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亲密关系中反复出现的依恋问题

熟悉的感受阻挡了真实的爱情

秋朵朵刚硕士毕业一年,还在谈恋爱。最近,朵朵怀孕了,她和男友不得不面对结婚的事情。但朵朵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想去做人工流产手术。

“我们刚在一起的那几个月其实还挺好的,但后来发生了几件事,让我对他几乎没什么感情了。然而,当我想提分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怀孕了。”

“为什么想分手呢?”

“有段时间我在单位状况特别不好,我总被领导骂、被同事‘坑’。我特别希望他能安慰我。但是每次在我伤痕累累、很虚弱、想要依靠他的时候,他却给不了我任何安慰,反而会向我发脾气,做我受不了的事情。

“还记得我有一天特别忙,早上带了一包东西,晚上走的时候死活找不到放哪儿了。丢了东西那种着急的感觉,加上那天还在生理期,让我特别沮丧、慌张、无助。我就打电话给他,说‘今天东西丢了,哪儿也找不到,我好着急啊’。我都快要哭出来了,其实我只是想听他安慰我两句,听他说等他到了跟我一起想办法之类的话。结果你知道他怎么说的吗?他说:‘我怎么会知道你的东西放哪儿了,我在开车呢!’就好像‘你东西丢了跟我有什么关系’,而且他说得仿佛是我故意在他开车的时候影响他,可是选择接电话的明明是他,他要是觉得不方便他就不要接,接了又嫌我打扰他。当时我深深地感觉自己错付了。我在绝望无助的时候想要依靠他,却被他狠狠地推开,还把我当成指责他的人。”

“那你后来有跟他沟通你当时的感受吗?”

“当时我就表达了自己很受伤,他也解释了,说他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在陈述事实,他只是不会说话。但那也无法弥补他当时对我的伤害,那些所谓的‘事实’更不是我想听的解释。然而如果我坚持要把这件事说清楚,他又觉得我在没事找事,在反复抱怨他,之后他对我的态度就很糟糕。‘你一直在挑剔我,我都已经来接你了,这些你都没有看到。就因为我一句话没说对,你就不断指责我。’

“后来他竟然哭了,我都没哭,他竟然哭了。他说:‘我爸他们就总是挑剔我,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你也总是这样。大家都不把我当回事儿!我就该死!’”

朵朵回忆说,在她小时候,她的爸爸对妈妈有经常性的言语攻击和肢体暴力,有时候也会在朵朵保护妈妈的时候连着一起打骂朵朵。在朵朵的印象里,爸爸只有在不发脾气的时候是爸爸,当爸爸发脾气失去理性的时候,就好像被魔鬼附身了一样。虽然后来爸爸的情绪好了一些,但是朵朵无法忘记曾经的那些恐惧。对于男性,朵朵很难完全信任,“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一个恶魔,然后伤害你、攻击你,所以我最受不了男生对女生凶”。

可以看出,朵朵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并不顺利,她希望亲密关系能够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但现实生活中,她的男朋友却很难给她太多情感上的安慰,这让朵朵很失望。再加上从小对父亲不安全的依恋关系让她在面对争执和冲突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曾经在爸爸变成“魔鬼”时经历的那种极度失望、愤怒、受伤的感觉。这严重影响到她对男友的感情——“宁可打掉孩子”,也不愿继续和男友的关系。

而朵朵的男友其实也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据朵朵描述,他的父母都是科研方面的专家,成就很高,但他自己却没有考上博士,工作也很普通,在单位做设备维护工作。平时他的父母会看似无意地调侃“你要去某某单位是吧,让爸帮你找人”,但其实并不会真正帮他,只是表明自己有这样的能力而已,转头却又会谈论“谁家孩子特别优秀,进了‘百人计划’”,“哪个朋友升了院长,还年纪轻轻”。他感觉自己在家里就好像一个失败者,因为失败,所以被调侃、被忽视,被迫服从。

在非常压抑的同时,他也走不出一种令人窒息的自卑感,只能用传统文化中男性惯用的“保持理性”的方式来隔绝自身的情绪和感受。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虽然在乎朵朵,愿意去接她下班,但无法在朵朵有情感需求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安抚。他连自己的感受都体会不到,更别说体会别人的感受了,除了披上理性分析的外套,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朵朵的失望和埋怨又唤起了他被挑剔的自卑体验,他曾经对父母的情绪也在此刻指向了朵朵。

我们常说的“房间里的大象”,其实也包括原生家庭中被视而不见却总在重复上演的问题,这类问题对于婚姻来说是严重的隐患,对于孩子来说是可望不可得的那部分缺失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于朵朵而言,这头大象就是不确定父亲是否会一直爱自己,她不知道原本亲近的父亲在什么时候出于什么原因会突然攻击和伤害自己,所以就算是在亲密关系中,她也无法放心地去信任别人。于朵朵男友而言,他心中的这头大象就是父母都没有说出口但又似乎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一种失望和嫌弃,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够争气,所以没有被当回事的低自我价值感。

他们和对方相处时,都背负着自己曾经在原生家庭中留下的伤痛,就好像两个号啕大哭的小孩子,都自顾不暇,期待对方能够给予自己曾经无比希望得到的安抚和肯定,但彼此得到的都是失望,因为对方也在哭。

然而爱情并不是单方面的自我满足,而是需要不断完善自我、理解他人,相互搀扶的一场修行。

其实他们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喜欢摄影和科幻小说,喜欢自己做美食,喜欢小动物,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也很一致。但在关系中,他们都因为成长过程中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充满了不安全感,而影响到伴侣之间的相处,对某类问题的过分紧张和敏感让他们难以体会到亲密关系中的幸福和美好,更难以面对结婚、共同养育孩子的未来。

在关系中重复相似的痛苦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曾对亲密关系做出非常形象的比喻:家庭生活就像一座冰山,大部分人只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十分之一——就是他们能够看到和听到的那十分之一;但是就像海员的命运依赖于他们知道冰山的大部分在水下一样,一个家庭的命运依赖于理解日常生活事件下隐藏的感受和需要。

如果朵朵能够理解男友自卑的内心害怕被挑剔和责怪,尝试在言语中多一些鼓励性的表达,多肯定男友的付出,男友的感受可能就会好很多。如果男友能够理解朵朵受伤又无助的感受,尝试给她多一些温柔和支持,或许朵朵也能感觉到更多温暖。

但是想要理解冰山在水下的部分谈何容易,长久以来,在原生家庭中存在的那头大象时刻都在躁动不安,闹出各种动静,等待被人们看见,可人们又习惯了视而不见,于是不知不觉中总在被大象牵着鼻子走。

体现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被大象牵着走的人就可能会不断重复小时候形成的某种关系模式,反复体验类似的困境而难以得到真正的满足,这也是心理学中常说的一种现象——强迫性重复。如此一来,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他们的“恋爱脚本”,也不可避免地会被写入那些儿时未能被满足的需求。

根据弗洛伊德的“父母偶像”理论,人们找的恋爱对象,往往有其父母的影子,因为他们是我们在生命之初,在我们的心理发展关键阶段所接触的最重要的人,也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具有性别特征的人,甚至他们理解和面对世界的方式也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个关系往往会影响我们一生。

孩子都是依恋父母的,那是他们在生命初期求得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和父母的依恋关系,往往奠定了孩子在人生中感受幸福的基础。孩子长大后找到的恋爱对象身上很可能有着自己重要养育者的影子,因为那种关系给他们熟悉的感觉。换言之,与重要养育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往往会影响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的状态。

具体而言,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能够对他人建立起恰当的信任,相信自己本身值得被爱,拥有更稳定的自信心,在面对困境时也能够更灵活地应对。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最大的困境就是不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无法确定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们可能会用放大或者夸张的方式去表达痛苦,并且过分在意是否与父母依然保持亲密关系(矛盾型依恋)。“哄不好,甩不开”是他们的特点,他们时刻处在对关系的不安全感中,需要不断通过向别人寻求回应来确认关系和爱的存在,难以独立探索和学习外部信息。他们也可能学会了跟“自己想要与依恋对象联结的冲动”保持距离(回避型依恋),表现为对别人的情绪情感信号相对冷漠,视而不见,但这样也会抑制他们对自身情感、欲望的体会和表达,阻碍他们在深层感受、亲密及信任方面的能力发展。这些依恋模式很可能会持续到成年,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比如说,从小经历情感虐待或者暴力控制的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也会在亲密关系中反复经历施受虐的关系模式。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人公松子从小面对对自己极其冷漠、忽视的父亲,最渴望的就是获得父亲的爱,但一直没有得到。只有当她学小丑做鬼脸时,父亲才会露出笑容,而她就会自欺欺人地把那个笑容当作父亲爱自己的证明。在成年以后,她也总在感受到被抛弃、被伤害的时候对别人做出小丑鬼脸,以为那样可以讨好对方,重新获得对方的爱。她喜欢上的男性有失意的作家、欺骗感情的‘渣男’、街头混混、因为说谎而害她失去工作的学生。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她的忽视与无情,像儿时她的父亲一样冷漠、自私、不顾及她的感受,甚至是对她的伤害。然而她仿佛卡住的磁带,一次次被这样的男性吸引,为同一类男性付出所有,又一次次遍体鳞伤。

她内心一直渴望能从父亲(或者父亲一样的男性)那里得到爱(回应),好像只有那样,才能确定自己值得被爱,才能真正被满足。但遗憾的是,她的父亲保持冷漠,无法与她建立真正良好的关系,更无法给她想要的回应,于是她一直在同一个地方不断尝试,甚至耗费一生的时间,无数次地撞向同一面南墙。正所谓“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松子努力了一生也没能得到治愈。

谁的感情完全不含有执念的成分呢?如果这种强迫性重复能够让我们遇见少一些伤害、多一些温暖的人,那会是多么治愈的一件事。

然而,研究人员基于对依恋类型的测试结果发现:在成人中,约29%把自己描述为回避型(包括恐惧型和疏离型),约16%把自己描述为焦虑-矛盾型(痴迷型),剩下55%的人认为自己是安全型 。那么从概率上看,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一方是不安全依恋者的概率应该不低。既然不少家庭中存在不安全依恋型的父母,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把类似的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这些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可能会反复经历关系创伤,强迫性进入让自己不舒服、不愉快的关系当中,总是陷入类似的痛苦。在一次次失望之后,他们可能不再对感情和亲密关系抱有期待。

原生家庭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年轻一代对生育问题的态度。缺乏边界感的家庭教育会侵蚀孩子的内在价值感,剥夺其对生活的期待,使他们难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和意义。而来自家庭的关系创伤会给孩子造成强烈的心理阴影,使其对人际相处普遍产生畏惧,更加回避卷入程度较深的亲密关系。另外,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模式很可能会在孩子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或者其他关系中重演,如果儿时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中有很多不安全或创伤的感受,那么孩子在成年后就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亲密关系。 ruGrn8OYzzPldD75uDK4g7alof+Ca8dbS5qvf5jFkhPhSynL3GZ1I8JTwVmHzF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