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感匮乏的内在小孩

情感淡漠与麻木

在学校工作期间,我遇到过最令人绝望的情况并不是那些痛哭流涕或通过自伤自残表达痛苦、寻求帮助的孩子,而是那些根本说不出自己的任何感受,内心如一片沙漠般荒芜的孩子。

小刚在女厕所偷拍,好在还没拍到什么就被老师抓住,在被给予了相应的惩戒和说教之后,他被送来心理咨询室。辅导员老师说小刚是孤儿,后来被寄养在姑姑家,姑姑给的零花钱不多,有时候小刚也会向辅导员借钱过活。

当我问及小刚“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回答说“网上有人让我拍,说给我钱”。

“你知道这是侵犯女生隐私的行为吗?”

“知道吧。”

“那你为什么还这么做呢?”

“不知道,想要钱吧。”

“但这样会伤害到别人啊。”

“哦。”

“你平时跟谁关系最亲?”

“没有。”

“你最在乎的人是谁呢?”

“嗯……不知道。”

“来这所学校是你自己选择的还是……”

“姑姑他们让我上的。”

“你喜欢现在的专业吗?”

“一般吧。”

“能学得懂吗?”

“学不懂。”

“那你平时有什么感兴趣的事情吗?”

“没什么。”

“那你平时课后都做点什么?”

“有时候刷视频,有时候打游戏,或者睡觉。”

“你有想过毕业以后做什么吗?”

“没有想过。”

……

经了解,小刚经常会被其他同学欺负、侮辱、戏弄,但小刚也并不在乎,甚至还会觉得别人是在跟他闹着玩。小刚这样什么都无所谓的状态让我束手无策。很难想象他毕业走上社会之后会如何生存,如何面对亲密关系或后代养育等人生议题。而像小刚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不一定是孤儿或被寄养在别人家,但往往都在家中遭到了严重的 情感忽视。

情感忽视是指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现代社会,年轻一代大多并不缺乏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的保障,但在情感上缺乏关注、缺乏理解、缺乏回应的情况却相当普遍。

相关领域的多项调查研究都呈现出近乎一致的问题:学龄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中的情感忽视问题普遍存在。父母工作时间通常超过每天10小时,每周和孩子的交流次数不超过3次,时长也较短;相处时间里,通常都是各干各的事情,就算有沟通,内容也相对单一,父母的关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父母主要关心孩子在物质层面是否吃饱穿暖,但对于孩子情绪情感方面的需求却很少留意;孩子需要鼓励时,父母给予的往往是物质层面的奖励,有时甚至物质层面的奖励也难以兑现;孩子情绪沮丧或需要安慰时,父母难以觉察,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家庭的情感忽视问题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能引发孩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6—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7.5% ),抑制孩子智力水平的发展(孩子的智力活动需要求学的热情、探索知识的恒心、不怕困难的毅力等特质的支撑),甚至引发严重的道德品行问题乃至犯罪。

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对生活感到无聊,在人际关系中缺乏与他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共鸣——不期待别人,也不回应别人;不理解别人,也不理解自己。

著名演员尊龙从小被亲生母亲抛弃,被养母抚养长大。在成为大明星之后,有人问他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说,不是自己拍的电影,也不是他拥有的财富,而是还可以为那位收养自己的女士流泪。

最重要的是还有可以依恋的人,是拥有值得信任的关系——不仅对于尊龙而言是这样,对于任何一个孩子而言,生命早期与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和依恋关系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曾对这一问题表达过极其相似的见解: 一个人早期对自我、对他人、对关系的认识,不仅会深深影响他的人格,还会成为其日后人际关系的“图式”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与此类似的现象。这种“图式”包括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预期,同时也包括他对自我的态度,或者说对自我的接纳程度——而这两点几乎贯穿整个人生中对幸福的体验。

因此,对客体关系的寻求被视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们身体的成长来自父母的物质抚育;而精神和灵魂的成长则来自孩子与重要养育者之间的客体关系。

长期经历情感忽视的孩子很可能没能形成稳定的客体关系,甚至可能会因此习惯性地抹杀自己内在小孩的各种感受和需求,他们长大之后会结婚生子吗?很大概率是会的,因为他们缺乏对自己与生活的设想和期待,无所谓过成什么样子,很可能就会按照身边人认为“应该”有的样子去过,但这样的他们养育的孩子很可能会遭受同样的情感上的忽视和虐待,毕竟,从荒芜的沙漠中又怎么能汲取养料呢?

缺乏自我认知与反思的能力

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推算,在我国,父母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有6000多万。2016年,国家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统计出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或抚养者无行为能力的留守儿童有900多万。这些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一起生活,或者靠亲朋好友抚养,吃“百家饭”长大。

这种情况显然有物质条件不足和城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原因,但孩子面临残酷且情感匮乏的心理成长环境却是不争的事实——出生几个月或十几个月大的孩子在被留给长辈或亲戚的同时,就不得不接受被迫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命运,孩子眼中那个给自己奶水,给自己温暖怀抱,给自己安全感和全能感的妈妈就那样不见了,孩子只能和并不熟悉的陌生人展开新的关系。但是那么小的孩子可能并不具备重新发展关系的能力,或者说他们对于分离的痛苦可能还不能很好地消化,就被迫应对新的变化,处理新的问题。

鲍尔比认为,当孩子与母亲分离时,各种“坏”的想象就会出现在孩子的头脑中,比如担心妈妈再也不回来了,妈妈抛弃自己了,妈妈故意伤害自己,或者妈妈根本不值得信任,等等;然而一旦母亲及时回来了,这种幻想就会被打破,孩子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但如果分离时间过长,这种想象就可能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逐渐成为事实,充满愤怒的内心感受会让他们非常具有攻击性,难以信任别人。但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中,妈妈不回来是常态,回来才是稀罕事。

长期与父母的分离不仅会让孩子们情感淡漠,还会导致他们对父母和自己充满憎恨。

憎恨着父母长大的人,无一例外也恨自己。如果说父母恶毒,那与他们如出一辙的我们又能好到哪儿去?我们本该爱自己的父母,却情难自已地恨着他们,这更令我们无地自容。有一个叫利奥的孩子,表面上玩世不恭,实际上被一种自戕式的抑郁所折磨。“我知道我是个坏孩子,”他曾对母亲说,“你最好杀了我,那样我就会从你的世界消失。”

这些孩子死猪不怕开水烫式的顽固让每一个试图接近他们的大人失望、恼火,而鲍尔比将这种顽固归因于他们不愿再次受到伤害的决绝……而他们对爱的渴望,以及因得不到爱而起的愤怒,只会在无意义的性行为、偷窃和攻击中爆发。他们无药可救了吗?未必。但想通过建立充满爱和信任的关系来挽救他们,实在是太难了,这项任务不是一般的父母能完成的。

目前,我国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最受关注的就是其情感缺失和道德行为上的问题。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情感冷漠、缺乏自信心、道德意志(自制力)较差,以及道德行为偏差等问题。

由于长时间经历与父母分离、双亲关爱缺失、隔代照料等状况,农村留守儿童与重要养育者之间很难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绝大部分留守儿童与重要他人之间的依恋关系模式属于不安全的类型(矛盾型、回避型或混乱型),而这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很可能会导致留守儿童过早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虽然这种亲密关系也有着留守儿童之间单纯的情感寄托 ,但同时,这种由不安全依恋和缺爱导致的对不成熟亲密关系的次生需求也充满着风险,比如在关系中重演依恋的创伤,在难以承担后果的情况下发生不安全的性关系导致不负责任的生育,甚至很可能会把不安全依恋和情感淡漠的创伤继续传递给后代。

在代沟更大的隔代抚养中,价值观相对固化、经验主义思想更为浓厚的老年人更加难以在情感上对孩子做到恰当的理解、抱持和抚慰,甚至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来说,面对很多问题时可能还需要孩子的照顾和帮助。这就使得孩子在年幼时期就不得不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不得不在还没长大时就经历亲近之人去世的重大失去和创伤。

当然,除了城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缺乏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对安全的性行为缺乏了解,对生育缺乏准备和计划,也是造成孩子无人抚养的重要原因。有了意料之外的孩子,父母们不得不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开始抚养,如果抚养不了,这个孩子就可能面临被交给老人、亲戚抚养的命运,或者干脆被抛弃、送去孤儿院,甚至自生自灭。

我们内心深处对自我的体会和认同感不仅决定着我们面对生活的信心和态度,更影响到我们对他人的理解,进而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如果内在小孩迷失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之中,甚至感受不到自我,难以为自身的行为和选择负责,那么这个人的生活很可能会被各种痛苦的感受所淹没,难以长久、稳定地体验快乐和幸福。他们甚至无法相信和肯定自己,少有觉得自己很棒的时刻,这种不幸福的感受很可能会严重阻碍他们面对更复杂的生育选择,就算有了孩子,他们也很难给孩子恰当的关爱。 p/yZdIRPvKfjnZQROo7hoUh70AxdoRh0Ppw/m1e0pCBoicBD1g3Lnb7iyrTLi/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