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专家博恩·崔西提倡:“每天早上醒来先吃掉一只活的青蛙。”青蛙指的是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这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要求我们及早处理完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些可能只需占用 20%时间来处理的事情,将对我们产生 80%的影响。
这种方法为我们勾勒的美好前景是“只要每天能吃掉那只青蛙,我们就会成为成功人士”。这个逻辑本身没有问题,如果每天都能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我们的确可以取得不俗的成绩。
但问题在于,它忽略了我们每个人身体的不同内在节奏。早上醒来,有些人昏昏欲睡,有些人精神百倍。对能量充足的人来说,确实适合在早上吃掉那只青蛙;对能量不足的人来说,在早上吃掉青蛙或许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科学的时间管理,必须立足于个体独特的内在节奏。内在节奏不同,个人精力的巅峰期、低谷期会截然不同,处理任务的时机和效果也会完全不同。忽视内在节奏,非要拧巴着来,势必会导致时间管理的失败。
内在节奏,首先和一个人的时间类型有很大关系。
时间类型,指的是一个人昼夜节律的模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时间类型”。
科学家把不同的昼夜节律模式形象化地分成了三种类型:云雀型、猫头鹰型和第三种鸟型。云雀型,指的是早睡早起型;猫头鹰型相反,会晚睡晚起;第三种鸟型,他们居于这两者之间,没那么早睡早起,也没那么晚睡晚起。
对于云雀型和猫头鹰型的人来说,每天的整体状态都会经历巅峰期、低谷期以及反弹期。如果你是云雀型,你的巅峰期将是一天中的清晨。对于猫头鹰型的人来说,晚上则是脑力、体力的巅峰期。时间类型是第三种鸟型的人,他们在早晚时分,体力和脑力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巅峰或者低谷。
怎么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呢?你可以通过自己睡眠时间的中间点是几点来大致确定。
睡眠的中间点在凌晨3点以前,属于云雀型。比如,一个人每晚大概11点入睡,早上6点起床,睡眠中间点是凌晨2点,属于云雀型。
如果睡眠的中间点在凌晨 3点至 6点之间,则属于第三种鸟型。如果睡眠中间点在早上6点以后,属于猫头鹰型。
不过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尽管按照睡眠中间点你属于某一类型,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拿我来说,大部分时候都是晚上10点左右入睡,早上6点至7点之间起床,看起来是云雀型。但是起床后我的精力很差,情绪状态、认知能力都处于一天中的低谷。我的作息时间是因为上班而被迫保持的。通常到了周末,我会在晚上 12 点至 1 点之间入睡,早上 9 点至 10 点之间起床。所以,我实际的类型更接近猫头鹰型,精力的巅峰期在晚上。
因此,在确定自己属于哪种时间类型时,要注意结合整体状态来判断。
另外,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时间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在童年时代,大部分小孩都是云雀型,早睡早起;青少年时期,很多人会变成猫头鹰型,晚睡晚起;到了中老年期,很多人又会再次变回云雀型。
相信现在你已经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时间类型了,时间类型决定了我们一天中认知、情绪、精力的基础状态。接着,我们来了解认知水平在一天中的起伏变化。
我们习惯认为自己的认知水平是一个恒定的值,不会出现严重的起伏波动。
而事实是,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我们的认知水平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且变化远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为明显。
认知水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首先,认知水平和人的注意力资源有关。
当我们的注意力资源被锁定在特定的一些事情上时,对其他事情就会表现出较低的认知水平。
在稀缺状态下,人的注意力资源最容易被锁定。比如,当你节食时,对食物的渴望会让你在大部分时间内把注意力资源投放在食物上,而忽略其他值得注意的事物。
其次,认知水平和人的时间类型有关。
猫头鹰型的人,认知低谷期在早上;云雀型的人,认知低谷期在晚上。不过,不管什么时间类型的人, 从醒来的时刻起计算,7个小时后,都会再次迎来一次低谷期。
好消息是认知水平高低主要影响分析型任务的完成。
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设计了一个著名的琳达问题。
你觉得以下哪个判断更可能为真?
A: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
B: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积极的女权主义者。
你会选择哪个答案呢?正确答案是A。单一身份的琳达显然比双重身份的琳达更多、更普遍。大概率上来说,A更可能成立,而不是B。
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回答问题的时间段不同,正确率会有很大差别。早上,大部分人更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丹麦一项研究涉及了200多万名学生。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在不同时间段考试成绩的差异。普遍而言,早上的成绩会优于晚上的成绩。每晚考一个小时,成绩就会下降一点点,直到晚上跌到最低点。
以上提到的“琳达问题”和研究涉及的任务,都属于分析型任务。对于云雀型和第三种鸟型的人来说,早上会更擅长解决这类分析型任务,而猫头鹰型解决分析型任务的最佳时间点就得挪到晚上了。
如果将任务类型切换为创造型任务,比如,设计广告创意,人们状态最佳时间正好和分析型任务相反。对云雀型和第三种鸟型来说,最佳时间段是晚上;对猫头鹰型来说,最佳时间段是早上。
创造型任务要求大脑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新奇联结。而在认知水平巅峰期,大脑会非常重视逻辑和常规思维,这就导致很难产生有创意的思想。反之,当我们进入认知水平的低谷期时,大脑开始漫游,进入发散模式,会放松警惕,不再过多关注寻常的逻辑和规律,此时,我们很容易打破常规,迸发出新奇有趣的想法。
除了认知水平,还有一个影响效率和成果的隐性因素:情绪。
很多人会忽略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实际情况是,当情绪不佳时,不管时间安排得多么合理,我们都会出现各种意外,或者什么也不想做,或者频频走神,效率极低,事情做得一塌糊涂。
是不是只要调整情绪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事情可没这么简单。如果你留心观察过自己的状态,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在一些时刻,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调整技巧,低迷的情绪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这是因为情绪有周期性。
在一天中,情绪会随着昼夜节律变化。高峰和低谷的时间点,与个人的类型相关。对云雀型和第三种鸟型的人而言,早上醒来,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会心情愉悦。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会越来越差。尤其是中午,也就是醒来后的第7个小时,情绪会跌到最低点。对猫头鹰型的人,情绪最好的时刻,是得到充分休息后醒来的上午,甚至中午。
对大部分上班族来说,一周中,情绪也会有规律性的变化。周一,我们的情绪状态最佳。周二到周四,正面情绪逐渐下降,负面情绪逐渐增多。到周五,负面情绪又开始变少。因为马上要过周末了。如果碰到加班,周五那天的负面情绪还会继续飙升。
情绪在一天中、一周内,都呈现出了规律性的变化。在以月为单位的更大周期内,情绪同样也表现出了规律性的变化。
20 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人的情绪以28天为周期产生波动。
在整个周期,我们会经历四个阶段:临界期、高潮期、临界期、低潮期。在高潮期,我们的情绪状态会特别好,心情愉悦,能量满满。在低潮期,我们的情绪状态会跌入低谷,最严重的时候,可能会“看什么都不爽”。高潮期和低潮期,都是 14 天左右。
两个临界期,即高潮期和低潮期互相转换的时间段。第一个临界期,指的是从低潮期进入高潮期,低潮期的最后一天和高潮期的第一天,这两天都属于临界期。第二个临界期,指的是从高潮期转入低潮期,高潮期的最后一天和低潮期的第一天,这两天属于第二个临界期。
并非每个人的情绪周期都是 28 天。比如,有人的周期可能是 30天,有人的周期可能只有 26天。我们可以记录自己的周期长度,以便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规律。
一天、一周、一个月,在这三个长短不同的周期里,情绪都会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
在深入了解自己情绪周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时间,我们便可以事半功倍。
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类型、认知水平的变化和情绪周期,更好地安排任务类型。
首先鉴别任务种类,再遵循内在节奏进行安排。
你平常的任务类型主要有哪些呢?我把自己的主要任务分成了三种:分析型任务、创造型任务和事务型任务。
分析型任务,是指需要启动逻辑思维完成的任务,比如,起草一份协议、分析某个案件的诉讼思路等。这些任务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所以,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类型,把这类任务放在一天中认知水平、情绪状态最好的时刻。
创造型任务,是指需要我们付出创造力的任务,比如,构思一篇文章、一个广告创意。这类任务在完成时并不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可以安排在认知水平高峰期除外的其他时间段去做,甚至是认知低谷期。
事务型任务,是指不需要付出太多脑力的任务,比如,处理邮件、打电话和一些流程性的工作等等。这些属于重复性比较高的任务类型,完成起来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认知、情绪资源,可以安排在一天中的认知低谷期完成。
在安排这三类任务时,同时也要考虑我们的情绪周期。我们可以把最重要的分析型任务,安排在 28 天周期中的高潮期;创造型任务,安排在 28 天周期中的低潮期。如果在低潮期也有一些不得不完成的高难度的分析型任务,那就尽量安排在一天中认知水平最高、情绪状态也最好的时间段。
做完任务的基础分类,懂得顺应周期安排后,还需要再做细致的时间划分。最好固定一些时间段只做某类事。养成这种习惯,做这类事的效率会非常高。
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有记忆的,当我们习惯某个时间段做某件事后,启动成本会非常低,很快就可以进入最佳状态。
我的时间类型属于猫头鹰型。早上醒来,我经常会先花半个小时处理一些事务性工作,比如,回复客户、同事等“醒脑小任务”。完成后,会感觉认知能力逐渐提升。上午去律所后,开始做分析型任务,分析法律问题,或者写诉讼文书、法律意见书之类的具体文字。
中午的任务类型,主要是比较简单的分析型任务,比如看一本已经看过好几次的书,或者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小书。这些书都不需要耗费太多脑力,可以迅速刷过去。
一天中的其他时间随时可能会有各种突发任务,不属于自由支配时间,所以每天中午我都会固定 30 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如果中午有条件小憩片刻,醒来后我会加大阅读难度,读一些比较费脑力的书。
下午,最多可以做2个小时分析型任务,之后便是以创造型任务和事务型任务为主。每天的反思复盘、目标计划、外出办事,基本都在下午完成。
每周会有 2—3 天,划分出单独的创作时间。创作属于高度耗费认知资源的任务,基本都会在晚上11点之前完成。
我的时间自由度并不算高,往往需要随着客户的时间变动而做相应的安排。这导致时间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因为经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果你也属于这种情况,更加要注意的是,只要有一个固定的自主时间段,就一定要为这个时间段安排一些高价值的“例行公事”,比如,阅读、学习课程,或者写一些文章。这些“例行公事”,会带来很强的“确定感”。
尽管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们仍然要想办法给自己增加一些确定感。日复一日,这些确定的“例行公事”,会为你建立安全边界,让你拥有踏实感,帮助你真正成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类型,可能是猫头鹰型或云雀型,也可能是第三种鸟型。你需要先确定自己的时间类型。接下来,了解自己认知水平的变化,以及情绪周期的长度和特点。
了解这些内在节奏,是学习科学管理时间之前要做的基础工作。时间管理,并不是划分时间段后随意塞满各种任务就可以了。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内在节奏统筹安排。
遵循内在节奏,不只会让你效率翻倍,更重要的是,你不会再拧巴着来。你不必逼着自己早睡早起,不再强迫自己要早早“吃掉那只青蛙”,也不会逼着自己在情绪低潮期完成大项目。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解,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庖丁在杀牛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都合乎音律。庖丁之所以能进入这种游刃有余的境界,是因为庖丁在解牛时顺着牛天然的结构,按照牛的组织结构来完成解剖。
我们管理时间,既需要深入了解时间的特性,也需要对自己的特性了然于胸,顺应整个“道”,方能游刃有余、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