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一个人的时间观,决定了对待时间的态度

人与人对待时间的方式差别非常大。

有些人把时间视若珍宝,希望每一分钟都用在刀刃上;有些人则认为时间无关紧要,总是肆意挥霍,将其花费在刷视频、逛购物网站、打游戏上……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差异?我们习惯把根本原因归结到自控力上。再往深处剖析,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自控力的差别会如此之大?标准答案是,既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原因。

分析到这里,你会发现,问题依然处于待解决的状态。没有人能在短时间内让自己变成自控力达人。

其实,长久以来我们始终在用“单一视角”分析这个问题。一定是自控力导致的根本差异吗?

心理学家津巴多认为,人与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之所以截然不同,其实是由于时间观不同。

时间观,是指人们对时间形成的一种整体性观念。时间可以划分为三种状态:过去、现在和未来。科学的时间观,是指能够用一种平衡的视角对待这三种状态的时间。对于过去,我们懂得宽恕与放下;对于现在,我们懂得投入与适度享受;对于未来,我们懂得展望与规划。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消费时间,却鲜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消费方式,更少有人注意自己对时间持有何种观念。不过,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何种时间观,我们就可以改变,主动构建更加科学的观念。接下来,我们来一步一步重新构建自己的时间观。

为什么时间观会决定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

为什么时间观能够决定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方式?

我们不妨从反面来思考。假如一个人拥有错误的时间观,会发生什么事情?

先来说用错误的时间观对待过去,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待过去,不外乎两种态度:一种是深陷于过去的伤痛,认为正是这些不幸毁了自己的人生;另外一种是对过去过度留恋,认为过去是自己再也难以企及的高峰。

前一种观念,会让我们时刻活在负能量之中,整日郁郁寡欢,难以投入到当下;后一种观念,会让我们人生定格在过去,根本提不起兴趣经营当下。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会导致当下的时间白白流逝。

关于现在,最常见的错误观念是对享乐的过度关注。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他们的人生只有此时此刻,没有未来。另外一种常见的错误观念是“宿命论”,认为人生的一切早已是冥冥之中决定好的,自己只能接受既定的人生脚本。

过度关注享受,会让我们今朝有酒今朝醉;而认为自己对人生无能为力,则会让我们变得消极被动。这两种关于现在的错误观念,都会导致我们对未来缺乏规划,听凭本能的支配得过且过。

关于未来,最常见的一种观念陷阱,是始终认为未来更重要。他们甚至会彻底忽视当下。比如,为了升职,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工作中,鲜少有休息时间,也彻底忽视了家人。

假如我们无法用一种平衡的视角对待这三种状态的时间,任由其中一种状态的时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我们的时间管理必然会发生偏离,或变成过去时光的囚徒,或成为执着于当下的享乐者,或沦为未来的奴隶。

那么,如何才能发展出科学的时间观?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

走出对过去的迷恋

过去的人、过去的事、居住过的小城……有没有什么,让你留恋至今?

记得大学毕业后,曾有一段时间,身边朋友们经常聊起初恋。大家一致认为,此生再也难以拥有如此纯洁美好的感情。

初恋时光果真这么美好吗?其实也未必。只不过我们的记忆,最擅长编故事。

2002 年,哈佛商学院进行了一项关于记忆的研究。在第一次实验中,小时候去过迪士尼乐园的受试者阅读了一份广告。广告暗示这些受试者,他们小时候在迪士尼乐园曾和米老鼠握过手。第二次实验中,受试者同样是先阅读广告。不过这次广告发生了变化,改为暗示他们小时候和兔八哥握过手。在第一次实验中,阅读广告后的受试者,远比没有阅读过的人,更加确信自己和米老鼠握过手。第二次实验也是同样的效果,出现更多的受试者确信自己和兔八哥握手了。

迪士尼乐园的经历是真实的。与米老鼠和兔八哥握手的经历却是后来添加的“料”。在你真实的记忆中插入一点虚假的料,你的真实记忆就可能被污染。研究发现,如果给一个人看某些地点的照片,1—2周后,他们会误以为自己真的去过这些地方。

人的记忆经常在不知不觉中被修改,甚至被直接重构。我们所拥有的记忆,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真实可靠。真真假假掺杂在一起,才是记忆的真相。

另外,我们对往事的语言描述,也会改变自己的记忆。

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称作“语词遮蔽效应”。当你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一件事情时,会减弱你对这件事情的真实印象。比如,当你用语言描述完某次旅行、晚宴等场景后,关于旅行或晚宴的实际记忆会变差。因为我们的语言描述,与亲身体验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旦你用语言描述了那些场景,大脑就会以语言描述为标准来存储这段记忆。其中鲜活的细节、更微观的真实感受,将被我们逐渐遗忘。

如果在使用语言时出现重大误差,那这段记忆被改编的程度会更严重。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记忆的编剧。

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给记忆加入各种佐料。然后,再按照加料后的新记忆讲述给亲朋好友。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会让新记忆变得更加真实可信。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改编,最终诞生了全新的回忆。

当你陷入对往事的过度留恋,以至于影响现在的生活时,很大概率是因为你早已把记忆修改成了内心期待的版本。

如何才能从对过去的迷恋中解脱出来?首先,我们要牢记记忆是不可靠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记忆的编剧。所以,我们所迷恋的过去,很可能是自己不经意间创作的动人故事。

另外,我们可以假设自己是一个旁观者,或者说假设这些事情发生在朋友身上,自己会如何评价?这种做法会帮助你回归理性。因为我们在看待别人时,往往能站在更为客观、中立的立场。

这是塑造科学时间观的第一步:学会走出对过去的迷恋。不陷入往事,才能抬头走路。

放下对过去的悔恨,关注当下的具体行动

过去发生的某些事情,会让你始终耿耿于怀吗?

几年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现状极其不满。不满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从高考到大学毕业后我自己做的种种选择上。

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我一直在重复做错误选择。

比方说,高考随意填选学校和专业。对考取的大学不满,却又不愿意再复读一年。毕业后,明明有一次更换学校的机会,却懒得考研。及至工作,也是毫无规划,做各种让自己后来痛心疾首的选择。

假如在关键节点上,哪怕只是做对过一次选择,现状都会好上数倍。

事实真的如此吗?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讲述了一个定律:大数法则。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看似是随机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如果时空尺度拉大,你会发现,随机事件看似随机,其实背后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看似随机,是因为我们只看一个又一个的单独事件。这些都是小样本。当样本量足够大时,规律便会显现。

比如,掷硬币五次,可能有四次都是正面朝上,甚至五次均为正面朝上。当投掷次数改为一千、一万次呢?正面朝上的概率,会变为稳定的50%左右。

大数法则和人生有什么关系?

假如此时人生已到结尾,回首往事,很多人都会错以为自己的人生,是被某些选择、某些特殊事件塑造的。

单个选择或者事件,的确会对人生走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绝对不会成为塑造人生的终极因素。

我曾多次进行新的推演。如果我当年上的大学是某所心仪学校,是否我的人生从此截然不同?答案是否定的。

大学时,我只有大一时期认真学习。之后,便沉迷于各种小游戏以及偶像剧。那时感觉自己终于获得自由了,头顶上没了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开始肆无忌惮地挥霍时间。即使换所学校,同样的思维方式、同样的行动模式,日积月累,结果也不会相差太远。

我们总以为单个事件、选择,重要到无与伦比。事实却是,无数的小行动、小事件,最终汇聚成了人生的大图景。

时间尺度拉大,我们才有机会看到真相。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具体小行动。而改变具体小行动则需要每天多做高价值的事情。

我们可以将事情分为正价值、负价值这两个维度。正价值,是指能为你带来巨大收益的事情,比方说每天阅读、写成长日记、冥想、健身等等。而且,这些事情会有累积效应,时间越长,价值越高。有些事情不只没有价值,还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比方说,每天长时间刷无营养的视频,经常吃过量的垃圾食品,在网上和人争辩不休等,这些可以统称为负价值的事情。

无数正价值的小行动,将助你扶摇直上。

这是塑造科学时间观的第二步:学会放下对过去的悔恨,关注现在的小行动。过去种种,譬如朝露,根本不会决定你我的最终命运。真正重要的,是当下,是此时的具体行动。

科普作家艾伦·柏狄克在《时间的质量》里写道:“当我们开心的时候,时间并没有加速飞逝。只是当欢乐的时光结束后,才会感到令人扼腕的短暂。”因为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在经历的那些瞬间会按下暂停键,时间被暂时遗忘。其实,“时间飞逝”不过是一种感知幻觉。当我们付出具体行动,认真地过好每一天时,那些鲜活的细节会让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方式再次切换为“慢镜头”。人生数载,并非尔尔,生命竟如此厚重。

学会关注未来,拒绝成为“享乐者”与“宿命者”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关于现在的错误时间观以及如何重建。

心理学家津巴多团队做了一项研究,目的是对比 34 名海洛因成瘾者和 59名非毒品使用者的时间观。对比后发现,34名成瘾者在享乐主义和宿命主义上的得分,显著高于 59 名非毒品使用者。另外,成瘾者在对未来的关注度上也得了低分。

以享乐为核心目标,或者固执地认为人生早已写好了结局的“宿命者”,这两种态度均将“放弃未来”作为默认设置。

如果我们能够唤醒自己对未来的关注,则有可能改变对现在的态度。

想要唤醒对未来的关注,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未来干预法,让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产生联系。

我们先来看一项研究。美国一家公司做了一套工具,能让客户看到未来的自己。客户输入自己的年龄、收入、储蓄习惯、储蓄数额、退休目标等信息,这套工具就会展示客户在未来的实际财务状况,以及生活方式。

美国一个银行还推出了直面退休的应用程序。这套程序更进一步,客户上传自己的照片后,能够看到未来自己的具体形象,甚至每一条皱纹。

在这项研究中,人们需要按要求把 1000 美元分配到各种用途的账户中。其中一组可以看到未来的自己,而另一组则没有看到。没有看到未来自己的一组,只愿意每个月给养老账户分配73.9 美元。看到未来自己的那一组,分配金额增加到了 178.1 美元,后一组数额是前一组的两倍多。

当我们能和未来的自己产生真实的关联时,我们就更愿意做出对未来有益的决策。

罗振宇在一期《启发俱乐部》中提到,某天,在办公室,冯雪给他推演了未来几十年会发生在他本人身上的事情:心血管全面恶化、中风、手脚溃烂、视力严重下降,还有很大可能会肾功能衰竭,需要长期做透析。本来罗振宇并没有把自己的高血糖当一回事儿,听完之后,他瘫坐在椅子上。之后,罗振宇开始运动、调整饮食,减重30斤。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对未来毫不在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根本不知道未来长什么样子。当未来的画面变得真实可见时,我们会主动做出更长远的决策。

想要唤醒对未来的关注,第二种方法:大胆想象未来的美好图景。

面对未来,一定要始终保持大胆的想象力。当然,这种想象力,不是让我们天马行空地乱想一通。而是,从此时此景出发的同时,看到自己的潜力、未来的某种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能够脚踏实地地付诸具体的行动。

最好用的一个思维模型,是“终局思维”。你先把未来的样子勾画出整体框架,最好是写下来,或者是画出来,可视化后的未来会更有真实感。然后再回溯当下,思考要怎样做,才能让想象成为现实。

举个例子,如果你期待未来的自己变得更加健康、强壮。那么,此时的你便应该定期运动。当你因为运动变得更强健后,你会坚定一个信念,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唯一作者。

这是塑造科学时间观的第三步:学会关注未来,拒绝成为即时享乐者,或宿命者。

拓展人生广度,世界其实很大

不过,对于未来,我们需要警惕过度关注。

如果对未来过度关注,极易爆发“时间危机”。我们将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处于奔波忙碌之中,但仍然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事情根本做不完。几乎每时每刻,我们都处于巨大的时间压力之下。

时间压力过大,会产生什么影响?

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丹尼尔·巴特森做了一项实验,要求神学院的学生们做一个布道演讲,主题是“好撒玛利亚人”,也就是好心人的意思。导师会评估演讲情况。在学生们完成演讲的准备工作后,其中一组学生会收到一则通知,提醒他们已经迟到了,必须马上去演讲厅。另外一组学生收到的通知,是告诉他们还有充裕的时间。

当这两组学生从教室出发前往演讲厅时,路上都会遇到倒在地上的病人,不停地咳嗽。这时,差别出现了,知道自己时间充裕的学生,大部分都会停下来帮助这位病倒的陌生人。而得知自己已经迟到的学生,只有10%,会停下来提供帮助。

这两组学生的演讲主题一致,都是关于“好心人”。他们的主观意愿没有差异,都想做“好心人”。但是,两组的行为出现了分化。他们之间唯一的差别,在于时间压力的不同。 没有时间压力的学生,会更乐意做一个好心人;时间压力大的学生,则很可能选择与主观意愿背道而驰的行动。

时间压力过大,我们会把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时间争夺赛之中,关注范围变得异常狭窄。帮助他人、享受生活、提升当下的生活质量等,都不再是我们的关注点。此时,我们早已变成时间的奴隶。

避免成为时间奴隶的最佳方法,是拓展人生的广度。 除了工作,我们还应该关注生活本身的质量,关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友情,关注社会福祉等。关注点可以从自我延伸到他人,再到整个社会。

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不再只专注于未来,而是学会了积极享受当下的生活。

这是塑造科学时间观的第四步:拓展人生广度,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大之后,我们的人生会更有意义。

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个连贯的整体。 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在,马上会成为过去的一部分;不远处的未来,会慢慢成为现在,再演变为过去。

科学的时间观,必须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能给予适度的关注。任何一种状态的时间,都不应成为绝对的统治者。一旦超过限度,我们的时间管理便会崩盘。

只活在过去,会让我们无法思考未来,无力关注现在。只活在现在,会让我们失去自控力,以享乐为终极目标;只活在未来,我们便无法体验到现在的真实快乐。

时间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让我们拥有一个更积极、更自由的人生。面对过去,坦然释怀;当下此刻,躬身入局;关于未来,心怀期待。

终极目标的实现,以科学的时间观为基础。所以,在谈具体的时间管理之前,我们必须先重新塑造自己的时间观。

完成时间观的重塑,我们即将打开一个全新的进度条。 BeoKKYRk3LVUifUjCfznRYvs0K6aOeK9tBRsT2Cfc1902l76XWLGdiFiUsnDp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