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保持尊重的距离

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当保持宽阔、自然而适度的疆域,而在疆界之间,最好有一个中立地带;就像在海与海之间,最好有一片公海。

人与人之间,保留自我的边界,保持适度的距离,十分必要。这不是一种忸怩作态,或自命不凡,或自我中心,也不是为了自我保护而设置的防火墙,或是为了避责而预先与他人划清界限。边界的存在、适度的距离,实在有益于人与人之间文明健康地相处下去——不但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完整、更清晰、更客观地领略到对方的全貌、对方的美,也将使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不会因为走得太近而失礼,或者因为过于熟悉而忘记了应有的尊重与敬意。

保持适度的距离,并非出于冷漠,而恰恰是因为尊重、因为自重、因为关爱。正像俗话说的“距离产生美”,人与人如果靠得太近,往往就会看不到对方的整体了,就像我们照镜子时,如果靠得太近的话,就只能看清自己的某一个局部,而无法看清全貌,这就像把两块石头同时丢进池塘,当它们距离太近,就会彼此干扰,破坏各自完整的涟漪荡漾。

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的接触愈加频繁,互相之间的距离着实切近,人们似乎总在有意无意间与某个人在对话,即使你看似只有一个人,没有另一个人跟你共处一室,与你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可实际上你并非真的在独处,你仍在借用手机、电脑等各种科技手段,与另一度空间或虚拟世界里的另一个人对话着。

忙碌的工作与热闹的生活使人们总在和这个人或那个人、外人或家人说着话,而唯独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跟自己说说话。这种与自己的相处和对话,无须发声,也无须手指在按键上操弄,只需自我意识转个身、回过神,看一看你自己,静静地和你自己待一会儿。

恐怕也正是因为我们现代人总是跻身于这个或那个人群之中,“人”这种生物似乎逐渐变成了一个数量过剩的存在,我们逐渐对“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审美疲劳,对“人”不再抱有兴趣,不再感到好奇。每到节假日,人们所谓的“休闲散心”“旅行放松”,实质上就是在逃避人群、躲离喧嚣,寻找无人区,找回孤独。我们对人、对人性、对人的精神越来越失去青少年时代的惊奇与探索。

无形中,“人”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然不是宇宙中最奇异的一种“美”,却成了一种破坏美的强势力量;“人”不再是大自然中最富灵性的智慧体,却成了我们最急于解脱的精神压力。

我们涌向城市,却对人毫无兴趣;我们每天与人打交道,却对人充满倦意,这似乎成了一种生活的现实,却是现实的可悲。

保留必要的边界,保持适度的距离,还原每个人的完整性,这会使每个人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与人因独立而互相尊重,因独特而彼此欣赏。当彼此间的距离超出肉眼所及的视力范围,这种尊重、欣赏、关爱便转化成了一种思念——思念,是一种精神的凝望、情感的牵挂。

多年前,我在加拿大访学,那会儿与祖国、与家人的物理距离达到了从小到大前所未有的遥远。但奇妙的是,正是那段时间我与家人、与祖国的心理距离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亲近。但凡电视节目中偶尔冒出几句汉语,就足以引起我的激动和关注,关于中国的任何新闻或故事,更是让我兴致盎然。当我在学校的礼堂里,从一百多面国旗中找出中国国旗时,我久久地凝视,百看不厌,好像从此有了一层新的认识,不知不觉中我一只手摸着旗,另一只手摸着心,似乎就在一刹那我明白了什么是牵挂,什么是故乡,什么是乡愁。

母亲曾说“人总是对最亲密的人最残忍”,恐怕就是因为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距离太近了。太近的距离就像放大镜,有时会把对方身上的一些弱点、缺点放大,而原本远观时曾一度引起我们赞叹不已的那些优点却成了近看时的盲区。太近的距离会制造一种错觉,仿佛我们理所当然有权要求对方为我们做任何事,而无须考虑对方的心情、感受与需求,就此人们开始相互指责、相互嫌弃,丢失了尊重,忘记了爱,不再包容,不再礼貌相待,不再心存感恩。常言说“距离产生美”。保持适度的距离,其实是在维护必要的尊重。因为尊重是一切美好关系的基础。 eqFyUWhDFxX7G7HCOSWuCKNBrD9Ija3N7tzCaT8By44SNnILpRCRvVY4Z/jWO1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