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3
认识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与以往的质量管理相比较,全面质量管理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对象的全面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质量而不是数量,而广义的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是通过反映产品质量特性的技术参数或技术经济指标来衡量,这些参数或指标被称为产品质量标准,一般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门(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4 种,符合标准的产品就是合格品。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基础,它反映了管理工作、技术工作、生产工作、服务工作等方面对产品质量和用户要求的保证程度。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管好产品质量,就应当管好工作质量,在一定情况下应以管好工作质量作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二)管理过程的全面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不局限于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而要求从原有的制造过程向前、后扩展延伸,形成一个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产品设计试制开始,到外协准备、制造加工、辅助生产以及售后服务使用等一系列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三)参与人员的全面性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要求专职检验人员、质量控制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参与,而且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参与。要形成一种质量管理人人关心、人人有责、共同努力,全员参与的局面,应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增强全体职工质量意识、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任务与权责;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等;企业高层领导要关心质量、亲自抓质量管理。

(四)管理方法的全面性

全面质量管理运用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既有定量分析的方法,又有定性的整理分析方法(如因果图法);既有利用数理统计原理的方法,又有利用一般数学知识的方法(如排列图法);既有静态分析的方法(如直方图法),又有动态分析的方法(如控制围法);既有解决具体质量问题的方法,又有解决工作程序和思路的方法(如PDCA工作循环)。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不同情况灵活地选择采用管理方法。从质量检验到统计质量管理,进而向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无论是质量管理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全面质量管理是集质量管理思想、理念、手段、方法于一体的综合体系,为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 7 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 7 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

(一)统计分析表法

全面质量管理讲究科学性,一切凭数据说话。因此,对生产过程中的原始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十分重要,为此必须根据本班组、本岗位的工作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表格。

(二)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排列图法就是将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按照出现的频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横坐标上,在纵坐标上标出因素出现的累积频数,并画出对应的变化曲线的分析方法。制作排列图的步骤是收集数据、进行分层、进行计算、作排列图。

(三)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按其形状,又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 5 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每个大原因再具化为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技术民主,集思广益,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记录各种意见。

(四)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分析影响质量(或其他问题)原因的方法。我们知道,如果把很多性质不同的原因混在一起,很难理出头绪。其办法就是把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这样,可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明显、更突出,便于找出问题,对症下药。总之,我们的目的是把不同性质的问题分清楚,便于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所以,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并无硬性规定。

企业中处理数据常按以下原则分类:

(1)按不同时间分类:如按不同的班次、不同的日期进行分类。

(2)按操作人员分类:如按新、老工人,男工,女工,不同工龄进行分类。

(3)按使用设备分类:如按不同的机床型号、不同的工夹具等进行分类。

(4)按操作方法分类:如按不同的切削用量、温度、压力等工作条件进行分类。

(5)按原材料分类:如按不同的供料单位、不同的进料时间、不同的材料成分等进行分类。

(6)按不同的检测手段分类。

(7)其他分类:如按不同的工厂、使用单位、使用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分类。

(五)直方图法

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

(六)控制图法

控制图法是以控制图的形式,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波动的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统计方法。它能直接监视生产过程中的过程质量动态,具有稳定生产、保证质量、积极预防的作用。

(七)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指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是一些变量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关系表达,如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关系为: S =π r 2 。有些变量之间却存在着相关关系,即这些变量之间既有关系,但又不能由一个变量的数值精确地求出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将这两种有关的数据列出,用点子打在坐标图上,然后观察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图就称为散布图或相关图。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为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 4 个阶段,即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

(1)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订。

(2)D(Do)——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Act)——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以上 4 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

四、GMP与TQM的关系

对制药企业来说,GMP是质量保证的重点和关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任务是把企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工厂方针目标的实施。企业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各阶段、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明确的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GMP正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TQM基本思想、理论在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上具体运用的产物。

(一)GMP与TQM的不同点

(1)TQM是一切用数据说话,GMP要一切有据可查。TQM贵在一个“全”,GMP则在一个“严”。共同的目的是“优”字,都是使药品质量更好,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TQM是GMP的指导思想,GMP是TQM理论的具体应用,是TQM的一个实施方案。

(2)从企业经营的管理角度进行比较,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TQM(TQC)的本质是进攻型、开拓型的质量管理,其中只是经济的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其着眼点是改善和开发,重点是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不是满足于生产符合现行质量标准的合格品。GMP的着眼点是改善和开发,重点是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不是满足于生产符合现行质量标准的合格品。

GMP在本质上是以预防为主的预防型的质量管理。WHO的GMP指出其目的是“为保证消费者获得高质量药品”。美国FDA解释,GMP为生产规定,本规范务必适合现代化标准,并且更加明确,而不致产生不同的解释,保证所有制药工业的会员了解和遵守法令并达到应有的水平。GMP指出了应该做些什么,更强调了怎样达到所制定的要求。GMP的宗旨本身就体现了预防的精神。从GMP的基本内容分析,无论是对于硬件还是软件的要求,处处体现了预防的原则。例如,中国的GMP对原料的含义规定为“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投入物,辅佐除外”;“批”是指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每一生产批的要素在于它的均一性。

(3)就产品质量的概念而言,TQM与GMP的着眼点是有区别的,TQM指的是“适用性”。一般来说,TQM是指追求以较低的成本,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管理方式。“适用性”即产品满足于使用要求所具备的特性,一般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但是就药品而言,顾客(消费者、患者)很难判断药品质量,要保证质量,必须依靠执行GMP。而GMP主要指的是“符合性”质量,确保所生产的药品具有应有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和纯度以及稳定性。

(二)GMP与TQM的共同点

GMP与TQM都强调从事后把关变为工序管理,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但从TQM的角度来看,GMP仅仅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监督的角度来看,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必须遵守的准则,是制药企业不可逾越的制约因素。两者不能画等号,也不能相互代替,是缺一不可的科学质量管理方法,因此,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在开展TQM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活动中,首先要抓好GMP的实施,因为只有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的稳定,才谈得上改善和开发。而TQM的开展有助于自觉地运用TQM理论、方法实施GMP。反之,GMP的实施使TQM的深入开展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在抓好GMP普查教育的同时,要深化TQM的教育,使制药企业每个职工都能增强GMP的意识,把GMP看成是质量保证的核心,把GMP纳入质量保证体系的轨道,纳入企业工作方针目标,把GMP渗透、融合到企业所有部门的本职工作中。运用TQM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数理统计工具从“软件”入手,从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入手,对GMP的要求逐项加以落实,坚持下去,形成制度,落实硬件建设。在新的形势下,深化改革,搞活企业。在实施GMP教育的同时,教育职工转变观念,确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市场观、人才观、道德观、价值观、质量效益观。只有制药企业的员工都树立GMP意识,才能生产出立足于市场的质量好的产品。

GMP与TQM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GMP实际上是TQM的重要组成部分。

(2)GMP和TQM均遵循相同的原理,即朱兰质量螺旋曲线。

(3)GMP与TQM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要求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参加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各部门承担质量责任;要求质量管理由企业领导人承担责任;要求把教育培训置于重要地位等。

(4)GMP与TQM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即系统管理的思想、为用户服务的思想、预防为主的思想、为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的思想、技术与管理并重的思想、用事实与数据说话的思想、强调人员素质的管理思想等。根据药品生产的特点,GMP还强调卫生管理、无菌管理、核对检查和验证制度等,这些与TQM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五、质量改善的意义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数量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曾提出,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只有 10%~ 15%来自工人,而 85%~ 90%是企业内部管理上的问题。由此可见,质量不仅取决于加工这一环节,也不只是局限于加工产品的工人,而是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各类人员。

质量——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治标更要治本。抓好产品质量,首先就要增强质量意识,不重视产品质量的职工是不可能生产出好的产品的。关于企业如何抓好产品的质量管理,谈的人够多了,但是,不少听起来头头是道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收到的效果却不佳。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固本。 gNRKo6hGUqmXH13XbVO0+C6txiPzYDk30uHKvixEAg1v8cRw410FBzcREyA+kob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