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伺服机械压力机工作机构的基本单元

2.4.1 螺旋机构

1.运动和受力分析

在伺服机械压力机中,螺旋机构既被用作工作机构,也作为传动机构被广泛应用。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如图2-8所示,它最主要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有恒定的机械利益。螺旋机构输入量为转矩 T (N·m)、转角 α (rad)和转速 ω (rad/s),输出量为滑块压力 P (N)、位移 s (mm)和速度 v (mm/s),输出和输入的关系为

式中 p ——螺旋导程(mm);

r ——螺旋中径的一半(mm);

β ——螺旋导程角;

φ ——螺旋副摩擦角。

其机械利益由摩擦副的摩擦因数 μ 和螺旋导程角 β 定决定,表达式为

图2-8 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

可见在导程角 β 的定义域内,效率 η 是螺旋导程角 β 的单调增函数,即传动效率 η 随导程角 β 的增加而增加。如图2-9所示为螺旋机构位移、速度及机械利益与转角的关系,如图2-10所示为螺旋效率与摩擦因素、螺旋导程角的关系。减小螺旋导程角 β 虽然能提高机械利益,但导程角过小将导致效率降低,同时滑块速度亦随之降低,见式(2-24)及图2-10。

图2-9 螺旋机构位移、速度、机械利益与转角的关系

图2-10 螺旋效率与摩擦因数、螺旋导程角关系

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矩形螺旋副,对于其他螺旋副还需考虑螺旋副牙形角的影响。

若不考虑摩擦, μ =0,则

传动螺旋一般有滑动螺旋、静压螺旋和滚动螺旋三种。静压螺旋结构复杂、造价高,只有在特殊场合才采用。滑动螺旋传动效率较低,仅为0.3 ~0.6,且动态性能不好,存在低速爬行现象。目前伺服机械压力机中常采用滚动丝杠,其传动效率可达到90%以上,但由于价格贵,且承载能力有限,抗冲击能力差,仅适用于中、轻载场合。

为满足伺服机械压力机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开发出新型高效重载螺旋传动新技术。为此,广东工业大学开发了一种钢背/自润滑复合材料衬层结构的新型传动螺母:螺母以钢为基体,衬层为碳纤维织物增强自润滑复合材料,兼有高的承载能力和低的摩擦因数。研制了两种新型梯形试验螺母:小型试验螺母Tr32 ×8-8 H/8 e 和630 kN 压力机工作螺母 Tr110 × 60(P20)-7 H。与青铜螺母相比,这两种螺母的传动效率分别提高了48.7%和10.6%;摩擦因数则降低了53.5%和21.2%。

2.工作特性

1)输出位移 s 、速度 v 分别与输入量 α ω 呈线性关系。

2)螺旋导程角 β 越小,机械利益越大。但由于摩擦影响,导程角 β 越小,传动效率越低。

3)若不考虑摩擦,输出力 P 与输入转矩 T 亦是线性关系,机械利益 A 与螺旋导程角 β 的正切(或螺旋导程 p )成反比,螺旋导程越大,机械利益越小。

2.4.2 曲柄机构

曲柄机构是许多复杂机构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它常常与连杆机构结合,成为曲柄-连杆机构。但在有些压力机工作机构中,它也可以与其他负载机构直接相连。为分析方便,这里将其拆开,进行单独分析。

输出端 A 与下游机构(多为连杆)相连,在机械压力机中,依靠它将原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输出运动和力的方向由下游机构决定。

曲柄半径为 R ,建立以曲柄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统 XOY 。设定某一时刻,输出力与 X 轴夹角为 β ,如图2-11所示。

曲柄机构的输入量为:曲柄转角 α ,角速度 ω ,转矩 T ;输出量为: A 点位移 x y ,速度 v X v Y ,力 F 。不难得到输出量和输入量的关系:

图2-11 曲柄机构

从式(2-28)可以看出,当 A 点处于水平轴 OX 上时,即 α-β =0和 α-β =π时具有最大的机械利益。

2.4.3 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机械压力机最常用的工作机构,也是许多复杂机构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在机械压力机中,常依靠它将原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曲柄-连杆机构输入量为:曲柄转角 α (rad),角速度 ω (rad/s),转矩 T (N·m);输出量为连杆输出端 B 的位移 x (mm)、 y (mm),速度 v X (mm/s)、 v Y (mm/s),压力 P (N),如图2-12所示。输出点 B 的运动轨迹由 B 点所连的下游机构所确定。曲柄-连杆机构常常和其他机构组合成为复合机构,如曲柄-滑块机构、曲柄-肘杆机构等。

设初始位置时 α =0,曲柄 O 1 A 0 位于水平位置,连杆位于 A 0 B 0 。在曲柄的水平轴上建立 XOY 坐标系统,如图2-12所示, OO 1 为水平轴,初始时刻 B 0 点坐标: x =0, y = y 0 。在某一时刻,曲柄转角为 α ,此时铰接点为 A ,连杆位于 AB 位置,输出点 B 的坐标为( x y )。

在实际工作中,输出端 B 受下游机构约束,在曲柄-滑块机构中, y =0,而在曲柄-肘杆机构中, B 点的轨迹为圆弧。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不难求得:

图2-12 曲柄-连杆机构

显然,上式求解的条件是 x y 二者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在实际工作机构中, B 点的轨迹可由其关联的下游机构确定,由此可确定 x y 的关系,从而求解机构的运动。

如果 y 为常数,有

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得到

其中, P X P Y 分别为输出力 P X Y 方向上的分量。

2.4.4 摇杆机构

图2-13所示为一摇杆机构,虽然一般它不直接作为机械压力机的工作机构使用,但它是诸多机械压力机工作机构中的一个基本组成单元。进行摇杆机构的基本分析,尤其是运动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其他复杂的工作机构。

图中所示摇杆机构 O 为支点, AB 为连杆,长度为 L OB 为摇杆,长度为 l 。当 A 点有输入位移时,摇杆 OB O 摆动。

摇杆机构的输入端 A 需要与其他机构组合,方可有确定的输入运动。输入可能来自曲柄机构,也可能来自螺旋或其他机构。当输入端 A 与曲柄机构相连时,输入为圆周运动;当输入端 A 与滑块相连,输入为直线运动。

在伺服机械压力机的工作机构中,输出端 B 常与其他机构相连,组成肘杆机构或其他多连杆机构,输出滑块的直线运动。

1.运动分析

为进行整个机构的运动分析时,需求得当输入端 A 位移为 x 1 y 1 时,铰接点 B 的位置。

图2-13 摇杆机构

设初始时刻,摇杆 OB 处于垂直位置 OB 0 ,而连杆处于 B 0 A 0 位置, OB 0 为铅垂线。建立以 O 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统 XOY ,以及以 O 1 为原点的坐标系统 X 1 O 1 Y 1 ,如图2-13所示。两坐标原点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分别为 W 0 H 0 。在初始时刻, B 0 点坐标: x =0, y = l A 0 点坐标: x 1 =0, y 1 = y 10 。在某一时刻,输入端从 A 0 位置运动到 A ,在相应坐标系统中的位置为( x 1 y 1 );输出端则由 B 0 运动到 B B 点在相应坐标系统中的位置为( x y ), A O 两点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分别变为 W H 。在 A 点有一维约束的情况下(如螺旋-滑块驱动), H W 将保持不变( x 1 y 1 恒等于零)。

根据以上设定,可以建立以下方程

方程的解为

结合图2-13和式(2-32)可以看出,公式的解其实就是两个圆的交点 B B ',两圆分别以 O 1 A 为圆心, l L 为半径。在本节所讨论的机构中,显然 B 点才是所求的解,故在式(2-33)第1式中,根号前均应当取 +。至于式(2-33)中求解 y 公式中的正负号,宜根据 B 点所在 XOY 坐标系中的象限来判断,第Ⅰ象限为正,第Ⅳ象限为负。在一般情况下, B 点均工作在第Ⅰ象限,取正号。

通过对式(2-32)求导,还可以得到输出点 B 的水平速度 v X

其中 v 1 X v 1 Y 分别为输入点 A 的水平和垂直速度。

输入点 A 的运动确定后输出点 B 的运动即可确定。输出点 B 的轨迹为圆周运动,其速度的垂直分量 v Y 并非独立量,根据 v X 即可得到 v Y

从式(2-33)和式(2-34)可以看出,对于摇杆机构而言,输出点 B 的运动完全取决于4个参数:输入点 A 与摇杆支点 O 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W H ,以及摇杆长度 l 和连杆长度 L

2.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机构与摇杆机构组合而成的曲柄-摇杆机构是机械压力机工作机构中最常见的组成单元之一。如图2-14所示,摇杆 O 2 A 的长度为 l ,曲柄半径为 R ,连杆 AB 的长度为 L ,曲柄和摇杆的支点分别为 O 1 O 2 ,两支点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分别为 W H 。工作时曲柄 O 1 B O 1 为中心连续旋转,摇杆 O 2 A 则绕 O 2 左右摆动。它可视为曲柄机构和摇杆机构的组合。

图2-14 曲柄-摇杆机构

a)偏置 b)正置

在图2-14 a为偏置曲柄-摇杆机构,图2-14 b为正置曲柄-摇杆机构。其中,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机构的两个极限位置,此时曲柄和连杆重合共线。所谓正置,指的是在两个极限位置,它们所共的“线”,也在同一直线上,互成180 °角。

图2-14 a所示为一种常用偏置曲柄-摇杆机构单元,为获得最大的增力效果,将摇杆下极限位置与曲柄垂直,具有最小的压力角和最大的传动角。采用式(2-33)可求得 B 点的上极限位置( x max y min )以及极位角 θ

若曲柄匀速旋转,显然摇杆来回摆动行程的时间将不同,因而摆动的平均速度亦将不同。设 A 点向下时摇杆为正摆行程,平均速度为 ω 1 A 点向上时为回摆行程,平均速度为 ω 2 ,定义行程速度变化系数为 k

在偏置曲柄-摇杆机构中, k >1,回摆速度大于正摆速度,具有“急回”特性。

正置曲柄-摇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的一种特殊情况,极限位置时 A 1 A B 1 O 1 B 五点在同一直线上,它需要满足

正置曲柄-摇杆机构由于没有极位角,不存在“急回”或“急进”特性。

由于曲柄-摇杆机构可以视为曲柄-连杆机构和摇杆机构的组合,结合式(2-27)和式(2-33),可得到曲柄-摇杆机构的位移方程。在这里, A 点位置的求解实际上是求分别以 B O 2 为圆心、以 L l 为半径的两圆的交点。求解 A 点位置( x y )的公式与式(2-33)相同,参见图2-15。

图2-15 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2.4.5 肘杆机构

1.运动分析

图2-16所示为肘杆机构,它在下死点附近有较曲柄-连杆机构更大的机械利益和更平稳的运动特性,但滑块行程较小,常用于精压机。鉴于它有较大的机械利益,不少伺服机械压力机都选择它作为工作机构。

如图2-16所示,设上、下两臂长度分别为 l 1 l 2 ,上、下两臂的铰接点 B 为输入点,设输入量为:力 F 及位移 s 1 ,输入位移 s 1 的水平和垂直分量分别为 x y 。初始状态时上、下两臂均处于铅垂位置,与 O 1 C 重合共线,此时 x =0, y =0。输出量为滑块垂直位移 s 和力 P ,有

图2-16 肘杆机构

a)肘杆机构简图 b)正切图像

式中 v 1 ——输入的水平速度,

图2-16 b为正切图像,可以看出输出速度 v 为输入水平速度 v 1 与(tan α 1 +tan α 2 )之积,在接近下死点位置时, α 1 α 2 接近于零,滑块速度 v 将会减小,而远离下死点位置时, α 1 α 2 趋近于π/2,速度会急剧增加,即工作行程速度将比输入速度低,而空行程速度将远高于输入速度。

设肘杆机构中臂长系数 λ 1 = l 2 /l 1

由式(2-43)和式(2-44)可以看出,在定义域内,滑块位移 s 是臂长 l 1 和臂长系数 λ 1 的单调减函数,即随着 l 1 λ 1 的增加(即 l 2 的增加),滑块的位移 s 将会减小,意味着滑块的最大行程 s max 亦将减小。

对于等臂长肘杆, l 1 = l 2 = l

2.受力分析

图2-17所示为肘杆机构受力简图,肘杆机构铰接点输入力 F 与水平线倾斜一个角度 β ,其中,图2-17 a为下倾,图2-17 b为上倾。根据受力分析,不难求出两种情况下的输出力和机械利益。

其中,上倾式 β >0,下倾式 β <0。

从式(2-46)可以看出,当 β = 1 A 有最大值。

β <0且 | β |<2 α 1 时,输入力 F 下倾时将比水平输入有更大的机械利益。 F 上倾时机械利益较水平输入小。同样大小的倾角,上、下倾方式不同时机械利益之差为

从为获得大的机械利益出发,在滑块的工作行程中,应当使肘杆机构处于 β ≤0的状态。

F 为水平方向,则 β =0

图2-17 肘杆机构倾斜受力

a)下倾 b)上倾

代入式(2-46),不难得出 。肘杆机构的机械利益是臂长 l 1 l 2 以及臂长系数 λ 1 的单调增函数,即随臂长 l 1 l 2 的增大,机械利益将增加。

可以证明,对于等长肘杆,即 l 1 = l 2 时,式(2-46)有最大值

其中, α = α 1 = α 2

需要注意的是,肘臂为等长时,当肘臂越过水平位置后,滑块行程不再增加,即 s max ≤2 l 。在某些情况下,使 l 2 l 1 ,上肘杆最大摆角 α 2max 可以大于90°,因而可获得更大的最大行程 s max

从式(2-46)还可以看出,当 α 1 = α 2 =0( l 1 l 2 共线)时, A =∞。

肘杆机构常与曲柄连杆组合成曲柄-肘杆机构时,其组合方式可有滑块工作行程时水平连杆受拉和受压两种方案。连杆受拉的曲柄-肘杆机构,结构更加紧凑,伺服机械压力机常采用这种组合方案,如图2-18 a所示。

图2-18 曲柄-肘杆机构

a)连杆受拉 b)连杆受压

3.肘杆机构的性能特点

1)肘杆两臂的长度影响滑块最大行程。在输入一定的条件下,随着 l 1 l 2 的增加,滑块的位移 s 将会减小,滑块的最大行程 s max 亦将减小。

2)当输入速度 v 1 不变时,滑块的速度按 α 1 α 2 正切规律变化,在滑块工作行程(靠近下死点)时速度会急剧降低;在空行程时(远离下死点)有比较高的速度。

3)臂长 l 1 l 2 越大,机械利益越大,但臂长过大将增加机构尺寸并使滑块最大行程变小。

4)在两肘臂总长( l 1 + l 2 )不变的条件下,且力为水平输入时,等长肘臂( l 1 = l 2 )具有较大的机械利益。

5)当两臂 l 1 l 2 共线时,肘杆机构具有最大的机械利益。

6)为获得较大的机械利益,应使滑块在工作行程时肘杆机构位于下倾受力状态。

2.4.6 三角连杆-肘杆机构

图2-19所示为一种改进的肘杆机构,与普通肘杆机构不同的是,铰接点 B 分离成了 B C 两点,横向直线连杆变成了一个三角形连杆,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分别连接肘杆两臂,不少文献将其称为“多连杆机构”,因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多连杆机构。三角连杆-肘杆机构可看作由连杆-肘杆机构演变而来,它保留了肘杆机构的基本特性,但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在工作行程内可以获得很大的机械利益和良好的运动学特性,可以大大降低伺服电动机的容量,在大中型伺服机械压力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也成了当前机械伺服机械压力机中研究的热点之一。机构输入端 A 的输入运动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螺旋副而来的直线运动;另一种则来自曲柄机构的圆周运动。

图2-19 三角连杆-肘杆机构

1.运动分析

在如图2-19所示的三角连杆-肘杆机构中, O 为支点, A 为输入端。 O 2 与滑块相连,为输出端。为使滑块下死点具有最大的机械利益,在滑块下死点位置时,三角形连杆 ABC 的高 AD OO 2 ,此时三角形连杆三个顶点的初始位置分别为 A 0 B 0 C 0

上下肘杆 OB CO 2 长度分别为 l 1 l 3 ,三角形连杆底边 BC 长度为 l 2 ,两腰 AB AC 的长度分别为 L 1 L 2 ,三角形的高 AD = h D 为垂足, BD = d ,∠ B 0 A 0 D 0 = φ AB 与水平线的倾角为 φ 1

A 0 为原点,建立 X 1 A 0 Y 1 坐标系,以描述 A 点的运动轨迹。这一轨迹由相连的上位机构所确定,若与曲柄机构相连,则为圆周运动;若与滑块机构相连,则为直线运动。

在机构的运动过程中, B 点的轨迹由 ABO 组成的摇杆机构所确定。建立以 O 为原点的坐标系 XOY ,按照2.4.4节中摇杆机构的分析,可以得到 B 点的运动轨迹( x y )。

s 求导,并结合2.4.4节中的公式可得:

只要输入点 A 的位移( x 1 y 1 )和水平输入速度( v 1 X v 1 Y )确定,即可用式(2-50)和式(2-51)计算出滑块的输出行程 s 和速度 v

需要指出的是, W H 分别为任意时刻输入点 A 与肘杆支点 O 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W 0 H 0 分别为两坐标原点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二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式(2-50)'。按所设坐标系统,在式(2-50)'中, x 1 为负值。当与其他机构组合时,若输入位移坐标系统不同,表达式将有所不同。

将式(2-51)中滑块速度的表达式与式(2-41)对比,可以认为式(2-51)中括号中的tan α 1 和tan α 3 分别对应 l 1 l 3 对滑块速度的影响,而中间一项即为 l 2 对滑块速度的影响。

与肘杆机构相比,其运动学特性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主要原因在于:

1)从式(2-50)可以看出,滑块行程由 l 1 l 2 l 3 三个杆相应的摆角 α 1 α 2 α 3 所形成,可以得到较普通肘杆机构更大的滑块行程。

2)从式(2-51)可以看出,与普通肘杆机构相比,影响滑块速度 v 的因素更多。适当地设计机构的几何参数和运动输入,令运动过程中 α 1 α 2 α 3 互相配合(甚至改变符号),有可能使滑块获得更适宜的运动特性:在下死点附近较大范围内保持低和平稳的速度,空行程有更高的速度。

2.受力分析

如图2-19所示,设三角形连杆的三个顶点 A B C 所受力的水平和垂直分量分别为 A X A Y B X B Y C X C Y ,而 C Y 即为滑块输出的力 P ,分析三角形连杆 ABC 的受力情况,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解此方程组,可得

根据式(2-53)可计算输入点 A 在任意位置( x 1 y 1 )时机构的机械利益 A 和输出压力 P 。而在滑块下死点, α 1 = α 2 = α 3 =0,机构具有最大的机械利益。

如图2-20所示,在某一时刻,三角形连杆位于 A B C '位置,它非二力杆,而是三点受力,显然, B '、 C '两点的合力作用点应当在 O 1 B '和 O 2 C '延长线的交点 M ',若能获得任意点 M '的位置,可以近似地将三角连杆-肘杆机构视为铰接点为 M '的普通连杆-肘杆机构,即将三角形连杆 A B C '视为二力杆 M A '。

M '点与肘杆支点 O 1 的垂直距离为 G 1 。曲柄作用力 F 的作用线应为 A M ',与水平轴的倾角即为 β 。经过简单的几何分析,可得

可以看出,在临近滑块下死点,三角形连杆合力的作用线可近似视为三角形 ABC 的高 AM

图2-20 三角形连杆合力 T35jZVjvza+FbE1qDV469+er6ED/n0vEqkODHKnrTKCE9eLPl0fTVSvbfCKmdtr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