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模块三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一、幼儿德育

(一)幼儿德育的含义

德育就其内容来说,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幼儿德育主要是指道德品质教育。幼儿德育是发展幼儿社会性、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德育的目标

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为主要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应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受到教育和影响,培养幼儿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建构和提升自己的价值理解、情感体验和品德行为,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品质与行为习惯。

(三)幼儿德育的内容

广义的德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幼儿德育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

培养幼儿待人热情礼貌,能主动、有礼貌地称呼人和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早”“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当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要注意倾听,并能有礼貌地回答别人的问题;别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不乱插嘴,富有同情心;遵守本班和幼儿园以及公共场所的各项规则和纪律;爱清洁,讲卫生,保持环境整洁有序,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不乱折花草,不到处乱涂乱抹,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2.培养幼儿对同伴友爱互助

培养幼儿能和小朋友愉快地在一起生活,有和同伴交往的能力,友好地相处,爱自己的同伴,说话和气,不打人、不骂人。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做到友爱、互助、互相谦让,不争夺、不独占玩具和图片等,关心同伴,愿意帮助同伴做事,能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初步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愿意学习同伴的优点,不讥笑别人的缺点或缺陷;自己有了进步不骄傲,愿意克服缺点。学习同伴好的行为,不学、不模仿不良的行为。意见不同时,要讲道理,不动手、不争吵,逐步学会自己解决彼此间的纠纷,不欺负同伴。

3.培养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幼儿园

培养幼儿爱父母 。知道有好吃的东西与父母分享;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擦桌椅等;知道当父母和家人在学习、做事和休息时,不要去影响他们。向幼儿讲述父母的职业,使他们初步了解父母工作的意义,培养幼儿尊敬父母,使他们愿意听父母的话。

培养幼儿爱老师 。教师通过日常与幼儿的直接交往,关心、了解和爱护班上的每一个幼儿,培养幼儿对教师的情感。让幼儿具体知道教师工作的一些内容及其意义,进一步培养幼儿关心和尊重老师,使他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培养幼儿爱幼儿园 。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时,对他们而言是一种重大的生活转变,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个幼儿,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教育,使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教师组织起良好的班集体,有秩序的生活制度,有趣的活动内容,要有愉快、友好、轻松的气氛,使幼儿喜欢参加班上的活动,喜欢上幼儿园,爱幼儿园,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幼儿爱集体的思想。

4.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劳动人民

组织幼儿认识劳动和幼儿常接近的一些劳动者,是培养幼儿爱劳动和尊敬劳动人民的重要途径。开始时先向幼儿介绍他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与其生活有最直接关系的劳动,以后再逐渐扩大认识劳动的范围。

5.培养幼儿诚实、勇敢的品质

诚实的品质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对幼儿合理的愿望与要求,教师应给予满足或者满意的答复,过分严格限制,容易造成幼儿说谎。应经常了解幼儿情况,对某些问题进行仔细调查。

6.培养幼儿初步热爱祖国的情感

培养幼儿初步热爱祖国的情感,主要是要培养幼儿热爱周围生活、热爱人民的情感。培养幼儿热爱周围生活,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范围。比如,爱家庭、爱幼儿园、爱自己的家乡、爱祖国首都。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美好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7.培养幼儿活泼、主动、开朗的性格

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与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健康的身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关怀和保证幼儿的健康,为幼儿创设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游戏等,这些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幼儿德育的途径

为实现德育的任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研究和选择正确的德育方法,为幼儿更好地接受德育创造条件。

1.范例法

范例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幼儿的一种教育方法。幼儿园常用的范例是故事中拟人化的形象,或者真人真事。幼儿掌握行为准则是从模仿周围人们的行为和听到人们对行为的评价开始的。幼儿好模仿,但常从兴趣出发,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教师必须为幼儿选择和确立积极的范例。

2.说服法

说服法是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幼儿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幼儿分清是非,辨别好坏,使幼儿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的一种方法。说服是正面引导原则的具体体现。说服的方式,一种是讲解,即结合具体事例,以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幼儿讲清道理,进而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第二种是谈话,即以师生对话的形式,针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具体问题,诱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的一种教育方式。

3.行为评价法

行为评价法是指对幼儿道德行为表现给予评价的一种方法。这是幼儿德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幼儿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行为评价的方式有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表扬与奖励是对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表现的肯定。通过表扬与奖励能使幼儿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使优点和长处得到巩固和发扬。

4.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自觉地运用环境条件、生活气质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的方法。

二、幼儿智育

(一)幼儿智育的含义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发展的教育。幼儿智育是依据幼儿认知的特点,促使幼儿学习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求知兴趣的教育活动。

(二)幼儿智育的目标

幼儿智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正确运用多种感官的能力、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

(三)幼儿智育的内容

1.发展幼儿的智力

发展幼儿智力的内容包括: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如发展幼儿的感知觉、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品质,如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性,观察事物的准确性、敏锐性等;帮助幼儿尝试使用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技能,如观察事物或现象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技能等。

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

幼儿学习的知识包括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常识、社会常识、自然常识以及幼儿能够理解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国家政治有关的初步知识等。

3.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奇心是幼儿求知兴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将之进一步发展为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容。学习兴趣是幼儿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以及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幼儿学习时能否集中注意力,能否积极克服困难、能否爱护文具、能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

(四)幼儿智育的途径

1.组织多种形式的智育活动,发展幼儿智力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途径。幼儿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是进行智育的主要途径。作业课的教授方式虽然能传授给幼儿不少知识,但是,由于幼儿对语言的理解有限,又是间接知识,所以较难被幼儿掌握。因此,上课应与幼儿动手操作活动相结合,尽量游戏化,防止教师“满堂灌”,以提高效率。幼儿园不宜以上课作为智育的主要手段。此外,日常生活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智育的重要途径。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幼儿智力的发展与环境关系密切。只有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幼儿才能够自由思考,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自己选择、自己探索,智力才能得到发展。在一个压抑的环境里,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进行活动,他们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丧失自信心,懒于思考,变得唯唯诺诺,不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三、幼儿体育

(一)幼儿体育的含义

体育是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成长和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对年轻一代有着重要意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的物质基础。幼儿体育是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幼儿体育的内容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包括走、跑、跳、攀登等基本技能。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幼儿合理严格的保健制度。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教育。

(四)幼儿体育的途径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良好的生活条件,对幼儿科学、精心的护理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物理和心理环境。

2.精心组织各项体育活动,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广播体操、体育课、体育游戏、户内户外体育活动等。幼儿园要重视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每天应保证幼儿至少有2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四、幼儿美育

(一)幼儿美育的含义

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二)幼儿美育的目标

1.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给幼儿提供美的事物,让他们能够理解美的形式所包含的意义,就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从直觉开始,产生最初的审美情感,并将此情感一直贯穿于整个审美活动过程中。

2.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

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就是积极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和体验现实生活和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美,使其对美变得敏感起来,能在平常的事物中、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在情感的驱动下,产生表现美的欲望和行动。幼儿表现美的核心是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带有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对美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想法。

【国赛链接】

(2021年)幼儿美育的主要目标是()。

A.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B.培养幼儿美术方面的技能和技艺

C.培养幼儿欣赏美的能力

D.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答案:A。 【解析】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三)幼儿美育的内容

1.教授幼儿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

2.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3.初步发展幼儿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幼儿美育的途径

1.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主要内容

在幼儿美育内容中,艺术教育居于主要地位。艺术美以它的直观性、鲜明性和富于表现力,使幼儿易于接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对发展幼儿审美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还可以使幼儿更深刻地认识现实、陶冶情操、发展智力。

2.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丰富源泉

自然界的美是真实的美,它具有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很容易被幼儿感知。自然界蕴藏的美又是绚丽多彩的,不仅表现为美丽的画面,而且有悦耳的声响、诱人的馨香,大自然本身就是动态美和静态美的统一,形、声、色、味的结合,能形成幼儿的各种美感。

3.社会生活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广阔天地

(1)创设并利用美的生活环境

幼儿的审美情趣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美好的环境可以给幼儿以最经常和持久的美的享受,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为幼儿提供美的环境,是美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2)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社会生活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到处充满着美好的事物,要选择其中能为幼儿所理解的事物,引导幼儿去认识、去感受,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生活中美的感受力、鉴别力,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教育幼儿注意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

幼儿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应当把培养他们文明的举止、有教养的行为作为美育的内容;同时,要引导他们在与周围人的接触中学会分辨人们行为的美与丑,培养他们举止大方、尊重别人、谦逊有礼、爱清洁讲卫生、友好热情、姿态端庄等美的行为习惯。

【真题链接】

(2018年下)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答案要点:(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着内在的认识活动、情感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③美育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弥补了用语言和判断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

(2)对社会的意义

①美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中的一部分,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在一起的,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美好的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了基础,因此,幼儿美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本章小结】

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践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其科学依据则是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的规律。其中,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是学前教育学首先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存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的互动过程。儿童在生理或心理发展上的进步,既是以往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也为更进一步的学前教育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简言之,学前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了解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之后,才可能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儿童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而适当的教育又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

【本章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识记)

1.“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2.“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3.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4.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6.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是指()。

A.追随幼儿的发展 B.适合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

C.任其自由发展 D.跟随幼儿的发展

7.当今社会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的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皮亚杰提出了早期经验与智力发展的科学假设

B.4~5岁是幼儿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C.学前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D.动作和运动在幼儿早期发展与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9.我国的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育幼儿学习写字,这是遵循了学前教育的()原则。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0.“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11.“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先天因素

12.有的儿童3岁就能很好地辨别左右方位,而有的儿童直到6岁才能正确辨别出左右方位,这说明不同儿童之间()。

A.是有智力超常和弱智之分的

B.有的儿童的某些心理能够发展,有的儿童则不能

C.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个别差异

D.心理水平存在本质的不同

13.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A.物质前提 B.决定 C.主导 D.后天影响

14.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15.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16.“揠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1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8.“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9.()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A.遗传 B.遗传素质 C.生理成熟 D.生理特征

20.“南人善泳,北人善骑”主要说明了()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 B.环境 C.生理成熟 D.先天因素

二、简答题(简单运用)

1.简述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学前教育提供了哪些科学基础?

2.幼儿德育包括哪些内容,简述实施幼儿德育的途径。

3.幼儿智育包括哪些内容,简述实施幼儿智育的途径。

4.幼儿体育包括哪些内容,简述实施幼儿体育的途径。

5.幼儿美育包括哪些内容,简述实施幼儿美育的途径。

三、论述题(综合运用)

1.论述如何结合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科学施教。

2.论述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四、案例分析题(综合运用)

一个幼儿早上来园,看见班里的图书角书籍凌乱,就动手收拾整齐;一会儿又去把小凳子排好。教师知道后,将这个幼儿的事迹画出来,让全班幼儿猜猜这是谁。小朋友们猜到后,纷纷为这个幼儿鼓掌。做好事的幼儿心里很高兴、很自豪,脸上红扑扑的。其他幼儿也抢着为集体做好事了。

请问:教师使用的是什么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有什么积极意义? uOjbWnd7RV9xy4ssisK5aLSEaWeY7E+AlORrFoCb8Ku8L8xeabern+o/JJU3TB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