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虽然表面上赞扬太子,私底下却命人在晋献公面前诋毁太子。她还找到太子,对他说:“国君梦见了您的母亲。您赶紧去曲沃祭拜您的母亲,然后将祭品带回来献给国君。”太子的母亲在太子还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葬在了曲沃。
太子在曲沃恭敬地祭拜了自己的母亲,并将祭品带回来,想献给自己的父亲。但当时晋献公正外出打猎,不在宫里,于是太子就把祭品摆放在宫里,便离开了。骊姬趁着无人看管的时刻,偷偷命人在祭品里加了毒药。
两天之后,晋献公打猎回宫。御厨将做好的祭品呈给晋献公,晋献公胃口大开,正欲享用大餐,骊姬突然在一旁说道:“祭品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安全第一,还是应该检测一下。”晋献公认为骊姬言之有理,便命人牵了一只狗过来,切了一小块肉丢给小狗,谁知道小狗吃掉后立刻口吐白沫。骊姬又不信邪,命人将一小块肉塞进一旁的宦官嘴中,宦官暴毙而亡。
晋献公见状,大吃一惊。
骊姬拜倒在地,向晋献公哭诉道:“太子的心好狠啊!您年事已高,王位迟早都是他的,他居然连这点时间都等不及了!竟然想要杀掉您!”
见晋献公没有什么反应,骊姬又哭道:“太子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事情,一定是因为我和奚齐的缘故。请国君恩准,允许我和奚齐一起离开晋国,去别国避祸。如果继续留在晋国,我们一定会沦为太子的鱼肉,任由他宰割。我还不如早早死了呢!当初您想要废掉太子,我居然还横加阻拦,我真痛恨当初的自己。”
晋献公不相信太子能做出这样的事来,他命人将太子带到自己面前,打算亲自质问太子。但太子听闻国君遇害,心生恐惧,连忙便逃回了曲沃。这下晋献公更加认定此事是太子所为,愤怒之下,命人杀掉太子的老师杜原款。
在曲沃,有人问太子:“给肉里下毒的明明是骊姬,您为什么不在国君面前申辩呢?”太子说:“父亲年纪大了,如果没有骊姬,他睡觉睡不安稳,吃饭也没有味道。即便我在他面前辩解,也只会让他更加生气,所以我不能这么做。”又有臣子建议道:“您可以逃往其他国家。”太子摇头说道:“背着弑父弑君的骂名,又有哪个国家会接纳我呢?我只有一死。”于是,太子自杀身亡。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因病去世。去世之前,他对荀息说道:“我想让奚齐继承国君之位,可是他的年纪还小,朝中大臣也不服他,我害怕我死后会有人造反。我想把他托付给你,你能助他顺利继位吗?”
荀息点了点头,说道:“谨遵国君之命。”
晋献公追问道:“你拿什么向我保证?”
荀息坚定说道:“我以我的生命向您保证,即便是死,我也会兑现这个诺言!”
听到这番话,晋献公下令,奚齐为晋国的下一任国君,任命荀息为丞相,主理晋国朝政。
①假:借。
②且:将要。
③嗣:继位,继承。
④将:如果,假如。
这一年,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讨伐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向国君劝谏道:“我们不能够向晋国借道,这会导致虞国的灭亡。”虞国国君说:“我们和晋国有同样的祖先,晋国是不会讨伐我们的。”宫之奇说:“太伯、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出走,所以没有继承君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文王的卿士,他们对周王室的功勋,记录就藏在盟府。如今虢国就要灭亡了,晋国又怎么会对虞国手下留情呢?况且虞国和晋国再亲近,哪里会有桓叔和庄伯的族人亲近?桓叔、庄伯的族人有什么罪过,要被全部杀尽。虞国和虢国,就像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就离灭亡不远了。”虞国国君不听宫之奇的建议,还是把路借给了晋国。
古人迷信,在重大事件上通常要占卜以测定吉凶。据说在晋献公立骊姬为夫人前,曾派人占卜。卜者利用龟甲占卜,得到不好的结果;于是晋献公命他改用蓍(shī)草再次占卜,得到好的结果。于是,晋献公就命占卜的人按照好的结果来宣告。占卜的人劝谏晋献公说:“蓍草占卜的结果不如龟甲准确,不如还是按照龟甲的占卜结果办吧。况且龟甲占卜的卦词说:‘专宠过度,会给您带回祸患。’这是敬告您切不可立骊姬为夫人啊!”但是晋献公并没有听从卜者的建议,仍坚持立骊姬为夫人。
▲殷墟般无咎全甲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