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还要阅读罗洛·梅?

勇于质疑是一个人体认自我的开端。

和罗洛·梅的相遇,发生在我读博初期。

彼时,我和一位来访者的咨询进展陷入胶着。和多数咨询类似,我们的议题大多围绕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我积极地想要帮他处理具体问题,但我们始终绕在一个地方“出不去”,每当有点进展,来访者就会表示“我做不到”,然后咨询便退回原先的阵地。

眼看我的努力未能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这让我深感挫败与无力,还勾起了我沮丧、愤怒等种种情绪。我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对自己学过的知识产生了困惑。

那时,我的教授推荐了欧文·亚隆(Irvin Yalom)的《给治疗师的礼物》( The Gift of Therapy )给我,希望我能从中得到启发。我读了之后十分讶异,存在心理学的治疗态度既不像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把人看成一种机械,也不像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将焦点放在异常心理和心理疾病上。存在心理学家更关心人的本真性、整体性以及人有自我选择与自我实现的自由。

通过这本书的指引,我在后一次咨询中向来访者坦承了我的无力,没想到咨询却因此“打开”了。来访者向我表示他也经常活在这种对生活的无力感之中,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此刻,他感觉到我终于能和他共情了。

有了这次的奇妙体验,我开始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接触了存在心理学,并以罗洛·梅为我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迄今,存在心理学仍是我咨询实践的主要理念。

如今我仍以存在心理学来开展咨询工作,原因在于梅的存在心理学非但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过时,反倒越陈越香,有效反映着当前普罗大众的心理困境。

和这位来访者相似的困境,亦即“对生活的无力感”,不只发生在成人身上,也发生在不少青少年身上,甚至包括我在教学现场面对的一些儿童。他们的心理困境最终指向同一个课题,即“我是谁?我要怎么活?”

关于人生该“何去何从”的心理困境,正是梅用一生企图攻克的课题。他的学思历程,是奠定今日存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也是反映人类本性,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寻觅自愈之道的指南。

下面,我们通过梅建构存在心理学的学思历程,以及对应今日你我现实困境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了解这位大师,了解存在心理学,了解我们为何在今天更加需要认识他和存在心理学。

早期:以焦虑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在咨询中,经常可以听到来访者呼喊:“我好焦虑啊!可以让我从此不再焦虑吗?”

对此,梅在《焦虑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Anxiety )中指出焦虑有两种,一种是“存在的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一种是神经症的焦虑(pathological anxiety)。

神经症的焦虑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加以缓解与消除。但存在的焦虑无法通过咨询或任何方式彻底消除,因为存在的焦虑指向的是人普遍要面对的命运,包括面对未知事物、死亡、离别、无意义感等方面的人生课题。没有这些焦虑感,人就不是人了。

这些焦虑是有意义的,在《人的自我寻求》( Man's Search for Himself )中,梅谈到每个人都要用一生去完成“自我成长的斗争”。我们一方面想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联结,另一方面又会因此受挫,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总会受挫,总会有人不理解我们,总会有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但每一件让我们痛苦的人生事件,都因为我们愿意去面对和处理,而成为我们成长的养料。

因此,焦虑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以为存在的焦虑可以消除。这注定是徒劳无功的,除了给人带来巨大的压迫,使他人扭曲或因为受不了而逃跑,无法为我们带来任何益处。

换言之,处理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与真实的自我共存”,接纳自己是凡人,会有脆弱的一面,会因为爱而忧心分离,等等。这些感受不是缺点,更不是弱点,而是人性的体现。当我们放下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时,我们才有可能放松下来,走出焦虑的旋涡。

中期:全方面揭开自我的完整面纱

梅在《焦虑的意义》中尝试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关于焦虑的观点放在一起讨论。这让梅发现,采取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相较心理学(当时),更能帮助人们了解人的本质,而不是用一套理论去分析人,或是只看见人的问题而忽略人的存在。

于是梅在其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通过存在主义哲学融合心理学等学科的包容态度,试着更加全面地厘清人的本质。如果你搞不清“我是谁”,很想了解自我,那么梅在这段时期的著作,将是帮助你认识自我的宝藏。

在《心理学与人的两难》( Psychology and the Human Dilemma )中,梅指出人总是活在内在冲突之中,和自己打架。长期内耗后,人们丧失生活的意义感,陷入情感冷漠,于是某些人追求感官享乐,某些人则选择脱离群体,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为了减少心理侵扰。

这一情况和我们现在某些人沉溺于短视频等“奶头乐”,或是某些人以不婚不育的态度生活,如出一辙。

在《爱与意志》( Love and Will )中,梅发现社会陷入人与人之间的分裂。暴力如潮水涌进人们亟欲填补的空虚,人们一方面想要离群索居,另一方面却还是忍不住用极端的方式谋求关系的可能。

随处可见的网络暴力和校园中的霸凌事件,都反映出急需情感教育,好使人们知道如何建立关系。

在《权力与纯真》中,梅指出某些人拥抱虚假的无知(pseudoinnocence),执着于乌托邦的想象,好逃避内在的“原魔”(daimonic,或称原始生命力)。这些人以为人的暴力和攻击性是不好的,没有意识到这些力量没有绝对的好坏,而在于人如何加以运用。对这些生命的内在力量的污名化,使得某些人不愿看清自我,宁愿活在虚假的纯真之中,以退缩和无能为一种不用为生命负责的生存方式,而这只能为关系带来虚假的和谐,将软弱等同于谦逊。

梅指出的现象确实存在于当前的社会中,多少人被社会道德绑架,被亲人情感绑架,因而动弹不得,无法彰显他的自我,被迫戴着面具活着。

在《创造的勇气》( The Courage to Create )中,梅质疑真正的勇气被独断主义取代,人们拒绝真理,拒斥所有来自他人的质疑。这意味着某些貌似勇敢的人其实没有面对质疑进而承认错误的勇气。在这种氛围下,创造不可能产生。

梅的主张对我们培养更有创造力的下一代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我们要教孩子创造新事物,首先要教他们拥有认错的勇气。

在《自由与命运》( Freedom and Destiny )中,梅为真正的自由正名。他指出有些人把自由视为“无焦虑的自由”(freedom from anxiety)。为了追求这种自由,把所有可能引发焦虑的来源加以断绝,反而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获取自由的道路难免伴随着焦虑,就像学走路的幼儿,如果害怕摔跤,不敢尝试,就不可能学会走路。在我们与正在寻求自由的青少年相处时,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严厉和放纵之间的中庸之道。

晚期:对自我的最后探问

在《存在之发现》( The Discovery of Being )中,梅精练地重申其探究一生的存在论的核心观点,而这个观点横亘28年,与1958年《存在》将存在主义引入心理治疗的尝试遥相呼应。

回顾梅的一生,他保持了对于探索“人是什么”“在生死之间,人如何活”的追问。可以说,他用一生,从他引入存在主义哲学,借此开拓心理学的新疆域起,他始终保持高度专一与一致性,从未离开他对这两大人生课题的探索。从探讨人如何活,又该如何活好,以“存在”( Existence )为题的论文集,到晚年最后以“人的存在”(being)为主题的著作《存在之发现》,梅为人们勾勒出了一个更整全的人类面貌,同时也替我们描绘出存在——从生存到生活——的悲欢苦乐。跟随梅的探索成果,他的一生与著作,我们得以以此为镜,重新认识自己,反思活着的意义与方向。

在《存在之发现》后,梅又撰写了《我对美的追寻》( My Quest for Beauty )、《祈望神话》( The Cry for Myth )两本著作。在《祈望神话》中,梅谈到神话于现代社会的消亡。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话,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认知者、叙事者和创造者。

现代文明带来了便利,却也带来标准化的危机——每个人都在追求类似的东西,社会流行什么,人们就跟随什么,还会因担心落伍而焦虑——导致个人的神话被湮灭了,每个人的个性均被消解于“我要跟大家一样”的同质性中,好像社会只有一套成功的标准,每个人都必须走一样的路。

谈到这里,你会不会也有一股想要提问的冲动:“难道我们只能这么活吗?”

结语:活出自我是每个人应得的幸福

当一个人——像许多现代人一样——心灵空虚时,他会同时发现周围的自然环境也是空虚的、干涸的、濒死的。这种“内外皆空”的体验,实为他自己人生贫乏状态的一体两面……当一个人体验到对自我的认同感,积极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与生活的关系时,他才能体验到,他与自然,以及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关系有多鲜活。

罗洛·梅被认为是存在心理学的奠基者。他在他的时代,于心理学界点亮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智慧之火,如今那些接过火炬的人正向我们这一代人传递火炬。

这支火炬仍在燃烧,并准备再次传递。其火光持续提醒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永远要面对焦虑、内疚、孤独等非存在的考验,但人们将乘着自我实现的需要、存在的勇气和生命力,通过创造性的行动,在有限的生命之流中臻至自由。

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就像梅所陈述的,唯有当我们活出自我,我们才能感受到,我们活着的时时刻刻并不单调乏味,而是无比鲜活。

潦草几笔,只为表达我对梅的崇敬,对阿布朱格(Robert H.Abzug)这本巨细靡遗的传记的钦佩,以及对郑世彦、王澜两位知名专家投注大量精力翻译此书,满足国人对认识“一个真实而完整的”罗洛·梅之期待,致以我最大的敬意。最后,祝福每一位借由此书从中受益的读者。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哲学谘商(咨询)学会监事
高浩容
2024年2月5日
台中

参考文献

May, Rollo. The Art of Counseling:How to Gain and Give Mental Health.Introduction by Harry Bone.Nashville:Abingdon-Cokesbury Press,(1st ed.,1939),Revised ed.,1965.

May, Rollo. The Meaning of Anxiety.New York:W.W.Norton&Company.(1st ed.,1950),1977.

May, Rollo. Man's Search for Himself.New York:W.W.Norton&Company.(1st ed,1953),Revised ed.,1967.

May, Rollo.,Ernest, Angel.,Ellenberger, Henri F.(ed.). Existence.NewYork:Simon&Schuster.(1st ed,1958),Revised ed.,1967.

May, Rollo. Psychology and the Human Dilemma.New York:W.W.Norton&Company.(1st ed.,1967),1996.

May, Rollo.(ed.). Existential Psychology.New York:Random House.(1st ed,1961),1969.

May, Rollo. Love and Will.New York:W.W.Norton&Company,(1st ed.,1969),Laurel Edition,1974.

May, Rollo. Power and Innocence:A Search for the Sources of Violence.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72.

May, Rollo. The Courage to Create.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75.

May, Rollo. Freedom and Destiny.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81.

May, Rollo. The Discovery of Being.New York:W.W.Norton&Company.(1st ed.,1983),1994.

May, Rollo. My Quest for Beauty.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85.

May, Rollo. The Cry for Myth.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91.

May, Rollo. The Psychology of Existence:An Integrative, Clinical Perspective.New York:McGraw-Hill Humanities,1995. C4r7SSFZzrvvDe+mtHqrEf8sXSEdJyJRaKpugOYcoVkSUzcqbeDOMGb8t5aQal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