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花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的时间去打磨你的一句话故事,也确实应该这样做,但在我们的培训班,会直接进行下一步。这一步首先要讲“布莱克·斯奈德节拍表”的15个节拍,你可以从我们的网站上把它打印下来,它已经成了很多编剧的必备工具。
现在,你对这个便捷的模板应该已经有所了解。写了《救猫咪》之后,我甚至遇见了多年前合作过的编剧,他们依然把一份用黄色稿纸誊抄的节拍表挂在墙上,或者将其塑封起来放在书桌最上层的抽屉里。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节拍表是什么,别担心。它是一种简单易懂的工具——这正是关键。在接下来这一步里,要开始对你的创意进行填充。
你可以在下面找到节拍表。
片名 Project Title:
类型 Genre:
日期 Date:
1.开场画面 Opening Image(1):
2.阐明主题 Theme Stated(5):
3.布局铺垫 Set-up(1—10):
4.触发事件 Catalyst(12):
5.展开讨论 Debate(12—25):
6.进入第二幕 Break into Two(25):
7.副线故事 B Story(30):
8.玩闹和游戏 Fun and Games(30—35):
9.中点 Midpoint(55):
10.反派逼近 Bad Guys Close in(55—75):
11.失去一切 All is Lost(75):
12.灵魂黑夜 Dark Night of the Soul(75—85):
13.进入第三幕 Break into Three(85):
14.结局 Finale(85—110):
15.终场画面 Finale Image(110):
我在课堂上讲节拍表时,一边解说各个节拍在110页常规剧本长度中所处的位置,一边让编剧们给自己的故事确定节拍,经过这番检验后,他们的创意就会开始蓬勃生长。你的创意同样可以。
故事的“开场画面”和“终场画面”(用来展示变化“之前”和“之后”的对比)是什么?“进入第二幕”“中点”“进入第三幕”是什么?“玩闹和游戏”是什么?这个部分不仅会成为影片的“海报”,也是要安排桥段的位置,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兑现“对前提的承诺”。在课堂上(也在这一章里)我会针对我独创的BS2节拍表做出一些新的指导。
在节拍表里,有一个故事元素没有出现,它叫“静止=死亡”,位于“布局铺垫”和“触发事件”之间,是“转变”的一部分。“静止”的意思是“事物停留在原状”,“死亡”的意思就是“死亡”。在这个节点,要揭示主角原本的生活状态并不怎么样,并且这种状态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在剧本的前10页,或影片的前10分钟,编剧完成布局铺垫,也介绍了主线故事的所有角色之后,经常会给主角设置这样一个“叹息时刻”,让观众看到如果一切还停留在现状,那可怜的主角就完蛋了。
在《惊爆银河系》( Galaxy Quest )里就能看到这个节拍:作为一部伪《星际迷航》( Star Trek )电视剧的主演,蒂姆·艾伦扮演的角色原本活得挺快乐,结果在漫展上无意中听到一群孩子贬低和嘲笑他。在下一个场景中,蒂姆朝粉丝发脾气,同事们都很担心这位“指挥官”。这个“静止=死亡”的节点,就是要展示主角是多么想改变现状,甚至愿意为此去冒险。而最著名的“静止=死亡”时刻,当然是《星球大战》( Star Wars )里卢克·天行者在故乡行星上望着两个太阳,我们知道肯定有事情要发生了,不是预告,而是马上!接下来就是触发事件,几分钟后,当卢克正在清理机器人时(塔图因星球的生活日常),一颗松动的螺丝让R2D2投射出一段公主的求助影像:“帮帮我,欧比旺·克诺比,你是我唯一的希望。”
对于触发事件的讨论,则直接引出了节拍表的另一个强力增压器(西雅图培训班的同学们要求我把它写进本书中),那就是百试百灵的 双重撞击(double bump) 。这个元素不是所有故事都必须具备,但若想推动一个比较难处理的故事向前发展,往往需要双重催化剂。在《星球大战》里,对卢克来说,只有公主的召唤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更多的动力,也就是叔叔和婶婶的死亡。在第一幕结束时,正是这第二次“打击”将他推入了第二幕。
培训班的课堂直接催生了很多小窍门,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故事结构,“双重撞击”就是其中之一。它证明了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剧本的节拍,就能更快速地解决故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