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鲜亮底色。在新中国孕育、发展的各个社会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直在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就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主张为指导,开创并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过程中,更加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观。
20 世纪 50 年代末,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但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始终如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准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之初,教育学领域总结反思以往在办教育和培养人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性。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论学养的教育学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们潜心研读经典、著书立说、培养学生,并在 1979 年成立了全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会,凝聚力量,扩大影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西方各种“非马”甚至“反马”思潮不同程度涌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学和研究有所削弱。
进入新时代,理论界有责任结合新情况和新需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推进教育学基本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方面,20 世纪 80—90 年代一批教育学理论工作者活跃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的舞台上,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本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薪火相传的初心,重庆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组织邀请国内部分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参与著作的选择和整理修订,推出这套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里程碑意义的“旧著新版”,以应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培养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人才之急需。同时,也让新一代教育学人把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当代中国教育之的,是为“虽旧犹新”。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理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完全适用于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领域,对当今教育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时序上的“旧”理论之所以仍能焕发新魅力,可以解决时下新问题,是因其真理性和时代的超越性。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甄别形形色色教育思潮的最有效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在新时代仍像指南针一样帮助我们规避路径、方向性的错误。开辟中国教育学基础理论的新境界需要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当前教育学基本理论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并未脱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探索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为“虽新犹旧”。我们这个时代教育实践生发的或教育理论正在研究的诸多新问题,在新的历史阶段虽表现形式各异,但问题的内部结构和本质仍然没有突破经典理论的认识范畴。一些现实问题之所以没有得以很好解决,并不是理论创新不足,而恰恰是教育实践偏离了或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真正吸收消化并付诸实践。当下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虽新,但病根如旧。
这套“旧著新版”保留了原著的体例结构、基本理论观点及其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主要修改和调整有四个方面:一是增加了“修订前言”,对所修订原著的作者情况、内容结构、思想特点、学术价值等作了适当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把握原著作者的学术思想脉络和理解原著文本;二是更正了原著中的个别错讹、纰漏,以及调整个别明显不恰当的用语和表达方式;三是以脚注形式对原著中的一些表述或观点作必要的解释、说明;四是将原著引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新为最新版本。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旧著新版”旨在回溯老一辈学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足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帮助读者完整、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精神实质,发掘其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体系性价值,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设。丛书受编者水平所限,必然存在各种缺陷或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丛书编委会
2023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