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直翅目
Orthoptera

蚱科 Tetrigidae

日本蚱 Tetrix japonica Bolívar, 1887

【鉴别特征】 体长7.3~12.0mm,体色黄褐色、褐色或暗褐色。前胸背板无斑纹或具两个方形黑斑,上缘前段略呈屋脊形。前翅卵形;后翅发达。后足胫节褐色或黄褐色。

【习性】 常栖息于溪边、路边和农田等。寄主为幼嫩的草本植物、苔藓等。

【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欧洲等。

①成虫 ②若虫

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

短额负蝗 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ívar, 1905

【鉴别特征】 体长20.0~35.0mm,体色多样,草绿色或黄褐色,全身散布白色细小颗粒。头部锥形,触角剑状。复眼后具1纵列白色突起。前翅较长,超出后足股节端部,翅尖略尖;后翅玫瑰红色或红色。雌性体型明显大于雄性。

【习性】 常栖息于田边、路边、沟渠和河岸的杂草丛生处。寄主为鸡冠花、菊花、茉莉、美人蕉、牵牛花、一寸红、月季、蔷薇等。

【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等。

①绿色型(左:雄性,右:雌性) ②褐色型(左:雄性,右:雌性)

蝗科 Acrididae

中华剑角蝗 Acrida cinerea Thunberg, 1815

【鉴别特征】 体长45.0~80.0mm,体色绿色或黄褐色,体表纹路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头部较长,头顶突出,触角剑状。前胸背板侧面后缘凹入,背面后下角呈锐角形向后突出。前翅超过后足股节端部,翅尖尖锐;后翅淡绿色,具发音齿,可与前翅摩擦发音。雌性体型明显大于雄性。

【习性】 常栖息于河流两岸、内涝洼地、沟渠、潮湿草滩等地。寄主为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甘蔗、花生、棉花等农作物及禾本科杂草。

【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印度、泰国等。

①雄性 ②雌性

棉蝗 Chondracris rosea (De Geer, 1773)

【鉴别特征】 体长45.0~80.0mm,体色常为青绿色或黄绿色。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具颗粒状突起,前缘略突,后缘三角形。前翅绿色,端部宽圆;后翅基部玫瑰红色,端部透明。前、中、后足胫节外侧红色。雄性体表具浓密长绒毛和粗大刻点。雌性体型明显粗壮于雄性。

【习性】 常栖息于植被较稀疏的山坡、丘陵。寄主为刺槐、棉花、甘蔗、水稻、大豆等。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内蒙古、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国外分布于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越南、日本、朝鲜半岛等。

①成虫

长翅素木蝗 Shirakiacris shirakii (Bolívar, 1914)

【鉴别特征】 体长23.0~42.0mm,体黑褐色,自头顶向后至前胸背板具宽而明显的黑褐色纵带。前胸背板具3条横沟,侧隆线具黄色狭纵条纹。前翅具较多黑褐色圆形斑。

【习性】 常栖息于湖河两岸、地势低洼易涝、植被较高密的地区。寄主为芦苇、茅草、玉米、高粱、谷子、小麦、水稻、豆类等。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福建、广东等;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印度、泰国等。

①成虫 ②若虫

疣蝗 Trilophidia annulata (Thunberg, 1815)

【鉴别特征】 体长12.0~26.0mm,体灰褐色或暗褐色,体表粗糙,具黑褐色斑点。触角丝状。前胸背板侧面中隆线两侧各有3对突起。胸、腹、足被绒毛。

【习性】 常栖息于山坡地、沙砾地、沟渠边和荒草地。寄主为禾草、棉花、桑等。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福建、贵州、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印度等。

①成虫

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 (Thunberg, 1815)

【鉴别特征】 体长15.0~40.0mm,体绿色或褐绿色。从复眼向后直至前胸背板后缘,左右两侧有暗褐色纵纹。雄性触角较雌性长,超过前胸背板后缘。

【习性】 常栖息于河岸边、湿地等低洼潮湿、近水地带。寄主为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甘蔗、豆类等。

【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朝鲜半岛、印度、越南等。

①成虫

花胫绿纹蝗 Aiolopus tamulus (Fabricius, 1798)

【鉴别特征】 体长15.0~30.0mm,体色多样,通常为褐色,也有绿色、红色。前胸背板中央具浅褐色纵条纹,两侧具发散状黄色条纹。前翅前缘具1条绿色或黄褐色纵条纹;后翅基部黄绿色,外缘暗色。后足胫节三色,端部红色,中部蓝黑色,基部淡黄色。

【习性】 常栖息于农田、路边、沟渠的杂草丛生处和低洼内涝地带。寄主为禾草、小麦、玉米、水稻等。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河南、贵州、云南、海南等;国外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大洋洲等。

①雄性 ②若虫 ③雌性(左:褐色型,右:绿色型)

黄胫小车蝗 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 1884

【鉴别特征】 体长23.0~40.0mm,体暗褐色、绿褐色或草绿色,斑纹错综复杂。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具白色“X”形纹,该纹由4个条纹组成:沟前区条纹较细,开口较小;沟后区条纹较粗,开口较大。雄性股节内侧下缘、胫节红色。雌性股节内侧下缘、胫节黄褐色。

【习性】 常栖息于草原、山坡地、田间地埂、荒地、堤岸边。寄主为水稻、小麦等。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福建、台湾等;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等。

①成虫 ②若虫

癞蝗科 Pamphagidae

笨蝗 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 1888

【鉴别特征】 体长35.0~45.0mm,体粗壮,褐色、黄褐色或暗褐色。头部短于前胸背板。前胸背板中隆线呈片状隆起,前、后缘均呈角状突出。前翅短小,其顶端至多略超过腹部第1节背板后缘;后翅甚小。后足腿节上侧具3个暗色横斑,外侧具不规则短隆线,基部外侧的上基片短于下基片。

【习性】 栖息于山区,喜土质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寄主为甘薯、豆类及多种果树、林木。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国外分布于俄罗斯等。

①成虫

蝼蛄科 Gryllotalpidae

东方蝼蛄 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 1838

①成虫

【鉴别特征】 体长30.0~35.0mm,体灰褐色,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1个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较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扇形,较长,超过腹部末端。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具3~4个距。鸣声为单调连续的“吱”。

【习性】 常在地表土中活动。寄主为果树、林木的种苗及大田作物、蔬菜的种苗。

【分布】 国内除新疆外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印度、东南亚、大洋洲等。

蚤蝼科 Tridactylidae

日本蚤蝼 Xya japonica (Haan, 1842)

【鉴别特征】 体长5.0~5.5mm,体黑色。触角10节,念珠状。前胸背板侧缘具黄白色窄带。前翅短,仅达腹部第3节。前、中足胫节以下褐色或黑褐色。

【习性】 常栖息于潮湿的土表,有时也到灯下。寄主为草莓、棉花、烟草等。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国外分布于日本等。

①成虫

螽斯科 Tettigoniidae

日本条螽 Ducetia japonica (Thunberg, 1815)

【鉴别特征】 体长15.0~20.0mm,体绿色或黄褐色。触角丝状。前翅狭长,后缘褐色,翅上有黑色斑点;后翅叠在前翅下,长于前翅。后足细长。雄性下生殖板狭长,端部分叉,尾须长圆柱形,末端刀状,鸣声为“啧啧啧啧啧,嗞——嗞——嗞——”,以“啧”声开始,而后节奏逐渐加快,最后以几声长音结尾。雌性体背具黄白色中线,产卵瓣宽短,呈镰刀形向上弯曲。

【习性】 常栖息于林地、城市绿化的灌木上。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河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台湾等;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澳大利亚等。

①雄性 ②雌性

暗褐蝈螽 Gampsocleis sedakovii obscura (Walker, 1869)

【鉴别特征】 体长35.0~40.0mm,体褐色或绿色。前胸背板宽大,似马鞍形,侧板下缘和后缘镶以白边。前翅较长,超过腹端,翅端狭圆,翅面具草绿色条纹并布满褐色斑点。鸣声常为“吱啦,啦——”,略似蝉鸣。雌性具较长的产卵瓣。

【习性】 常栖息于农田边、灌木丛。

【分布】 国内分布于华北、东北与西北等地区;国外分布于朝鲜半岛、俄罗斯等。

①绿色型(左:雄性,右:雌性) ②褐色型(左:雄性,右:雌性)

优雅蝈螽 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62

【鉴别特征】 体长40.0~50.0mm,体色多样,通常为绿色,具褐色或黑色斑。前胸背板宽大,马鞍形,侧片下缘和后缘镶以白边。前翅较短,仅达腹部1/2,翅端宽圆;后翅极小,呈翅芽状。雄性靠前翅摩擦发声来吸引雌性,鸣声为连续的“聒、聒、聒”。雌性翅退化,呈鳞片状,产卵瓣较长。

【习性】 常栖息于农田、草地、灌木丛等。

【分布】 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南等。

【注】 又名蝈蝈。

①雄性 ② 雌性

黑膝大蛩螽 Megaconema geniculata (Bey-Bienko, 1962)

【鉴别特征】 体长11.0~17.0mm,体淡绿色。头顶至前胸背板后缘具宽的浅褐色纵带,侧缘色暗,外缘嵌白色纹。前胸背板向后适度延长,沟后区适度隆起。前翅前缘脉域绿色,其余为褐色。后足膝部黑色。雄性尾须适度内弯,基部圆柱形,内侧具1锐齿,端部叶状扩展。雌性产卵瓣平直,近端部稍向上弯曲,端部腹缘具数齿。

【习性】 常栖息在低的阔叶乔木树冠、灌木上。

【分布】 天津、北京、河北、陕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等。

①雄性 ②雌性

豁免草螽 Conocephalus exemptus (Walker, 1869)

【鉴别特征】 体长16.0~23.0mm,体绿色。头顶至前胸背板后缘背面具褐色宽纵纹,侧缘具黄白色纵纹。触角丝状,极长。雄性尾须中部粗壮,端尖,中部有1个内齿,鸣声为连续的“吱、吱、吱”。雌性产卵瓣剑状,长且直,长于后足股节。

【习性】 常栖息在草丛、灌木丛和绿篱上。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河南、浙江、上海、四川、重庆、贵州、福建、湖北、湖南、广西等;国外分布于日本、东南亚等。

①雄性 ② 雌性

素色似织螽 Hexacentrus unicolor Serville, 1831

【鉴别特征】 体长20.0~23.0mm,体淡绿色。头部短而狭,侧扁,背面淡褐色。前胸背板背面具褐色纵带,在沟后区较强地扩宽,沿边缘镶黑线。前、中足胫节具6对甚长的腹距。雄性发音部褐色,前翅超过后足股节顶端,较宽阔,后缘呈弧形弯曲,尾须基部粗,具毛,端部骤然变细和内弯,鸣声为连续的、带电音效果的“轧织,轧织,轧织”。雌性前翅较狭,后缘几乎平直,尾须较短,产卵瓣较平直,端部尖锐。

【习性】 常栖息在灌木丛或树上,捕食其他小型昆虫。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浙江、四川、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

①雄性 ②雌性

黑胫钩额螽 Ruspolia lineosa (Walker, 1869)

【鉴别特征】 体长25.0~30.0mm,体绿色或褐色。头部呈圆锥形,顶部钝圆。褐色型前翅散布纵向的黑褐色斑点。前、中足胫节两侧黑褐色。雄性右前翅根部背上有椭圆透明的发音镜,尾须粗壮,端部具2枚指向内侧的齿,鸣声为连续的“嗞”,较尖锐。雌性产卵瓣长且呈剑状。

【习性】 常栖息在田间、地边的草丛中,少数有时落在树上。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南、浙江、上海、江西、安徽、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福建、云南、台湾;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等。

①雄性

蟋蟀科 Gryllidae

双斑蟋 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 1773

【鉴别特征】 体长23.0~27.0mm,体黑色,具光泽,有些个体体色较浅,呈深褐色或棕红色。前胸背板略鼓。前翅基部具2个黄斑,有些个体前翅为黄色;后翅发达。鸣声为“句,句,句”,高亢尖锐。

【习性】 常栖息于土缝、地面落叶、杂草等暗处。

【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非洲、法国、德国、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

【注】 又名花镜、画镜等,常为活体饲料。

①雄性 ②雌性

中华斗蟋 Velarifctorusmicado Saussure, 1877

【鉴别特征】 体长13.0~18.0mm,体黑褐色。后头有6条黄色短纵纹,两侧单眼之间具1条中间狭两端宽的黄色横带,中单眼处有一小黄斑点。前胸背板横长方形,具淡黄色斑纹。具翅二型现象,长翅型个体后翅发达,长于腹部末端;短翅型个体后翅退化,仅见极短残翅。雄性前翅发音镜斜长方形,末端圆,鸣声为“句,句,句”。雌性前翅短于腹部末端,后翅超过腹端,产卵瓣长于后足股节。

【习性】 常栖息于地面、土堆、石块和墙隙中。

【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等。

【注】 又名迷卡斗蟋、白虫等。

①雄性(左:短翅型,右:长翅型) ②雌性(左:短翅型,右:长翅型)

长颚斗蟋 Velarifctorus aspersus Walker, 1869

【鉴别特征】 体长13.0~18.0mm,本种与中华斗蟋相似,区别:本种雄性上颚狭长,颜面两侧略向内凹,鸣声为“唧,唧,唧”,较尖细;雌性产卵管较中华斗蟋短而上翘。

【习性】 常栖息于地面、土堆、石块和墙隙中。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甘肃、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等;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朝鲜半岛等。

①雌性

长颚斗蟋与中华斗蟋的区别

②雄性(左:长颚斗蟋,右:中华斗蟋)

丽斗蟋 Velarifctorus ornatus (Shiraki, 1911)

①雄性

【鉴别特征】 体长10.0~15.0mm,本种与中华斗蟋相似,区别:本种体型较小,复眼间的额线细而不明显,鸣声为“吉,吉”,有明显的停顿。

【习性】 常栖息于地面、土堆、石块和墙隙中。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等。

东方特蟋 Turanogryllus eous Bey-Bienko, 1956

【鉴别特征】 体长10.0~16.5mm,体黑褐色。头部侧面观背面强倾斜,面部圆凸,单眼排列呈三角形,侧单眼间缺淡色横条纹。前胸背板具绒毛,褐色。雄性前翅镜膜具分脉,斜脉4条,鸣声为略带颤音的“句,句,句”。雌性左右翅较分开,产卵瓣矛状,长于后足股节。

【习性】 常栖息于地面、土堆、石块、杂草丛和墙隙中。

【分布】 天津、陕西、山东、河南、江苏等。

【注】 又名青蛉。

①雄性 ②雌性(短翅型)

黄脸油葫芦 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 Matsuura, 1951)

【鉴别特征】 体长22.0~25.0mm,体褐色或黑褐色。头顶黑色,复眼上方具“人”字形淡黄色眉状纹。前胸背板黑褐色,具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雄性前翅黑褐色具油光,长达尾端,发音镜近长方形,鸣声为“吉,吕吕吕吕”。雌性前翅长达腹端,后翅发达伸出腹端,产卵瓣长于后足股节。

【习性】 常栖息在杂草丛中。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四川、湖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国外分布于日本等。

【注】 又名黑虫,经人工培育后有许多变异品种。

①雄性 ②雌性

银川油葫芦 Teleogryllus infernalis (Saussure, 1877)

【鉴别特征】 体长12.5~25.0mm,体黑色或黑褐色。本种与黄脸油葫芦相似,区别:本种复眼上方无“人”字形眉状纹,触角窝上方具1对黄白色眉状斑;前胸背板被黄色密毛;后足胫节内侧具5枚背距,外侧具5~6枚背距;鸣声为“句,句,句”“句句,句句”或“句句句,句句句”。

【习性】 常栖息于砖石下、草地及农田、果园等环境。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河南、四川等;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蒙古等。

①雄性

多伊棺头蟋 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 1881

【鉴别特征】 体长15.0~20.0mm,体黑褐色。雄性头顶明显向前突出,两侧呈角形向外突出,鸣声为“则,则,则”,停顿后往复。雌性头顶及两侧不突出,头面稍凸,多数个体后翅较短,少数个体后翅长于腹部。

【习性】 常栖息于地面、土堆、石块、杂草丛和墙隙中。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山西、辽宁、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四川、广西等;国外分布于日本等。

【注】 又名大棺头蟋。

①雄性(左:短翅型,右:长翅型) ②雌性(左:短翅型,右:长翅型)

石首棺头蟋 Loxoblemmus aomoriensis Shiraki, 1930

【鉴别特征】 体长12.0~16.0mm,体浅褐色至黑褐色。雄性头顶呈半圆形突出,两侧不突出,颜面斜截状,鸣声为“吉,吉,吉”,停顿后往复。雌性前翅较短,产卵瓣较长,剑状。

【习性】 常栖息于地面、土堆、石块、杂草丛和墙隙中。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等;国外分布于日本等。

【注】 又名小棺头蟋。

①雄性(左:短翅型,右:长翅型) ②雌性(左:短翅型,右:长翅型)

短翅灶蟋 Gryllodes sigillatus (Walker, 1869)

【鉴别特征】 体长12.0~15.0mm,体黄褐色,被较密的细绒毛。头部小于前胸背板前缘之宽。前胸背板横宽,淡黄色,前部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后缘有1条褐色宽横带。雄性前翅短,通常仅为腹部长度的1/3,尾须长于后足股节,鸣声为较清脆的“唧,唧,唧”。雌性具平直的剑状产卵瓣,前翅退化呈三角形,长翅型个体前翅发达。

【习性】 常栖息于田野草石、土隙间、洞穴口附近以及农舍灶台、火炕、火墙的缝隙处。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等;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墨西哥等。

①雄性 ②雌性(左:短翅型,右:长翅型)

青树蟋 Oecanthus euryelytra Ichikawa, 2001

【鉴别特征】 体长13.0~15.0mm,体淡绿色。触角丝状,长度约为体长的2倍。雄性前翅前狭后宽,发音膜大而明显,椭圆形,内有两条横脉,尾须两根,端部微弯,布满绒毛,鸣声为略沉闷的“句,句,句”。雌性前翅狭长,产卵器平直,剑状。

【习性】 常栖息于树上或草丛中。

【分布】 国内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等。

【注】 又名青竹蛉。

①雄性 ②雌性

蛛蟀科 Phalangopsidae

日本钟蟋 Meloimorpha japonica (de Haan, 1842)

【鉴别特征】 体长12.0~15.0mm,体黑色,扁平。触角浅棕、白、黑三色。前胸背板前窄后宽。各足股节基部淡褐色,其余部分黑色。雌雄异型。雄性前翅远长于腹部末端,前狭后宽,翅脉色淡,鸣声为“铃,铃,铃”,清脆而颤抖。雌性前翅似枯叶,背区脉呈不规则网状,产卵器约与后足股节等长。

【习性】 常栖息于地表落叶和瓦片等覆盖物之下、阴暗的墙缝、树根裂缝等潮湿环境。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山东、河南、江苏、浙江、上海、湖南、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国外分布于日本等。

【注】 又名马蛉、金钟儿等,是常见的鸣虫种类之一,饲养玩赏者众多。

①雄性(上:短翅型,下:长翅型)

蛉蟋科 Trigonidiidae

斑翅灰针蟋 Polionemobius taprobanensis Walker, 1869

【鉴别特征】 体长4.5~5.2mm,体黄褐色,小型,密被短绒毛并杂有较长的刚毛。后头具6条褐色纵纹。雄性前翅伸达腹端,后翅退化,少数个体具长翅,鸣声为连续的“吱”,略有短停顿。雌性前翅略过腹部中央,后翅退化,部分个体后翅发达,产卵瓣剑状,端瓣较细长。

【习性】 常栖息于疏草丛、石岩缝隙、乱石堆、木材堆和田边有杂草的较湿润环境。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浙江、上海、江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国外分布于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

【注】 又名草蛉。

①雄性(左:短翅型,右:长翅型) ②雌性(左:短翅型,右:长翅型)

黄角灰针蟋 Polionemobius flavoantennalis (Shiraki, 1911)

【鉴别特征】 体长5.0~5.2mm,体黑色。头部黑褐色,触角基部黑色,中部白色,末端黑褐色。胸部刚毛丰富。足黄褐色或浅褐色,后足股节具黑斑。鸣声为连续的“唧唧唧”。

【习性】 常栖息于落叶层下。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江西、贵州、台湾等;国外分布于日本等。

【注】 又名寒蛉。

①雄性 ②雌性

斑腿双针蟋 Dianemobius fascipes (Walker, 1869)

【鉴别特征】 体长5.0~7.0mm,体黑褐色。头后部具5条暗褐色纵纹,下颚须第5节灰白色,端部暗色。前胸背板背面淡黄褐色至暗褐色,具刚毛。前、中足股节黑白相间,后足股节外侧具3条黑褐色横带,各足胫节具黑褐色环纹。雄性前翅镜膜较小,鸣声为“嗞,嗞,嗞”,间隙较斑翅灰针蟋多。雌性前翅只达腹部一半,产卵瓣较平直,端瓣尖锐。

【习性】 常栖息于疏草丛、石岩缝隙、乱石堆、木材堆和田边有杂草的较湿润环境。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甘肃、陕西、山东、河南、浙江、上海、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藏、台湾等;国外分布于日本、东南亚、南亚等。

【注】 又名斑蛉。

①雄性 ②雌性

白须双针蟋 Dianemobius furumagiensis (Ohmachi & Furukawa, 1929)

【鉴别特征】 体长6.5~7.5mm,本种与斑腿双针蟋相似,区别:本种头部背面及前胸背板黑色,鸣声为连续的“唧唧唧唧”。

【习性】 常栖息于水边的石缝中。

【分布】 国内分布于天津、山西、内蒙古、浙江、四川、广西等;国外分布于日本、越南等。

【注】 又名水蛉。

①雄性 bD8yLcO8HG6mFMwnm1/e7CSHg/B/bW1TmazxL+BPw6iNbOMoKDgGPc+Q6fV1b5e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