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模块二
学前儿童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顺序性

儿童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次序、序列。例如,儿童身体发展方面,就整体结构而言,其顺序是头部先发展,其次是躯干和四肢的发展。“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先具体后抽象的顺序。

(二)不平衡性

儿童身心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匀速、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一般认为,新生儿期(即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即13~1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阶段。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三)阶段性

又称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例如,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主要是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的、单个的概念。而到了儿童时期,儿童的认识能力已发展到了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但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帮助。

(四)个别差异性

儿童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等方面存在独特之处。例如,同年龄的儿童,在身高方面有明显的高矮之分;同年龄的儿童,也会由于他们各自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差别,在学习中表现出注意力的持久性、知觉的广度方面的差异。

【真题链接】

(2013年下)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幼儿园为什么不能“小学化”。

答案要点:首先,幼儿园教育有其自身特点。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其次,幼儿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严重干扰了小学正常秩序的开展,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科学施教

(一)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

儿童的发展总体来讲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儿童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二)了解儿童,稳中求变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特点,教育要遵照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三)因材施教

儿童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儿童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儿童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真题链接】

(2013年上)某教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这遵循了()。

A.活动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解析】儿童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儿童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儿童都得到最大的发展。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

(四)抓关键期,适时而教

不同儿童的发展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同一儿童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比如1~2岁及青春期是儿童快速发展的时期,儿童身心的发展速度要远高于其他时期。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因时施教。 7CCgPr0x6CAebE01YTjZpgUwz1WqQ9EDZGElth3Cv+AH0HDYJ4AVSwC14bKKsFL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