取材于1906年著名的丹沙微惨案,并在惨案发生后不久写成,同年连载于《论坛报》上,后出单行本,被认为是埃及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小说以丹沙微惨案为背景,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穆罕默德与茜娣尔真情相爱,另一青年出于嫉恨而诬告姑娘的父亲,致使其无辜惨遭英国占领者杀害的故事。小说从艺术性讲,虽不够完美,但因反映了现实,发表后被争相传阅,有力地配合了当时的政治斗争。不过囿于当时的环境,作者只能婉转地表达其反帝爱国的民族主义思想。作品的另一特点是叙述部分用正规语,对话部分用方言土语,从而在阿拉伯文学作品中第一次较好地处理了正规语与方言土语的关系问题。

标志着埃及乃至阿拉伯近现代小说臻于成熟,并在阿拉伯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海卡尔的长篇小说《泽娜布》的问世。

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出身于乡村富贵人家,1909年于法律专科学校毕业后,赴法留学,在巴黎大学法学院专攻政治、经济,1912年获博士学位,归国后从事法律、教育工作,参加了自由立宪党,并任该党机关报《政治报》主编,后任该党主席。曾任国务部长、教育部长、社会事务部长、参议院议长等职。是埃及著名作家、政治家。写有大量小说、散文、传记、政论等。如散文集《业余录》(1925)、《苏丹十日》(1927)、《我的孩子》(1931),传记《穆罕默德生平》(1935)、《艾卜·伯克尔传》(1942)、《欧麦尔传》(1945),文论《文学的革命》(1933),回忆录《埃及政治回忆录》(1952),长篇小说《生就如此》(1955)等。

《泽娜布》是作者留学期间写成的。1914年以“埃及一农夫”的笔名在报刊上分章发表。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述了当时在封建传统、宗法、礼教的压制、束缚下,几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受过教育的地主儿子哈米德与堂妹阿齐扎相爱,但囿于旧礼教,他们不能相互表达心曲。哈米德痛苦地得知堂妹嫁人后,逐渐爱上美丽的雇农女儿泽娜布。泽娜布自知他们之间门第相差悬殊,遂钟情于年轻的雇农易卜拉欣,但同样因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敢向家人吐露自己的爱情,而被迫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哈桑。后来易卜拉欣被迫去苏丹服兵役,哈米德离乡去开罗,泽娜布则因身心皆病,郁郁而死,临死手中还紧握着易卜拉欣送给她的头巾。

《泽娜布》的产生,正如作者在小说的序言中所说,是作者在异国他乡留学时,“对祖国和祖国人民怀念的结果”,同时“也表示他对巴黎和法国文学的敬佩”。作品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埃及农村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满怀深情地描写了埃及农村的民风习俗,表达了淳朴农民的欢乐和悲愁,也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落后和愚昧。

作者力图使自己的作品真实地反映20世纪初埃及农村的现实生活,并对其中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制度加以批判。作家以埃及农村为背景,让穷苦的雇农作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并通过他们的爱情悲剧抨击了当时封建的婚姻制度,替广大青年男女,特别是农村妇女发出了自由恋爱、择偶的呼声。这在当时无疑是难能可贵的。这实际上是卡西姆·艾敏等文化启蒙者要求解放妇女等主张在文学作品中的又一表现形式,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比较广泛的社会意义。

毫无疑问,海卡尔在写《泽娜布》这部小说时,是明显地受了法国文学的影响。这表现在小说严谨的结构,颇具伤感色彩的浪漫主义情调,对自然景色、人物性格细腻的描绘与刻画,从而使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完全符合西方小说定义的第一部埃及小说”。小说的语言通俗、流畅,接近口语;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还夹杂一些方言土语,从而使小说摆脱了玛卡梅体那种追求骈俪、押韵、修辞、藻饰,致使文字有时显得佶屈聱牙的弊病。

《泽娜布》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为埃及新文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如果说《丹沙微的少女》与《泽娜布》是埃及最早出现的新型中、长篇小说的话,那么,穆罕默德·台木尔的《在火车上》则是埃及最早出现的现代形式的短篇小说。

穆罕默德·台木尔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艾哈迈德·台木尔是著名学者和藏书家。受家庭熏陶,穆罕默德·台木尔自幼便酷爱文艺。1911—1914年在巴黎学习法律,同时注意研究欧洲文学与戏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返回祖国,遂从事新闻、文学和戏剧工作。

《在火车上》发表于1917年。小说写出了在火车乘客中发生的一场论争:以村长、教长、塞加西亚贵族为代表的封建保守势力反对普及教育,主张对待农民只能用鞭子;而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新一代则反对这种视农民为奴隶的封建传统观念,主张革新改良。

穆罕默德·台木尔深受法国文学,特别是莫泊桑的影响。作品遵循现实主义,有明显的倾向性。他往往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揭露社会的不公与弊端,唤起人们要求改革的愿望。他的短篇小说多在其死后被集成《目睹集》出版。他曾参与创建戏剧爱好者协会,为许多大剧团写过剧本,如《笼中鸟》《阿卜杜·赛塔尔先生》《深渊》等。由于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虽不算太多,且艺术性不尽完美,但作为先驱者,他仍被尊为埃及短篇小说和戏剧的奠基人之一。 9lrArBfmyEnGy4Icae0SWc2hm5zcXiDY66dCCJX970zORZ2/S958XD3mioLFQm5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