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不仅在中国很流行,甚至还走向了世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是提出“人生像钟摆”的悲剧理论家,也特别崇拜老子,更是对《道德经》赞不绝口,认为《道德经》是关于理性的学说。余秋雨先生说过:“其他哲学家都是国家性的,只有老子是世界性的。”
现在《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接近五百种,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中国著作,我建议大家仔细读一读这本只有五千多字的小册子,你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大收获。
《道德经》这本蕴含着天地至理的经典著作,并不是老子一生呕心沥血才完成的作品,实际上,它就是老子在出行路上,顺便写的一本小书。
当时老子在周朝做守藏室的史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图书馆馆长,后来周朝衰落,老子眼看着国家日渐式微,他感到伤心和失望,更何况这个时候他已年近八十高龄,因此就准备离开。当时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知道老子要归隐,而且一定会路过函谷关,他就在那等着老子。果然没几天,老子骑着牛来了,尹喜非常可惜地对老子说:“您老人家就要走了,不如为我们后人留些东西吧。”老子也不拒绝,就在函谷关住了下来,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小文章,然后就骑着大青牛,悠悠晃晃地走了,不知去处。
据说,这篇小文章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道德经》。
《道德经》里的名句俯拾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还写过这样一段话: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意思就是,哪怕天底下最美好的东西,其实它也是有欠缺的,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而天底下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反而是空虚的,然而用之不竭。真正笔直的东西,看起来是弯曲的,真正的聪明看起来却是笨拙的,而最卓越的辩手,往往像是不善言辞的。运动可以抵御寒冷,安静可以抵御炎热,内心清净,就可以统帅天下了。
概括来说,老子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东西,就像人生怎么过都会留下遗憾一样,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我们如果执着于追求完满,最后自己一定会受到伤害,为什么呢?因为完满是一种达不到的理想状态,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四十八章中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而追求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到最后,达到没有私欲和执念的境地,而当我们抛弃一切杂念的时候,我们就无所不能了。无为而不无为,就是当我的人生没有预设目标,也没有什么执念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不会再被世事纷扰,无欲则刚,这个时候我是无所不为的。
在日本,有位叫山下英子的女作家,把老子的这种“为道日损”的哲学思想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叫作“断舍离”,还写了一本同名书,畅销全球。在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中,她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来整理自己心中的“破烂”,分享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所以当时很多人把“断舍离”理解为把没用的东西都扔了。其实这只是它的表面意思,老子思想当中真正的“断舍离”,不只是把东西丢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追求简约,限制物欲,其实老子的“断舍离”思想中,除了丢弃,还包含着“追求”和“充盈”,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充盈,这是一种能力。
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乐使人耳朵发聋,丰盛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纵情于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奇珍异宝让人行为不轨。所以圣人只要吃饱肚子就可以了,他不会去追求过度的享受。
那我们来反观一下自己,现代人生活节奏非常快,每天都在想怎么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工作效率,让自己的社交圈更优质,等等,经常处于高压和焦虑的状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我们逐渐沉湎于生活的五色、五音、五味中,以为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以为跑在人群的最前面,就是美好的生活。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不然老子就不会发出“致虚极,守静笃”这样的感慨了。
老子的“断舍离”,要我们舍弃的是对于外物的杂念,那些过度的欲望和那些不切实际的圆满,追求的则是一种内心的虚静,一颗充满清静的心,是充盈的,它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滋养我们的生命,正如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说的:“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物欲横流”是我们现代生活的一大弊病,老子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对物质财富有了很清醒的认识,他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一样对我们来说更为密切呢?生命和财富,到底哪一样对我们更重要呢?攫取世界上的财富和丧失生命,到底哪一样是病态呢?人,过分地追逐名利,必定要付出更多代价的,而我们过度积敛财富,也必定会遭受更惨重的损失。所以说,知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才可以保持长久平安。老子的观点很严谨,他没有说要我们完全杜绝追求名利、杜绝积敛财富,因为那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完全脱离人的社会性,而活在“真空”之中,所以老子几乎每一句话都带上了一个程度副词——“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他想表达的真正意思,就是:适度。
这个“度”类似于“中庸”里的“中”字,“中”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正中间,而是指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取极端。所以老子从来不说要我们杜绝对物质的欲望,因为欲望是人之常情,他只是告诉我们,应该学会知足,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懂得自律,掌握分寸。就像我们炒菜放佐料一样,不放没味道,放多了不好吃。适度是需要修炼的,这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智慧。
我们再来提炼一下老子的“断舍离”精神:我们会发现,人越长大,越懂事,心思就越重,心里背负的东西越多。但其实我们要认清一个前提,那就是很多事情只能求过程,结果是个人意志无法控制的。所以,要学会给生活做减法,关注当下的体验,清空内心的杂念。祛除私心杂念之时,也是内心追求充盈之时。
《道德经》本身就是在追求“大道至简”的极简理念,全篇只有五千多个字,就把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与我们人生的本质说得明白透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