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互联网与智能化

如前所述,在中国工程院《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网络化是一种承前启后的范式。我们知道,互联网是用来传递信息的。人们利用互联网突破了空间对信息传递的限制,能够用来提升感知变化和控制资源的能力,或者说感知和执行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必然是促进智能化的重要工具。

把互联网提供的技术能力用到经济领域,促进了“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有“创新理论之父”之称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的本质是企业家对资源的重新配置。而互联网恰恰是进行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互联网让人们能够看到并支配远方的资源,可支配资源大大增加,故而优化配置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升。这意味着,互联网对提高经济性有着巨大的潜力。而发挥潜力的方式就体现在前面提到的“协同、共享、重用”等几个方面。事实上,“协同、共享、重用”本质上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为工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方式。上海优也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在华东某钢铁厂的实践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钢铁企业,能源介质(煤气、蒸汽、氧气等)的动态平衡非常重要。如果生产和消耗不平衡,就会造成能源浪费甚至影响关键工序的进行。然而,与能源相关的设备分布在炼铁、炼钢、轧钢、发电等很多个车间里。如果每个车间都按自己的节奏组织生产,能源的产用不平衡将是一种常态。钢铁厂的面积一般都很大,典型的有几平方千米到几十平方千米;在通信不发达的时候,很难进行有效的动态协同。最近,优也公司利用互联网,对相关设备进行动态协同优化,保证动态平衡,一年的经济效益达4200万元人民币。在这个例子里,所谓的“协同”,也就是对煤气等“资源”的动态配置。

要提高资源配置的价值,还要理解“资源”的内涵,而人力资源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优秀的人力资源更是可遇不可求。而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人力资源共享的条件。宝钢利用互联网,把4个高炉、6个冷轧车间的部分操作人员集中在一起。这样,同一批人就可以管理异地的多台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把最优秀的人员配置在岗位上,提高了劳动质量。再如,设备检修专家是需要花费多年时间才能培养出来的高技术人才。设备检修专家的人力成本很高,但设备并不总是出现故障,专家的多数时间也是空闲的。如果能够通过互联网让他们服务于更多的地方,一个人就可以创造多倍的价值。

在互联网背景下,能够“优化配置”的资源越来越多。但“资源多”也会带来负面问题,就是优化配置本身的决策更加麻烦,可能成为有效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障碍。为了克服这个障碍,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让计算机帮助人们进行资源配置——可以是计算机自动决策,也可以是让计算机帮助人们处理信息、降低人的工作量、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让资源配置得更好。换句话说,所谓的“智能决策”并不等价于“计算机决策”。事实上,在GE《工业互联网》白皮书中,强调了“重构人和机器的边界”的思想。其实,计算机辅助人类决策就是智能化。反之,如果把“智能决策”拘泥于“计算机决策”,技术可行性可能变差,能够看到的机会就会少得多。机器代替人的工作是个渐进的过程,是“重构人和机器的边界”的过程。

涉及的资源过多、配置问题特别复杂时,让计算机自动决策、自动实现配置资源也是必要的。比如,在典型的工业4.0工厂里,流水线上生产着定制化的产品。这时候,如果某个产品在生产中发生异常,整条流水线的生产节奏就会被打乱。遇到这种情况,人类往往难以迅速、正确地处理生产调度问题,会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这时,用计算机进行动态调整、协调整条产线上的设备动作,就完全必要了。反之,如果不采用智能化的方式,生产方式可能就是不经济的,企业就无法采用。 oKckbQ0TN2Q8SgH8Shj2a65bRxfCpu5+6+fnK+d+d+VQKaHF1/9a5MG19D1Vpp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